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耕施机构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耕施机构,属于农业种植设备技术领域。耕施机构包括牵引机构,所述牵引机构包括主架,主架的后部安装用于固定播种设备的连杆;连杆共有两根,以便在连接机构与播种机构之间形成四连杆结构;四连杆结构的至少一个连接枢轴处采用间隙配合方式固定安装。本实用新型采用多连杆支撑机构与弹性支撑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牵引机构与被牵引的播种机构的连接,能够在稳定拖拽的基础上,留出播种机构弹性调节空间,适应土地凹凸不平情况,保证种植穴的分布更好地符合预设计要求,种子种植深度均匀。 公开号:CN214338585U 申请号:CN202120121115.1U 申请日:2021-01-15 公开日:2021-10-08 发明作者:孙同梅 申请人:孙同梅; IPC主号:A01C7-06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耕施机构。 [n0002] 我国农耕文化源远流长,由于施肥合理,耕歇维护得当,土地肥力得到了持续的保持。然而近现代以来,为了提高亩产水平,农田中开始施用化肥,且进行高密度种植。由于肥料用量不合理,种植模式不科学,造成播施的化肥不能及时被农作物利用,部分区域的农作物又得不到充足的化肥补充,造成了亩产水平不能基于合理密植和科学施肥而提高。 [n0003]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高肥料施用科学性,人们研发了一些播种施肥一体化农机设备,比如申请号为2016100812431,公开日为2016年04月27日的一种分层施肥深松播种机,其公开一种分层施肥深松播种机,包括机架、风机、深松机构、施肥机构、播种机构和地轮驱动机构;播种机构包括气吹式排种器和平行四连杆机构。该发明的分层施肥深松播种机,采用分层施肥,可实现每一层施肥量的调节,可根据作物不同生长周期的需肥量进行施肥。另外,从整体介绍中能够了解到,该设备采用了前端施肥,后端播种的联合作业模式,但是深层施肥和浅层施肥的深度是特定的,不能根据具体使用情况进行深度调节。而且,播种机构和施肥机构之间一体构成,在播种过程中,遇到不平坦的地面,由于机架越过凸起地面之后,迅速将播种机构拉为水平状态,而此时的播种机构仍然处于爬上凸起地面的阶段,因此会造成播种机构的犁子入土较深。相应的情况也出现在经过下凹地面时,因此该结构容易造成播种深度不均匀,对后期发芽和抗倒伏情形的影响较大。 [n0004] 现有技术中的联合种植设备通常采用拖拉机的驱动轴作为种植设备的动力源,采用若干组传动设备将拖拉机的驱动轴所提供的动力分配到若干机构总成中,但是这种驱动方式容易造成耕种设备和播种设备在离地后仍然空转,浪费籽粒、粮食。 [n0005] 1、要解决的问题 [n0006] 针对现有播种施肥一体作业设备后端的播种机构受施肥机构的硬性牵拉作用,导致播种深浅不一,发芽率不高,抗倒伏能力不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耕施机构,采用柔性连接机构,便于发挥播种机构灵活播种姿态,提高播种机构对地面起伏情况的适应性,从而解决上述问题。 [n0007] 2、技术方案 [n0008]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具体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n0009] 一种耕施机构,包括牵引机构1,所述牵引机构1包括主架12,所述主架12的后部安装用于固定播种设备的连杆44;所述连杆44共有两根,以便在连接机构4与播种机构2之间形成四连杆结构。 [n0010]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四连杆结构的至少一个连接枢轴处采用间隙配合方式固定安装。所述连接枢轴外围套有卷簧,用于柔性支撑连接枢轴。 [n0011]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四连杆结构为平行四连杆结构;所述主架12上部安装减震组件5缓解牵引机构1与其所牵引的播种机构之间的转动冲击,使得平行四连杆结构平移转动时,减震组件5对上述转动角度有所限位。 [n0012]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减震组件5包括铰接在主架12后端的U型架51,该U型架51内设置弹簧52,所述弹簧52的两端分别抵在连杆44与U型架51的底板,用于对连杆44的转动提供减震和限位。 [n0013]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弹簧52中轴位置贯穿有导杆53,所述导杆53的一端铰接在连杆44上,另一端活动贯穿U型架51的底板,用于对弹簧52的伸缩路径和状态提供限位。 [n0014]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主架12上安装有伸缩臂13; [n0015] 所述伸缩臂13侧壁上设有活动调节板14,所述主架12上设有固定调节板15;有一根螺纹杆16依次贯穿固定调节板15和活动调节板14,并在一端设置旋转把手17,旋转把手17被用于转动上述螺纹杆16,调节伸缩臂13在主架12上的高度。 [n0016]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伸缩臂13下方设置行走轮11,行走轮11为驱动传动机构6动作的驱动源; [n0017] 行走轮11的轮轴上安装一号传动轮18,一号传动轮18通过传动件带动伸缩臂13上端的二号传动轮19转动。 [n0018]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牵引机构1上方安装肥料箱110,所述肥料箱110下部设开口,并利用该开口所连导管111将肥料释放;所述导管111下端安装用于拨开杂草的二号滚筒,及用于开沟的二号犁子。 [n0019] 3、有益效果 [n0020]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n0021] (1)采用多连杆支撑机构与弹性支撑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牵引机构与被牵引的播种机构的连接,能够在稳定拖拽的基础上,留出播种机构弹性调节空间,适应土地凹凸不平情况,保证种植穴的分布更好地符合预设计要求,种子种植深度均匀,避免倒伏或者发芽率低等情况,达到合理密植,丰产增收的目的。 [n0022] (2)本实用新型在框架用于安装该连杆的圆孔内径中安装卷簧或类似卷簧的簧结构,将铰接该连杆的转轴贯穿上述簧结构,该连杆依簧结构的弹性支撑实现播种机构相对于牵引机构的摆动,进而调节播种机构播种深度。 [n0023] (3)本实用新型的牵引机构,及由牵引机构安装固定的施肥机构,其高度由伸缩臂调节,可以根据土地情况调节牵引机构、施肥机构的耕施深度。相应地,播种机构的尾部滚轮也采用播种深度调节机构调节播种机构的下犁深度。通过以上两种高度调节装置的配合使用,能够将一号犁子、二号犁子与减震组件形成同一圆弧上的三个点,一号犁子、二号犁子作为播种机构和施肥机构的地面接触点,在配合减震组件形成同一圆弧上的三个点之后,即形成了适应地面凸起形态的翻越结构,且由于一号犁子、二号犁子相对于水平地面能够形成任意倾角,因此能够将肥料和种子播种深度保持恒定。 [n0024] (4)本实用新型的传动机构采用行走轮的转动作为初始且唯一驱动源,借助布局科学的多层级,多方向的传动方案,将行走轮的动能传递到不同传动分支上,极大节省了传动系统的布置繁杂度,也就降低设备故障率,降低设备重量,也提高了设备运行流畅度。 [n0025]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播种设备的第一视角立体图; [n0026]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播种设备的第二视角立体图; [n0027]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播种设备的第三视角立体图; [n0028]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播种设备的第四视角立体图; [n0029]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播种设备的后视图; [n0030]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播种设备的左视图; [n0031] 图7为本实用新型除去肥料箱之后的立体图; [n0032] 图8实施例11中的播种盘本体立体图; [n0033] 图9为实施例11中的播种盘本体侧视图; [n0034] 图10为图11中沿A-A线剖视图; [n0035] 图11为图1中B部分的放大图; [n0036] 图12为图2中C部分的放大图。 [n0037] 图中: [n0038] 1、牵引机构; [n0039] 11、行走轮;12、主架;13、伸缩臂;14、活动调节板;15、固定调节板; [n0040] 16、螺纹杆;17、旋转把手;18、一号传动轮;19、二号传动轮;110、肥料箱; [n0041] 2、播种机构; [n0042] 21、播种架;22、五号传动轮;23、六号传动轮;24、一号滚筒;25、一号犁子; [n0043] 3、播种深度调节机构; [n0044] 31、丝杠套;32、伸缩套;33、调节丝杠;34、滚轮;35、存种箱; [n0045] 4、连接机构; [n0046] 41、传动轴;42、三号传动轮;43、四号传动轮;44、连杆;45、框架; [n0047] 5、减震组件; [n0048] 51、U型架;52、弹簧;53、导杆; [n0049] 6、传动机构;61、传动杆; [n0050] 7、播种盘本体; [n0051] 71、盘体出料孔;72、导料仓;73、导料勺;74、鸭嘴型出料口。 [n0052]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n0053] 实施例1 [n0054] 如图1至图12所示,一种耕施机构,包括牵引机构1。所述牵引机构1包括主架12,所述主架12上安装有主架12上设有伸缩臂13和用于调节伸缩臂13的固定调节板15。伸缩臂13侧壁上设有与固定调节板15配合使用的活动调节板14。螺纹杆16依次贯穿固定调节板15和活动调节板14,并在一端设置旋转把手17,使用时,通过转动旋转把手17进而转动螺纹杆16,实现以固定调节板15为固定支撑点,调节活动调节板14的相对位置,进而调节伸缩臂13在主架12上的高度。由于行走轮11安装于伸缩臂13下端,因此,可以实现以行走轮11为支撑点,支撑牵引机构的高度。实际使用中,所述牵引机构1上方安装肥料箱110,所述肥料箱110下部设开口,并利用该开口所连导管将肥料释放;所述导管下端安装用于拨开杂草的二号滚筒,及用于开沟的二号犁子。当牵引机构1上下升降,二号犁子也相对地面上下升降,实现犁沟深度、施肥深度调节。 [n0055] 耕施播种联合机还包括由牵引机构1牵拉的播种机构2。 [n0056] 播种机构2上部采用连接机构4与牵引机构1相连。所述连接机构4包括由板体包围形成的框架45,该框架45固定在牵引机构1的主架12上,框架45内铰接有两根连杆44,两根连杆44的另一端铰接在播种机构2上,以此在连接机构4与播种机构2之间形成四连杆结构。本实施例中,还借助安装在连接机构4上的减震组件5缓解牵引机构与播种机构2的相互冲击。减震组件5包括铰接在连接机构4上的U型架51,该U型架51内设置弹簧52,所述弹簧52的两端分别抵在连杆44与U型架51的底板,用于对连杆44的转动提供减震和限位。所述弹簧52中轴位置贯穿有导杆53,所述导杆53的一端铰接在连杆44上,另一端活动贯穿U型架51的底板,用于对弹簧52的伸缩路径和状态提供限位。 [n0057] 为了提高牵引机构1与播种机构2之间的可转动角度,从而使播种机构2更加灵活地适应地面起伏变化,始终保持均匀耕施深度,保证植株生长成活率和状态统一性,本实施例中,将靠近减震组件5的一根连杆44一端制成弹性支撑结构。具体地,在框架45用于安装该连杆44的圆孔内径中安装卷簧或类似卷簧的簧结构,将铰接该连杆44的转轴贯穿上述簧结构,使用时,该连杆44依簧结构的弹性支撑实现播种机构2相对于牵引机构1的摆动,进而调节播种机构2播种深度。 [n0058]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为了更好地发挥减震组件5的作用,也可以将上述框架45用于安装该连杆44的圆孔间隙配合在上述转轴外围,从而实现依减震组件5的弹性支撑实现播种机构2相对于牵引机构1的摆动,进而调节播种机构2播种深度的目的。 [n0059] 播种机构2的播种深度由播种深度调节机构3调节实现。所述播种深度调节机构3安装在播种机构2下部。所述播种深度调节机构3包括固定在播种机构2后端的丝杠套31,及套设在丝杠套31外部的伸缩套32,所述伸缩套32内设有调节丝杠33,所述调节丝杠33贯穿至丝杠套31内,用于调节伸缩套32相对于丝杠套31的距离;所述伸缩套32下部安装滚轮34,借助滚轮34压在地面上,实现对播种机构2的支撑。 [n0060] 播种机构2前端设有轴向竖直设置的一号滚筒24,用于拨开杂草。播种机构2前端下部设有一号犁子25,用于开沟。 [n0061] 本实施例中,牵引机构1下方的行走轮11为驱动传动机构6动作的驱动源。并采用如下传动系统进行动力传递: [n0062] 行走轮11的轮轴上安装一号传动轮18,一号传动轮18通过传动件带动伸缩臂13上端的二号传动轮19转动。所述连接机构4包括贯穿框架45的传动轴41,及位于传动轴41上的三号传动轮42,所述三号传动轮42与二号传动轮19通过链传动连接,三号传动轮42为驱动传动轴41转动的主动轮。传动轴41上还设有由传动轴41驱动的四号传动轮43。所述播种机构2包括包围在播种盘本体7外部的播种架21,所述播种架21上安装五号传动轮22,所述四号传动轮43采用链传动的方式驱动五号传动轮22。五号传动轮22用于控制播种机构2上方的存种箱35的出种口的下种速率,五号传动轮22同轴设置六号传动轮23,六号传动轮23用于驱动播种盘本体7转动播种。 [n0063] 为了提高传动效率,传动轴41的端部还通过锥齿轮传动方式,借助传动杆61,带动肥料箱110内的放料轮转动,调控施肥进度。肥料箱110内的结构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n0064] 实施例2 [n0065] 一种播种盘本体7,在现有播种盘本体7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为了控制玉米种在每个种植穴播种数量,并在鸭嘴型出料口与播种盘本体7连接处设置盘体出料孔71。盘体出料孔71上套有位于播种盘本体7内部的导料仓72;所述导料仓72靠近播种盘本体7滚动方向一端延伸出导料勺73;所述导料勺73的开口朝向导料仓72的开口,导料仓72另一端封口。所述导料勺73的尺寸与一粒种子的尺寸适配,且与导料仓72连接的导料勺73勺臂内凹形成方便种子滚过的槽结构。 [n0066] 使用时,种子在播种盘本体7内部随着播种盘本体7的滚动而滚动,一粒或特定多粒种子(由导料勺73尺寸确定)经过导料勺73时被导料勺73兜住,其余种子继续流动。随着播种盘本体7的滚动,被兜住的种子经过导料勺73勺臂流入导料仓72,并在重力作用下落入鸭嘴型出料口中,在下一个播种盘本体7滚动周期中落入种植穴。 [n0067] 在本实施例中,种植穴的布局为四个种植穴紧密排列形成一个种植单元,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选用五个种植穴紧密排列形成一个种植单元,其余施肥条件和种植穴布局尺寸适应调整。 [n0068] 为了避免播种盘本体7在滚动中被鸭嘴型出料口间歇性抬高产生偏心振动,本实施例中,在其余区域按照适当密度设置与鸭嘴型出料口尺寸相同的支撑假肢。 [n0069] 实施例3 [n0070] 采用平行四连杆结构连接播种机构2时,播种机构2相对于牵引机构1转动,此时的减震组件介于一根连杆与牵引机构之间,作为缓冲和限位结构,避免上述平行四连杆结构转动角度过大,造成播种机构的下压力失压,导致播种深度不够。 [n0071]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应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
Claims (8) [0001] 1.一种耕施机构,包括牵引机构(1),所述牵引机构(1)包括主架(12),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架(12)的后部安装用于固定播种设备的连杆(44);所述连杆(44)共有两根,以便在连接机构(4)与播种机构(2)之间形成四连杆结构。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耕施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四连杆结构的至少一个连接枢轴处采用间隙配合方式固定安装;所述连接枢轴外围套有卷簧,用于柔性支撑连接枢轴。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耕施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四连杆结构为平行四连杆结构; 所述主架(12)上部安装减震组件(5)缓解牵引机构(1)与其所牵引的播种机构之间的转动冲击。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耕施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震组件(5)包括铰接在主架(12)后端的U型架(51),该U型架(51)内设置弹簧(52),所述弹簧(52)的两端分别抵在连杆(44)与U型架(51)的底板,用于对连杆(44)的转动提供减震和限位。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耕施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簧(52)中轴位置贯穿有导杆(53),所述导杆(53)的一端铰接在连杆(44)上,另一端活动贯穿U型架(51)的底板,用于对弹簧(52)的伸缩路径和状态提供限位。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耕施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架(12)上安装有伸缩臂(13); 所述伸缩臂(13)侧壁上设有活动调节板(14),所述主架(12)上设有固定调节板(15);有一根螺纹杆(16)依次贯穿固定调节板(15)和活动调节板(14),并在一端设置旋转把手(17),旋转把手(17)被用于转动上述螺纹杆(16),调节伸缩臂(13)在主架(12)上的高度。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耕施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伸缩臂(13)下方设置行走轮(11),行走轮(11)为驱动传动机构(6)动作的驱动源; 行走轮(11)的轮轴上安装一号传动轮(18),一号传动轮(18)通过传动件带动伸缩臂(13)上端的二号传动轮(19)转动。 [000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耕施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牵引机构(1)上方安装肥料箱(110),所述肥料箱(110)下部设开口,并利用该开口所连导管(111)将肥料释放;所述导管(111)下端安装用于拨开杂草的二号滚筒,及用于开沟的二号犁子。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US10051782B2|2018-08-21|Row unit for an agricultural planting implement RU2683374C1|2019-03-28|Сеялка зернотуковая US10512209B2|2019-12-24|Row unit with tracks RU179958U1|2018-05-29|Широкозахватная стерневая сеялка для посева сельскохозяйственных культур CN204442975U|2015-07-08|高效油菜播种机 RU192702U1|2019-09-26|Универсальная комбинированная сеялка для посева сельскохозяйственных культур CN102405702A|2012-04-11|一种振动深松施肥精量播种机 CN103168537A|2013-06-26|一种气吸式播种机 CN105874985A|2016-08-24|一种谷物双向播种机 CN101371626A|2009-02-25|一种水稻穴播机 CN214338585U|2021-10-08|一种耕施机构 CN214430053U|2021-10-22|一种播种机构 CN203775658U|2014-08-20|一种多用小籽粒作物播种机 CN207885155U|2018-09-21|一种犁地、播种和盖土一体化水稻播种机 CN112868320A|2021-06-01|一种耕施播种联合机 ES2562577A1|2016-03-04|Implemento agrícola para incorporar en forma subterránea abono orgánico o composta en terrenos de cultivo RU193943U1|2019-11-21|Широкозахватный комбинированный агрегат для посева сельскохозяйственных культур CN201182070Y|2009-01-21|可控密度水稻育秧均匀播种机 CN208446010U|2019-02-01|一种芝麻播种机 CN201267095Y|2009-07-08|小型山地免耕播种机 CN2774101Y|2006-04-26|多功能播种机 CN202385481U|2012-08-22|一种麦类垄作播种机 CN108781639A|2018-11-13|一种定向播种机的轮式投送结构 CN201061192Y|2008-05-21|多功能旋耕播种机 CN214338508U|2021-10-08|一种草原免耕补播机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8|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8|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121115.1U|CN214338585U|2021-01-15|2021-01-15|一种耕施机构|CN202120121115.1U| CN214338585U|2021-01-15|2021-01-15|一种耕施机构|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