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利于防水的泄音孔结构及耳机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有利于防水的泄音孔结构及耳机,该有利于防水的泄音孔结构包括壳体和耳翼,所述壳体上形成与所述耳翼相匹配的定位槽,所述耳翼套设在所述定位槽上,所述耳翼至少部分遮盖所述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开设有泄音槽,所述泄音槽开设有连通所述壳体内部的第一泄音孔,所述泄音槽或耳翼设有不连通所述壳体内部且连通所述壳体外部的第二泄音孔,所述耳翼套设在所述定位槽上时,所述耳翼完全密封所述泄音槽中除所述第二泄音孔以外的部分,所述壳体通过所述第一泄音孔和第二泄音孔形成连通所述壳体外部的流通通道;本实用新型的有利于防水的泄音孔结构的结构简单,且能够有效提升防水性能,并保证声学性能。 公开号:CN214338117U 申请号:CN202120588359.0U 申请日:2021-03-23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高彬;刘玉诚;陈科;郭霞云 申请人:Shenzhen Cannice Technology Co ltd; IPC主号:H04R1-10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有利于防水的泄音孔结构及耳机。 [n0002] 现有耳机的内腔以喇叭为分界线分为前腔室和后腔室,前腔室和后腔室需要分别设置泄音孔,以允许流入耳机内腔及将耳机内腔由喇叭振膜振动压等产生的多余气压排出。声音的传播需要开放式或半开放式的流通通道,而耳机又需要具有优良的防水、防尘性能,上述两种需求是相互矛盾的,因此,在实际耳机生产中,只能通过折中取舍的方式,在做到耳机满足I PX4等级防水的前提下再保证满足流通通道的设定需求。现有做法主要是在泄音孔位置设置致密度较高的金属网来满足防水、防尘及声音通过的需求。 [n0003] 然而,虽然金属网的成本较低且易于装配,但是,金属网的防水、防尘效果一般,无法满足较高的防水等级。如当泄音孔位置沾上汗渍时,汗渍会从沿泄音孔渗入金属网,并通过金属网的小孔渗入耳机内腔;又如当耳机进入水流较大的环境时,水流会通过金属网进入耳机内腔,严重影响耳机的使用寿命。 [n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利于防水的泄音孔结构,其结构简单,且能够有效提升防水性能,并保证声学性能。 [n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耳机,其结构简单,且能够有效提升防水性能,并保证声学性能。 [n0006] 为了实现上有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有利于防水的泄音孔结构,其包括壳体和耳翼,所述壳体上形成与所述耳翼相匹配的定位槽,所述耳翼套设在所述定位槽上,所述耳翼至少部分遮盖所述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开设有泄音槽,所述泄音槽开设有连通所述壳体内部的第一泄音孔,所述泄音槽或耳翼设有不连通所述壳体内部且连通所述壳体外部的第二泄音孔,所述耳翼套设在所述定位槽上时,所述耳翼完全密封所述泄音槽中除所述第二泄音孔以外的部分,所述壳体通过所述第一泄音孔和第二泄音孔形成连通所述壳体外部的流通通道。 [n000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定位槽开设有泄音槽,泄音槽开设有连通壳体内部的第一泄音孔,泄音槽或耳翼设有不连通壳体内部且连通壳体外部的第二泄音孔,耳翼套设在定位槽上时,耳翼完全密封泄音槽中除第二泄音孔以外的部分,壳体通过第一泄音孔和第二泄音孔形成连通壳体外部的流通通道,一方面,耳翼完全密封泄音槽中除第二泄音孔以外的部分,即耳翼完全遮盖第一泄音孔对应定位槽的位置,避免第一泄音孔直接暴露于外部环境,降低第一泄音孔被外部水分和/或水汽直接渗入的风险,有效提升耳机的防水、防尘性能;另一方面,壳体通过流通通道连通壳体外部,外部水分和/或水汽需要先从第二泄音孔渗入再沿流通通道运行一定距离后才能到达第一泄音孔所在位置,有效提升渗入难度,进一步提升耳机的防水、防尘性能;再一方面,该流通通道连通壳体内部和外部,且仅能以第一泄音孔和第二泄音孔作为出入口进出,有效保证声音的传递,从而有效保证耳机的声学性能。 [n0008] 较佳地,所述第二泄音孔设于所述泄音槽,所述耳翼遮盖所述泄音槽除所述第二泄音孔以外的所有部分。 [n0009] 具体地,所述泄音槽呈L形设置,所述第一泄音孔设于所述泄音槽的一端,所述第二泄音孔设于所述泄音槽的另一端。 [n0010] 较佳地,所述第二泄音孔设于所述耳翼上,所述耳翼完全遮盖所述定位槽,所述定位槽通过所述第二泄音孔连通所述壳体外部。 [n0011] 具体地,所述泄音槽呈L形设置,所述第一泄音孔设于所述泄音槽的一端,所述第二泄音孔设于所述泄音槽的另一端对应所述耳翼的位置。 [n0012] 较佳地,所述定位槽设有卡凸,所述耳翼对应所述卡凸设有供所述卡凸卡合定位的卡槽。 [n0013] 较佳地,所述第一泄音孔和第二泄音孔的孔径分别介于0.2mm至1mm之间。 [n0014] 较佳地,所述泄音槽呈环形、蛇形或弯折形设置。 [n0015] 较佳地,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呈密封的盖合形成所述壳体,所述泄音槽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盖合位置。 [n0016] 相应地,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耳机,其包括如上所述的有利于防水的泄音孔结构。 [n0017]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有利于防水的泄音孔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n0018] 图2是图1拆除耳翼后的结构示意图; [n0019]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耳翼的结构示意图; [n0020]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有利于防水的泄音孔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n0021] 图5是图4中A部分的放大图。 [n0022]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n0023]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耳机包括有利于防水的泄音孔结构100,该有利于防水的泄音孔结构100的结构简单,且能够有效提升耳机的防水性能,并保证耳机的声学性能。下面将对本市实施例的有利于防水的泄音孔结构100的具体构造进行详细说明。 [n0024] 请参阅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有利于防水的泄音孔结构100包括壳体10和耳翼20,其中,耳翼20呈环形设置,耳翼20优选采用硅胶材料倒模制成,该材料制成的耳翼20具有一定弹性。壳体10的侧壁形成与耳翼20的外形相匹配的定位槽11,耳翼20能够以一定张力套设在定位槽11上,以达到在定位槽11上的紧密固定。该耳翼20的设计能够辅助使用者更好的将耳机佩戴定位在使用者的耳部。 [n0025] 该定位槽11内设有泄音槽111,该泄音槽111作为声音传播通道使用。泄音槽111开设有连通壳体10内部的第一泄音孔1111,泄音槽111还开设有不连通壳体10内部且连通壳体10外部的第二泄音孔1112。壳体10通过第一泄音孔1111和第二泄音孔1112形成连通壳体10外部的流通通道。耳翼20套设在定位槽11上时,耳翼20完全遮盖泄音槽111中除第二泄音孔1112以外的其他部分,即耳翼20能够完全遮盖第一泄音孔1111对应定位槽11的位置,避免第一泄音孔1111直接暴露于外部环境,降低第一泄音孔1111被外部水分和/或水汽直接渗入的风险,有效提升耳机的防水、防尘性能,另外,该流通通道连通壳体10内部和外部,且声音仅能以第一泄音孔1111和第二泄音孔1112作为出入口进出,以保证耳机的泄音量,避免因泄音量过大而影响耳机的低频声波。 [n0026] 另外,由于耳翼20能够以一定张力套设在定位槽11上,因此,泄音槽111除第一泄音孔1111和第二泄音孔1112以外的位置均被耳翼20密封包覆,以确保声音仅能图4和图5所示的箭头方向沿流通通道流入壳体10内部或从壳体10内部沿流通通道流出,有效避免声音因泄音槽111的密闭性不佳而损耗及杂音从第一泄音孔1111和第二泄音孔1112以外的其余位置流入壳体10内部,有效提升耳机的声学性能。 [n0027] 请参阅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泄音孔1111和第二泄音孔1112的孔径分别介于0.2mm至1mm之间,以满足声音传播需求。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仅示出了具有单个第一泄音孔1111和单个第二泄音孔1112的情况,在其他优选方式中,可以根据实际生产需求,设置具有不同的孔径尺寸的多个第一泄音孔1111和多个第二泄音孔1112以满足更大的声音流通量。 [n0028] 较佳者,泄音槽111呈L形设置,第一泄音孔1111设于泄音槽111的一端,第二泄音孔1112设于泄音槽111的另一端。可以理解的是,L形的泄音槽111提供了距离适中的流通通道距离,而第一泄音孔1111和第二泄音孔1112分设在泄音槽111的两端,保证外部水分和/或水汽需要先从第二泄音孔1112渗入再沿流通通道运行一定距离后才能到达第一泄音孔1111所在位置,有效提升渗入难度,进一步提升耳机的防水、防尘性能。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泄音孔1111和第二泄音孔1112分设在泄音槽111的两个端点所在位置,以使流通通道具有最长流通距离。 [n0029] 值得注意的是,泄音槽111还可以呈环形、蛇形或弯折形等其他形状设置,以增大流通通道的距离,此时,就要根据当前流通通道的尺寸合理设置第一泄音孔1111和第二泄音孔1112的孔径及数量,以满足声学性能,在此不对泄音槽111的具体形状进行限定。 [n0030] 在其他优选方式中,耳翼20完全遮盖整个泄音槽111,耳翼20上开设有该第二泄音孔1112,此时,第二泄音孔1112设于耳翼20对应泄音槽111的另一端的对应位置上。声音沿耳翼20上的第二泄音孔1112进入泄音槽111内,并沿泄音槽111到达第一泄音孔1111后,从第一泄音孔1111进入壳体10内部。通过将第二泄音孔1112设置在耳翼20上,以降低壳体10的制作难度。但是,由于耳翼20套设在定位槽11时会变形,因此,此结构下的第二泄音孔1112难以设定精确的孔径,因此此结构适用于声学性能要求不高的耳机。 [n0031] 请参阅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壳体10包括第一壳体12和第二壳体13,第一壳体12和第二壳体13呈密封的盖合形成壳体10,泄音槽111设于第一壳体12和第二壳体13的盖合位置,以便于将耳翼20套设在定位槽11内时,能够确保泄音槽111及第一壳体10和第二壳体13的盖合位置均被耳翼20密封包覆,避免因壳体10结构不严实而导致的声音泄露。 [n0032] 进一步地,定位槽11设有卡凸,耳翼20对应卡凸设有供卡凸卡合定位的卡槽,通过卡凸和卡槽的卡合配合,便于将耳翼20对位套设在定位槽11上。 [n0033]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声音、水分、水汽的流动方向可以是沿第二泄音孔1112流至第一泄音孔1111以进入壳体10内部,也可以是沿第一泄音孔1111流至第二泄音孔1112以流出壳体10外部。 [n0034] 结合图1-图5,本实用新型的定位槽11开设有泄音槽111,泄音槽111开设有连通壳体10内部的第一泄音孔1111,泄音槽111或耳翼20设有不连通壳体10内部且连通壳体10外部的第二泄音孔1112,耳翼20套设在定位槽11上时,耳翼20完全密封泄音槽111中除第二泄音孔1112以外的部分,壳体10通过第一泄音孔1111和第二泄音孔1112形成连通壳体10外部的流通通道,一方面,耳翼20完全密封泄音槽111中除第二泄音孔1112以外的部分,即耳翼20完全遮盖第一泄音孔1111对应定位槽11的位置,避免第一泄音孔1111直接暴露于外部环境,降低第一泄音孔1111被外部水分和/或水汽直接渗入的风险,有效提升耳机的防水、防尘性能;另一方面,壳体10通过流通通道连通壳体10外部,外部水分和/或水汽需要先从第二泄音孔1112渗入再沿流通通道运行一定距离后才能到达第一泄音孔1111所在位置,有效提升渗入难度,进一步提升耳机的防水、防尘性能;再一方面,该流通通道连通壳体10内部和外部,且仅能以第一泄音孔1111和第二泄音孔1112作为出入口进出,有效保证声音的传递,从而有效保证耳机的声学性能。 [n0035]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权利要求:
Claims (10) [0001] 1.一种有利于防水的泄音孔结构,包括壳体和耳翼,所述壳体上形成与所述耳翼相匹配的定位槽,所述耳翼套设在所述定位槽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耳翼至少部分遮盖所述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开设有泄音槽,所述泄音槽开设有连通所述壳体内部的第一泄音孔,所述泄音槽或耳翼设有不连通所述壳体内部且连通所述壳体外部的第二泄音孔,所述耳翼套设在所述定位槽上时,所述耳翼完全密封所述泄音槽中除所述第二泄音孔以外的部分,所述壳体通过所述第一泄音孔和第二泄音孔形成连通所述壳体外部的流通通道。 [000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利于防水的泄音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泄音孔设于所述泄音槽,所述耳翼遮盖所述泄音槽除所述第二泄音孔以外的所有部分。 [000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利于防水的泄音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泄音槽呈L形设置,所述第一泄音孔设于所述泄音槽的一端,所述第二泄音孔设于所述泄音槽的另一端。 [000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利于防水的泄音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泄音孔设于所述耳翼上,所述耳翼完全遮盖所述定位槽,所述定位槽通过所述第二泄音孔连通所述壳体外部。 [0005]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利于防水的泄音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泄音槽呈L形设置,所述第一泄音孔设于所述泄音槽的一端,所述第二泄音孔设于所述泄音槽的另一端对应所述耳翼的位置。 [0006]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利于防水的泄音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设有卡凸,所述耳翼对应所述卡凸设有供所述卡凸卡合定位的卡槽。 [0007]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利于防水的泄音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泄音孔和第二泄音孔的孔径分别介于0.2mm至1mm之间。 [0008]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利于防水的泄音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泄音槽呈环形、蛇形或弯折形设置。 [0009]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利于防水的泄音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呈密封的盖合形成所述壳体,所述泄音槽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盖合位置。 [0010] 10.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有利于防水的泄音孔结构。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EP2095677B1|2013-05-22|Improved wind noise reduction barrier CN108366326B|2020-06-16|扬声器箱 US20200382856A1|2020-12-03|Earphone CN106998520B|2020-04-03|扬声器组件及具有该扬声器组件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CN214338117U|2021-10-01|有利于防水的泄音孔结构及耳机 CN205864672U|2017-01-04|一种防水防尘的降噪耳机 CN204795491U|2015-11-18|麦克风组件及电子设备 US20210337305A1|2021-10-28|Bass-reflex enclosure CN210093459U|2020-02-18|耳机 US10986440B2|2021-04-20|Earbud CN210093528U|2020-02-18|扬声器箱 WO2019109416A1|2019-06-13|一种发声装置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CN209659547U|2019-11-19|降噪耳机 CN211744722U|2020-10-23|扬声器箱 JP2837638B2|1998-12-16|耳掛け式補聴器 CN211720690U|2020-10-20|扬声器箱 CN214756851U|2021-11-16|一种透气且防水的耳机 CN110582041B|2021-06-15|发声器件及移动终端 CN212752579U|2021-03-19|密封套及耳机 CN214675565U|2021-11-09|麦克风拾音器及拾音系统 CN210381267U|2020-04-21|一种改进壳体的耳塞 CN208210233U|2018-12-07|半入耳式耳机 CN211321497U|2020-08-21|扬声器箱 CN214101763U|2021-08-31|一种扬声器箱 CN214591895U|2021-11-02|改进收音降噪结构的耳道式耳机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588359.0U|CN214338117U|2021-03-23|2021-03-23|有利于防水的泄音孔结构及耳机|CN202120588359.0U| CN214338117U|2021-03-23|2021-03-23|有利于防水的泄音孔结构及耳机|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