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板模組及其電源輸入接頭固定結構
专利摘要:
一種固定結構,用於固定電源輸入接頭於框架。電源輸入接頭包括插接部及卡合部。固定結構包括第一及第二固定件。第一固定件具有第一卡接部及開口。第二固定件具有第二卡接部及支撐部。第二卡接部卡合於第一卡接部且支撐部係與卡合部連接,以固定電源輸入接頭。第一固定件覆蓋第二固定件及電源輸入接頭,並使插接部暴露於開口。第一及第二固定件固設於框架上,第一及第二固定件提供第一支撐力,以抵消電源輸入接頭被拉拔時朝遠離框架之第一受力,第一及第二固定件提供第二支撐力,抵消電源輸入接頭被下壓時朝向接近框架之第二受力。 公开号:TW201314421A 申请号:TW100134582 申请日:2011-09-26 公开日:2013-04-01 发明作者:Ching-Chou Teng 申请人:Inventec Corp; IPC主号:H01R12-00
专利说明:
面板模組及其電源輸入接頭固定結構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電源接頭固定結構,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將電源輸入接頭固定於面板之固定結構。 隨著科技的發展,包含有顯示器及電腦功能之一體成型AIO(All in One)電腦,已逐漸成為市場上的主流。目前,AIO電腦的電源輸入接頭(DC-in Jack)有兩種規格,第一型的電源輸入接頭係供應180瓦(W)的電源,第二型的電源輸入接頭係供應120瓦(W)的電源,兩種不同規格的電源輸入接頭,其形狀及構造皆不相同。 在組裝電源輸入接頭至面板框架時,礙於不同電源輸入接頭之規格,必須配合不同的面板框架作定位。因此,需要製造多種面板框架以組裝對應的電源輸入接頭,使得組裝的流程的複雜度以及生產成本皆因而增加。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電源輸入接頭之固定結構,使電源輸入接頭得以承受使用者按壓或拉拔時之不同方向的受力,更可藉由其一固定件,將不同規格的電源輸入接頭穩固地組裝於同一種面板框架。 根據本發明之第一方面,提出一種固定結構,用於固定一電源輸入接頭於一框架上。電源輸入接頭包括一插接部及一卡合部。固定結構包括一第一固定件及一第二固定件。第一固定件具有一第一卡接部及一開口。第二固定件具有一第二卡接部及一支撐部。第二卡接部係卡合於第一卡接部,且支撐部係與卡合部連接,以固定電源輸入接頭。第一固定件係覆蓋第二固定件及電源輸入接頭,並使插接部暴露於開口。第一及第二固定件固設於框架上,第一及第二固定件係用以提供一第一支撐力,以抵消電源輸入接頭被拉拔時朝向遠離框架之一第一受力。且第一及第二固定件係用以提供一第二支撐力,以抵消電源輸入接頭被下壓時朝向接近框架之一第二受力。 根據本發明之第二方面,提出一種面板模組,包括一電源輸入接頭、一面板、一面板框架及一固定結構。電源輸入接頭,包括一插接部及一卡合部。面板框架設置於面板上。固定結構係用於固定電源輸入接頭於面板框架上。固定結構包括一第一固定件及一第二固定件。第一固定件具有一第一卡接部及一開口。第二固定件具有一第二卡接部及一支撐部,第二卡接部係卡合於第一卡接部,且支撐部係與該卡合部連接,以固定電源輸入接頭。第一固定件係覆蓋第二固定件及電源輸入接頭,並使插接部暴露於開口。第一及第二固定件固設於框架上,第一及第二固定件係用以提供一第一支撐力,以抵消電源輸入接頭被拉拔時朝向遠離框架之一第一受力。且第一及第二固定件係用以提供一第二支撐力,以抵消電源輸入接頭被下壓時朝向接近框架之一第二受力。 為了對本發明之上述及其他方面有更佳的瞭解,下文特舉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請參考第1圖,其繪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固定件200與電源輸入接頭20卡合時之結構示意圖。如第1圖所示,固定件200包括一支撐部202及一卡接部204。電源輸入接頭20包括一卡合部C1、一卡合部C2及一插接部S。較佳地,支撐部202可以包括一卡條L1及一卡條L2。卡條L1之厚度為W1,卡合部C1之寬度為W2。厚度W1的值係實質上大於或等於寬度W2的值,使得卡條L1可以緊密地卡合於卡合部C1。卡合部C1及卡合部C2可以係對稱地設置,且卡條L1及卡條L2可以係對稱地設置。當卡條L1卡合於卡合部C1,且卡條L2卡合於卡合部C2時,插接部S係暴露於卡接部204之一側。 於此實施例中,藉由固定件200之支撐部202卡合於電源輸入接頭20的卡合部C1及卡合部C2,可以提供一支撐力,用以抵消電源輸入接頭20朝向-z方向被按壓之第一受力,且提供一另一支撐力,用以抵消電源輸入接頭20朝向+z方向被拉拔的第二受力。於此實施例中,第二卡接部之卡條L1之一端更延伸有一卡勾K1,且卡條L2之一端更延伸有一卡勾K2,當卡條L1卡合於卡合部C1,且卡條L2卡合於卡合部C2時,卡勾K1及卡勾K2可以緊抵電源輸入接頭20之表面。 請接著參考第2圖,其繪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固定結構10及電源輸入接頭20卡合時之結構示意圖。如第2圖所示,固定結構10包括固定件100及固定件200,固定件100與固定件200形成一容置空間300,以容置電源輸入接頭20。固定件100包括一開口102及一卡接部104。卡接部可以包括一卡接口104-1及一卡接口104-2。 如第2圖所示,固定件100包括板件P1、板件P2、板件P3、板件P4(繪示於圖4)、板件P5、板件P6及板件P7(繪示於圖4)。板件P1實質上係垂直於板件P5,具有一方向為-x方向之平面法向量,且板件P1具有一開孔106。板件P5及板件P6實質上係互相平行,各具有一方向為+z方向之平面法向量。板件P2實質上係垂直於板件P1,且具有一平面法向量之方向為+y方向,板件P3實質上係垂直於板件P5,且具有一平面法向量之方向為+x方向,板件P4(繪示於圖3)實質上係垂直於板件P5,且具有一平面法向量之方向為-y方向。 於此實施例中,當固定件100覆蓋於如第1圖所示之已完成卡合之電源輸入接頭20及固定件200時,固定件200之支撐部202及卡接部204係與固定件100之卡接部104卡合。更進一步地說,卡勾K1及卡勾K2可以分別地卡合於卡接部104之卡接口104-1及卡接口104-2。此時,插接部S係暴露於開口102之外。 於此實施例中,組裝完成之固定結構10,可以藉由固定件100之板件P5提供一又一支撐力,以抵消電源輸入接頭20朝向+z方向被拉拔的第二受力。此外,藉由固定件100之板件P1、板件P2、板件P3、板件P4的包覆與圍繞,更可以避免電源輸入接頭20於y方向及z方向的移動。並且,藉由固定件100與固定件200,可以穩定地固定電源輸入接頭20於容置空間300,使得電源輸入接頭20可以承受使用者在插拔時,於z方向之不同的受力。 請接著參考第3圖,繪示如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面板模組1之示意圖。面板模組1包括一固定結構10、一電源輸入接頭20、一面板30及一面板框架40。於此為了方便說明,省略面板模組1之細節。如第3圖所示,固定件100之板件P7實質上係平行於板件P6。於此實施例中,板件P6具有一固定孔108-1,且板件P7具有固定孔108-2及固定孔108-3。第二固定件200具有一開孔206。當電源輸入接頭20卡合於支撐部202,且固定件100套設於電源輸入接頭20及固定件200後,固定件200之開孔206會對應至固定件100之開孔106(繪示於圖2)的位置。接著,可以使用其他定位元件(未繪示於圖中),例如是螺絲,穿過固定件之開孔206及固定件100之開孔106,以鎖附固定件100與固定件200。按照上述步驟,可以完成電源輸入接頭20、固定件100與固定件200之組裝。 如第3圖所示,當完成固定結構10及電源輸入接頭20之組裝後,可以藉由定位元件(未繪示於圖中),例如是螺絲,透過固定孔108-1、固定孔108-2及固定孔108-3至少其中之一,將固定結構10鎖附並固定於面板框架40。於此實施例中,固定件100較佳地係設計有三個固定孔108-1、固定孔108-2及固定孔108-3。因此,可以藉由三個定位元件,將固定結構10鎖附於面板框架40。 當固定結構10組裝於面板模組1後,可以藉由固定件100及固定件200提供一支撐力,以抵消電源輸入接頭20被按壓時,朝向接近面板框架40之第一受力。此外,可以藉由固定件100及固定件200提供另一支撐力,以抵消電源輸入接頭20被拉拔時,朝向遠離面板框架40的第二受力。 本發明上述實施例之電源接頭固定結構10之固定件100與固定件200,可以提供電源輸入接頭20不同方向的支撐力,使得電源輸入接頭20可以穩定地固定於面板框架40。藉由電源接頭固定結構10的固定,使電源輸入接頭20得以承受使用者按壓或拉拔時之不同方向的受力。並且,即使是不同規格的電源輸入接頭,都可藉由固定結構10之固定件100,穩固地將電源輸入接頭20鎖附於同一種面板框架40。相較於傳統電源輸入接頭,使用本發明上述實施例之電源接頭固定結構10,不須為配合不同的電源輸入接頭而換用不同種的面板框架作定位組裝,故而可使面板框架的規格統一化,降低面板之電源輸入接頭的組裝成本。因此,可以改善傳統上在組裝不同規格之電源輸入接頭時,必須替換不同種面板框架的繁複流程,並降低生產成本。 綜上所述,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面板模組 10...固定結構 20...電源輸入接頭 30...面板 40...面板框架 100、200...固定件 102...開口 104、204...卡接部 104-1、104-2...卡接口 106、206...開孔 108-1、108-2、108-3...固定孔 202...支撐部 C1、C2...卡接部 K1、K2...卡勾 L1、L2...卡條 P1~P3、P5~P6...板件 S...插接部 x、y、z...方向 第1圖繪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固定件與電源輸入接頭卡合時之結構示意圖。 第2圖繪示依照一實施例之固定結構及電源輸入接頭卡合時之結構示意圖。 第3圖繪示如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面板模組之示意圖。 10...固定結構 20...電源輸入接頭 100、200...固定件 102...開口 104...卡接部 104-1、104-2...卡接口 106...開孔 K1、K2...卡勾 P1~P3、P5~P6...板件 S...插接部 x、y、z...方向
权利要求:
Claims (8) [1] 一種固定結構,用於固定一電源輸入接頭於一框架上,其中該電源輸入接頭包括一插接部及一卡合部,該固定結構包括:一第一固定件,具有一第一卡接部及一開口;以及一第二固定件,具有一第二卡接部及一支撐部,該第二卡接部係卡合於該第一卡接部,且該支撐部係與該卡合部連接,以固定該電源輸入接頭;其中,該第一固定件係覆蓋該第二固定件及該電源輸入接頭,並使該插接部暴露於該開口,該第一固定件與該第二固定件固設於該框架,該第一及該第二固定件係用以提供一第一支撐力,以抵消該電源輸入接頭被拉拔時朝向遠離該框架之一第一受力,且該第一及該第二固定件係用以提供一第二支撐力,以抵消該電源輸入接頭被下壓時朝向接近該框架之一第二受力。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固定結構,其中該第一固定件更包括一第一開孔,且該第二固定件更包括一第二開孔,該第二開孔係配合該第一開孔設置,使得該第一固定件與該第二固定件卡合後,該第二開孔實質上係對應至該第一開孔的位置。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固定結構,其中該支撐部係一卡條,該卡合部包括一卡槽,該卡槽之寬度係配合該卡條之厚度,以使該卡條卡合於該卡槽。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固定結構,其中該第二卡接部係一卡勾,該卡勾係延伸於該卡條之一端,且抵扣於該電源輸入接頭之一表面。 [5] 一種面板模組,包括:一電源輸入接頭,包括一插接部及一卡合部;一面板;一面板框架,設置於該面板上;以及一固定結構,用於固定該電源輸入接頭於該面板框架上,該固定結構包括:一第一固定件,具有一第一卡接部及一開口;及一第二固定件,具有一第二卡接部及一支撐部,該第二卡接部係卡合於該第一卡接部,且該支撐部係與該卡合部連接,以固定該電源輸入接頭;其中,該第一固定件係覆蓋該第二固定件及該電源輸入接頭,並使該插接部暴露於該開口,該第一固定件與該第二固定件固設於該面板框架,該第一及該第二固定件係用以提供一第一支撐力,以抵消該電源輸入接頭被拉拔時朝向遠離該框架之一第一受力,且該第一及該第二固定件係用以提供一第二支撐力,以抵消該電源輸入接頭被下壓時朝向接近該框架之一第二受力。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面板模組,其中該第一固定件更包括一第一開孔,且該第二固定件更包括一第二開孔,該第二開孔係配合該第一開孔設置,使得該第一固定件與該第二固定件卡合後,該第二開孔實質上係對應至該第一開孔的位置。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面板模組,其中該支撐部係一卡條,該卡合部包括一卡槽,該卡槽之寬度係配合該卡條之厚度,以使該卡條卡合於該卡槽。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面板模組,其中該第二卡接部係一卡勾,該卡勾係延伸於該卡條之一端,且抵扣於該電源輸入接頭之一表面。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TWI468917B|2015-01-11|電源模組 TWI524833B|2016-03-01|電子設備及其解鎖裝置 TWI469713B|2015-01-11|擴充卡固定裝置 TW201345377A|2013-11-01|擴充模組及其框架 TW201235572A|2012-09-01|Fan holder and fan fastening structure for fastening a fan JPWO2010106606A1|2012-09-13|樹脂部品固定構造 JP5484594B2|2014-05-07|車載情報機器 TWI446147B|2014-07-21|面板模組及其電源輸入接頭固定結構 JP6796783B2|2020-12-09|配線器具 TW201711305A|2017-03-16|M.2介面連接器及其插設的m.2介面連接座 TWI458420B|2014-10-21|易於拆裝之門蓋結構 US20130112825A1|2013-05-09|Expansion card retaining structure TWI448876B|2014-08-11|面板模組及其電源輸入接頭固定結構 WO2018206005A1|2018-11-15|电池连接器的固定结构和移动终端 TW201302003A|2013-01-01|電源固定裝置 WO2018010484A1|2018-01-18|插箱 TW201410024A|2014-03-01|無前框的顯示裝置 WO2019015245A1|2019-01-24|连接器 US20070041155A1|2007-02-22|Fixing frame for hard disk JP2010072499A|2010-04-02|電子機器のスタンド取付構造 TW201330725A|2013-07-16|電路板組合 JP2021185612A|2021-12-09|配線器具 JP6793347B1|2020-12-02|配線器具 TW202137847A|2021-10-01|一體式電腦 TW201124821A|2011-07-16|Adapter board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US8616917B2|2013-12-31| US20130078854A1|2013-03-28| TWI446147B|2014-07-21|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TW377903U|1998-03-25|1999-12-21|Hon Hai Prec Ind Co Ltd|Auxiliary shield member of connector| US6312267B1|2000-11-21|2001-11-06|Yao Te Wang|Audio connector grounding piece| TW502883U|2000-12-29|2002-09-11|Hon Hai Prec Ind Co Ltd|Electrical connector| US6533612B1|2001-08-24|2003-03-18|Wieson Electronic Co., Ltd.|Connector with improved positioning structure| TWM354883U|2008-04-14|2009-04-11|Dragonstate Technology Co Ltd|Electrical connector|
法律状态:
2017-04-21|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TW100134582A|TWI446147B|2011-09-26|2011-09-26|面板模組及其電源輸入接頭固定結構|TW100134582A| TWI446147B|2011-09-26|2011-09-26|面板模組及其電源輸入接頭固定結構| US13/338,853| US8616917B2|2011-09-26|2011-12-28|Panel module and power input connector fixing structure thereof|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