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放大镜模块及智能终端,智能终端包括终端壳体、以及设于终端壳体内的控制部件、摄像头以及和第一触发部件,第一触发部件用于被触发时传递电信号至控制部件,以使控制部件控制智能终端发射提示信号。放大镜模块包括放大镜壳体、镜头以及第二触发部件。放大镜壳体可拆卸连接于终端壳体。镜头设于放大镜壳体内,镜头用于在放大镜壳体连接于终端壳体时,摄像头抵接于镜头以采集经镜头的光信号。第二触发部件设于放大镜壳体,第二触发部件用于在放大镜壳体连接于终端壳体时触发第一触发部件,以使第一触发部件传递电信号至电路板控制部件。该放大镜模块安装于智能终端时,智能终端能够发射提示信号,从而便于用户使用。
公开号:CN214338001U
申请号:CN202120372284.2U
申请日:2021-02-09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莫桂荣
申请人:Guangdong Xiaotiancai Technology Co Ltd;
IPC主号:H04N5-225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放大镜模块及智能终端。
[n0002] 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的技术发展,出现可附着固定于智能终端的放大镜模块配件,该配件一般包括简单的壳体和装载于壳体中的高倍数镜头。在使用时,将放大镜模块组装至智能终端,并使得放大镜模块对应于智能终端的后置摄像头,这样,智能终端的后置摄像头经放大镜模块取景可显示或拍摄被观察对象的高倍数放大图像,例如可以放大10-60倍的图像等,从而让用户可观察到肉眼不可直接分辨的细微结构。
[n0003] 然而,在将放大镜模块组装至智能终端时,无法判断放大镜模块是否正确的安装至智能终端,那么,就可能导致无法通过智能终端观察拍摄被观察对象的图像,或者图像不清晰、不完整。
[n0004]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放大镜模块及智能终端,其能够在放大镜模块安装至智能终端时发射提示信号,从而能够提醒用户放大镜模块已安装到位,便于用户使用。
[n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放大镜模块,所述放大镜模块应用于智能终端,所述智能终端包括终端壳体、以及设于所述终端壳体内的控制部件、摄像头和第一触发部件,所述第一触发部件用于被触发时传递电信号至所述控制部件,以使所述控制部件控制所述智能终端发射提示信号,所述放大镜模块包括:
[n0006] 放大镜壳体,所述放大镜壳体用于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终端壳体;
[n0007] 镜头,所述镜头设于所述放大镜壳体内,所述镜头用于在所述放大镜壳体连接于所述终端壳体时,所述摄像头抵接于所述镜头以采集经所述镜头的光信号;以及
[n0008] 第二触发部件,所述第二触发部件设于所述放大镜壳体,所述第二触发部件用于在所述放大镜壳体连接于所述终端壳体时触发所述第一触发部件,以使所述第一触发部件传递所述电信号至所述控制部件。
[n0009]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触发部件用于在所述放大镜壳体连接于所述终端壳体时与所述第一触发部件接触连接,或者,所述第二触发部件用于在所述放大镜壳体连接于所述终端壳体时与所述第一触发部件感应连接。
[n0010]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触发部件用于在所述放大镜壳体连接于所述终端壳体时与所述第一触发部件感应连接时,所述第一触发部件包括信号接收部件,所述第二触发部件包括与所述信号接收部件对应的信号发射部件。
[n0011]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触发部件包括霍尔开关,所述第二触发部件包括第一磁吸件。
[n0012]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放大镜模块还包括第二磁吸件,所述第二磁吸件设置于所述放大镜壳体,所述智能终端还包括第三磁吸件,所述第三磁吸件设于所述终端壳体,所述第二磁吸件用于与所述第三磁吸件磁吸连接,以固定所述放大镜模块于所述终端壳体。
[n0013]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放大镜壳体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或者所述第二表面用于朝向所述终端壳体安装,所述第一表面的至少部分相对于所述镜头向背离于所述镜头的方向凸出,和/或,所述第二表面的至少部分相对于所述镜头向背离于所述镜头的方向凸出,以避免所述镜头被刮花。
[n0014]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放大镜壳体设有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用于使所述放大镜壳体定位于所述终端壳体,以使所述镜头对应于所述摄像头安装,使所述摄像头能够采集经所述镜头的光信号。
[n0015]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智能终端,其包括:
[n0016] 终端壳体;
[n0017] 摄像头,所述摄像头设于所述终端壳体内;
[n0018] 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于所述终端壳体内,所述电路板设有控制部件且与所述控制部件电连接,所述控制部件用于控制所述智能终端发射提示信号;
[n0019] 第一触发部件,所述第一触发部件电连接于所述控制部件,以及
[n0020] 放大镜模块,所述放大镜模块为如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放大镜模块,所述放大镜壳体与所述终端壳体可拆卸连接,当所述放大镜壳体固定于所述终端壳体时,所述摄像头用于采集经所述镜头的光信号。
[n0021]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提示信号包括振动信号、光信号、文字信号中的至少一种。
[n0022]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智能终端还包括多个第三磁吸件,多个所述第三磁吸件间隔设置于所述终端壳体,多个所述第三磁吸件用于与所述放大镜模块的第二磁吸件磁吸连接,以固定所述放大镜模块于所述终端壳体;
[n0023] 各所述第三磁吸件包括第一磁极部和第二磁极部,至少一个所述第三磁吸件的第一磁极部的极性与另外的所述第三磁吸件的第一磁极部的极性不同。
[n0024]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放大镜壳体设有第一定位部,所述终端壳体设有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配合连接,以使所述放大镜壳体定位于所述终端壳体。
[n0025]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部包括凸缘,所述摄像头为后置摄像头,所述后置摄像头的装饰件形成所述凸缘。
[n0026]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摄像头电连接于所述控制部件,所述第一触发部件被触发时,所述控制部件还用于控制所述摄像头启动微距模式,以匹配于所述摄像头与所述放大镜模块的所述镜头之间的拍摄距离。
[n0027]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实施例中,所述智能终端包括平板电脑或者手机。
[n0028]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n0029] 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放大镜模块及智能终端,该放大镜模块设有与智能终端的第一信号触发部件相对应的第二信号触发部件。当该放大镜模块安装于智能终端时,第二信号触发部件能够对应连接于第一信号触发部件,从而使得第一信号触发部件被触发并将电信号传递控制装置,从而控制装置控制智能终端发射提示信号,这样,用户就能够获知放大镜模块已安装至智能终端,并可以通过智能终端的摄像头拍摄经放大镜模块的镜头放大的被观察对象的图像,从而能够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n0030]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n0031] 图1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n0032] 图2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终端的结构框图;
[n0033] 图3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终端的一种结构分解示意图;
[n0034] 图4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终端另一种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n0035] 图5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终端的剖视图;
[n0036] 图6是图5中Ⅰ处的放大图。
[n0037] 图标:100、智能终端;11、终端壳体;111、第一侧;12、摄像头;13、控制部件;14、第一触发部件;15、电路板;16、第三磁吸件;161、第一磁极部;162、第二磁极部;17、第二定位部;200、放大镜模块;21、放大镜壳体;211、第三侧;21a、第一表面;22、镜头;23、第二触发部件;24、第二磁吸件;25、第一定位部。
[n0038]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n0039]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n0040]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n0041]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主要是用于区分不同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具体的种类和构造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并非用于表明或暗示所指示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的相对重要性和数量。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
[n004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放大镜模块和智能终端,该放大镜模块可用于放大被观察对象,且该放大镜模块可应用于智能终端,并与智能终端上的摄像头配合,使得摄像头可以采集经放大镜模块的光信号,从而利用该摄像头采集到的光信号可在智能终端上的显示屏上进行显示,进而便于用户观看到被观察对象的放大成像以及被观察对象的信息。
[n0043] 需要说明的是,放大镜模块包括用于观察物体微小细节的光学器件,则“放大成像”可以指的是:被观察对象可以通过放大镜模块进行高倍数放大,例如可以放大10-60倍后得到的并可以直接用眼睛观察的放大图像。被观察对象可指:载玻片、标本装片或附着有用于显微观察实物的装载片,所述标本装片包括相互叠合的载玻片、盖玻片以及装载于所述载玻片和所述盖玻片之间的实物。当然,被观察对象也可以是实物,比如,昆虫翅膀、植物叶片等实物的局部细微结构。
[n0044] 可以理解的是,当放大镜模块固定至终端壳体时,为了使得摄像头可更好地采集经放大镜模块的光信号,放大镜模块的光轴可以和摄像头的光轴大致重合。
[n0045]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提及的智能终端可以为一种可提升学习效率的电子设备,具有专门辅助孩子学习的学科教学(电子课本、课本知识点解读以及课后习题)、学习诊断(课后习题答案以及常规解答)、智能答疑(根据学生的答题思路进行解答)、名师解惑(播放教师录制好的知识点视频以及与教师视屏通话让教师实时解惑)等等功能,例如平板电脑、家教机或者是手机等等。示例性地,放大镜模块安装在平板电脑上,尤其是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平板电脑的对应摄像头的位置,并对应平板电脑的摄像头设置,从而可以在平板电脑的显示屏观察到放大镜模块放大被观察对象的成像,比如,可以观察到微生物、细胞或一些物质的细微结构。
[n0046] 在其中一种应用场景中,智能终端还可以为儿童平板电脑,除了可以在儿童平板电脑的显示屏幕呈现出放大图像,以便观察,同时还可以借助儿童平板电脑对被观察对象上的标本进行解释,帮助儿童更加全面地了解、认识所观察的标本,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放大镜玩具而言,更具有学习性和科学性,是一款有益于儿童的辅助学习用具,能够帮助儿童系统的了解微观世界,以及学习知识点。
[n0047] 即,本申请的智能终端还可以包括显示屏和主板、电池、扬声器、麦克风、和通信模块的零部件,显示屏设于终端壳体的正面,摄像头可以为设于终端壳体的正面的前置摄像头或设于终端壳体的背面的后置摄像头。
[n0048] 示例性地,上述提及的摄像头可为后置摄像头,则放大镜模块可安装在终端壳体的背面,这样能够避免因放大镜模块安装在终端壳体的正面而有可能遮挡显示屏的情况。
[n0049] 可以理解的是,该放大镜模块可作为单独的模块可拆卸固定至智能终端,从而在需要使用放大镜模块观察被观察对象时,可将放大镜模块固定至智能终端上。而在观察完毕后,可将放大镜模块从智能终端上拆除或者是将放大镜模块连接至智能终端的其他位置(例如不对应摄像头所在的位置),从而不影响摄像头执行其他拍摄功能。
[n0050] 以下将结合附图说明智能终端和放大镜模块的具体结构以及智能终端与放大镜模块的连接关系。
[n0051]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智能终端100包括终端壳体11和放大镜模块200,终端壳体11设有摄像头12。放大镜模块200包括放大镜壳体21以及设于放大镜壳体21的镜头22,放大镜壳体21可拆卸固定于终端壳体11,且放大镜壳体21连接至终端壳体11时,设置于终端壳体11上的摄像头12可用于采集经放大镜模块200的镜头22的光信号,从而用户可以通过智能终端100观察到被观察对象的放大成像。那么,就可以通过智能终端100的截图功能等对被观察对象的放大成像进行保存,从而可以记录放大后的被观察对象的图像信息。
[n0052] 一些实施例中,智能终端100的终端壳体11内还可以设有控制部件13和第一触发部件14,第一触发部件14用于被触发时传递电信号至控制部件13,以使控制部件13控制智能终端100发射提示信号。放大镜模块200还可以包括第二触发部件23,第二触发部件23设于放大镜壳体21,第二触发部件23用于在放大镜壳体21连接于终端壳体11时触发第一触发部件14,以使第一触发部件14传递电信号至控制部件13,从而使得控制部件13控制智能终端100发射提示信号。
[n0053] 可以理解的是,若该放大镜模块200安装至智能终端100(包括是否安装到位)时,智能终端100不能够发射提示信号,那么用户只能够通过打开摄像头12观察是否能够显示经过放大镜模块200的放大成像进而判断放大镜模块200是否安装至智能终端100,若无法通过摄像头12观察到放大成像,那么,用户需要调节放大镜模块200的位置使得放大镜模块200正确的安装至终端壳体11上,如此反复操作直至用户可以通过摄像头12观察到放大镜模块200的放大成像。这样将会导致用户使用非常不便捷,使用体验较差。
[n0054] 而本实施例的放大镜模块200以及智能终端100,由于该放大镜模块200设置了第二触发部件23,智能终端100设置有第一触发部件14以及控制部件13,因此,将放大镜壳体21安装至终端壳体11上时,第二触发部件23会触发第一触发部件14,第一触发部件14发送电信号至控制部件13,使得控制部件13控制智能终端100发出提示信号。这样,用户就能够获知放大镜模块200已安装至智能终端100,并可以通过智能终端100的摄像头12拍摄经放大镜模块200的镜头22放大的被观察对象的图像。用户无需反复通过摄像头12能够观察到放大成像判断放大镜模块200是否安装至终端壳体11,更加便于用户使用,有利于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n0055] 可以理解的是,智能终端100发射的提示信号可以包括振动信号、光信号、文字信号中的至少一种,从而便于用户得知放大镜模块200是否安装于终端壳体11。
[n0056] 在第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提示信号为振动信号,此时,终端壳体11内可设有振动部件,控制部件13电连接于振动部件,振动部件用于在第一触发部件14被触发时受控制部件13控制发出振动提示信号。
[n0057] 可以理解的是,在此实施方式中,振动部件可包括但不限于压电振动部件、电机振动部件等。
[n0058] 在第二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提示信号为光信号,终端壳体11内可以设有光源组件,控制部件13电连接于光源组件,光源组件用于在第一触发部件14被触发时受控制部件13控制发出光提示信号。比如,当第一触发部件14被触发时,显示屏亮起。
[n0059] 在第三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提示信号为文字信号,控制部件13能够控制终端壳体11的显示屏显示相应的文字。
[n0060] 一些实施例中,摄像头12还可以电连接于控制部件13,第一触发部件14被触发时,控制部件13还用于控制摄像头12启动微距模式,以匹配于摄像头12与放大镜模块200的镜头22之间的拍摄距离。可以理解的是,放大镜模块200安装于终端壳体11上,因此,放大镜模块200距离摄像头12的距离较近,使得摄像头12与放大镜模块200的镜头22之间的距离较小,因此,摄像头12与放大镜模块200的镜头22之间的拍摄距离较小,那么,就需要将调节摄像头12的拍摄距离以适应于放大镜模块200的镜头22与摄像头12之间的距离,若手动调节则将增加用户的操作难度。而本实施例中,放大镜模块200安装于终端壳体11时,放大镜模块200的第二触发部件23可以触发第一触发部件14从而使得控制部件13控制摄像头12调节拍摄距离,这样,用户无需手动调节终端壳体11的摄像头12的拍摄距离,更加便于操作。
[n0061]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触发部件14未被触发时,摄像头12可以恢复正常的拍照模式,换言之,当放大镜模块200安装于终端壳体11时,第二触发部件23触发第一触发部件14,控制部件13控制摄像头12启动微距模式。当放大镜模块200自终端壳体11取下后,第二触发部件23未触发第一触发部件14,那么,控制部件13将不会继续控制摄像头12处于微距模式,使得摄像头12可以恢复正常拍照模式,从而使得用户在取下放大镜模块200时无需额外调节摄像头12即可正常使用智能终端100的摄像头12的正常拍照模式。需要说明的是,正常拍照模式指的是,非固定匹配于该放大镜模块200的拍摄距离的拍照模式。
[n0062] 此外,为了进一步便于用户使用,智能终端100还可以设置放大镜模块200的软件应用,当第一触发部件14被触发时,控制部件13可以控制该软件应用启动,以便于用户直接使用,此外,用户也可以通过软件应用的开启状态判断放大镜模块200安装于终端壳体11的状态。
[n0063] 如图4,为了使智能终端100的内部元件的集成化、小型化,一些实施例中,终端壳体11内可以设有电路板15,控制部件13可以设置于电路板15上,从而实现终端壳体11的内部元件的集成化、小型化。其中控制部件13可以为CPU等。可以理解的是,电路板15还可以电连接内部的电源组件、振动部件、光源组件等,从而进一步使得终端壳体11的内部元件集成化、小型化。
[n0064] 由上述可知,第二触发部件23能够触发第一触发部件14,第二触发部件23触发第一触发部件14的方式可以包括接触式或者是非接触式,以下将举例说明。
[n0065] 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触发部件23可以用于在放大镜壳体21连接于终端壳体11时与第一触发部件14接触连接。比如,第一触发部件14可以为按压式的按钮或者压力传感器,第二触发部件23可以为设于放大镜壳体21的凸块,这样,当放大镜壳体21安装至终端壳体11时,第二触发部件23会接触按压第一触发部件14,从而触发第一触发部件14,使得智能终端100发射提示信号。采用这种接触连接的第一触发部件14和第二触发部件23,可以使用结构简单的第一触发部件14和第二触发部件23。
[n0066] 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触发部件23可以用于在放大镜壳体21连接于终端壳体11时与第一触发部件14感应连接。采用感应连接的第一触发部件14和第二触发部件23,第二触发部件23无需接触第一触发部件14即可触发第一触发部件14,减小了第一触发部件14与第二触发部件23由于接触而产生的磨损,有利于提升第一触发部件14和第二触发部件23的寿命。此外,还能够避免由于长时间使用导致第一触发部件14和第二触发部件23接触不良导致第一触发部件14无法被触发的情况,可靠性较高。
[n0067] 当采用第一触发部件14和第二触发部件23感应连接时,可以包括如下两种实施方式:
[n0068]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触发部件14可以包括信号接收部件,第二触发部件23可以包括与信号接收部件对应的信号发射部件。这样,当第一触发部件14接收来自第二触发部件23发射的信号后被触发,信号传递和接收方式简单。比如,第一触发部件14可以包括霍尔开关,第二触发部件23可以包括第一磁吸件。这样,当第一磁吸部件靠近霍尔开关时,即可触发霍尔开关。该第一触发部件14和第二触发部件23结构简单、成本低、可靠性高。再比如,第一触发部件14可以包括红外接收器,第二触发部件23可以包括红外发射器。当放大镜壳体21安装于终端壳体11时,红外接收器对应于红外发射器时能够接受红外发射器发射的红外信号,从而使得第一触发部件14被触发。
[n0069] 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触发部件14既可以包括信号接收部件,也可以包括信号发射部件,当放大镜壳体21安装于终端壳体11时,第二触发部件23能够将信号发射部件发射的信号反射,从而使得信号接收部件接收到反射信号,使得第一触发部件14被触发。比如,第一触发部件14可以包括超声信号发射部件和超声信号接收部件,第二触发部件23为能够反射超声信号的金属片等。
[n0070] 由前述可知,放大镜模块200可作为单独的模块可拆卸固定于智能终端100,具体地,放大镜壳体21可拆卸连接于终端壳体11,比如,放大镜壳体21可以与终端壳体11卡扣连接,或者,放大镜壳体21也可以与终端壳体11磁吸连接。示例性地,放大镜壳体21与终端壳体11磁吸连接。如图4和图5,放大镜模块200可以包括第二磁吸件24,第二磁吸件24设置于放大镜壳体21,智能终端100可以包括第三磁吸件16,第三磁吸件16设于终端壳体11,第二磁吸件24用于与第三磁吸件16磁吸连接,以固定放大镜模块200于终端壳体11。采用磁吸连接的方式使得放大镜壳体21可拆卸连接于终端壳体11,其连接方式简单,在需要使用放大镜模块200观察被观察物时,仅需将放大镜壳体21靠近终端壳体11即可使两者受磁吸作用力而固定连接。而在观察完毕后,可将放大镜模块200从智能终端100上拆除或者是将放大镜模块200连接至智能终端100的其他位置(例如不对应摄像头12所在的位置),从而不影响摄像头12执行其他拍摄功能。
[n0071] 可选地,第二磁吸件24和第三磁吸件16二者之一可以为磁铁,第二磁吸件24和第三磁吸件16二者另一可以为金属件,或者,第二磁吸件24和第三磁吸件16均为磁铁。示例性地,第二磁吸件24和第三磁吸件16均为磁铁。采用该种方式,其磁吸作用力更强,能够增强放大镜壳体21和终端壳体11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n0072] 可选的,第二磁吸件24和第三磁吸件16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第二磁吸件24和第三磁吸件16可以吸合即可,在数量上可以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当然,也可以使一一对应的关系。示例性地,第二磁吸件24为多个,比如,2个、3个或者4个等,第三磁吸件16也为多个,比如,2个、3个或者4个等。采用多个第二磁吸件24和多个第三磁吸件16可以增强放大镜模块200和智能终端100的连接稳定性。示例性地,第二磁吸件24为两个,第三磁吸件16也为两个。两个第二磁吸件24分别设于第一磁吸件的两侧,且沿放大镜模块200的长度方向排列。两个第三磁吸件16分别设于霍尔元件的两侧,且第三磁吸件16的分布匹配于第二磁吸件24的分布。
[n0073] 进一步地,第三磁吸件16包括第一磁极部161和第二磁极部162,第一磁极部161用于吸合于第二磁吸件24。多个第三磁吸件16中,至少一个第三磁吸件16的第一磁极部161的极性与另外的第二磁吸件24的第一磁极部161的极性不同。比如,两个第三磁吸件16中,一个第一磁极部161的极性为N极,另一个第一磁极部161的极性为S极,那么,利用磁场“异性相吸”的原理,“同性相斥”的原理,两个第二磁吸件24的S极和N极分别对应于第三磁吸件16的N极和S极吸合。为了便于理解,示例性地,终端壳体11包括相对的第一侧111和第二侧,其中极性为N极的第一磁极部161靠近第一侧111设置,极性为S极的第一磁极部161靠近第二侧设置,放大镜壳体21包括相对的第三侧211和第四侧,靠近第三侧211的第二磁吸件24朝向终端壳体11的一端的极性为S极,靠近第四侧的第二磁吸件24朝向终端壳体11的一端的极性为N极。那么,当放大镜壳体21靠近终端壳体11时,放大镜壳体21的第三侧211靠近终端壳体11的第一侧111、放大镜壳体21的第四侧靠近终端壳体11的第二侧磁吸于终端壳体11上。也就是说,设有两个极性不同的第一磁极部161的终端壳体11起到对设有第二磁吸件24的放大镜壳体21的定位作用,使得放大镜壳体21安装于终端壳体11的方向是固定的,从而起到对放大镜壳体21的定位作用。
[n0074] 请一并参阅图5和图6,一些实施例中,放大镜壳体21设有第一定位部25,第一定位部25用于使放大镜壳体21定位于终端壳体11,从而使得镜头22对应于摄像头12安装,使摄像头12能够采集经镜头22的光信号,避免由于安装偏位导致摄像头12的位置与镜头22未对应而无法通过摄像头12拍摄的情况。
[n0075] 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定位部25可以为设于放大镜壳体21的粘接件(例如胶带),粘接件可以环设于镜头22的外周,这样,当将放大镜壳体21固定于终端壳体11时,将胶带对准终端壳体11的对应于摄像头12外周的位置粘接,从而实现对放大镜壳体21的定位。
[n0076] 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终端壳体11可以设有第二定位部17,第一定位部25与第二定位部17配合连接,以使放大镜模块200定位于终端壳体11。采用该种方式,能够进一步精准且方便的将放大镜模块200定位于终端壳体11。
[n0077] 具体地,第一定位部25可以设于放大镜壳体21的对应于镜头22的外周,第二定位部17可以设于终端壳体11的对应于摄像头12的外周,从而更加便于将放大镜壳体21的镜头22限位于终端壳体11的摄像头12处。
[n0078] 可选地,第一定位部25和第二定位部17二者之一可以为凸缘,第一定位部25和第二定位部17二者另一为凹槽,凸缘和凹槽配合连接从而实现将放大镜壳体21定位于终端壳体11上。
[n0079] 当第一定位部25包括凹槽,第二定位部17包括凸缘,且摄像头12为后置摄像头时,后置摄像头的装饰件可以形成为该凸缘。采用该种方式,利用摄像头12的装饰件作为凸缘,无需在终端壳体11额外设置其他的定位部件,从而使得终端壳体11的结构更加简单。
[n0080] 一些实施例中,放大镜壳体21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21a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21a或者第二表面用于朝向终端壳体11安装,第一表面21a的至少部分相对于镜头22向背离于镜头22的方向凸出,和/或,第二表面的至少部分相对于镜头22向背离于镜头22的方向凸出,以避免镜头22被刮花。换言之,第一表面21a的至少部分相对于镜头22向背离于镜头22的方向凸出,或者,第二表面的至少部分相对于镜头22向背离于镜头22的方向凸出,或者,第一表面21a的至少部分相对于镜头22向背离于镜头22的方向凸出,且,第二表面的至少部分相对于镜头22向背离于镜头22的方向凸出。采用该种方式,在用户使用时,凸出的第一表面21a和第二表面的部分可以保护镜头22不被划伤。比如,当用户将该放大镜模块200的壳体的第一表面21a或者第二表面朝向桌面放置时,凸出于镜头22的第一表面21a和第二表面的部分抵接于桌面,而镜头22不会与桌面接触,从而避免镜头22被划伤,有利于提高该放大镜模块200的使用寿命,能够避免由于镜头22被划伤而导致成像不清的情况,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n0081]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表面21a和/或第二表面设有凸块,这样,凸块将凸出于镜头22。为了使得凸块对镜头22起到更好地保护作用,凸块可以环绕镜头22的外周位置设置。
[n0082] 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镜头22可以嵌设于第一表面21a和第二表面之间,换言之,镜头22嵌设于放大镜壳体21中,使得镜头22朝向第一表面21a的端面低于第一表面21a,镜头22朝向第二表面的端面低于第二表面。这样,放大镜壳体21放置于桌面时不会使得镜头22接触到桌面,从而起到对镜头22的保护作用。可以理解的是,当镜头22嵌设于第一表面21a和第二表面之间,镜头22朝向第一表面21a的端面低于第一表面21a,镜头22朝向第二表面的端面低于第二表面时,镜头22与第一表面21a和第二表面之间会形成凹槽,那么,该凹槽可以作为上述的放大镜壳体21的第二定位部17。采用该种方式,放大镜壳体21结构简单、便于制作。
[n0083]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放大镜模块200及智能终端100,该放大镜模块200安装于智能终端100时,智能终端100能够发射提示信号,从而便于用户使用。此外,该放大镜模块200磁吸连接于智能终端100,从而更加便于放大镜模块200取放于智能终端100。
[n0084]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放大镜模块和智能终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放大镜模块和智能终端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权利要求:
Claims (14)
[0001] 1.一种放大镜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大镜模块应用于智能终端,所述智能终端包括终端壳体、以及设于所述终端壳体内的控制部件、摄像头和第一触发部件,所述第一触发部件用于被触发时传递电信号至所述控制部件,以使所述控制部件控制所述智能终端发射提示信号,所述放大镜模块包括:
放大镜壳体,所述放大镜壳体用于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终端壳体;
镜头,所述镜头设于所述放大镜壳体内,所述镜头用于在所述放大镜壳体连接于所述终端壳体时,所述摄像头抵接于所述镜头以采集经所述镜头的光信号;以及
第二触发部件,所述第二触发部件设于所述放大镜壳体,所述第二触发部件用于在所述放大镜壳体连接于所述终端壳体时触发所述第一触发部件,以使所述第一触发部件传递所述电信号至所述控制部件。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大镜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触发部件用于在所述放大镜壳体连接于所述终端壳体时与所述第一触发部件接触连接,或者,所述第二触发部件用于在所述放大镜壳体连接于所述终端壳体时与所述第一触发部件感应连接。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放大镜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触发部件用于在所述放大镜壳体连接于所述终端壳体时与所述第一触发部件感应连接时,所述第一触发部件包括信号接收部件,所述第二触发部件包括与所述信号接收部件对应的信号发射部件。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放大镜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发部件包括霍尔开关,所述第二触发部件包括第一磁吸件。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大镜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大镜模块还包括第二磁吸件,所述第二磁吸件设置于所述放大镜壳体,所述智能终端还包括第三磁吸件,所述第三磁吸件设于所述终端壳体,所述第二磁吸件用于与所述第三磁吸件磁吸连接,以固定所述放大镜模块于所述终端壳体。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放大镜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大镜壳体具有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或者所述第二表面用于朝向所述终端壳体安装,所述第一表面的至少部分相对于所述镜头向背离于所述镜头的方向凸出,和/或,所述第二表面的至少部分相对于所述镜头向背离于所述镜头的方向凸出。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放大镜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大镜壳体设有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用于使所述放大镜壳体定位于所述终端壳体,以使所述镜头对应于所述摄像头安装,使所述摄像头能够采集经所述镜头的光信号。
[0008] 8.一种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壳体;
摄像头,所述摄像头设于所述终端壳体内;
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于所述终端壳体内,所述电路板设有控制部件且与所述控制部件电连接,所述控制部件用于控制所述智能终端发射提示信号;
第一触发部件,所述第一触发部件电连接于所述控制部件,以及
放大镜模块,所述放大镜模块为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放大镜模块,所述放大镜壳体与所述终端壳体可拆卸连接,当所述放大镜壳体固定于所述终端壳体时,所述摄像头用于采集经所述镜头的光信号。
[0009]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示信号包括振动信号、光信号、文字信号中的至少一种。
[0010]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终端还包括多个第三磁吸件,多个所述第三磁吸件间隔设置于所述终端壳体,多个所述第三磁吸件用于与所述放大镜模块的第二磁吸件磁吸连接,以固定所述放大镜模块于所述终端壳体;
各所述第三磁吸件包括第一磁极部和第二磁极部,至少一个所述第三磁吸件的第一磁极部的极性与另外的所述第三磁吸件的第一磁极部的极性不同。
[0011]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放大镜壳体设有第一定位部,所述终端壳体设有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配合连接,以使所述放大镜壳体定位于所述终端壳体。
[0012]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部包括凸缘,所述摄像头为后置摄像头,所述后置摄像头的装饰件形成所述凸缘。
[0013] 13.根据权利要求8-12任一项所述的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电连接于所述控制部件,所述第一触发部件被触发时,所述控制部件还用于控制所述摄像头启动微距模式,以匹配于所述摄像头与所述放大镜模块的所述镜头之间的拍摄距离。
[0014] 14.根据权利要求8-12任一项所述的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终端包括平板电脑或者手机。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1638403B|2010-05-26|具有数字摄像头功能的便携式终端
JP5199597B2|2013-05-15|スライド型携帯端末
US20130188943A1|2013-07-25|Camera Adapter
KR20170133918A|2017-12-06|실링 수단을 갖는 전자 장치
KR101789655B1|2017-11-20|이동 단말기
TW201108918A|2011-03-01|Portable electronic system with a detachable camera module
CN108833617A|2018-11-16|移动终端
CN214338001U|2021-10-01|放大镜模块及智能终端
KR20160052189A|2016-05-12|이동 단말기
CN214901010U|2021-11-26|放大镜模块及智能终端
TW201225486A|2012-06-16|Actuator, camera module and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same
CN109642849B|2020-09-11|光纤连接器端接测试工具
KR20160098871A|2016-08-19|방수 케이스 및 이를 이용한 이동 단말기
CN110113522B|2019-11-15|镜头偏移装置及拍摄设备
CN214623164U|2021-11-05|放大镜模块及智能终端
CN214623185U|2021-11-05|放大镜模块及智能终端
KR20190021628A|2019-03-06|렌즈 구동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및 광학 기기
CN214627040U|2021-11-05|夹持模块、显微镜及智能终端
CN214900929U|2021-11-26|夹持模块、显微镜及智能终端
CN208351741U|2019-01-08|一种多功能学习机
CN214335353U|2021-10-01|外挂式显微镜及智能终端
US20200400916A1|2020-12-24|Lens driving device, and camera module and optical device including same
CN214623182U|2021-11-05|显微镜及智能终端
KR20160006438A|2016-01-19|이동 단말기
KR20150144630A|2015-12-28|이동 단말기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372284.2U|CN214338001U|2021-02-09|2021-02-09|放大镜模块及智能终端|CN202120372284.2U| CN214338001U|2021-02-09|2021-02-09|放大镜模块及智能终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