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順序程式作成裝置
专利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令使用者在編輯畫面上進行將以複數個元件及該等元件之連接狀態來表現之順序功能圖(SFC)予以編輯之操作,而作成以可程式邏輯控制器執行之順序程式的順序程式作成裝置(10),係具備:規則記憶部(5),記憶SFC之協定;及編輯處理部(22),係在編輯畫面上進行將新元件插入於SFC之新元件插入操作時,根據藉由新元件插入操作而被指定作為新元件插入對象元件的已配置元件之種類、相對於新元件插入對象元件的位置、及記憶於規則記憶部(5)之SFC的協定,對順序程式之資料追加相當於新元件之資料。 公开号:TW201314393A 申请号:TW101103018 申请日:2012-01-31 公开日:2013-04-01 发明作者:Takayuki Yamaoka;Terumasa Yasui;Hirofumi Kai 申请人: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IPC主号:G06F8-00
专利说明:
順序程式作成裝置 本發明係有關於藉由編輯順序功能圖(Sequential Function Chart;SFC)來作成可程式邏輯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的程式之順序程式(sequence program)作成裝置。 在使用於作成以可程式邏輯控制器來執行的順序程式之程式的記述方式中,有一種順序功能圖(SFC)。SFC具備藉由將類似於流程圖(flow chart)之處理流程以圖形元件及其連接狀態表現之方法來容易分辨作業流程等之特徵。 SFC於本質上係為以圖式表示步驟(step)與轉換(transition)之連接關係者。在IEC標準中,係將直接記述連接關係之文字(text)表現與圖式表現並列定義。 習知技術中,構成SFC之步驟/轉換/分支/匯合之連接線等之圖式構成元件配置於格點(grid)上,以作成程式。配置構成元件之操作,為了表示單純的關係必須配置複數構件等而耗費時間,而且,因為有以SFC而言並不構成圖式表現意義之可能,故製作效率低。 在專利文獻1中,係利用步驟與轉換交互出現的協定,在諸步驟間自動插入轉換。 在專利文獻2中,係於輸入操作時利用預先設定之「將能插入之功能元件予以預先限定之插入判斷矩陣(matrix)」,以拒絕錯誤的輸入。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平05-341816(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平11-296357 然而,在前述專利文獻1之技術中,雖然只要將步驟連續插入即能省略轉換之插入,但僅限於有效的情況。例如在插入位於並聯分支之後的步驟時,無法決定是否將轉換插入。此外,在未匯合之選擇分支之後新配置步驟時,無法判斷要在與分支目的地之一個最後末尾的步驟之間插入轉換來連接,或是要在與全部的分支目的地之最後末尾的步驟之間插入轉換以作為選擇匯合來連接。 在專利文獻2的技術中,只要將藉由SFC之協定所進行之限制作為插入判斷矩陣來呈現,則亦能以SFC實現同樣的功能,且能防止進行不構成作為SFC的意義之錯誤的編輯,但會有無法削減編輯工時的問題。 本發明係有鑒於前述情況而研創者,其目的在於獲致一種順序程式作成裝置,俾將依據協定而配置元件的SFC以少量工時進行編輯而能作成順序程式。 為了解決前述課題並達成目的,本發明係為令使用者在編輯畫面上進行將以複數個元件及該等元件之連接狀態來表現之順序功能圖(SFC)予以編輯之操作,而作成以可程式邏輯控制器執行之順序程式的順序程式作成裝置,係具備:規則記憶部,記憶SFC之協定;及編輯控制部,係在編輯畫面上進行將新元件插入前述SFC之新元件插入操作時,根據藉由新元件插入操作而被指定作為新元件插入對象元件的已配置元件之種類、相對於新元件插入對象元件的位置、及記憶於規則記憶部之SFC的協定,來對順序程式之資料追加相當於新元件之資料。 本發明之順序程式作成裝置,係能達成在少量工時內依據協定將元件配置於SFC而可作成順序程式之效果。 以下,依據圖式詳細說明本發明之順序程式作成裝置的實施形態。此外,本發明並非為由該實施形態所限定者。 實施形態1 第1圖係為顯示本發明之順序程式作成裝置之實施形態1之構成的圖。實施形態1之順序程式作成裝置10,係具有輸入部1、控制部2、顯示部3、記憶部4以及規則記憶部5。輸入部1係為用以供使用者(user)進行操作之使用者介面(user interface),且能應用鍵盤(keyboard)、指向裝置(pointing device)、及觸控式面板(touch panel)等。顯示部3係為顯示SFC之裝置,能應用液晶顯示器(LCD)或有機液晶面板等。記憶部4係具備控制部2使用作為工作區域之記憶區域,且記憶有藉由SFC的編輯而作成之程式的資料(編輯資料)。規則記憶部5係將SFC之協定等予以非揮發性記憶。控制部2係具有輸入處理部21、編輯控制部22以及顯示控制部23。輸入控制部21係透過輸入部1特別指定已進行之處理內容。編輯控制部22係進行對編輯資料追加元件、或置換元件等處理。顯示控制部23係根據編輯資料來變更SFC,並顯示於顯示部3。 在說明順序程式作成裝置10的動作之前,要先說明在進行說明動作方面所必須之SFC的協定。再者,SFC的協定係記憶於規則記憶部5,且編輯控制部22係依據SFC的協定,來決定對編輯資料所施加之處理的內容。 構成SFC的元件係為步驟、及轉換。步驟以及轉換係具備入口端與出口端,步驟的出口端係藉由轉換的入口端與連接線而連接,轉換的出口端係藉由與步驟的入口端與連接線而連接。因此,步驟與轉換係交互地出現,步驟彼此之間、或轉換彼此之間並不會連接。再者,以下的說明所使用的各圖中,步驟係以矩形之記號表示,轉換係以橫棒形之記號表示。 第2圖係為顯示步驟及轉換之連接一例的圖。如第2圖所示,在步驟100的出口端與轉換101的入口端以連接線102連接時,轉換101可說是後續於步驟100,而步驟100可說是先行於轉換101。因此,第2圖中,轉換101係先行於步驟103,而步驟103係後續於轉換101。 步驟係供以其他語言(階梯語言(ladder language)等)所撰寫之處理所附屬。舉例而言,係為如「若裝置(device)M0導通(on)則將裝置M1導通」等之處理。因SFC係設定為以控制FA(Factory Automation;工廠自動化)機器為目的,故在處理多的情況,係為裝置值的參照(感測值的讀取等)與變更(開關的導通與關斷等)。 步驟有活性與非活性兩種狀態,並在活性之期間執行附屬之處理。此外,系統啟動時有自動執行之步驟,該步驟稱為初始步驟(initial step)。 轉換係供以其他語言撰寫之轉移條件來附屬。舉例而言,係為如「若裝置M2導通且裝置M3導通則條件成立」等轉移條件。 第3圖係為顯示進行SFC之處理一例的圖。第3圖中,在先行於轉換101的步驟100為活性的情況,轉換101的轉移條件受到評估,當條件成立時會發生轉移。在轉換101的轉移發生時,先行之步驟100變為非活性,後續於轉換101的步驟103變為活性。 會有複數個轉換後續於一個步驟之情形,將此情形稱為選擇分支。此外,會有複數個轉換先行於一個步驟之情形,將此情形稱為選擇匯合。選擇分支/選擇匯合係在SFC上表現為連接轉換之入口端/出口端之水平的一條線。第4圖係為顯示選擇分支/選擇匯合之一例的圖。步驟200的入口端與轉換201以及轉換202各自之入口端,係透過選擇分支203相連接。此外,轉換204以及轉換205各自之出口端與步驟206之入口端,係透過選擇匯合207相連接。 當步驟活性時,其後續之轉換的條件雖受到評估,但於選擇分支中,複數個後續之轉換的條件係在SFC上由左開始依序評估,僅後續於條件成立之轉換的步驟成為活性。因此,後續於某步驟之複數個轉換係存在有順序。在以下的說明中,將該順序稱為後續轉換順序。在選擇匯合中,因後續之步驟係為單一,故當先行之步驟為活性且條件成立時,即轉移至後續之步驟。 與選擇分支相反地,會有複數個步驟後續於一個轉換之情形,將此情形稱為並聯分支。與選擇匯合相反地,會有複數個步驟先行於一個轉換之情形,將此情形稱為並聯匯合。並聯分支/並聯匯合,在SFC上係以連接複數個步驟的入口端/出口端之水平的雙重線來表示。第5圖係為顯示並聯分支/並聯匯合之一例的圖。轉換300的出口端與步驟301以及步驟302各自之入口端,係透過並聯分支303相連接。此外,步驟304以及步驟305各自之出口端與轉換306的入口端係透過並聯匯合307相連接。 於並聯分支中,當轉換的轉移條件成立時,其後續之全部的步驟會變為活性。於並聯匯合中,僅在先行之全部的步驟活性、且後續之轉換的轉移條件成立時會發生轉移。 接著,說明關於顯示控制部23的動作。顯示控制部23係根據步驟與轉換之連接關係而生成SFC。首先,顯示控制部23係配置初始步驟,並於初始步驟的下(後)方,由左往右依照後續轉換順序而配置轉換連接於初始步驟之出口端。在有複數初始步驟之情形係以選擇分支橫向連接。接者,顯示控制部23係將連接於各轉換出口端的步驟配置於轉換之下方。在連接至各轉換的步驟有複數個的情形,係由左往右配置,並以並聯分支連接。顯示控制部23係藉由重複該處理而將全部的元件配置於樹狀結構。在使用方格的情形,只要各子樹達所需之寬度即可。第6圖係為以配置於樹狀結構之元件所構成之SFC的顯示部3之顯示一例的圖。 藉由使用選擇匯合與並聯匯合,能於SFC中出現複數次具備複數個先行元件的步驟或轉換。此時,顯示控制部23,係只要僅於複數次出現之元件中之任一者描繪由後續之元件所構成之子樹即可。關於此外的部分,顯示控制部23雖僅描繪其元件而省略其後之顯示,但仍會描繪與已描繪者之連接線。第7圖係為顯示包含出現複數次之步驟的SFC之描繪一例的圖。步驟500係在編輯資料上被分配有「s2」的編號,朝向第7圖中之s2的箭號,係表示與被分配有該編號之步驟500的入口端連接。步驟500雖具備轉換501、轉換502以及轉換503作為先行之元件,但僅轉換501描繪有後續之子樹,在轉換502以及轉換503僅描繪步驟500後續之情形而省略以後之子樹的描繪。 在單一的步驟具備複數個先行之轉換的情況時,只要鄰接配置該轉換,則顯示控制部23係使用選擇匯合來描繪SFC,若非如此,則以省略描繪來描繪SFC,惟連接關係仍為相同。關於並聯匯合,顯示控制部23亦能以同樣的基準決定是否進行省略描繪。第8圖係為顯示具備複數個先行之轉換的步驟之描繪一例的圖。步驟603係在編輯資料上被分配有「s1」的編號,朝向第8圖中之s1的箭號,係顯示與被分配有該編號之步驟603的入口端連接。因轉換601與轉換602並未鄰接配置,故轉換602與步驟603之連接係成為省略描繪。另一方面,因轉換604與轉換605係鄰接配置,故轉換605與步驟606之連接未被省略而使用選擇匯合607來描繪。兩者雖表現不同,但以連接關係而言係為相同。 如同前述,SFC係顯示控制部23根據連接關係而機械性生成者。亦即,係設為對SFC進行使用輸入部1之編輯操作,編輯控制部22對連接關係進行編輯處理,而顯示控制部23係根據連接關係而生成SFC者。 為了作成樹狀結構,只要能指定處理對象之元件,並對該元件追加後續之元件、及指定複數個後續之元件的順序(左右之排列順序)即可。 接著,說明關於編輯控制部22之動作。編輯控制部22係根據透過輸入部1所進行之操作、及具備連接關係之比較強的限制(記憶於規則記憶部5之協定),來決定進行何種處理。在此所使用之所謂連接關係的限制係為以下所述者。(1)步驟與轉換交互地出現,步驟彼此或轉換彼此不會連接。(2)會有複數個轉換後續於一個步驟之情形。此係在SFC上表現成為選擇分支。此外,在複數個轉換先行於一個步驟之情形,係表現作為選擇匯合。(3)會有複數個步驟後續於一個轉換之情形。此係稱為並聯分支。在複數個步驟先行於一個轉換的情形則成為並聯匯合。 依據前述(1),編輯控制部22係能自動地決定後續於步驟之元件為轉換、後續於轉換之元件為步驟。依據前述(2)、(3),編輯控制部22係在複數個步驟後續於轉換的情形下能自動地決定該等為並聯分支,在複數個轉換後續於步驟的情形下,能自動地決定該等為選擇分支。 以透過輸入部1進行之操作而言,當指定配置於SFC上之某元件(步驟或轉換),並進行朝關聯位置之插入操作時,會有指定配置於SFC上之某元件(步驟或轉換)並刪除之操作。 此外,以操作之「關聯位置」而言,係藉由編輯控制部22來定義「相同位置」、「前方位置」、「後方位置」、「右方位置」、「左方位置」。第9圖係為顯示操作之關聯位置的定義之一例的圖。編輯控制部22係將配置有指定構件(在此為步驟700)之單元定義為「相同位置」,將配置有指定構件之單元的上(前)方的單元定義為「前方位置」,將配置有指定構件之單元的左方的單元定義為「左方位置」,將配置有指定構件之單元的右方的單元定義為「右方位置」,將配置有指定構件之單元的下(後)方的單元定義為「後方位置」。 就未指定元件種類而進行新元件之插入的情形進行說明。如第9圖所示,於配置有元件之狀態下,藉由使用輸入部1之操作,將步驟700指定作為新元件插入對象元件,並將朝關聯位置(相對於新元件插入對象元件之位置)進行新元件插入時之編輯控制部22的處理,定義於每個關聯位置。在此,使用假想之輸入部1的新元件插入操作,具體而言,係為將游標(cursor)朝關聯位置移動及按下表示新元件插入的按鈕,或將新插入圖標(icon)朝關聯部位拖曳及放下(drag and drop)等。 再者,以指定關聯位置的方法而言,亦能採用利用滑鼠手勢(mouse gesture)進行的輸入方式。第10圖係為顯示將手勢(gesture)與動作(action)之對應予以定義之表格(table)之一例的圖。將第10圖所示之表格55記憶於規則記憶部5等,輸入處理部21參照該表格後特定處理之內容,藉此能實現滑鼠手勢所進行之輸入。藉由採用利用滑鼠手勢(mouse gesture)進行的輸入方式,滑鼠的移動量會變少,且即使滑鼠游標位於遠離配置有新元件插入對象之單元的位置,亦能不移動滑鼠游標而進行指定關聯位置之操作。 第11圖係為顯示不指定元件之種類而進行新元件之插入時之處理流程的流程圖,且顯示於已配置有第9圖所示之2個元件(步驟700以及轉換701)之中,將步驟700指定作為新元件插入對象元件而新插入構件時的處理。使用者使用輸入部1進行新元件插入操作(步驟S101)。輸入處理部21係藉由操作而特定所指定之關聯位置(步驟102)。此外,編輯控制部22係由記憶部4取得編輯資料(步驟S103)。 當藉由使用輸入部1之新元件插入操作所指定之關聯位置為相同位置時(步驟S104/相同位置),編輯控制部22係將編輯資料之步驟700置換為其他步驟(步驟S105)。顯示控制部23係將SFC上之步驟700變更為其他步驟(步驟S106),並顯示於顯示部3(步驟S115)。 第12圖係為顯示顯示控制部23根據對於相同位置進行新元件插入操作時的處理結果,顯示於顯示部3之SFC之一例的圖,亦為於第9圖所示之SFC中,對於相同位置進行新元件插入操作時之SFC。在對於相同位置進行新元件插入操作時,編輯控制部22係刪除轉換701與步驟700之連接。而且,新作成步驟(在此設為步驟702),並將轉換701之出口端與步驟702之入口端予以連接。如此,在對於相同位置進行新元件插入操作時,編輯控制部22係將新元件插入對象元件替換為相同種類的其他元件。顯示控制部23係將以此種方式根據元件經置換之編輯資料的SFC顯示於顯示部3。 當藉由使用輸入部1之新元件插入操作所指定之關聯位置為後方位置(下一個位置)時(步驟S104/後方位置),編輯控制部22係(接著)將轉換新插入至編輯資料之步驟700的後段(步驟S107)。顯示控制部23係於SFC的步驟700之下新追加轉換(步驟S108),並顯示於顯示部3(步驟S115)。 第13圖係為顯示顯示控制部23根據對於後方位置進行新元件插入操作時的處理結果,顯示於顯示部3之SFC之一例的圖,且為於第9圖所示之SFC中,對於後方位置進行新元件插入操作時之SFC。在對於後方位置進行新元件插入操作時,編輯控制部22係新作成屬於與新元件插入對象元件為不同種類之元件的轉換(在此設為轉換703),並將步驟700的出口端連接於轉換703的入口端。顯示控制部23係將以此種方式根據經追加新元件的編輯資料之SFC顯示於顯示部3。 當藉由使用輸入部1之新元件插入操作所指定之關聯位置為前方位置時(步驟S104/前方位置),編輯控制部22係於編輯資料的轉換701與步驟700之間插入新的步驟與新的轉換(步驟S109)。顯示控制部23係於SFC的轉換701與步驟700之間追加新的步驟以及轉換(步驟S110),並顯示於顯示部3(步驟S115)。 第14圖係為顯示顯示控制部23根據對於前方位置進行新元件插入操作時的處理結果,顯示於顯示部3之SFC之一例的圖,且為於第9圖所示之SFC中對於前方位置進行新元件插入操作時之SFC。在對於前方位置進行新元件插入操作時,編輯控制部22係新作成屬於與新元件插入對象元件為相同種類之元件的步驟(在此設為步驟704)、及屬於與所指定之元件為不同種類之元件的轉換(在此設為轉換705),並分別連接轉換701之出口端與步驟704之入口端、步驟704之出口端與轉換705之入口端、轉換705之出口端與步驟700之入口端。對於前方位置進行之新元件插入操作係為先行於新元件插入對象元件之元件的操作,並將2種元件做為一組進行插入。顯示控制部23係將根據以此種方式而以2種元件作為一組進行插入的SFC顯示於顯示部3。 當藉由使用輸入部1之新元件插入操作所指定之關聯位置為左方位置時(步驟S104/左方位置),編輯控制部22係以後續轉換順序成為步驟700之瞬前的方式,將新步驟插入作為編輯資料之轉換701的後續步驟(步驟S111)。顯示控制部23係使SFC的步驟700移動至右方單元,且將新插入的步驟追加至配置有步驟700的單元,而以並聯分支連接步驟700以及新插入之步驟與轉換701(步驟S112),並顯示於顯示部3(步驟S115)。 第15圖係為顯示顯示控制部23根據對於左方位置進行新元件插入操作時的處理結果,顯示於顯示部3之SFC之一例的圖,且為於第9圖所示之SFC中,對於左方位置進行新元件插入操作時之SFC。在對於左方位置進行新元件插入操作時,編輯控制部22係新作成屬於與新元件插入對象元件為相同種類之元件的步驟(在此設為步驟706),並連接轉換701之出口端與步驟706之入口端。編輯控制部22係將步驟706之後續轉換順序設為步驟700的瞬前。顯示控制部23係將根據以此種方式經追加元件之編輯資料的SFC顯示於顯示部3。再者,藉由將相同種類的元件鄰接配置,步驟700與步驟706係描繪為並聯分支。 當藉由使用輸入部1之新元件插入操作所指定之關聯位置為右方位置時(步驟S104/右方位置),編輯控制部22係以後續轉換順序成為步驟700之瞬後的方式,將新步驟插入作為編輯資料之轉換701的後續步驟(步驟S113)。顯示控制部23係將新插入的步驟追加至SFC之步驟700的右方單元,而以並聯分支連接轉換701與步驟700以及新插入之步驟(步驟S114),並顯示於顯示部3(步驟S115)。 第16圖係為顯示顯示控制部23根據對於右方位置進行新元件插入操作時的處理結果,顯示於顯示部3之SFC之一例的圖,且為於第9圖所示之SFC中,對於右方位置進行新元件插入操作時之SFC。在對於右方位置進行新元件插入操作時,編輯控制部22係新作成屬於與新元件插入對象元件為相同種類之元件的步驟(在此設為步驟706),並連接轉換701之出口端與步驟706之入口端。編輯控制部22係將步驟706之後續轉換順序設為步驟700的瞬後。顯示控制部23係將根據以此種方式經追加元件之編輯資料的SFC顯示於顯示部3。再者,藉由將相同種類的元件鄰接配置,步驟700與步驟706係描繪為並聯分支。 藉由以上方式,能進行後續於步驟之轉換的插入/並聯分支。在此,雖以所指定之元件為步驟之情形為例,惟在指定轉換之情形亦為相同,能進行後續於轉換之步驟或選擇分支的插入。 關於刪除,編輯控制部22係刪除與先行於新元件插入對象元件之元件的連接。之所以不刪除元件本身,係因在具備複數個先行元件之情況下,為了維持與該等元件之關係。在沒有先行元件的情況下,編輯控制部22亦可刪除元件本身。 在前述之新元件插入操作中,雖編輯控制部22會自動地決定要插入之元件而在使用輸入部1之操作中不指定插入「何種元件」,惟藉由追加指定相當於「何種元件」之部分,即可在一次操作中追加所進行之處理而作為已配置元件連接操作。以該例而言,首先對於已配置元件定義相同之操作。以使用輸入部1之操作的具體例而言,可舉例將第2已配置元件朝第1已配置元件之關聯位置拖曳及放下等。 藉由在使用輸入部1的操作中指定配置於SFC上的某元件(步驟或轉換),編輯控制部22係進行朝關聯位置之「已配置元件」的插入。實際上進行的處理,係成為去除與前述的「生成新步驟或轉換」相當之處理者,僅進行對於已配置元件之連接。 第17圖係為顯示已配置元件之連接處理之一例的圖。在將屬於已配置元件的步驟800(第2已配置元件)後續於轉換801(第1已配置元件)的情形,藉由使用輸入部1之已配置元件連接操作,將步驟800拖曳及放下至位於轉換801之後方位置的單元。藉此,藉由編輯控制部22進行連接轉換801之出口端與步驟800之入口端的處理。在此,步驟800係在編集資料上被分配「s2」的編號,在第17圖中之朝向s2的箭號,係表示與被分配有該編號之步驟800的入口端連接。 第18圖係為顯示已配置元件之連接處理之其他例的圖。於第18圖中,藉由使用輸入部1的已配置元件連接操作,在將後續於轉換802之步驟803拖曳及放下至位於轉換802的隔鄰單元之轉換804的情形,編輯控制部22會產生選擇匯合805。相同地,當使用輸入部1進行將後續於步驟之轉換拖曳及放下至位於隔鄰單元的步驟時,編輯控制部22會產生並聯匯合。 此外,在本實施形態中,因不須在使用輸入部1之操作中指定「何種元件」,故能於該部分具備追加資訊。 例如,步驟雖具備處理,但以該處理之典型者而言,有一種僅因應於活性狀態來設定(set)某裝置之值者(以IEC標準而言稱為布林運算(boolean)動作)。此外,轉換之轉移條件亦會有若某裝置的值為真則條件成立,若某裝置的值為假則不成立者。在任一情況下,僅藉由使用輸入部1而對「何種元件」之部分指定成為對象之裝置,編輯控制部22係能將包含處理或轉移條件之元件進行插入/連接。 與新元件或已配置元件相同地,藉由使用輸入部1之操作,將裝置進行插入操作至對象之關聯位置,能在一次操作中輸入元件、及該元件中之處理或轉移條件。 第19圖係為顯示SFC編輯畫面之一例的圖。第19圖所示之GUI(Graphical User Interface;使用者圖形介面)中,顯示於左側者係為裝置一覽表900。當使用輸入部1進行將裝置x1的圖標901拖曳及放下至對象轉換902之後方位置的操作時,編輯控制部22會根據對象的種類、及後方位置等資訊生成步驟(在此設為步驟903),並連接至轉換902。再者,編輯控制部22係能進行將裝置x1的值設定為步驟903的活性狀態之編輯,以作為步驟903的處理。 第20圖係為顯示在本實施形態之順序程式作成裝置的畫面之轉移例的圖。於圖式中的各狀態下,將操作對象單元以粗框表示,將關聯位置以○符號表示,並將在將操作對象單元進行拖曳及放下時之放下目的地以△符號表示。當將以編輯器(editor)畫面50配置步驟s0至s3、異動(transaction)t0至t3之處理包含配置步驟s0之操作時,會在9次操作中完成。於各操作中,不須指定插入何種元件,而能省略相關之操作(工具列(toolbar)或功能鍵(function key))。此外,在該等元件之處理或轉移條件為單一裝置的情況時,該等設定係包含於前述之9次操作。 第21圖係為顯示在習知之順序程式作成裝置的畫面之轉移例的圖。於圖式中的各狀態下,將藉由瞬前的插入操作所插入之元件以粗虛線框包圍顯示。為了將與第20圖相同之各元件插入於編輯器畫面150,必須包含屬於選擇分支/選擇匯合構件之連接線而進行10次插入操作。於各自之操作中(使用工具列或功能鍵),必須選擇插入何種元件。各步驟/轉換雖有附屬之處理/轉移條件,但該等條件亦必須另外設定。 在如第20圖、第21圖之單純的例子中難以呈現操作次數的差值,但在已記載之對SFC進行插入等時,在習知手法中,使右方或下方的構件從插入位置偏移而產生重新連結連接線之麻煩。在本實施形態中,因直接編輯連接關係,故完全不需要挪動元件等之操作,操作次數會大幅減少。 本實施形態之順序程式作成裝置所作成之SFC,因僅以依據協定而配置之元件所構成,故能防止作成不能執行的順序程式(轉換為不能執行的編碼(code)) 如此,根據本實施形態,能減少SFC之編輯所需要之操作次數,且能防止未依協定之元件的配置。 實施形態2 在實施形態1中,使用配置有經指定之元件的單元以及與該單元鄰接之單元,以指定「關聯位置」。但是,在與配置有所指定之元件的單元鄰接之單元已經配置有其他元件時,因操作之含意不明確,故必須以空出該位置的方式配置。 因此,在本實施形態中,編輯控制部22係將單元分割為複數個區域,並在配置有經指定元件的單元內定義關聯位置。第22圖係為顯示將單元分割為複數個區域,以定義關聯位置之一例的圖。單元1000係分割為對應於相同位置之區域1001、對應於前方位置之區域1002、對應於後方位置之區域1003、對應於左方位置之區域1004以及對應於右方位置之區域1005。 在本實施形態中,因能在配置有經指定之元件的單元內之操作中指定關聯位置,故即使在鄰接之單元已配置有構件,亦不會有操作之含意不明確的情形。但是,因為將單元分割為複數個區域,指定關聯位置之操作的操作性會變低,且控制部2的處理負擔會隨著單元之分割而變大。因此,只要依照操作性以及控制部2的處理負擔與操作的明確程度之何者應優先的不同,分開使用實施形態1與實施形態2即可。此外,亦可併用兩者且將單元分割設為恆常性有效,並將利用鄰接之單元的關聯位置之指定設為僅在單元打開的情況有效。 此外,關於利用鄰接之單元的關聯位置之指定,亦能因應利用頻率而將關聯位置分配至非對稱地鄰接之單元。第23圖係為顯示分配至鄰接於關聯位置的單元之一例的圖。如第23圖所示,例如在不頻繁進行元件之置換的情況下,亦能將配置有經指定之元件的單元1100與右側之位置賦予關聯性。 (產業上之可利用性) 如上所述,本發明之順序程式作成裝置,係適用於依據協定配置元件而作成可執行之順序程式。 1‧‧‧輸入部 2‧‧‧控制部 3‧‧‧顯示部 4‧‧‧記憶部 5‧‧‧規則記憶部 10‧‧‧順序程式作成裝置 21‧‧‧輸入處理部 22‧‧‧編輯控制部 23‧‧‧顯示控制部 50‧‧‧編輯器畫面 55‧‧‧表格 100、103、200、206、301、302、304、305、500‧‧‧步驟 101、201、202、204、205、300、306、501、502、503‧‧‧轉換 102‧‧‧連接線 203‧‧‧選擇分支 207、607、805‧‧‧選擇匯合 303‧‧‧並聯分支 307‧‧‧並聯匯合 601、602、604、605、701、703、705、801、802、804、902‧‧‧轉換 603、606、700、702、704、706、800、803、903‧‧‧步驟 900‧‧‧裝置一覽表 901‧‧‧圖標 1000、1100‧‧‧單元 1001‧‧‧對應於相同位置之區域 1002‧‧‧對應於前方位置之區域 1003‧‧‧對應於後方位置之區域 1004‧‧‧對應於左方位置之區域 1005‧‧‧對應於右方位置之區域 第1圖係為顯示本發明之順序程式作成裝置之實施形態1之構成的圖。 第2圖係為顯示步驟及轉換之連接一例的圖。 第3圖係為顯示進行SFC之處理一例的圖。 第4圖係為顯示選擇分支/選擇匯合之一例的圖。 第5圖係為顯示並聯分支/並聯匯合之一例的圖。 第6圖係為以配置於樹狀構造之元件所構成之SFC的顯示部之顯示一例的圖。 第7圖係為顯示包含出現複數次之步驟的SFC之描繪一例的圖。 第8圖係為顯示具備複數個先行之轉換的步驟之描繪一例的圖。 第9圖係為顯示操作之關聯位置的定義之一例的圖。 第10圖係為顯示將手勢(gesture)與動作(action)之對應予以定義之表格(table)之一例的圖。 第11圖係為顯示不指定元件之種類而進行新元件之插入時之處理流程的流程圖。 第12圖係為顯示顯示控制部根據對於相同位置進行新元件插入操作時的處理結果,顯示於顯示部之SFC之一例的圖。 第13圖係為顯示顯示控制部根據對於後方位置進行新元件插入操作時的處理結果,顯示於顯示部之SFC之一例的圖。 第14圖係為顯示顯示控制部根據對於前方位置進行新元件插入操作時的處理結果,顯示於顯示部之SFC之一例的圖。 第15圖係為顯示顯示控制部根據對於左方位置進行新元件插入操作時的處理結果,顯示於顯示部之SFC之一例的圖。 第16圖係為顯示顯示控制部根據對於右方位置進行新元件插入操作時的處理結果,顯示於顯示部之SFC之一例的圖。 第17圖係為顯示已配置元件之連接處理之一例的圖。 第18圖係為顯示已配置元件之連接處理之其他例的圖。 第19圖係為顯示SFC編輯畫面之一例的圖。 第20圖係為顯示在本實施形態之順序程式作成裝置的畫面之轉移例的圖。 第21圖係為顯示在習知之順序程式作成裝置的畫面之轉移例的圖。 第22圖係為顯示將單元(cell)分割為複數區域,以定義關聯位置之一例的圖。 第23圖係為顯示分配至鄰接於關聯位置的單元之一例的圖。 1‧‧‧輸入部 2‧‧‧控制部 3‧‧‧顯示部 4‧‧‧記憶部 5‧‧‧規則記憶部 10‧‧‧順序程式作成裝置 21‧‧‧輸入處理部 22‧‧‧編輯控制部 23‧‧‧顯示控制部
权利要求:
Claims (5) [1] 一種順序程式作成裝置,係令使用者在編輯畫面上進行將以複數個元件及該等元件之連接狀態來表現之順序功能圖(SFC)予以編輯之操作,而作成以可程式邏輯控制器執行之順序程式,該順序程式作成裝置係具備:規則記憶部,係記憶前述SFC之協定;及編輯控制部,係在前述編輯畫面上進行將新的前述元件插入前述SFC之新元件插入操作時,根據藉由前述新元件插入操作而被指定作為新元件插入對象元件的已配置之前述元件之種類、相對於前述新元件插入對象元件的位置、及記憶於前述規則記憶部之前述SFC之協定,對前述順序程式之資料追加相當於前述新元件之資料。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順序程式作成裝置,其中,前述編輯控制部,係在前述編輯畫面上進行將已配置之前述元件彼此予以連接之已配置元件連接操作時,根據在前述已配置元件連接操作中被指定作為第1已配置元件的前述已配置元件及被指定作為第2已配置元件的前述已配置元件各者之種類、相對於前述第1已配置元件之位置、及記憶於前述規則記憶部之前述SFC的協定,連接前述第1已配置元件與前述第2已配置元件,並更新前述順序程式的資料。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順序程式作成裝置,其中,前述新元件插入操作係包含:由連接於前述可程式邏輯控制器之裝置的一覽表之中選擇裝置的操作;及將該被選擇之裝置配置於前述經指定之位置的操作;且前述編輯控制部係將從前述裝置取得裝置值以及變更裝置值的一方,因應前述新元件插入對象元件的種類,設定作為與追加至前述順序程式之資料的前述新元件關聯之條件。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項中任一項所述之順序程式作成裝置,其中,前述編輯控制部,係依據是否選擇配置有前述新元件插入操作對象元件之單元及該單元之前後左右之單元的任一者,決定相對於前述新元件插入對象元件的位置。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項中任一項所述之順序程式作成裝置,其中,前述編輯控制部,係將配置有前述新元件插入對象元件的單元分割為複數個區域,並依據是否選擇該經分割之區域之任一者,決定相對於前述新元件插入對象元件的位置。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TWI475343B|2015-03-01|順序程式作成裝置 US6369836B1|2002-04-09|Cause effect diagram program JP5318291B2|2013-10-16|プログラマブル表示器の画面作成システム US20090319948A1|2009-12-24|Automated editing of graphics charts US20130111376A1|2013-05-02|Gui program creation supporting apparatus, gui program creation support method,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and integrated circuit CN104007958B|2017-06-09|用于创建和处理用于工业自动化装置的程序的程序编辑器和方法 US7716578B2|2010-05-11|Display metho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and computer system JP2014032529A|2014-02-20|Plcシステム、その作画エディタ装置、プログラマブル表示器 JP2009048485A|2009-03-05|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する記録媒体 US7788634B2|2010-08-31|Methods and systems for efficient behavior generation in software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tool CN104793927A|2015-07-22|一种界面编辑方法及装置 CN104469013A|2015-03-25|一种移动终端及其拨号编辑方法 US7757179B2|2010-07-13|Display metho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and computer system US9606968B2|2017-03-28|Footnote formatting and layout of multi-section documents JP5546886B2|2014-07-09|ラダー図における命令語編集方法 JP2010160655A|2010-07-22|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オブジェクト設定方法 JP2010009167A|2010-01-14|画面表示装置、画面表示方法及び画面表示プログラム JP2011193382A|2011-09-29|監視操作装置および監視制御システム JP2006344046A|2006-12-21|コンピュータシステム、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表示方法 JP2000132295A|2000-05-12|Gui動作仕様記述装置及びgui制御装置及びguiシステム JP2000347840A|2000-12-15|ソースプログラム自動生成装置、ソースプログラム自動生成方法およびその方法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JP4913021B2|2012-04-11|ラダー図編集方法 JP2003050698A|2003-02-21|画面構築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JP2003223204A|2003-08-08|プログラマブルコントローラのプログラミング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並びに記憶媒体 JP2016051419A|2016-04-11|オブジェクト表示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オブジェクト表示装置並びにオブジェクト表示システム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US20130104101A1|2013-04-25| KR101373442B1|2014-03-13| KR20130055554A|2013-05-28| JPWO2013038556A1|2015-03-23| JP5025833B1|2012-09-12| WO2013038556A1|2013-03-21| CN103119525B|2015-08-19| TWI475343B|2015-03-01| DE112011105625T5|2014-08-28| CN103119525A|2013-05-22|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JP2526686B2|1989-12-26|1996-08-21|三菱電機株式会社|プログラマブルコントロ―ラの制御プログラムにおけるプログラム内容の修正方法| JP2982490B2|1992-06-09|1999-11-22|富士電機株式会社|Sfcプログラミング方式| JPH0830309A|1994-07-14|1996-02-02|Fanuc Ltd|シーケンス・プログラムの編集方式| US5940296A|1995-11-06|1999-08-17|Medar Inc.|Method and system for interactively developing a graphical control-flow structure and associated application software for use in a machine vision system| JPH1185225A|1997-09-01|1999-03-30|Mitsubishi Electric Corp|プログラム作成装置| JPH11296357A|1998-04-08|1999-10-29|Oki Electric Ind Co Ltd|フローチャート入力装置| JP2000047860A|1998-05-28|2000-02-18|Mitsubishi Electric Corp|プログラム設計装置| JP3890746B2|1998-06-04|2007-03-07|富士電機機器制御株式会社|共通処理ルーチンに対する指令入力処理の自動生成方法及びシーケンスプログラムの自動生成装置| DE10028140A1|2000-06-07|2001-12-20|Siemens Ag|Verfahren zur Organisation des Ablaufs elektronisch gesteuerter Schaltvorgänge| JP4341190B2|2001-02-28|2009-10-07|富士電機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描画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開発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実行システム| JP2002351509A|2001-05-25|2002-12-06|Mitsubishi Electric Corp|プログラミングツール及びプログラミング方法| JP2003044106A|2001-08-01|2003-02-14|Hitachi Ltd|Sfc変換プログラム、制御プログラムの作成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マブルロジックコントローラ| US7024665B2|2002-07-24|2006-04-04|Smar Research Corporation|Control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anslating code from one format into another format| US7555658B2|2004-09-30|2009-06-30|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Embedded electronics building blocks for user-configurable monitor/control networks| EP1795982A1|2005-12-09|2007-06-13|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Verfahren und System zur Transformation von Elementen eines in einer Funktionsplandarstellung vorliegenden Steuerungsprogramms in eine Kontaktplandarstellung| US7668608B2|2006-09-01|2010-02-23|Fisher-Rosemount Systems, Inc.|Graphical programming language object editing and reporting tool| TW200830178A|2007-01-10|2008-07-16|Winbond Electronics Corp|Method and system of executing a sequential program and a cache management unit thereof| JP4302146B2|2007-02-21|2009-07-22|三菱電機株式会社|プログラム作成支援装置| US7975254B2|2007-06-27|2011-07-05|Sap Portals Israel Ltd.|Design-time rules mechanism for modeling systems| JP4952401B2|2007-06-29|2012-06-13|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Plc| JP4973867B2|2007-10-19|2012-07-11|オムロン株式会社|Plc制御プログラム開発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8903520B2|2009-04-14|2014-12-02|General Electric Company|Method for executing sequential function charts as function blocks in a control system| JP5253324B2|2009-08-06|2013-07-31|株式会社東芝|シーケンス制御装置、プログラム作成装置、及びインタープリター実行エンジン|CN103914289B|2012-12-31|2017-09-01|北京新媒传信科技有限公司|一种桌面应用程序的接入方法和装置| CN103941627B|2014-01-08|2017-09-08|东南大学|一种基于plc编程中sfc到梯形图的转换方法| CN106662852B|2014-07-31|2018-09-11|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执行时间推定方法以及执行时间推定装置| JP2016115017A|2014-12-12|2016-06-23|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フローチャート作成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742689B2|2015-01-09|2020-08-19|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動作プログラム編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5975280B|2016-05-13|2019-06-18|苏州乐派特机器人有限公司|一种实物化编程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JP6426666B2|2016-07-27|2018-11-21|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プログラマブルコントローラ| CN108563161A|2018-01-22|2018-09-21|深圳市牧激科技有限公司|开放式智能控制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法律状态:
2017-12-01|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PCT/JP2011/071207|WO2013038556A1|2011-09-16|2011-09-16|シーケンスプログラム作成装置|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