专利摘要:
一種可調整按鍵數量之滑鼠,包括一殼體、一旋筒模組以及一訊號處理裝置。殼體具有一開口,旋筒模組設置於殼體內並部份顯露於開口。旋筒模組包括一支撐軸桿以及一旋筒,旋筒套設於支撐軸桿並相對於支撐軸桿旋轉,而旋筒至少包括一第一操控弧部以及一第二操控弧部,且訊號處理裝置至少包括一第一開關以及一第二開關。其中,當第一操控弧部顯露於開口時,第一操控弧部用以觸發第一開關,當第二操控弧部顯露於開口時,第二操控弧部用以觸發第一開關以及第二開關。因此,使用者可藉由旋轉調整旋筒,以滿足對不同按鍵數量之需求。
公开号:TW201314509A
申请号:TW100135622
申请日:2011-09-30
公开日:2013-04-01
发明作者:Chun-Che Wu
申请人:Primax Electronics Ltd;
IPC主号:G06F3-00
专利说明:
可調整按鍵數量之滑鼠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滑鼠,特別是一種可隨使用者實際需求而能調整按鍵數量之滑鼠。
隨著科技的發展,個人電腦已成為大多數人工作、學習和娛樂之重要工具,而滑鼠是目前最常用的電腦輸入裝置之一,藉由操控游標以在螢幕視窗上移動,並搭配按壓按鍵以觸發開關,進而對個人電腦下達各式的指令。伴隨著人們使用電腦的時間也越來越長,使用者對滑鼠的各式需求也逐漸倍受重視。從最早先只單純具備左鍵以及右鍵之滑鼠,至現今多設置了滾輪以及集各式功能按鍵於一身之滑鼠,琳瑯滿目。然而,這些各式功能按鍵是否真的能在執行各式軟體時,皆能完全配合到使用者之需求,仍然存疑。
當使用者在操作個人電腦時,可能隨著操作軟體的不同,而使用者所需求的按鍵數量亦隨之不同。比如玩電腦遊戲為求迅速下達指令,而必須使用大量的快速鍵,即是使用者可能需要大量功能按鍵的情況,因此滑鼠廠商相應生產出設置有複數功能按鍵於滑鼠。然而,隨之產生的問題是,一旦改變操作的軟體,而使用者所操作之另一軟體並毋須使用到全部的按鍵時,則部分按鍵即成為冗贅的無用按鍵。更進一步地,由於滑鼠的體積朝輕便化發展,複數個按鍵設置於滑鼠上更顯擁擠,此可能導致使用者於執行操作滑鼠時,不小心誤觸與原欲按觸按鍵相鄰的按鍵,而造成誤輸命令的情形,使得原本是期望能提高使用者的操作效率的滑鼠,反而會造成了使用者的困擾。如上所述之習知之滑鼠,確實無法隨著不同的實際操作情況,讓使用者能夠對滑鼠的按鍵數量作更換調整。
有鑑於此,提供一種隨使用者視操作情況而能調整按鍵數量之滑鼠,乃為此一業界亟待解決的問題。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調整按鍵數量之滑鼠,以供使用者在不同的操作情況下,得輕易地改變滑鼠之按鍵數量以作為配置使用。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調整按鍵數量之滑鼠,包括:一殼體,具有一開口;一旋筒模組,設置於該殼體內並部份顯露於該開口,該旋筒模組包括:一支撐軸桿,該支撐軸桿固定於該殼體內;以及一旋筒,該旋筒套設於該支撐軸桿並相對於該支撐軸桿旋轉,該旋筒之一圓柱面經由該開口而部分顯露於外,且該圓柱面沿該旋筒之一旋轉方向依序至少包括一第一操控弧部以及一第二操控弧部;以及一訊號處理裝置,設置於該支撐軸桿與該旋筒之間,該訊號處理裝置至少包括一第一開關以及一第二開關;其中,當該第一操控弧部顯露於該開口時,該第一操控弧部用以觸發該第一開關,當該第二操控弧部顯露於該開口時,該第二操控弧部用以觸發該第一開關以及該第二開關。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其中該第一操控弧部形成有一第一按鍵,該第一按鍵具有一凹槽,於該第一按鍵被觸壓時,該第一按鍵觸發該第一開關,且該第二開關進入該凹槽而不被觸發。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其中該第二操控弧部沿平行該支撐軸桿之方向形成有二第二按鍵,用以分別觸發該第一開關以及該第二開關。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其中該殼體包括一定位結構,該定位結構固接於該支撐軸桿之一端。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更包括一卡接彈片,該卡接彈片具有一內端緣及一外端緣,該內端緣固接於該殼體,該外端緣具有一凸起部。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其中該旋筒具有平行於該旋筒之徑向之一外底面,且該外底面具有一第一凹部以及一第二凹部,當該凸起部卡合於該第一凹部時,該第一操控弧部顯露於該開口,當該凸起部卡合於該第二凹部時,該第二操控弧部顯露於該開口。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其中該旋筒更包括一齒輪結構,該齒輪結構環繞於該旋筒之該圓柱面。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其中該訊號處理裝置更包括一電路板,用以設置該第一開關以及該第二開關。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其中該圓柱面沿該旋轉方向更包括一第三操控弧部。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其中該訊號處理裝置更包括一第三開關。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其中該第一操控弧部形成有一第一按鍵,該第一按鍵具有一第一凹槽以及一第二凹槽,於該第一按鍵被按壓時,該第一按鍵觸發該第一開關,且該第二開關以及該第三開關分別進入該第一凹槽以及該第二凹槽而不被觸發。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其中該第二操控弧部沿平行該支撐軸桿之方向形成有二第二按鍵,且於該二第二按鍵相鄰處形成一第三凹槽,該二第二按鍵係用以被觸壓而分別觸發該第二開關以及該第三開關,且於任一該第二按鍵被觸壓時,該第一開關進入該第三凹槽而不被觸發。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其中該第三操控弧部沿平行該支撐軸桿方向形成有三第三按鍵,用以被觸壓而分別觸發該第一開關、該第二開關以及該第三開關。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其中該殼體包括一定位結構,該定位結構固接於該支撐軸桿。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更包括一卡接彈片,該卡接彈片具有一內端緣及一外端緣,該內端緣固接於該殼體,該外端緣具有一凸起部。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其中該旋筒具有平行於該旋筒徑向之一外底面,且該外底面具有一第一凹部、一第二凹部以及一第三凹部,當該凸起部卡合於該第一凹部時,該第一操控弧部顯露於該開口,當該凸起部卡合於該第二凹部時,該第二操控弧部顯露於該開口,當該凸起部卡合於該第三凹部時,該第三操控弧部顯露於該開口。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其中該旋筒更包括一齒輪結構,該齒輪結構環繞於該旋筒之該圓柱面。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其中該訊號處理裝置更包括一電路板,用以設置該第一開關、該第二開關以及該第三開關。
本發明提供一種可調整按鍵數量之滑鼠。以下將透過數個實施例來解釋本發明內容,該等實施例之說明僅為闡釋本發明之目的,至於滑鼠上可調整之按鍵之數量,將分別以二個按鍵及三個按鍵作詳細敘述。然而,此僅為方便說明之列舉,而非用以限制實際本發明。
首先,圖1A至圖2C為本發明可調整按鍵數量之滑鼠1之一第一實施例,於本實施例中,包括有二組可調整按鍵之可調整按鍵數量之滑鼠1,其包括一殼體11、一旋筒模組13以及一訊號處理裝置15。首先,請參閱圖1A,殼體11具有一開口110,而旋筒模組13設置於殼體11內,且旋筒模組13經由開口110而部分顯露於外,藉此,使用者適以將手指置於殼體11之開口110處,以對旋筒模組13作撥動。請再參閱圖1B,其中,旋筒模組13包括一支撐軸桿131以及一旋筒132,支撐軸桿131固設於殼體11內,而旋筒132套設於支撐軸桿131,藉此,旋筒132得以接受使用者之撥動並相對於支撐軸桿131旋轉。更進一步地,旋筒132具有一圓柱面,且圓柱面沿著旋筒132之一旋轉方向依序包括一第一操控弧部134以及一第二操控弧部135。於本實施例中,使用者可視使用情形而選擇將第一操控弧部134或第二操控弧部135旋至開口110處作顯露,以接受使用者之按壓。更進一步地,訊號處理裝置15設置於支撐軸桿131與旋筒132之間,訊號處理裝置15包括一第一開關153以及一第二開關154,第一開關153以及第二開關154較佳為沿平行支撐軸桿131之方向依序排列,且第一開關153以及第二開關154朝向殼體11之開口110設置。因此,當第一操控弧部134顯露於開口110時,第一操控弧部134恰鄰設於訊號處理裝置15,此時使用者可藉由按壓第一操控弧部134以觸發第一開關153;當第二操控弧部135顯露於開口110時,第二操控弧部135恰鄰設於訊號處理裝置15,使用者藉由按壓第二操控弧部135以觸發第一開關153以及第二開關154。
請再參閱圖1A、圖1B以及圖1C,分別為本實施例中,可調整按鍵數量之滑鼠1之第一操控弧部134顯露於開口110時之立體圖、爆炸圖以及剖視圖。如圖1C所示,第一操控弧部134形成有一第一按鍵134a,第一按鍵134a具有一凹槽134f,藉此,於第一按鍵134a被使用者施力按壓時,第一按鍵134a朝第一開關153以及第二開關154移動接近,且第一按鍵134a可進一步接觸抵頂以觸發第一開關153,於此同時,凹槽134f具有足夠之深度及寬度以容置第二開關154,是故第二開關154並不會被觸發。此為第一實施例中,第一按鍵134a顯露於開口110時之作動形態;亦即,可調整按鍵數量之滑鼠1調整至僅有單一按鍵以供操作之形態。
另一方面,請參考圖2A、圖2B以及圖2C,分別為本實施例中,可調整按鍵數量之滑鼠1之第二操控弧部135顯露於開口110時之立體圖、爆炸圖以及剖視圖。第二操控弧部135沿平行支撐軸桿131之方向形成有二第二按鍵135a,而當第二操控弧部135顯露於開口110時,二第二按鍵135a相對應於第一開關153及第二開關154設置。藉此,於二第二按鍵135a各自被使用者施力按壓時,二第二按鍵135a各自朝第一開關153以及第二開關154移動接近,使各第二按鍵135a分別接觸抵頂第一開關153以及第二開關154,以進一步觸發第一開關153以及第二開關154。此為第一實施例中,第二按鍵135a顯露於開口110時之作動形態;亦即,可調整按鍵數量之滑鼠1調整至有二按鍵以供操作之形態。在此須說明者為,按鍵以及開關之設置方向僅為方便說明之一較佳例舉,於此並不作一限制。綜上所述,使用者得視不同的操作情況而決定欲使用單一按鍵或二按鍵後,於殼體11之開口110處藉由手指撥動旋筒132使第一操控弧部134或第二操控弧部135顯露於開口110,以進行單一按鍵或二按鍵的操作使用。
請再參閱圖1B及圖2B,為第一實施例分別以第一操控弧部134及以第二操控弧部135顯露於開口110時之爆炸圖。其中,殼體11包括一定位結構117,殼體11以定位結構117固接於支撐軸桿131之一端,以將支撐軸桿131固定於殼體11內。再者,可調整按鍵數量之滑鼠1更包括一卡接彈片16,卡接彈片16具有一內端緣160以及一外端緣161。卡接彈片16以內端緣160固接至殼體11,而卡接彈片16之外端緣161朝旋筒132方向延伸,且外端緣161具有一凸起部161a。另一方面,旋筒132具有平行於旋筒132之徑向之一外底面132a,且外底面132a具有一第一凹部132b以及一第二凹部132c(如圖6A所示),且第一凹部132b以及第二凹部132c可容置凸起部161a。藉此,當卡接彈片16之外端緣161之凸起部161a卡合於第一凹部132b時,設計第一操控弧部134顯露於開口110,以供使用者調整為單一按鍵的操作使用時提供定位作用;當卡接彈片16之外端緣161之凸起部161a卡合於第二凹部132c時,第二操控弧部135顯露於開口110,以供使用者調整為二按鍵的操作使用時提供定位作用。藉由上述凸起部161a與第一凹部132b以及第二凹部132c的相對應設置,再配合能承受部分彈性變形的卡接彈片16,以俾使用者在旋轉旋筒132的同時,能夠一併輕易地對旋筒132執行定位動作。
且為了方便使用者執行撥動旋筒132之定位動作,旋筒132更包括一齒輪結構138,且齒輪結構138環繞於旋筒132之圓柱面,藉以增加使用者撥動的手感。再者,於較佳的實施方式中,訊號處理裝置15更包括一電路板150,用以設置第一開關153以及第二開關154,但上述說明僅為一列舉,在此不作一限定,此種等同性之變化均於本發明所主張之權利範圍中。
請進一步參閱圖3A至圖5C,為本發明可調整按鍵數量之滑鼠1之一第二實施例,於本實施例中,包括有三組可調整按鍵之可調整按鍵數量之滑鼠1。本實施例之主要結構相似於第一實施例,其包括一殼體11、一旋筒模組13以及一訊號處理裝置15,旋筒模組13設置於殼體11內,而殼體11具有一開口110,使旋筒模組13經由開口110而部分顯露於外,諸如此類相同於第一實施例構造者,不再贅述。而本實施例異於第一實施例者為,本實施例之可調整按鍵數量之滑鼠1之旋筒132之圓柱面沿著旋筒132之一旋轉方向依序包括一第一操控弧部134、第二操控弧部135以及一第三操控弧部136。於本實施例中,使用者可視使用情形而選擇將第一操控弧部134、第二操控弧部135以及第三操控弧部136其中之一顯露。再者,設置於支撐軸桿131與旋筒132之間之訊號處理裝置15,其包括一第一開關153、一第二開關154以及一第三開關155,第一開關153、第二開關154以及第三開關155較佳為沿平行支撐軸桿131之方向依序排列,且第一開關153、第二開關154以及第三開關155朝向殼體11之開口110設置,故當第一操控弧部134顯露於開口110時,第一操控弧部134恰鄰設於訊號處理裝置15,使用者藉由按壓第一操控弧部134以觸發第一開關153,當第二操控弧部135顯露於開口110時,第二操控弧部135恰鄰設於訊號處理裝置15,使用者藉由按壓第二操控弧部135以觸發第一開關153以及第二開關154,當第三操控弧部136顯露於開口110時,第三操控弧部136恰鄰設於訊號處理裝置15,使用者藉由按壓第三操控弧部136以觸發第一開關153、第二開關154以及第三開關155。
請參考圖3A、圖3B以及圖3C,分別為本實施例中,可調整按鍵數量之滑鼠1之第一操控弧部134顯露於開口110時之立體圖、爆炸圖以及剖視圖。其中,第一操控弧部134形成有一第一按鍵134a,第一按鍵134a具有一第一凹槽134c以及一第二凹槽134d,於第一按鍵134a被使用者施力按壓時,第一按鍵134a朝第一開關153、第二開關154以及第三開關155移動接近,且第一按鍵134a可進一步接觸抵頂以觸發第一開關153,,於此同時,第二開關154以及第三開關155分別進入第一凹槽134c以及第二凹槽134d,且第一凹槽134c以及第二凹槽134d具有足夠之深度及寬度以容置第二開關154以及第三開關155,是故第二開關154以及第三開關155並不會被觸發。此為第二實施例中,第一按鍵134a顯露於開口110時之作動形態;亦即,可調整按鍵數量之滑鼠1調整至僅有單一按鍵以供操作之形態。在此需說明者,按鍵以及開關設置的方向僅為一列舉,而熟知本技術領域者,得視實際情形而輕易變化裝置,在此不作一限定。
另一方面,請參考圖4A、圖4B以及圖4C,分別為本實施例中,可調整按鍵數量之滑鼠1之第二操控弧部135顯露於開口110時之立體圖、爆炸圖以及剖視圖。第二操控弧部135沿平行支撐軸桿131之方向形成有二第二按鍵135a,而當第二操控弧部135顯露於開口110時,二第二按鍵135a相對應於第二開關154及第三開關155設置,且於二第二按鍵135a相鄰處形成一第三凹槽134e。藉此,於二第二按鍵135a各自被使用者施力按壓時,二第二按鍵135a各自朝第二開關154以及第三開關155移動接近,各第二按鍵135a分別接觸抵頂第二開關154以及第三開關155,以進一步觸發第二開關154以及第三開關155。於任一第二按鍵135a被觸壓時,第一開關153進入第三凹槽134e而不被觸發。此為第二實施例中,各第二按鍵135a顯露於開口110時之作動形態;亦即,可調整按鍵數量之滑鼠1調整至有二按鍵以供操作之形態。
接下來,請參考圖5A、圖5B以及圖5C,分別為本實施例中,可調整按鍵數量之滑鼠1之第三操控弧部136顯露於開口110時之立體圖、爆炸圖以及剖視圖。第三操控弧部136沿平行支撐軸桿131之方向形成有三第三按鍵136a,而三第三按鍵136a分別相對應於第一開關153、第二開關154及第三開關155設置。藉此,於三第三按鍵136a各自被使用者施力按壓時,各第三按鍵136a各自朝第一開關153、第二開關154以及第三開關155移動接近,各第三按鍵136a分別接觸抵頂第一開關153、第二開關154以及第三開關155,以進一步觸發第一開關153、第二開關154以及第三開關155。此為第二實施例中,第三按鍵136a顯露於開口110時之作動形態;亦即,可調整按鍵數量之滑鼠1調整至有三按鍵以供操作之形態。綜上所述,使用者得視不同的操作情況而決定欲使用一按鍵、二按鍵或三按鍵後,於殼體11之開口110處藉由手指撥動旋筒132使第一操控弧部134、第二操控弧部135或第三操控弧部136顯露於開口110,以進行單一按鍵、二按鍵或三按鍵的操作使用。
請再參閱圖3B、圖4B以及圖5B,為第二實施例中,分別以第一操控弧部134、第二操控弧部135以及第三操控弧部136顯露於開口110時之爆炸圖。第二實施例之可調整按鍵數量之滑鼠1,有定位結構117、卡接彈片16、齒輪結構138以及電路板150等結構設計,但因其相同於第一實施例,在此不再贅述。在此需注意者,本實施例中,旋筒132具有平行於旋筒132徑向之一外底面,為因應可調整按鍵數量之滑鼠1具有第一操控弧部134、第二操控弧部135以及第三操控弧部136,故旋筒132之外底面132a相應具有一第一凹部132b、一第二凹部132c以及一第三凹部132d(如圖6B所示),且第一凹部132b、第二凹部132c以及第三凹部132d可容置凸起部161a。藉此,當卡接彈片16之外端緣161之凸起部161a卡合於第一凹部132b時,第一操控弧部134顯露於開口110,以供使用者作單一按鍵的操作使用;當卡接彈片16之外端緣161之凸起部161a卡合於第二凹部132c時,第二操控弧部135顯露於開口110,以供使用者作二按鍵的操作使用;當卡接彈片16之外端緣161之凸起部161a卡合於第三凹部132d時,第三操控弧部136顯露於開口110,以供使用者作三按鍵的操作使用。並藉由上述凸起部161a與第一凹部132b、第二凹部132c以及第三凹部132d之相對應設置,再配合能承受部分彈性變形的卡接彈片16,以俾使用者對旋筒132能輕易地執行定位動作。
綜上所述,本發明所提供可調整按鍵數量之滑鼠,其旋筒係包括至少二操控弧部,亦即,可調整按鍵數量至少為二按鍵,且旋筒可旋轉地位於殼體11內。藉此,能夠隨使用者所遭遇之不同情形,撥動可調整按鍵數量之滑鼠之旋筒以調整按鍵數量。此外,藉由卡接彈片及旋筒之巧妙搭配,更能夠輕易地使旋筒之操控弧部定位至預定位置,以適當顯露出使用者設想的按鍵數量。
惟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非意欲侷限本發明的專利保護範圍,故舉凡運用本發明說明書及圖式內容所為的等效變化,均同理皆包括於本發明的權利保護範圍內,合予陳明。
1...可調整按鍵數量之滑鼠
11...殼體
110...開口
117...定位結構
13...旋筒模組
131...支撐軸桿
132...旋筒
132a...外底面
132b...第一凹部
132c...第二凹部
132d...第三凹部
134...第一操控弧部
134a...第一按鍵
134c...第一凹槽
134d...第二凹槽
134e...第三凹槽
134f...凹槽
135...第二操控弧部
135a...第二按鍵
136...第三操控弧部
136a...第三按鍵
138...齒輪結構
15...訊號處理裝置
153...第一開關
154...第二開關
155...第三開關
16...卡接彈片
160...內端緣
161...外端緣
161a...凸起部
圖1A係本發明可調整按鍵數量之滑鼠之第一實施例顯露第一操縱弧部時之立體示意圖。
圖1B係本發明可調整按鍵數量之滑鼠之第一實施例顯露第一操縱弧部時之爆炸圖。
圖1C係本發明可調整按鍵數量之滑鼠之第一實施例顯露第一操縱弧部時之剖面示意圖。
圖2A係本發明可調整按鍵數量之滑鼠之第一實施例顯露第二操縱弧部時之立體示意圖。
圖2B係本發明可調整按鍵數量之滑鼠之第一實施例顯露第二操縱弧部時之爆炸圖。
圖2C係本發明可調整按鍵數量之滑鼠之第一實施例顯露第二操縱弧部時之剖面示意圖。
圖3A係本發明可調整按鍵數量之滑鼠之第二實施例顯露第一操縱弧部時之立體示意圖。
圖3B係本發明可調整按鍵數量之滑鼠之第二實施例顯露第一操縱弧部時之爆炸圖。
圖3C係本發明可調整按鍵數量之滑鼠之第二實施例顯露第一操縱弧部時之剖面示意圖。
圖4A係本發明可調整按鍵數量之滑鼠之第二實施例顯露第二操縱弧部時之立體示意圖。
圖4B係本發明可調整按鍵數量之滑鼠之第二實施例顯露第二操縱弧部時之爆炸圖。
圖4C係本發明可調整按鍵數量之滑鼠之第二實施例顯露第二操縱弧部時之剖面示意圖。
圖5A係本發明可調整按鍵數量之滑鼠之第二實施例顯露第三操縱弧部時之立體示意圖。
圖5B係本發明可調整按鍵數量之滑鼠之第二實施例顯露第三操縱弧部時之爆炸圖。
圖5C係本發明可調整按鍵數量之滑鼠之第二實施例顯露第三操縱弧部時之剖面示意圖。
圖6A係本發明可調整按鍵數量之滑鼠之第一實施例之旋筒立體示意圖。
圖6B係本發明可調整按鍵數量之滑鼠之第二實施例之旋筒立體示意圖。
1...可調整按鍵數量之滑鼠
11...殼體
110...開口
117...定位結構
131...支撐軸桿
132...旋筒
132a...外底面
134...第一操控弧部
135...第二操控弧部
136...第三操控弧部
138...齒輪結構
15...訊號處理裝置
153...第一開關
154...第二開關
155...第三開關
16...卡接彈片
160...內端緣
161...外端緣
161a...凸起部
权利要求:
Claims (18)
[1] 一種可調整按鍵數量之滑鼠,包括:一殼體,具有一開口;一旋筒模組,設置於該殼體內並部份顯露於該開口,該旋筒模組包括:一支撐軸桿,該支撐軸桿固定於該殼體內;以及一旋筒,該旋筒套設於該支撐軸桿並相對於該支撐軸桿旋轉,該旋筒之一圓柱面經由該開口而部分顯露於外,且該圓柱面沿該旋筒之一旋轉方向依序至少包括一第一操控弧部以及一第二操控弧部;以及一訊號處理裝置,設置於該支撐軸桿與該旋筒之間,該訊號處理裝置至少包括一第一開關以及一第二開關;其中,當該第一操控弧部顯露於該開口時,該第一操控弧部用以觸發該第一開關,當該第二操控弧部顯露於該開口時,該第二操控弧部用以觸發該第一開關以及該第二開關。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可調整按鍵數量之滑鼠,其中該第一操控弧部形成有一第一按鍵,該第一按鍵具有一凹槽,於該第一按鍵被觸壓時,該第一按鍵觸發該第一開關,該第二開關進入該凹槽而不被觸發。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可調整按鍵數量之滑鼠,其中該第二操控弧部沿平行該支撐軸桿之方向形成有二第二按鍵,用以分別觸發該第一開關以及該第二開關。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可調整按鍵數量之滑鼠,其中該殼體包括一定位結構,該定位結構固接於該支撐軸桿之一端。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可調整按鍵數量之滑鼠,更包括一卡接彈片,該卡接彈片具有一內端緣及一外端緣,該內端緣固接於該殼體,該外端緣具有一凸起部。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可調整按鍵數量之滑鼠,其中該旋筒具有平行於該旋筒之徑向之一外底面,且該外底面具有一第一凹部以及一第二凹部,當該凸起部卡合於該第一凹部時,該第一操控弧部顯露於該開口,當該凸起部卡合於該第二凹部時,該第二操控弧部顯露於該開口。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可調整按鍵數量之滑鼠,其中該旋筒更包括一齒輪結構,該齒輪結構環繞於該旋筒之該圓柱面。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可調整按鍵數量之滑鼠,其中該訊號處理裝置更包括一電路板,用以設置該第一開關以及該第二開關。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可調整按鍵數量之滑鼠,其中該圓柱面沿該旋轉方向更包括一第三操控弧部。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可調整按鍵數量之滑鼠,其中該訊號處理裝置更包括一第三開關。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可調整按鍵數量之滑鼠,其中該第一操控弧部形成有一第一按鍵,該第一按鍵具有一第一凹槽以及一第二凹槽,於該第一按鍵被按壓時,該第一按鍵觸發該第一開關,而該第二開關以及該第三開關分別進入該第一凹槽以及該第二凹槽而不被觸發。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可調整按鍵數量之滑鼠,其中該第二操控弧部沿平行該支撐軸桿之方向形成有二第二按鍵,且於該二第二按鍵相鄰處形成一第三凹槽,該二第二按鍵係用以被觸壓而分別觸發該第二開關以及該第三開關,且於任一該第二按鍵被觸壓時,該第一開關進入該第三凹槽而不被觸發。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可調整按鍵數量之滑鼠,其中該第三操控弧部沿平行該支撐軸桿方向形成有三第三按鍵,用以被觸壓而分別觸發該第一開關、該第二開關以及該第三開關。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可調整按鍵數量之滑鼠,其中該殼體包括一定位結構,該定位結構固接於該支撐軸桿。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可調整按鍵數量之滑鼠,更包括一卡接彈片,該卡接彈片具有一內端緣及一外端緣,該內端緣固接於該殼體,該外端緣具有一凸起部。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可調整按鍵數量之滑鼠,其中該旋筒具有平行於該旋筒徑向之一外底面,且該外底面具有一第一凹部、一第二凹部以及一第三凹部,當該凸起部卡合於該第一凹部時,該第一操控弧部顯露於該開口,當該凸起部卡合於該第二凹部時,該第二操控弧部顯露於該開口,當該凸起部卡合於該第三凹部時,該第三操控弧部顯露於該開口。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可調整按鍵數量之滑鼠,其中該旋筒更包括一齒輪結構,該齒輪結構環繞於該旋筒之該圓柱面。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可調整按鍵數量之滑鼠,其中該訊號處理裝置更包括一電路板,用以設置該第一開關、該第二開關以及該第三開關。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US20060133881A1|2006-06-22|Mobile computing device form factor
US7903088B2|2011-03-08|Computer keyboard with pointer control
EP2073509B1|2011-03-02|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JP4411996B2|2010-02-10|携帯機器およびジョグダイヤル入力装置
US9847188B2|2017-12-19|Key structure
JP3808000B2|2006-08-09|入力装置及びノートパソコン
US20190244772A1|2019-08-08|Keyboard device
JP2005228043A5|2007-03-22|
TWI436240B|2014-05-01|可調整按鍵數量之滑鼠
US6034627A|2000-03-07|Computer input device
US20200117289A1|2020-04-16|Electronic device
US20170330706A1|2017-11-16|Key structure
JP2005216185A|2005-08-11|情報処理装置
US20120086641A1|2012-04-12|Multi-mode foldable mouse
US9141203B2|2015-09-22|Key free mouse device
JP4303877B2|2009-07-29|多機能マウス
US20090153371A1|2009-06-18|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With Rotatable Keyboard
JP3208387B2|2001-09-10|キーボード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
JP2021043658A|2021-03-18|操作入力装置
JP2003256076A|2003-09-10|情報処理装置
TWI330974B|2010-09-21|Input interface for electrical apparatus and input method thereof
JP2003256132A|2003-09-10|スクロール機能付きマウス
JP4040918B2|2008-01-30|トラックボール型入力装置及び携帯情報端末
KR100524734B1|2005-10-31|휴대용 단말기의 다기능 측면 버튼 조립체
JP2002157083A|2002-05-31|トラックボール装置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TWI436240B|2014-05-01|
US20130082927A1|2013-04-04|
US8717297B2|2014-05-06|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US5235868A|1991-10-02|1993-08-17|Culver Craig F|Mechanism for generating control signals|
法律状态:
2016-02-01|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TW100135622A|TWI436240B|2011-09-30|2011-09-30|可調整按鍵數量之滑鼠|TW100135622A| TWI436240B|2011-09-30|2011-09-30|可調整按鍵數量之滑鼠|
US13/416,935| US8717297B2|2011-09-30|2012-03-09|Mouse with multi-configurable buttons|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