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一种AC/DC电源系统,包括:移相变压器,其原边用于连接交流输入电源;电压调整柜,其内设置有N个维也纳三相整流器;N个维也纳三相整流器的交流输入端分别与移相变压器的N组副边连接,直流输出端并联;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维也纳三相整流器的输出电压、三相输入电压和三相输入电流,以及采集移相变压器的总输出功率;控制系统,分别与电压调整柜、数据采集模块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系统的站用体积相较于传统的电源系统体积减少一半以上,有效的降低了占用体积、降低了成本、解决了低次谐波的问题。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系统输出有冗余且可热插拔,系统整体可靠性极大地提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系统功率器件选型更容易。
公开号:CN214337818U
申请号:CN202120123595.5U
申请日:2021-01-15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彭国平;周治国;史奔;王红占;张�浩;刘会民;徐元龙;白代兵;李立冬;宋海军
申请人:Guangdong Anpu Electric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IPC主号:H02M7-217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AC/DC电源系统。
[n0002] 近年来,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蓬勃发展,对数据的存储、交换、计算等领域的需求也呈爆发式增长,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要素,社会正快速跨入数据经济时代。数据经济时代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其大脑——数据中心的重要支撑,数据中心行业快速发展是数据时代的必然趋势。在数据中心中,其供电系统是咽喉,是基础设施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随着未来数据中心的快速发展,对供电系统的可靠性、节能性、可持续性等提出更高的要求。
[n0003] 当前数据中心常见的几种不间断供电技术包括AC UPS、HVDC和市电直供+BBU等几种方案,但是这几种方案都存在一些不足。AC UPS方案属于交流供电方式,设备结构复杂,设备可靠性偏低;HVDC方案属于直流供电方式,可靠性比交流供电方式大大提高,但是仍然存在结构复杂的缺点;市电直供+BBU方案供电效率高,但是每台服务器需要锂电池作为后备电源,故障点多、维护困难、成本高。因此,目前数据中心供电系统存在占地空间太大、成本偏高、维护管理复杂等缺陷。此外,随着新能源行业和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电力电子装置设备接入电网,但是由于其具有较强的非线性特点,使用过程中给电网带来大量谐波成分。
[n0004]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AC/DC电源系统,所述AC/DC电源系统解决了数据中心供电系统占地空间大、成本高且无法消除谐波的问题。
[n0005]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AC/DC电源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n0006] 移相变压器,其具有一组原边、N组副边,其原边用于连接交流输入电源;
[n0007] 电压调整柜,其内设置有N个维也纳三相整流器;N个所述维也纳三相整流器的交流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移相变压器的N组副边连接,N个所述维也纳三相整流器的直流输出端并联,每个所述维也纳三相整流器皆用于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
[n0008] 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所述维也纳三相整流器的输出电压、三相输入电压和三相输入电流,以及采集所述移相变压器的总输出功率;
[n0009] 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电压调整柜、数据采集模块连接。
[n001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AC/DC电源系统,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移相变压器具有多组副边,可以极大的减小副边绕组的短路电流,从而降低其下游开关的短路电流容量,可以选用体积更小的开关,进而使得整个AC/DC电源系统的体积得到极大的降低,且移相变压器能够抵消绝大部分低次谐波,实现了低总谐波电流含量和高功率因数,因此可以优化去除传统AC UPS或者HVDC供电方案中整流功率模块内部的功率因数校正环节,使得AC/DC电源系统整体的体积进一步降低。采用维也纳三相整流器相较于传统的整流模块可以进一步降低整流所占用体积,使AC/DC电源系统的体积进一步减小;且维也纳三相整流器结构兼有传统三电平拓扑的优点:无桥臂直通问题,无需设定开关管死区时间,开关管电压应力只有三相全桥结构开关管的一半,功率器件选型更容易。通过将所有维也纳三相整流器输出侧的直流正负极互相并联构成正负极直流母线,多个整流器之间互相有冗余且可热插拔,系统可靠性极大地提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AC/DC电源系统的站用体积相较于传统的电源系统体积减少一半以上,有效的降低了占用体积、降低了成本、解决了低次谐波的问题。
[n0011]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移相变压器N组副边之间的相位差依次相等。
[n0012]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上述AC/DC电源系统还包括直流配电柜,所述直流配电柜与所述维也纳三相整流器的直流输出端连接,用于将所述维也纳三相整流器转换的直流电分配到用电设备。
[n0013]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直流配电柜包括皆与所述维也纳三相整流器的直流输出端连接的多个开关组件。
[n0014]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上述AC/DC电源系统还包括与所述直流配电柜连接的蓄电池单元。
[n0015]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n0016]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n0017] 图1是传统的AC UPS电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n0018] 图2是传统的HVDC电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n0019]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AC/DC电源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n0020]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维也纳三相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
[n0021] 图5是维也纳三相变压器中双向开关管的结构示意图;
[n0022]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出的AC/DC电源系统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n0023] 附图标记:
[n0024] 移相变压器 100、
[n0025] 电压调整柜 200、维也纳三相整流器 210、
[n0026] 数据采集模块 300、
[n0027] 控制系统 400、
[n0028] 直流配电柜 500、
[n0029] 蓄电池单元 600。
[n0030]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n0031]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n0032]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n0033]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n0034] 下面参考图3至图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AC/DC电源系统。
[n0035]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AC/DC电源系统,包括:
[n0036] 移相变压器100,其具有一组原边、N组副边,其原边用于连接交流输入电源;
[n0037] 电压调整柜200,其内设置有N个维也纳三相整流器210;N个维也纳三相整流器210的交流输入端分别与移相变压器100的N组副边连接,N个维也纳三相整流器210的直流输出端并联,每个维也纳三相整流器210皆用于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
[n0038] 数据采集模块300,用于采集维也纳三相整流器210的输出电压、三相输入电压和三相输入电流,以及采集移相变压器100的总输出功率;
[n0039] 控制系统400,分别与电压调整柜200、数据采集模块300连接。
[n0040] 在介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AC/DC电源系统前,先对传统的几种电源系统进行一个简述。
[n0041] 参考图1,现有电源系统的AC UPS方案属于交流供电方式,该方案UPS内部需要大容量的3相PFC(Power Factor Correction,即功率因数校正环节)把交流电转化成直流电,直流侧又需要经过逆变/滤波等环节处理,因此设备结构复杂,可靠性偏低。特别是储能蓄电池的能量需经过逆变环节到负载设备,造成单一AC UPS设备供电的可用性无法达到数据中心的要求,还需要通过AC UPS设备冗余来提高其供电可用性。
[n0042] 参考图2,现有电源系统的HVDC供电架构采用直流供电方式,虽然可靠性提高,但是仍然存在结构复杂、设备效率低的缺点。例如,低压配电柜的开关设备需要具备短路电流分断能力,HVDC的交流输入侧同样需要三相PFC,直流侧还要经过DC/DC变化。这些因素都会导致HVDC供电架构占用体积大、成本高。
[n0043] 下面简述一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AC/DC电源系统。
[n0044] 参考图3至图5,移相变压器100包括N(N≥2)个副边低压绕组,其原边接入高压电网,可以将高压电网中高压交流电转化为N个低压交流电提供给电压调整柜200。电压调整柜200内设置有N个维也纳三相整流器210,每个维也纳三相整流器210的交流输入端与移相变压器100一路副边连接。维也纳三相整流器210将低压交流电转化成可控直流电再从直流输出端输出。所有维也纳三相整流器210直流输出端的直流正负极互相并联构成正负极直流母线后从电压调整柜200输出,进而实现对外供电。
[n0045] 与图1和图2中方案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AC/DC电源系统采用移相变压器100,其具有多个低压绕组,因此,每个低压绕组容量远小于总容量,进而可以极大的减小低压绕组的短路电流,从而降低其下游开关设备的短路开断能力要求,进而可以选用耐压能力和载流能力更小的开关设备,从而降低了成本,且大多数情况下,耐压能力和载流能力更小的开关设备的体积也会更小,因此可以有效的降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AC/DC电源系统的整体体积。
[n0046] 为使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AC/DC电源系统的原理,这里对维也纳三相整流器210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简述。
[n0047] 维也纳三相整流器210的结构如图4、图5所示,其中,ea、eb、ec表示维也纳三相整流器210的三相输入电压,ia、ib、ic表示维也纳三相整流器210的三相输入电流,La、Lb、Lc为三相滤波电感。直流输出侧串联两个容值相等的电容C1、C2,两个电容的中点为中心点N;6个钳位二极管构成三相桥臂,每个桥臂中点分别接入双向开关管Ka、Kb、Kc,每个双向开关管都采用两个开关管反串联组成,三个双向开关管另一端与中心点N连接在一起。
[n0048] 当双向开关管的动作频率远大于交流输入电源的基波频率时,维也纳三相整流器210工作在稳态条件下,根据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建立下列两个稳态电路方程:
[n0049]
[n0050]
[n0051] 上述两个方程中,V为三相交流输入电压的幅值,ω0为电网电压的基波角频率。在三相电网平衡系统中,会存在:
[n0052]
[n0053] 以三相中的a相为例分析:当双向开关管Ka导通时,输入端相对直流母线中点的电压为0;当开关管关断,且输入电流正向(或负向)流动时,交流输入侧与直流输出侧正(或负)端通过续流二极管连接,输入端对直流母线中点的电压为Vdc/2或者-Vdc/2。因此,双向开关管两端电压VkN由该相桥臂中的开关状态和电流极性共同决定。以上三种工作状态、工作电平和开关状态如表一所示。
[n0054] 表一
[n0055]
[n0056]
[n0057] 因此,维也纳三相整流器210的拓扑结构属于三电平结构,无桥臂直通问题,无需设定开关管死区时间,开关管电压应力只有三相全桥结构开关管的一半,功率器件选型更容易。
[n0058]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AC/DC电源系统,移相变压器100具有多组副边,可以极大的减小副边绕组的短路电流,从而降低其下游开关的短路电流容量,可以选用体积更小的开关,进而使得整个AC/DC电源系统的体积得到极大的降低,且移相变压器100能够抵消绝大部分低次谐波,实现了低总谐波电流含量和高功率因数,因此可以优化去除传统ACUPS或者HVDC供电方案中整流功率模块内部的功率因数校正环节,使得AC/DC电源系统整体的体积进一步降低。采用维也纳三相整流器210相较于传统的整流模块可以进一步降低整流所占用体积,使AC/DC电源系统的体积进一步减小;且维也纳三相整流器210结构兼有传统三电平拓扑的优点:无桥臂直通问题,无需设定开关管死区时间,开关管电压应力只有三相全桥结构开关管的一半,功率器件选型更容易。通过将所有维也纳三相整流器210输出侧的直流正负极互相并联构成正负极直流母线,多个整流器之间互相有冗余且可热插拔,系统可靠性极大地提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AC/DC电源系统的站用体积相较于传统的电源系统体积减少一半以上,有效的降低了占用体积、降低了成本、解决了低次谐波的问题。
[n0059]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控制系统400的核心控制器可以采用PLC、DSP或ARM。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具体采用西门子S7系列PLC作为核心控制器。
[n006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移相变压器100N组副边之间的相位差依次相等。N组副边的低压绕组之间相位差相等,因此6N±1次谐波会互相抵消,实现了低总谐波电流含量。进而,相较于传统的电源系统,可以优化省去下游整流模块三相PFC功率因数校正环节,实现了对设备体积的降低、成本的降低。
[n006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AC/DC电源系统还包括直流配电柜500,直流配电柜500与维也纳三相整流器210的直流输出端连接,用于将维也纳三相整流器210转换的直流电分配到用电设备。直流配电柜500可以便于对多个用电设备分别进行配电。
[n006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直流配电柜500包括与维也纳三相整流器210的直流输出端连接的多个开关组件。通过设置多个开关组件可以实现对多个用电设备的分别供电。
[n0063]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AC/DC电源系统还包括与直流配电柜500连接的蓄电池单元600。蓄电池单元600中通常包括多个蓄电池、和对应设置的多个蓄电池分路开关,蓄电池通过蓄电池分路开关直接连接到直流配电柜500中直流母线中,即连接到维也纳三相整流器210的直流输出端;相较于传统的电源系统,优化省掉了AC UPS方案的逆变/滤波等环节和HVDC方案的DC/DC变化环节,极大地减小设备体积,降低成本。
[n0064] 为了进一步叙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作原理,这里提出AC/DC电源系统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n0065] 采集每个维也纳三相整流器210的输出电压Udc、三相输入电压ea、eb、ec和三相输入电流ia、ib、ec、以及移相变压器100的总输出功率;
[n0066] 根据总输出功率计算出每个维也纳三相整流器210的平均承担有功电流iref
[n0067] 根据维也纳三相整流器210的输出电压与预设的第一判定参数范围确定闭环D轴给定值;
[n0068] 对维也纳三相整流器210的三相输入电压进行dq变换,获得D轴电压直流分量ed和Q轴电压直流分量eq;对维也纳三相整流器210的三相输入电流进行dq变换,获得D轴电流直流分量id和Q轴电流直流分量iq
[n0069] 将D轴电流直流分量id和闭环D轴给定值输入至第一比例积分控制器并输出闭环D轴调节电压;将Q轴电流直流分量iq和预设的闭环Q轴给定值输入至第二比例积分控制器并输出闭环Q轴调节电压;
[n0070] 将闭环D轴调节电压与D轴电压直流分量ed通过加法运算得到调制波D轴分量;将闭环Q轴调节电压与Q轴电压直流分量eq通过加法运算得到调制波Q轴分量;
[n0071] 由调制波D轴分量和调制波Q轴分量通过dq变换逆变换得到三相正弦调制波Varef1、Vbref1、Vcref1,并依据三相正弦调制波Varef1、Vbref1、Vcref1控制维也纳三相整流器210的工作。
[n0072] 参考图3至图6,通过数据采集模块300采集每个维也纳三相整流器210的输出电压、三相输入电压和三相输入电流、以及移相变压器100的总输出功率;总输出功率可以通过采集总输出电压和总输出电流计算得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AC/DC电源系统控制方法采用了功率均衡控制的方式,因此,可以根据总输出功率计算出每个维也纳三相整流器210的平均承担有功电流,进而可以便于对每个维也纳三相整流器210进行准确控制。
[n0073] 为了便于对维也纳三相整流器210的进行控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AC/DC电源系统控制方法中采用了dq变化,维也纳三相整流器210的三相输入在dq变化之后会对应到D轴、Q轴,D轴、Q轴分别表示有功分量参考轴和无功分量参考轴,从而可以实现对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的分别控制。对维也纳三相整流器210的三相输入电压ea、eb、ec进行dq变换,获得D轴电压直流分量ed和Q轴电压直流分量eq;对维也纳三相整流器210的三相输入电流ia、ib、ic进行dq变换,获得D轴电流直流分量id和Q轴电流直流分量iq
[n0074] 闭环控制也需要使用到闭环D轴给定值idcref和闭环Q轴给定值iqcref,闭环D轴给定值idcref是根据维也纳三相整流器210的输出电压与预设的第一判定参数范围确定,闭环D轴给定值idcref可以直接预设。确定闭环D轴给定值idcref后,将D轴电流直流分量id和闭环D轴给定值idcref输入至第一比例积分控制器,可以获得输出闭环D轴调节电压;将Q轴电流直流分量iq和闭环Q轴给定值iqcref输入至第二比例积分控制器,可以获得输出闭环Q轴调节电压。进而可以将闭环D轴调节电压与D轴电压直流分量ed通过加法运算得到调制波D轴分量,将闭环Q轴调节电压与Q轴电压直流分量eq通过加法运算得到调制波Q轴分量。
[n0075] 最终,由调制波D轴分量和调制波Q轴分量通过dq变换逆变换得到三相正弦调制波Varef1、Vbref1、Vcref1,并依据三相正弦调制波Varef1、Vbref1、Vcref1控制维也纳三相整流器210的工作。
[n0076]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6,根据维也纳三相整流器210的输出电压与预设的第一判定参数范围确定闭环D轴给定值idcref包括以下步骤:
[n0077] 维也纳三相整流器210的输出电压Udc在预设的第一判定参数范围内,则将平均承担有功电流作为闭环D轴给定值idcref
[n0078] 维也纳三相整流器210的输出电压Udc不在预设的第一判定参数范围内,则依据预设的参考电压udcref和维也纳三相整流器210的输出电压Udc计算出闭环D轴给定值idcref
[n0079] 维也纳三相整流器210的输出电压Udc在预设的第一判定参数范围内,则可以认为Udc在正常范围,此时以平均承担有功电流作为闭环D轴给定值idcref即可。当维也纳三相整流器210的输出电压Udc不在预设的第一判定参数范围内时,则认为Udc不在正常范围,此时,切换到直流电压控制方式,以参考电压udcref为给定值,以实际采样的Udc为反馈值,将闭环输出结果当做闭环D轴给定值idcref。闭环Q轴给定值iqcref可以直接预设为0。
[n008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对维也纳三相整流器210的三相输入电压进行dq变换的变换公式为:
[n0081]
[n0082] 式中,ea、eb、ec为维也纳三相整流器210的三相输入电压。
[n0083] 对维也纳三相整流器210的三相输入电流进行dq变换的变换公式为:
[n0084]
[n0085] 式中,ia、ib、ic为维也纳三相整流器210的三相输入电流。
[n0086]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三相正弦调制波Varef1、Vbref1、Vcref1采用SVPWM调制方式得到维也纳三相整流器210每相开关管的通断逻辑。通过SVPWM调制方式可以实现对所有维也纳三相整流器210的准确且稳定的控制,保证整体输出的稳定性。
[n0087] 采用SVPWM调制方式得到维也纳三相整流器210每相开关管的通断逻辑的具体过程如下:
[n0088] 步骤S1:三相正弦调制波Varef1、Vbref1、Vcref1经过dq/αβ变化得到uα、uβ,再根据以下公式确定所在扇区:
[n0089] A=uα
[n0090]
[n0091]
[n0092] 扇区编号N=sign(A)+sign(B)+sign(C),其中sign表示符号“+”或者“-”。
[n0093] 步骤S2:依据下列公式和表二确定矢量控制时间:
[n0094]
[n0095]
[n0096]
[n0097] 表二T1、T2赋值表
[n0098]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T1 Z Y -Z -X X -Y T2 Y -X X Z -Y -Z
[n0099] 饱和判断:若T1+T2>T,则T1=T1*T/(T1+T2),T2=T2*T/(T1+T2)。
[n0100] 步骤S3:依据下列公式和表三确定每相开关管导通时间和关断时间:
[n0101] Ta=(T-T1-T2)/4
[n0102] Tb=Ta+T1/2
[n0103] TC=Tb+T2/2
[n0104] 表三Tcom赋值表
[n0105]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Tcom1 T<sub>b</sub> T<sub>a</sub> T<sub>a</sub> Tc Tc T<sub>b</sub> Tcom2 T<sub>a</sub> Tc T<sub>b</sub> T<sub>b</sub> T<sub>a</sub> Tc Tcom3 Tc T<sub>b</sub> Tc T<sub>a</sub> T<sub>b</sub> T<sub>a</sub>
[n0106] 最终,通过上述步骤得到的控制策略实现对每个维也纳三相整流器210的开关控制,得到稳定的直流输出。
[n0107]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n0108] 尽管上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权利要求:
Claims (5)
[0001] 1.一种AC/DC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移相变压器(100),其具有一组原边、N组副边,其原边用于连接交流输入电源;
电压调整柜(200),其内设置有N个维也纳三相整流器(210);N个所述维也纳三相整流器(210)的交流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移相变压器(100)的N组副边连接,N个所述维也纳三相整流器(210)的直流输出端并联,每个所述维也纳三相整流器(210)皆用于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
数据采集模块(300),用于采集所述维也纳三相整流器(210)的输出电压、三相输入电压和三相输入电流,以及采集所述移相变压器(100)的总输出功率;
控制系统(400),分别与所述电压调整柜(200)、数据采集模块(300)连接。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C/DC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相变压器(100)N组副边之间的相位差依次相等。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C/DC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直流配电柜(500),所述直流配电柜(500)与所述维也纳三相整流器(210)的直流输出端连接,用于将所述维也纳三相整流器(210)转换的直流电分配到用电设备。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AC/DC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配电柜(500)包括皆与所述维也纳三相整流器(210)的直流输出端连接的多个开关组件。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AC/DC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直流配电柜(500)连接的蓄电池单元(600)。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102723734B|2014-08-06|一种y型连接串联h桥多电平并网逆变器直流母线电压控制方法
EP2941810A1|2015-11-11|Methods for controlling electrical inverters and electrical inverters and systems using the same
CN110350564B|2020-04-21|高压直挂式储能装置及功率控制方法
CN109921662B|2020-10-16|高频隔离型可变拓扑ac-dc变换器的控制方法
Zhu et al.2016|Research on new traction power system using power flow controller and Vx connection transformer
CN106972759A|2017-07-21|一种模拟电网扰动的电源
CN108512452A|2018-09-07|一种直流微电网并网变换器电流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1509830B|2021-09-03|一种微型光伏/储能智能电站拓扑结构
CN206471841U|2017-09-05|电能路由器及微电网结构
CN214337818U|2021-10-01|一种ac/dc电源系统
Li et al.2019|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operating area of M 3 C and B2B MMC for soft open point application
Tong et al.2018|Flexible substation and its control for AC and DC hybrid power distribution
CN112769343A|2021-05-07|一种ac/dc电源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06948199U|2018-01-30|一种模拟电网扰动的电源
Wang et al.2020|Voltage balancing control of cascaded single-phase VIENNA converter based on one cycle control with unbalanced loads
Vemulapati2021|Prototype Model for High Speed Railway Power Supply System Suitable for Indian Traction Sub Stations using Multi Modular Converter
Li et al.2014|Wind-solar-storage hybrid micro grid control strategy based on SVPWM converter
CN212462804U|2021-02-02|一种基于能量路由器的配电系统
CN207835084U|2018-09-07|一种基于mmc换流器的供电装置
CN110729909B|2021-11-05|一种多端口铁路功率调节器系统及其综合控制方法
Wu et al.2017|Single-phase cascaded h-bridge multilevel active power filters in AC electric railway systems
Xu et al.2008|Using distributed energy resources to supply reactive power for dynamic voltage regulation
Lei et al.2018|Exploration of a 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for Direct AC-AC Conversion
Cai et al.2020|An MMC Based Hybrid Energy Storage System: Concept, Topology, and Control
Wu et al.2018|Multi-Function High-Power Converters for Smart-Grid Applications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123595.5U|CN214337818U|2021-01-15|2021-01-15|一种ac/dc电源系统|CN202120123595.5U| CN214337818U|2021-01-15|2021-01-15|一种ac/dc电源系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