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返式电缸,包括伺服电机、输出轴、连接机构和伸缩缸,通过设置了连接机构,将伺服电机与连接机构的主动同步轮进行转动,通过主动同步轮、同步带和从动同步轮之间的配合带动滚珠丝杆进行转动,延展了伺服电机与电缸缸体之间的距离,将缸体安装在所需的位置上,使伺服电机可直线延展至便于固定的位置进行固定,便于对电缸进行安装,使电缸适应安装于较小空间的位置上。
公开号:CN214337722U
申请号:CN202120652638.9U
申请日:2021-03-31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李明军
申请人:Shanghai Batian Electromechanical Equipment Co ltd;
IPC主号:H02K7-06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缸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折返式电缸。
[n0002] 电缸是将伺服电机与丝杠一体化设计的模块化产品,将伺服电机的旋转运动转换成直线运动,同时将伺服电机最佳优点-精确转速控制,精确转数控制,精确扭矩控制转变成-精确速度控制,精确位置控制,精确推力控制;实现高精度直线运动系列的全新革命性产品。
[n0003] 现有的电缸一般采用伺服电机直接对电缸的滚珠丝杆进行驱动,对滚珠丝杆进行直线驱动,现有的折返电缸采用伺服电机与缸体连接,导致电缸体积较大,在安装时需要对电缸进行稳固支撑,导致电缸不便于进行安装。
[n0004]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在此提供一种折返式电缸。
[n0005]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折返式电缸,该装置包括伺服电机、连接机构和伸缩缸,所述伺服电机右端设置有输出轴,所述伺服电机右端通过螺栓与连接机构相互锁固,且伺服电机右端的输出轴与连接机构相连接,所述连接机构左侧底端与伸缩缸相互锁固,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外壳、第一胀紧套、主动同步轮、同步带、从动同步轮和第二胀紧套,所述伺服电机右端的输出轴伸入至外壳内与第一胀紧套相连接,所述第一胀紧套外侧设置有主动同步轮,所述主动同步轮底端通过同步带与从动同步轮转动连接,所述从动同步轮内部嵌入有第二胀紧套,所述第二胀紧套圆心处与伸缩缸相连接,所述外壳左端顶部通过螺栓与诉伺服电机相互锁固。
[n0006] 优选的,所述伸缩缸包括缸体、滚珠丝杆、滚珠螺母、活塞、活塞杆、前盖和石墨铜套,所述缸体内部右侧圆心处设置有滚珠丝杆,所述滚珠丝杆横向贯穿滚珠螺母,且滚珠丝杆与滚珠螺母螺纹连接,所述滚珠螺母外侧通过螺栓与活塞相互锁固,所述活塞左端与活塞杆进行螺纹连接,所述缸体左端通过螺栓与前盖相互锁固,所述前盖内部设置有石墨铜套,所述活塞杆与前盖内的石墨铜套径向固定,所述缸体右端通过螺栓与外壳相互锁固,所述滚珠丝杆右端与第二胀紧套圆心处相连接。
[n0007] 优选的,所述输出轴和第一胀紧套呈同心设置,且第一胀紧套和主动同步轮呈同心设置。
[n0008] 优选的,所述主动同步轮和从动同步轮外侧均设置有卡齿,同步带内部设置有卡齿,且同步带内侧的卡齿与主动同步轮和从动同步轮相互啮合。
[n0009] 优选的,所述从动同步轮和第二胀紧套呈同心设置,且第二胀紧套与滚珠丝杆呈同心设置。
[n0010] 优选的,所述活塞表面呈光滑状,且缸体内壁与活塞贴合。
[n0011] 优选的,所述缸体内部前后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条,且活塞沿限位条滑动。
[n0012] 优选的,所述活塞杆表面呈光滑状,且石墨铜套内壁与活塞杆贴合。
[n0013]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折返式电缸,与同类型设备相比,具有如下改进:
[n0014]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折返式电缸,通过设置了连接机构,将伺服电机与连接机构的主动同步轮进行转动,通过主动同步轮、同步带和从动同步轮之间的配合带动滚珠丝杆进行转动,延展了伺服电机与电缸缸体之间的距离,将缸体安装在所需的位置上,使伺服电机可直线延展至便于固定的位置进行固定,便于对电缸进行安装,使电缸适应安装于较小空间的位置上。
[n0015]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n0016] 图2是本实用新型连接机构结构内部剖面图;
[n0017] 图3是本实用新型伸缩缸结构内部剖面图。
[n0018] 其中:伺服电机-1、输出轴-2、连接机构-3、伸缩缸-4、外壳-31、第一胀紧套-32、主动同步轮-33、同步带-34、从动同步轮-35、第二胀紧套-36、缸体-41、滚珠丝杆-42、滚珠螺母-43、活塞-44、活塞杆-45、前盖-46、石墨铜套-47。
[n0019] 下面将结合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n0020]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折返式电缸,包括伺服电机1、连接机构3和伸缩缸4,伺服电机1右端设置有输出轴2,伺服电机1右端通过螺栓与连接机构3相互锁固,且伺服电机1右端的输出轴2与连接机构3相连接,连接机构3左侧底端与伸缩缸4相互锁固,输出轴2和第一胀紧套32呈同心设置,且第一胀紧套32和主动同步轮33呈同心设置,使输出轴2带动主动同步轮33进行同心转动。
[n0021] 请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折返式电缸,连接机构3包括外壳31、第一胀紧套32、主动同步轮33、同步带34、从动同步轮35和第二胀紧套36,伺服电机1右端的输出轴2伸入至外壳31内与第一胀紧套32相连接,第一胀紧套32外侧设置有主动同步轮33,主动同步轮33底端通过同步带34与从动同步轮35转动连接,从动同步轮35内部嵌入有第二胀紧套36,第二胀紧套36圆心处与伸缩缸4相连接,外壳31左端顶部通过螺栓与诉伺服电机1相互锁固,主动同步轮33和从动同步轮35外侧均设置有卡齿,同步带34内部设置有卡齿,且同步带34内侧的卡齿与主动同步轮33和从动同步轮35相互啮合,使主动同步轮33转动时通过同步带34带动从动同步轮35进行转动,从动同步轮35和第二胀紧套36呈同心设置,且第二胀紧套36与滚珠丝杆42呈同心设置,使从动同步轮35转动时通过第二胀紧套36带动滚珠丝杆42圆心处进行转动。
[n0022] 请参阅图3,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折返式电缸,伸缩缸4包括缸体41、滚珠丝杆42、滚珠螺母43、活塞44、活塞杆45、前盖46和石墨铜套47,缸体41内部右侧圆心处设置有滚珠丝杆42,滚珠丝杆42横向贯穿滚珠螺母43,且滚珠丝杆42与滚珠螺母43螺纹连接,滚珠螺母43外侧通过螺栓与活塞44相互锁固,活塞44左端与活塞杆45进行螺纹连接,缸体41左端通过螺栓与前盖46相互锁固,前盖46内部设置有石墨铜套47,活塞杆45与前盖46内的石墨铜套47径向固定,缸体41右端通过螺栓与外壳31相互锁固,滚珠丝杆42右端与第二胀紧套36圆心处相连接,活塞44表面呈光滑状,且缸体41内壁与活塞44贴合,使活塞44沿缸体41内壁进行滑动,缸体41内部前后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条,且活塞44沿限位条滑动,对活塞44的移动轨迹进行限制,活塞杆45表面呈光滑状,且石墨铜套47内壁与活塞杆45贴合,对活塞杆45的移动轨迹进行限制。
[n0023]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提供一种折返式电缸,其工作原理如下;
[n0024] 第一,在使用前,首先需要对该装置进行安装,将缸体41固定在所需的位置上,且将活塞杆45与外部需要进行直线驱动的部件相连接,通过设置了连接机构3,将伺服电机1与连接机构3进行固定,延展了伺服电机1与电缸缸体41之间的距离,使伺服电机1可直线延展至便于固定的位置进行固定,便于对电缸进行安装,使电缸适应安装于较小空间的位置上;
[n0025] 第二,在使用时,将伺服电机1的接电端口与外部带有电源的智能控制设备相连接,通过外部智能控制设备对伺服电机1进行控制,伺服电机1驱动输出轴2进行转动,由于输出轴2和第一胀紧套32呈同心设置,且第一胀紧套32和主动同步轮33呈同心设置,使输出轴2带动主动同步轮33进行同心转动,主动同步轮33通过同步带34带动从动同步轮35进行转动,由于从动同步轮35和第二胀紧套36呈同心设置,且第二胀紧套36与滚珠丝杆42呈同心设置,使从动同步轮35转动时通过第二胀紧套36带动滚珠丝杆42圆心处进行转动,且由于活塞44表面呈光滑状,缸体41内壁与活塞44贴合,使活塞44沿缸体41内壁进行滑动,缸体41内部前后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条,活塞44沿限位条滑动,对活塞44的移动轨迹进行限制,活塞杆45表面呈光滑状,石墨铜套47内壁与活塞杆45贴合,对活塞杆45的移动轨迹进行限制,使滚珠丝杆42转动时通过与滚珠螺母43之间的螺纹配合带动滚珠螺母43进行径向移动,且滚珠螺母43带动活塞44和活塞杆45进行径向移动,通过活塞杆45对外部部件进行直线驱动。
[n0026]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提供一种折返式电缸,通过设置了连接机构3,将伺服电机1与连接机构3的主动同步轮3进行转动,通过主动同步轮3、同步带34和从动同步轮35之间的配合带动滚珠丝杆42进行转动,延展了伺服电机1与电缸缸体41之间的距离,将缸体41安装在所需的位置上,使伺服电机1可直线延展至便于固定的位置进行固定,便于对电缸进行安装,使电缸适应安装于较小空间的位置上。
[n0027]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并且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n0028]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
Claims (8)
[0001] 1.一种折返式电缸,包括伺服电机(1),所述伺服电机(1)右端设置有输出轴(2);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机构(3)和伸缩缸(4),所述伺服电机(1)右端通过螺栓与连接机构(3)相互锁固,且伺服电机(1)右端的输出轴(2)与连接机构(3)相连接,所述连接机构(3)左侧底端与伸缩缸(4)相互锁固,所述连接机构(3)包括外壳(31)、第一胀紧套(32)、主动同步轮(33)、同步带(34)、从动同步轮(35)和第二胀紧套(36),所述伺服电机(1)右端的输出轴(2)伸入至外壳(31)内与第一胀紧套(32)相连接,所述第一胀紧套(32)外侧设置有主动同步轮(33),所述主动同步轮(33)底端通过同步带(34)与从动同步轮(35)转动连接,所述从动同步轮(35)内部嵌入有第二胀紧套(36),所述第二胀紧套(36)圆心处与伸缩缸(4)相连接,所述外壳(31)左端顶部通过螺栓与诉伺服电机(1)相互锁固。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折返式电缸,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缸(4)包括缸体(41)、滚珠丝杆(42)、滚珠螺母(43)、活塞(44)、活塞杆(45)、前盖(46)和石墨铜套(47),所述缸体(41)内部右侧圆心处设置有滚珠丝杆(42),所述滚珠丝杆(42)横向贯穿滚珠螺母(43),且滚珠丝杆(42)与滚珠螺母(43)螺纹连接,所述滚珠螺母(43)外侧通过螺栓与活塞(44)相互锁固,所述活塞(44)左端与活塞杆(45)进行螺纹连接,所述缸体(41)左端通过螺栓与前盖(46)相互锁固,所述前盖(46)内部设置有石墨铜套(47),所述活塞杆(45)与前盖(46)内的石墨铜套(47)径向固定,所述缸体(41)右端通过螺栓与外壳(31)相互锁固,所述滚珠丝杆(42)右端与第二胀紧套(36)圆心处相连接。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折返式电缸,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2)和第一胀紧套(32)呈同心设置,且第一胀紧套(32)和主动同步轮(33)呈同心设置。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折返式电缸,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同步轮(33)和从动同步轮(35)外侧均设置有卡齿,同步带(34)内部设置有卡齿,且同步带(34)内侧的卡齿与主动同步轮(33)和从动同步轮(35)相互啮合。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折返式电缸,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同步轮(35)和第二胀紧套(36)呈同心设置,且第二胀紧套(36)与滚珠丝杆(42)呈同心设置。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折返式电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44)表面呈光滑状,且缸体(41)内壁与活塞(44)贴合。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折返式电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41)内部前后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条,且活塞(44)沿限位条滑动。
[0008]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折返式电缸,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45)表面呈光滑状,且石墨铜套(47)内壁与活塞杆(45)贴合。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A2594089A1|2005-03-03|Drive assembly for rotating and translating a shaft
CN205036820U|2016-02-17|一种带十字交叉滚子轴承的中空型谐波减速器
CN108748245A|2018-11-06|一种具有自锁功能的机器人机械手爪
CN214337722U|2021-10-01|一种折返式电缸
CN106300795B|2018-10-23|一种大减速比谐波减速一体机
CN206628939U|2017-11-10|柔轮输出谐波一体机
CN204794553U|2015-11-18|一种驱动装置
CN2884130Y|2007-03-28|一种自卷式长卷尺
CN110510052B|2021-09-03|一种油电混合摩托车的无刷电机
CN212343558U|2021-01-12|一种大吨位伺服电动缸
CN207920788U|2018-09-28|一种节能高效柴油机水泵机组
CN202129800U|2012-02-01|水下电动机械手二级摆动关节结构
CN210634467U|2020-05-29|一种车辆卡住用钢卡环直径调节装置
CN213236044U|2021-05-18|拨叉轴、换挡机构及调速器
CN110768459B|2021-05-14|一种永磁无刷直流行星齿轮减速电机
CN213088655U|2021-04-30|行星齿轮减速箱
CN212343557U|2021-01-12|一种微型伺服电动缸
CN211059314U|2020-07-21|一种具有高精密性能的减速机
CN213575368U|2021-06-29|一种双输出旋转平台减速机
CN102229145A|2011-11-02|水下电动机械手二级摆动关节结构
CN212909232U|2021-04-06|一种集成式电动缸
CN212106848U|2020-12-08|一种减速机铜套止退结构
CN210799652U|2020-06-19|小巧型电动连接螺栓
CN211377801U|2020-08-28|一种一体驱动器
CN209781628U|2019-12-13|一种电子换挡执行器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652638.9U|CN214337722U|2021-03-31|2021-03-31|一种折返式电缸|CN202120652638.9U| CN214337722U|2021-03-31|2021-03-31|一种折返式电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