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头戴线耳机,头戴线耳机包括音频接口、音频线、第一信号处理电路、第二信号处理电路、头带、分别设置在头带两端的第一耳罩和第二耳罩,头戴式耳机将差分线设置在头带位置并作为音频信号传输路径,抵消其他头戴线或者干扰信号的干扰,避免出现失真问题,同时,通过第一信号处理电路将第一音频信号转换为两路差分音频信号并通过差分线传输至第一耳罩内的第二信号处理电路,并通过第二信号处理电路进行信号还原,使得输入至两个耳罩内的播放模组的音频信号相同,实现音频输出平衡,从而提高音频输出效果。
公开号:CN214338108U
申请号:CN202120123053.8U
申请日:2021-01-15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郭世文;彭久高;吴海全
申请人:Shenzhen Grandsun Electronics Co Ltd;
IPC主号:H04R1-10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耳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头戴式耳机。
[n0002] 头戴式耳机也叫做耳麦,耳麦是耳机与麦克风的整合体,它不同于普通的耳机。普通耳机往往是立体声的,而耳麦多是单声道的,同时,耳麦有普通耳机所没有的麦克风。耳麦在电脑外设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
[n0003] 一般的头戴式耳机通过单端输入,如图1所示,分别输入至左右耳罩,并通过耳罩内的播放模组实现音频播放,但是这种单端的设计,一路信号线的头戴线经过头带到达其中一个耳罩,该路音频信号经过头戴线时,因为走线太长,或者受到其他头戴线,例如电源线的影响,音频信号会有失真的影响。
[n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头戴式耳机,旨在解决传统的头戴式耳机存在的音频失真的问题。
[n0005]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了一种头戴式耳机,头戴式耳机包括音频接口、音频线、第一信号处理电路、第二信号处理电路、头带、分别设置在头带两端的第一耳罩和第二耳罩;
[n0006] 所述音频线包括第一音频线、第二音频线和差分线,所述差分线的始末端设置于所述头带两端,所述差分线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信号处理电路连接所述第一音频线,所述差分线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信号处理电路的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二信号处理电路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耳罩内的第一播放模组连接,所述第二音频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耳罩内的第二播放模组连接,所述第二音频线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音频线的第一端分别连接所述音频接口的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二信号处理电路设置于所述第一耳罩内;
[n0007] 所述音频接口,用于连接音频设备并将所述音频设备输出的音频信号转换为相同的第一音频信号和第二音频信号;
[n0008] 所述第一信号处理电路,用于将所述第一音频信号转换为两路差分音频信号并通过所述差分线输出至所述第二信号处理电路;
[n0009] 所述第二信号处理电路,用于将所述两路差分音频信号转换为第一音频信号并输出至所述第一播放模组以进行音频播放;
[n0010] 所述第二音频线,用于将所述第二音频信号输出至所述第二播放模组进行音频播放。
[n0011]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号处理电路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为0.5。
[n0012]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信号处理电路包括第二运算放大器,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为2。
[n0013]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信号处理电路设置于所述第二耳罩内。
[n0014]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播放模组包括第一音频处理模块和第一扬声器;
[n0015] 所述第一音频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音频信号进行信号处理并通过所述第一扬声器播放。
[n0016]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播放模组包括第二音频处理模块和第二扬声器;
[n0017] 所述第二音频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音频信号进行信号处理并通过所述第二扬声器播放。
[n0018]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头戴式耳机还包括调节模组,所述调节模组设置于所述第二耳罩上,所述第一音频线通过所述调节模组与所述第一信号处理电路连接,所述第二音频线通过所述调节模组与所述第二播放模组连接;
[n0019] 所述调节模组,用于根据用户的触发动作调节所述第一音频信号和所述第二音频信号的输出状态。
[n0020]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头戴式耳机还包括语音获取模块,所述语音获取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二耳罩上,所述音频线还包括第三音频线,所述第三音频线连接所述语音获取模块和所述音频接口;
[n0021] 所述语音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的语音信息并通过所述第三音频线和所述音频接口反馈至所述音频设备。
[n0022]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耳罩和所述第二耳罩的外圆面中部的位置设置有隔音套。
[n0023]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音套的内部填充有隔音泡棉。
[n0024]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上述的头戴式耳机将差分线设置在头带位置并作为音频信号传输路径,抵消其他头戴线或者干扰信号的干扰,避免出现失真问题,同时,通过第一信号处理电路将第一音频信号转换为两路差分音频信号并通过差分线传输至第一耳罩内的第二信号处理电路,并通过第二信号处理电路进行信号还原,使得输入至两个耳罩内的播放模组的音频信号相同,实现音频输出平衡,从而提高音频输出效果。
[n0025] 图1为传统的头戴式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n0026]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头戴式耳机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n0027]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头戴式耳机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n0028]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头戴式耳机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n0029]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头戴式耳机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n0030]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n0031]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n0032]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n0033]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n0034]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了一种头戴式耳机。
[n0035] 如图2所示,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头戴式耳机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头戴式耳机包括音频接口LINE-IN、音频线、头带100、分别设置在头带100两端的第一耳罩200和第二耳罩300,如图3所示,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头戴式耳机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头戴式耳机还包括第一信号处理电路320、第二信号处理电路220;
[n0036] 音频线包括第一音频线L1、第二音频线L2和差分线L31/L32,差分线L31/L32的始末端设置于头带100两端,差分线L31/L32的第一端通过第一信号处理电路320连接第一音频线L1,差分线L31/L32的第二端连接第二信号处理电路220的信号输入端,第二信号处理电路220信号输出端与第一耳罩200内的第一播放模组210连接,第二音频线L2的第一端与第二耳罩300内的第二播放模组310连接,第二音频线L2的第二端和第一音频线L1的第一端分别连接音频接口LINE-IN的信号输出端,第二信号处理电路220设置于第一耳罩200内;
[n0037] 音频接口LINE-IN,用于连接音频设备并将音频设备输出的音频信号转换为相同的第一音频信号和第二音频信号;
[n0038] 第一信号处理电路320,用于将第一音频信号转换为两路差分音频信号并通过差分线L31/L32输出至第二信号处理电路220;
[n0039] 第二信号处理电路220,用于将两路差分音频信号转换为第一音频信号并输出至第一播放模组210以进行音频播放;
[n0040] 第二音频线L2,用于将第二音频信号输出至第二播放模组310进行音频播放。
[n0041] 本实施例中,第一耳罩200和第二耳罩300通过头带100连接,头带100呈圆弧设置,耳罩与头带100的末端通过卡扣、螺丝等方式固定,头带100内部设置有空腔用于穿过差分线L31/L32以及其他的信号端等,耳罩内均设置有播放模组,差分线L31/L32的始末端设置于头带100两端,即差分线为头戴线部分,其中,第一信号处理电路320可设置于第二耳罩300与头带100的连接处,或者设置于第二耳罩300内。
[n0042] 音频接口LINE-IN采用圆头的单插孔、USB接口等类型的接口与音频设备例如手机、电脑等音频设备连接,音频接口LINE-IN至少包括三个信号端,即左声道信号端、右声道信号端和接地端,左声道信号端和右声道信号端通过音频接口LINE-IN输入相同的第一音频信号和第二音频信号,并通过音频线对应输出至后端的播放模组。
[n0043]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音频线L1和第二音频线L2以相同路径到达第二耳罩300,第二音频线L2与第二耳罩300内的第二播放模组310连接,而第一音频线L1通过第一信号处理电路320与差分线L31/L32连接,第一音频线L1上传输的第一音频信号通过第一信号处理电路320信号处理后转换为差分音频信号,差分线L31/L32可对干扰信号进行相互抵消,从而消除干扰信号,提高音频信号的质量,避免失真,同时,差分音频信号经过第一耳罩200内的第二信号处理电路220进行信号还原,输出与第二音频信号相同的第一音频信号至第一播放模组210,第一音频信号和第二音频信号分别输出至第一播放模组210和第二播放模组310进行音频播放,确保了音频输出的一致性和完整性,实现了音频信号的输出平衡。
[n0044] 其中,第一音频信号和第二音频信号互为左声道音频信号和右声道音频信号,第一耳罩200和第二耳罩300可分别为左耳罩或者右耳罩,具体根据连接方式对应设置。
[n0045]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差分线L31/L32设置在头带100位置并作为音频信号传输路径,抵消其他头戴线或者干扰信号的干扰,避免出现失真问题,同时,通过第一信号处理电路320将第一音频信号转换为两路差分音频信号并通过差分线L31/L32传输至第一耳罩200内的第二信号处理电路220,并通过第二信号处理电路220进行信号还原,使得输入至两个耳罩内的播放模组的音频信号相同,实现音频输出平衡,从而提高音频输出效果。
[n0046]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信号处理电路320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为0.5;
[n0047] 第二信号处理电路220包括第二运算放大器,第二运算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为2。
[n0048] 本实施例中,第一音频信号经过第一运算放大器进行比例减小,输出两路差分音频信号,每一路差分音频信号与第一音频信号的大小比值为1:2,而后两路差分音频信号经过第二运算放大器进行比例放大,输出第一音频信号,从而使得从音频接口LINE-IN输出的第一音频信号至第一播放模组210的第一音频信号相同,避免出现失真或者信号变化导致输出至第一播放设备和第二播放设备的第一音频信号和第二音频信号不平衡,进而导致用户听感效果变差的问题。
[n0049] 同时,为了避免头带100需要额外设置安装位或者电路板以安装第一信号处理电路320,导致头带100形状不均或者体积变大,如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信号处理电路320设置于第二耳罩300内,第一信号处理电路320与播放模组内的电路部分设置于同一电路板或者不同电路板上,差分线L31/L32从电路板上引出并通过头带100连接至第二播放模组310,实现差分音频信号的输出。
[n0050] 请继续参阅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播放模组210包括第一音频处理模块211和第一扬声器212;
[n0051] 第一音频处理模块211用于将第一音频信号进行信号处理并通过第一扬声器212播放。
[n0052]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播放模组310包括第二音频处理模块311和第二扬声器312;
[n0053] 第二音频处理模块311用于将第二音频信号进行信号处理并通过第二扬声器312播放。
[n0054] 本实施例中,第一音频处理模块211和第二音频处理模块311用于将接收到进行信号处理,例如功率放大、降噪等,经过信号处理后的音频信号分别输出至第一扬声器212和第二扬声器312进行播放,第一音频处理模块211和第二音频处理模块311可为功放模块、降噪模块等其中一个或者多个模块。
[n0055] 如图5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头戴式耳机还包括调节模组330,调节模组330设置于第二耳罩300上,第一音频线L1通过调节模组330与第一信号处理电路320连接,第二音频线L2通过调节模组330与第二播放模组310连接;
[n0056] 调节模组330,用于根据用户的触发动作调节第一音频信号和第二音频信号的输出状态。
[n0057] 本实施例中,调节模组330用于调节第一音频信号和第二音频信号的音量以及输出与否,调节模组330可为旋钮模块、触控模块等,用户通过操作调节模组330,进而调节第一播放模组210和第二播放模组310的输出状态。
[n0058] 请继续参阅图5,在一个实施例中,头戴式耳机还包括语音获取模块340,语音获取模块340设置于第二耳罩300上,音频线还包括第三音频线L4,第三音频线L4连接语音获取模块340和音频接口LINE-IN;
[n0059] 语音获取模块340,用于获取用户的语音信息并通过第三音频线L4和音频接口LINE-IN反馈至音频设备。
[n0060] 本实施例中,通过语音获取模块340可实现声音转换为电信号,即将用户的语音信息转换为音频信号输出至音频设备,从而实现语音交互,例如打电话、发送语音指令等,语音获取模块340可为麦克风组件。
[n0061] 如图2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音效,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耳罩200和第二耳罩300的外圆面中部的位置设置有隔音套230,通过设置隔音套230实现外部降噪,提高头戴式耳机的听觉效果,隔音套可采用隔音组件,在一个实施例中,隔音套230的内部填充有隔音泡棉。
[n0062]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Claims (10)
[0001] 1.一种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音频接口、音频线、第一信号处理电路、第二信号处理电路、头带、分别设置在头带两端的第一耳罩和第二耳罩;
所述音频线包括第一音频线、第二音频线和差分线,所述差分线的始末端设置于所述头带两端,所述差分线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信号处理电路连接所述第一音频线,所述差分线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信号处理电路的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二信号处理电路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耳罩内的第一播放模组连接,所述第二音频线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耳罩内的第二播放模组连接,所述第二音频线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一音频线的第一端分别连接所述音频接口的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二信号处理电路设置于所述第一耳罩内;
所述音频接口,用于连接音频设备并将所述音频设备输出的音频信号转换为相同的第一音频信号和第二音频信号;
所述第一信号处理电路,用于将所述第一音频信号转换为两路差分音频信号并通过所述差分线输出至所述第二信号处理电路;
所述第二信号处理电路,用于将所述两路差分音频信号转换为第一音频信号并输出至所述第一播放模组以进行音频播放;
所述第二音频线,用于将所述第二音频信号输出至所述第二播放模组进行音频播放。
[000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处理电路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为0.5。
[000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号处理电路包括第二运算放大器,所述第二运算放大器的放大倍数为2。
[000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处理电路设置于所述第二耳罩内。
[000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播放模组包括第一音频处理模块和第一扬声器;
所述第一音频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音频信号进行信号处理并通过所述第一扬声器播放。
[0006]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播放模组包括第二音频处理模块和第二扬声器;
所述第二音频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音频信号进行信号处理并通过所述第二扬声器播放。
[0007]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戴式耳机还包括调节模组,所述调节模组设置于所述第二耳罩上,所述第一音频线通过所述调节模组与所述第一信号处理电路连接,所述第二音频线通过所述调节模组与所述第二播放模组连接;
所述调节模组,用于根据用户的触发动作调节所述第一音频信号和所述第二音频信号的输出状态。
[0008]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头戴式耳机还包括语音获取模块,所述语音获取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二耳罩上,所述音频线还包括第三音频线,所述第三音频线连接所述语音获取模块和所述音频接口;
所述语音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的语音信息并通过所述第三音频线和所述音频接口反馈至所述音频设备。
[0009]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耳罩和所述第二耳罩的外圆面中部的位置设置有隔音套。
[0010]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套的内部填充有隔音泡棉。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KR20100032333A|2010-03-25|스테레오 기능을 구비한 헤드폰
EP2538698A1|2012-12-26|Inductive earphone coupling
US20080152160A1|2008-06-26|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stereo audio
US20070287380A1|2007-12-13|Wireless Hybrid Headset
US9542957B2|2017-01-10|Procedure and mechanism for controlling and using voice communication
US8718295B2|2014-05-06|Headset assembly with recording function for communication
EP2410762B1|2015-05-13|Headphone
KR20150065809A|2015-06-15|바이노럴 청취 시스템 및 방법
US20140211970A1|2014-07-31|Earphone arrangements
CN111432309A|2020-07-17|耳塞式耳机麦克风模块
CN204948300U|2016-01-06|一种无线有线双模式耳塞
WO2016011873A1|2016-01-28|一种耳机
CN109547891A|2019-03-29|新型组合式耳机
CN214338108U|2021-10-01|头戴式耳机
CN109379654A|2019-02-22|一种降噪空气导管麦克风、降噪安全耳机及降噪安全蓝牙耳机
WO2018149073A1|2018-08-23|降噪耳机以及电子设备
CN105208477A|2015-12-30|一种双降噪入耳式耳机
CN112188336A|2021-01-05|耳机麦克风
WO2016023132A1|2016-02-18|Headphone with a connector for detaching a headband from a transducer
WO2018228111A1|2018-12-20|耳机、终端以及系统
CN206472265U|2017-09-05|一种动圈与动铁结合的入耳式电竞耳机
JP4707160B2|2011-06-22|ヘッドホン
CN212649682U|2021-03-02|组合tws后可成为头戴式的蓝牙耳机
CN210868110U|2020-06-26|一种耳塞式骨传导耳机
CN213462193U|2021-06-15|磁吸式话务耳机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123053.8U|CN214338108U|2021-01-15|2021-01-15|头戴式耳机|CN202120123053.8U| CN214338108U|2021-01-15|2021-01-15|头戴式耳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