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高宽带输电线路应急通讯的系统,包括杆塔、物联自组网设备、巡检设备、天线及指挥中心;将输电线路分成N组,N>1,并采用分段式部署,每组输电线路设置m个所述杆塔,m>1;所述每组输电线路中配置光纤网络,所述光纤网络通过有线连接;所述杆塔上安装有所述物联自组网设备,所述光纤网络就近接入所述物联自组网设备;所述杆塔上设置有天线,所述物联自组网设备通过所述天线进行多跳无线连接;所述巡检设备与所述物联自组网设备进行有线连接,所述巡检设备的巡检数据通过所述物联自组网设备的无线多跳连接到所述指挥中心。该实用新型通过物联自组网设备自动多跳连接组网实现了输电线路的无线自组网络通讯。
公开号:CN214337909U
申请号:CN202023219544.7U
申请日:2020-12-28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韦志平;陈少华;肖佳雯;李雪玲;梁雪城;方修豪;韦春东
申请人:Chongzuo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xi Power Grid Co Ltd;
IPC主号:H04B10-25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组网通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高宽带输电线路应急通讯的系统。
[n0002] 在偏远山区的电力巡检作业时,由于地处山区,通信基站的通信网络难以覆盖,在巡检作业时难以与外界进行可视化交流;若在偏远山区部署OPGW光纤解决通讯问题,则面临着工程量大,资金投入成本高,部署不易。目前的电力巡检作业的通讯手段十分依赖基站的通信网络,且与外界的可视化交流效果不佳,通信十分不便。
[n0003] 在电力巡检过程中,由于我国的通讯基站难以有效覆盖,利用基站的通讯网络与外界进行可视化交流效果不佳;部署光纤的资金投入高,工程量大,不适用于解决偏远山区的电力巡检通讯问题。通讯网络难以有效覆盖,这无疑增加了巡检的难度和巡检的危险系数。同时电力通信网络的建设也与智能电网的建设息息相关。
[n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高宽带输电线路应急通讯的系统,可解决现有技术中巡检作业的通讯手段依赖基站的通信网络、通信不便的问题。
[n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n0006]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高宽带输电线路应急通讯的系统,包括包括杆塔、物联自组网设备、巡检设备、天线及指挥中心;
[n0007] 将输电线路分成N组,N>1,并采用分段式部署,每组输电线路设置m个所述杆塔,m>1;
[n0008] 所述每组输电线路中配置光纤网络,所述光纤网络通过有线连接;所述杆塔上安装有所述物联自组网设备,所述光纤网络就近接入所述物联自组网设备;
[n0009] 所述杆塔上设置有天线,所述物联自组网设备通过所述天线进行多跳无线连接;
[n0010] 所述巡检设备与所述物联自组网设备进行有线连接,所述巡检设备的巡检数据通过所述物联自组网设备的无线多跳连接到所述指挥中心。
[n0011] 进一步的,所述每组输电线路设置的杆塔个数m≤20时,所述杆塔间的距离设置小于200米。
[n0012] 进一步的,所述每组输电线路设置的杆塔个数m≤10时,所述杆塔间的距离设置300米至400米。
[n0013] 进一步的,所述天线包括5.8G定向天线和2.4G全向天线。
[n0014] 进一步的,所述5.8G定向天线用于所述物联自组网设备的连接;所述2.4G 全向天线用于向所述杆塔周围覆盖WiFi。
[n0015] 进一步的,所述WiFi还用于巡检人员通讯设备的连入。
[n0016] 进一步的,所述物联自组网设备使用IP地址进行隔离,并为设备无线接入提供加密。
[n0017] 进一步的,所述物联自组网设备具有链路愈合能力,当所述光纤网络意外中断时,所述物联自组网设备进行无线链路自动连接。
[n0018] 进一步的,所述物联自组网设备无需设置,通电后自动寻找周围信号连接形成网络链路。
[n0019] 进一步的,所述杆塔配置的任一设备配备避雷、防雨、防水、防低温装置。
[n0020]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输电线路进行分组并分段式部署,在每组输电线路配置光纤网络,在输电线路的杆塔上配置物联自组网设备,每组光纤网络就近接入物联自组网设备,物联自组网设备可自行寻找周围信号自动组网成网络链路,形成了整体与部分的网络链路互通,实现了区域网络全无线覆盖。同时,物联自组网设备具有多跳连接输出能力,实现巡检数据再网络链路中数据传输和输电线路与指挥中心的可视化交流。并且物联自组网设备具有治愈能力,增加了输电线现场的安全和运行稳定。该实用新型解决了电力巡检作业的通讯手段依赖基站的通信网络的问题,实现输电线路整体的无线自组网络通讯,方便了作业现场与指挥中的实时交流。
[n0021]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n0022]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输电线路的杆塔不大于20时输电线路布局示意图;
[n0023]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输电线路的杆塔不大于10时输电线路布局示意图。
[n0024] 附图标识如下:
[n0025] 1-杆塔、2-光纤网络、3-2.4G天线连接模式、4-巡检设备、5-WiFi、6-物联自组网设备、7-天线、8-5.8G天线连接模式。
[n0026]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n0027]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高宽带输电线路应急通讯的系统,包括杆塔1、物联自组网设备6、巡检设备4、天线7及指挥中心。
[n0028] 将输电线路分成N组,N>1,并采用分段式部署,每组输电线路设置m个所述杆塔1,m>1。
[n0029] 所述每组输电线路中配置光纤网络2,所述光纤网络2通过有线连接;所述杆塔1上安装有所述物联自组网设备6,所述光纤网络2就近接入所述物联自组网设备6。
[n0030] 所述杆塔1上设置有天线7,所述物联自组网设备6通过所述天线7进行多跳无线连接。
[n0031] 所述巡检设备4与所述物联自组网设备6进行有线连接,所述巡检设备4 的巡检数据通过所述物联自组网设备6的无线多跳连接到所述指挥中心。
[n0032] 具体实施中,所述每组输电线路设置的杆塔1个数m≤20时,所述杆塔1间的距离设置小于200米。
[n0033] 在输电线路中,杆塔1数量多且杆塔1之间距离为200m以内,若采用采用一塔一设备的方案,会使项目的成本增加,而且总线路距离过大,容易造成带宽减损,延迟大等问题。因此采用输电线路分为若干组,每组包含若干个杆塔1 (不大于20个)的物联自组网设备6混合组网分段式部署方案,每组光纤或者网络就近接入任意物联自组网设备6,各组之间以有线连接的方式相连接,实现整体与部分的网络链路互通。
[n0034] 具体实施中,所述每组输电线路设置的杆塔1个数m≤10时,所述杆塔1间的距离设置300米至400米。
[n0035] 在输电线路中,电力杆塔1塔数量多,杆塔1之间的距离相距更远,设置在300到400米,为避免因距离过远造成网络延迟,导致图像信息不能及时回传至监控中心,考虑采用一杆一设备,将输电线路分为若干部分,每个部分包含若干个杆塔1(小于10个)的分段式部署连接方案。
[n0036]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物联自组网设备6的多跳连接能力,能实现输电线路现场与指挥中心进行可视化交流。
[n0037] 具体的,所述天线7包括5.8G定向天线7和2.4G全向天线7。物联自组网设备之间使用5.8G定向天线连接,2.4G全向天线向周围覆盖WiFi信号,可供周边巡检设备接入。
[n0038] 具体的,所述5.8G定向天线7用于所述物联自组网设备6的连接;所述2.4G 全向天线7用于向所述杆塔1周围覆盖WiFi5。
[n0039] 具体实施中,所述WiFi5还用于巡检人员通讯设备的连入。当巡检人员进行输电线路的巡检工作时,巡检人员使用的设备可以就近连接杆塔周围覆盖的 WiFi。
[n0040] 具体实施中,所述物联自组网设备6使用IP地址进行隔离,并为设备无线接入提供加密。自组网路链路技术的安全保障,首先使用IP地址进行隔离,从而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截取,同时为设备无线接入AES时提供128为加密;其次,通过隐藏ID的方法杜绝外部设备搜索网络,确保网络环境安全。此外,还可通过设置黑白名单控制网络使用范围,杜绝未授权设备的非法接入,确保数据稳定传输。还支持额外的算法加密,保护软件内部数据不被篡改或截取。
[n0041] 具体实施中,所述物联自组网设备6具有链路愈合能力,当所述光纤网络意外中断时,所述物联自组网设备6进行无线链路自动连接。
[n0042] 需要说明的是,物联自组网设备6在组网的过程中,区别于传统组网最大的优势在于去中心化,即无需中心设备转接,分站自动连接组成链路。在分站的有线连接过程中,可以使用无线链路灾备,当有线意外中断时,无线链路快速自行连接,不影响现场设备应用。
[n0043] 具体实施中,所述物联自组网设备6无需设置,通电后自动寻找周围信号连接形成网络链路。同时,随着工程进度的推进,物联自组网设备6可以解除部署回收后部署在新的位置,无需重新配置,通电既用。
[n0044] 具体的,所述杆塔1配置的任一设备配备避雷、防雨、防水、防低温装置。
[n0045]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输电线路进行分组并分段式部署,在每组输电线路配置光纤网络,在输电线路的杆塔上配置物联自组网设备,每组光纤网络就近接入物联自组网设备,物联自组网设备可自行寻找周围信号自动组网成网络链路,形成了整体与部分的网络链路互通,实现了区域网络全无线覆盖。同时,物联自组网设备具有多跳连接输出能力,实现巡检数据再网络链路中数据传输和输电线路与指挥中心的可视化交流。并且物联自组网设备具有治愈能力,增加了输电线现场的安全和运行稳定。该实用新型解决了电力巡检作业的通讯手段依赖基站的通信网络的问题,实现输电线路整体的无线自组网络通讯,方便了作业现场与指挥中的实时交流。
[n0046] 另外,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基于高宽带输电线路应急通讯的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采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权利要求:
Claims (10)
[0001] 1.一种基于高宽带输电线路应急通讯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杆塔(1)、物联自组网设备(6)、巡检设备(4)、天线(7)及指挥中心;
将输电线路分成N组,N>1,并采用分段式部署,每组输电线路设置m个所述杆塔(1),m>1;
所述每组输电线路中配置光纤网络(2),所述光纤网络(2)通过有线连接;所述杆塔(1)上安装有所述物联自组网设备(6),所述光纤网络(2)就近接入所述物联自组网设备(6);
所述杆塔(1)上设置有天线(7),所述物联自组网设备(6)通过所述天线(7)进行多跳无线连接;
所述巡检设备(4)与所述物联自组网设备(6)进行有线连接,所述巡检设备(4)的巡检数据通过所述物联自组网设备(6)的无线多跳连接到所述指挥中心。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高宽带输电线路应急通讯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组输电线路设置的杆塔(1)个数m≤20时,所述杆塔(1)间的距离设置小于200米。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高宽带输电线路应急通讯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组输电线路设置的杆塔(1)个数m≤10时,所述杆塔(1)间的距离设置300米至400米。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高宽带输电线路应急通讯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7)包括5.8G定向天线和2.4G全向天线。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高宽带输电线路应急通讯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5.8G定向天线(7)用于所述物联自组网设备(6)的连接;所述2.4G全向天线(7)用于向所述杆塔(1)周围覆盖WiFi(5)。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高宽带输电线路应急通讯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WiFi(5)还用于巡检人员通讯设备的连入。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高宽带输电线路应急通讯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联自组网设备(6)使用IP地址进行隔离,并为设备无线接入提供加密。
[000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高宽带输电线路应急通讯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联自组网设备(6)具有链路愈合能力,当所述光纤网络(2)意外中断时,所述物联自组网设备(6)进行无线链路自动连接。
[0009]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高宽带输电线路应急通讯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联自组网设备(6)无需设置,通电后自动寻找周围信号连接形成网络链路。
[001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高宽带输电线路应急通讯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杆塔(1)配置的任一设备配备避雷、防雨、防水、防低温装置。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Ou et al.2012|Application of internet of things in smart grid power transmission
CN100392210C|2008-06-04|矿井安全监控和灾害应急通讯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102591312A|2012-07-18|一种风力发电机组远程实时监控的无线通信系统及方法
CN105023416A|2015-11-04|基于电力线载波和微功率无线的智能集抄系统
CN103178902A|2013-06-26|基于超距无线光网的输电线路在线监测通信系统
CN105246231A|2016-01-13|一种提供无线wifi热点的路灯智能集中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5375631A|2016-03-02|用于电网的地下电缆监控系统
CN214337909U|2021-10-01|一种基于高宽带输电线路应急通讯的系统
CN202906584U|2013-04-24|高压输电线路在线监测装置的等电位供电及信号传输系统
CN104301135B|2019-01-22|电力隧道wifi信号覆盖及设备网络管理系统及其方法
CN109242068A|2019-01-18|可自动上报位置信息的悬索桥索股牵引系统及监控平台
CN105490710A|2016-04-13|一种基于lte无线宽带的电缆隧道通信系统
CN204408637U|2015-06-17|海上风电场运维通讯系统
CN106375939A|2017-02-01|一种在地下隧道基于双模蓝牙的数据传输系统及方法
CN103401899A|2013-11-20|线状高压输电线路在线监测多级网络组网方法
CN204651070U|2015-09-16|多功能智能电缆
CN101626160A|2010-01-13|传感光电网
CN207321616U|2018-05-04|智慧路灯和智慧路灯系统
CN105491589A|2016-04-13|一种基于lte无线宽带的电缆隧道监控系统的通信方法
CN214901323U|2021-11-26|一种超长高压电力管廊内的无线通信系统
CN203734842U|2014-07-23|电力隧道的无线覆盖系统
Shi et al.2009|Monitoring the high-voltage transmission lines based on two-tier wireless networks
CN212486526U|2021-02-05|一种地下电站宽带多媒体局域网系统的汇聚装置
CN109137741A|2019-01-04|一种悬索桥索股牵引系统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及监控平台
Shen et al.2014|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internet of things for high-voltage transmission line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023219544.7U|CN214337909U|2020-12-28|2020-12-28|一种基于高宽带输电线路应急通讯的系统|CN202023219544.7U| CN214337909U|2020-12-28|2020-12-28|一种基于高宽带输电线路应急通讯的系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