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线性马达,其包括盖板、固定于所述盖板的定子组件与振子组件以及将所述定子组件与振子组件罩设于其内部的外壳,所述定子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盖板的FPC板、胶合于所述的FPC板的线圈,所述FPC板设置有注胶孔,所述线圈通过所述注胶孔胶合于所述FPC板、盖板,可以将线圈、FPC板、盖板三者同时固定,有利于增强线圈、FPC板、盖板的胶合强度。
公开号:CN214337763U
申请号:CN202023122619.XU
申请日:2020-12-22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邵焱;周晓荣;凌芳华
申请人:AAC Acoustic Technologies Shenzhen Co Ltd;AAC Microtech Changzhou Co Ltd;
IPC主号:H02K33-02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谐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性马达。
[n0002] 随着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尤其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这些电子设备基本都有使用振动发生装置,用于防止来自电子装置的噪音干扰他人。传统的振动发生装置采用基于偏心旋转的转子马达,它是通过偏心振子的旋转而实现机械振动,由于偏心振子在旋转过程中,换向器和电刷会产生机械摩擦以及电火花等,会影响偏心振子的转速,进而影响装置振动效果,因此,目前的振动发生装置多采用性能更好的线性马达。
[n0003] 线性马达,也称线性电机、直线马达、推杆马达等,最常用的线性马达类型是平板式、U型槽式和管式,其是一种将电能转换为直线运动机械能的技术,其通过磁铁的相斥力使移动元件悬浮,同时通过磁力直接驱动该移动元件,而无需如回转式马达般尚需经由如齿轮组等传动机构进行传动,因此,线性马达可以令其所驱动的移动元件进行高加、减速的往复运动,通过该特性,线性马达可以被应用于不同的制造加工技术领域中,而被作为驱动的动力源或作为提供定位的技术内容。
[n0004] 目前,随着半导体、电子、光电、医疗设备及自动化控制等工业的快速发展及激烈竞争,各领域对于马达线性运动性能的要求也日渐升高,期望马达具有高速度、低噪音及高定位精度等,故在许多应用场合下都已使用线性马达来取代传统伺服马达等机械式的运动方式。柔性电路板即Flexible Printed Circuit,简称FPC板,它是以聚酰亚胺或聚酯薄膜为基材制成的一种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绝佳的可挠性的印刷电路板,具有配线密度高、重量轻、厚度薄、弯折性好的特点,所以FPC板板作为线性马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线性马达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现有技术的线圈仅与FPC板胶合,注胶区域较小,胶水量不足,在机械类跌落等实验中,易造成音圈FPC板分离,或FPC板与盖板分离。
[n0005]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线性马达,增强FPC板、线圈、盖板之间的胶合强度。
[n0006]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性马达,意在增强FPC板、线圈、盖板之间的胶合强度。
[n0007]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线性马达,其包括盖板、固定于所述盖板的定子组件、振子组件以及将所述定子组件与振子组件罩设于其内部的外壳,所述定子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盖板的FPC板、胶合于所述的FPC板的线圈,所述FPC板设置有注胶孔,所述线圈通过所述注胶孔胶合于所述FPC板、盖板。
[n0008] 进一步地,所述FPC板与所述线圈抵接的表面为第一表面,所述FPC板与所述盖板抵接的表面为第二表面,所述注胶孔为自所述第一表面向所述第二表面贯通形成的通孔。
[n0009] 进一步地,所述所述FPC板包括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的侧壁面,所述通孔为自所述侧壁面向内凹陷形成的开口状。
[n0010] 进一步地,所述注胶孔有两个,两个所述注胶孔相邻设置,且两个所述注胶孔开口方向相反。
[n0011] 进一步地,所述振子组件包括设置有容置腔的质量块、收纳于所述容置腔内的磁钢以及围设于所述质量块周围的第一弹簧支架、第二弹簧支架,所述磁钢设置于所述线圈两侧,所述质量块包括面向所述FPC板的表面为第三表面,与所述第三表面相对设置的第四表面,所述第三表面、第四表面分别与第一弹簧支架、第二弹簧支架连接。
[n0012]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簧支架包括与第三表面连接的第一支架、自所述第一支架向所述第四表面延伸形成的第二支架,所述第二弹簧支架包括与第四表面连接的第三支架、自所述第三支架向所述第三表面延伸形成的第四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与第四支架设置有辅助件。
[n001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线性马达,其包括盖板、固定于所述盖板的定子组件与振子组件以及将所述定子组件与振子组件罩设于其内部的外壳,所述定子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盖板的FPC板、胶合于所述的FPC板的线圈,所述FPC板设置有注胶孔,所述线圈通过所述注胶孔胶合于所述FPC板、盖板,可以将线圈、FPC板、盖板三者同时固定,有利于增强线圈、FPC板、盖板的胶合强度。
[n0014]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线性马达的结构示意图;
[n0015]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线性马达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n0016]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线圈、FPC板、盖板的胶合状态图。
[n0017]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n0018] 请参阅图1至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线性马达,其包括盖板1、固定于盖板1的定子组件2、振子组件3以及将定子组件1与振子组件3罩设于其内部的外壳4,定子组件2包括固定于盖板1的FPC板21、胶合于的FPC板21的线圈22,FPC板21设置有注胶孔211,线圈22通过注胶孔211胶合于FPC板21、盖板1。
[n0019] 注胶孔211用于注胶和溢胶,可以为胶水提供容纳的区域,将线圈22、FPC板21、盖板1三者同时固定,提供了容纳的胶水量,有利于增强线圈22、FPC板21、盖板1的胶合强度,降低在机械类跌落等实验中,造成线圈22与FPC板21或者FPC板21与盖板1分离的几率,外壳4一侧开设有通孔41,用于FPC板21通过。
[n0020] 进一步地,FPC板21与线圈22抵接的表面为第一表面212,FPC板21与盖板1抵接的表面为第二表面,注胶孔211为自第一表面212向第二表面贯通形成的通孔,FPC板21包括用于连接第一表面212与第二表面的侧壁面213,通孔为自侧壁面213向内凹陷形成的开口状。
[n0021] 本实施例中利用半孔,可以更好地提供容纳区域,提供了容纳的胶水量,有利于增强线圈22、FPC板21、盖板1的胶合强度。同时,包含图示的U型但并不局限于图示的U型结构。
[n0022] 进一步地,注胶孔211有两个,两个注胶孔211相邻设置,且两个注胶孔211开口方向相反。
[n0023] 本实施例中,注胶孔211不局限于两个,可以根据需要增加,开口方向相反设置可以更好地利用空间注胶,同时可以避免注胶和溢胶造成不均匀。
[n0024] 进一步地,振子组件3包括设置有容置腔311的质量块31、收纳于容置腔311内的磁钢32以及围设于质量块31周围的第一弹簧支架5、第二弹簧支架6,磁钢32设置于线圈22两侧,质量块31包括面向FPC板21的表面为第三表面,与第三表面相对设置的第四表面312,第三表面、第四表面312分别与第一弹簧支架5、第二弹簧支架6连接。
[n0025] 本实施例的质量块31提供配重,以此提供振动量;用来固定磁钢32,以此保证受到水平往复驱动力,将线圈22与磁钢32收纳于容置腔311中,使得振子组件3的结构更加紧凑,更加有效地利用有限的空间,可以利用有限的空间配置更大重量的质量块31,提高振感。
[n0026] 进一步地,第一弹簧支架5包括与第三表面连接的第一支架51、自第一支架51向第四表面312延伸形成的第二支架52,第二弹簧支架6包括与第四表面312连接的第三支架61、自第三支架61向第三表面延伸形成的第四支架62,第二支架52与第四支架62设置有辅助件7。
[n0027] 本实施例通过第一弹簧支架5、第二弹簧支架6加强了振子组件3的牢固性,保证产品频率的一致性,同时第二支架52、第四支架62与质量块31、外壳4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保证第一弹簧支架5、第二弹簧支架6两侧的运动空间一致,其中,辅助件7可以为焊片或者缓冲件。
[n0028]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Claims (6)
[0001] 1.一种线性马达,其包括盖板、固定于所述盖板的定子组件、振子组件以及将所述定子组件与振子组件罩设于其内部的外壳,所述定子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盖板的FPC板、胶合于所述FPC板的线圈,其特征在于,所述FPC板设置有注胶孔,所述线圈通过所述注胶孔胶合于所述FPC板、盖板。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FPC板与所述线圈抵接的表面为第一表面,所述FPC板与所述盖板抵接的表面为第二表面,所述注胶孔为自所述第一表面向所述第二表面方向贯通形成的通孔。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性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FPC板包括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的侧壁面,所述通孔为自所述侧壁面向内凹陷形成的开口状。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性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胶孔有两个,两个所述注胶孔相邻设置,且两个所述注胶孔开口方向相反。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性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子组件包括设置有容置腔的质量块、收纳于所述容置腔内的磁钢以及围设于所述质量块周围的第一弹簧支架、第二弹簧支架,所述磁钢设置于所述线圈两侧,所述质量块包括面向所述FPC板的表面为第三表面,与所述第三表面相对设置的第四表面,所述第三表面、第四表面分别与第一弹簧支架、第二弹簧支架连接。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性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支架包括与第三表面连接的第一支架、自所述第一支架向所述第四表面延伸形成的第二支架,所述第二弹簧支架包括与第四表面连接的第三支架、自所述第三支架向所述第三表面延伸形成的第四支架,所述第二支架与第四支架设置有辅助件。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KR20060015442A|2006-02-17|진동 발생 장치 및 전자 기기
CN209267412U|2019-08-16|一种双弹簧线性马达
CN209267414U|2019-08-16|一种具有法兰边结构的线性马达
CN214337763U|2021-10-01|一种线性马达
WO2005115094A2|2005-12-08|Vibrator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s
CN110429786A|2019-11-08|一种线圈内嵌套铁芯的线性马达
CN209267418U|2019-08-16|一种具有叠焊结构的线性马达
CN109450213A|2019-03-08|一种具有法兰边结构的线性马达
KR100974517B1|2010-08-10|편평형 진동 모터
WO2001094035A1|2001-12-13|Vibreur et telephones cellulaires utilisant ce dernier
CN209516889U|2019-10-18|一种新型线性振动马达
TWI692179B|2020-04-21|線性振動器
US10468928B2|2019-11-05|Magnetic balance structure and a magnetic balance linear vibration motor
CN210669839U|2020-06-02|一种线圈外嵌套外壳的线性马达
KR101360944B1|2014-02-13|편평형 진동 모터
CN210669840U|2020-06-02|一种线圈内嵌套法兰磁轭的线性马达
CN210225149U|2020-03-31|一体式驱动轴结构、电机及驱动模组
WO2021035829A1|2021-03-04|一种线圈内嵌套铁芯的线性振动马达
WO2021035830A1|2021-03-04|一种线圈外嵌套外壳的线性马达
CN213879595U|2021-08-03|具有泡棉阻尼的线性马达
CN110429789A|2019-11-08|一种线圈内嵌套法兰磁轭的垂直线性马达
CN109451657A|2019-03-08|一种fpc板及应用其的线性马达
KR20100008153A|2010-01-25|편평형 진동 모터
KR101301451B1|2013-08-28|진동모터
CN211429166U|2020-09-04|一种具有四永磁体结构和阻尼结构的水平线性马达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023122619.XU|CN214337763U|2020-12-22|2020-12-22|一种线性马达|CN202023122619.XU| CN214337763U|2020-12-22|2020-12-22|一种线性马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