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接器耳扣结构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接器耳扣结构,包括能够旋转的主体部和用于顶出电子卡的顶出部,顶出部自主体部的前侧下端向前凸伸形成,主体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外凸形成一卡点,所述卡点的朝向顶出部的一角被切削形成斜边,斜边与主体部前侧的夹角与主体部旋转打开的旋转角度相等。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耳扣结构在焊接过程中处于耳扣打开状态时耳扣的扣点与连接器主体不干涉,使得连接器主体的薄壁能保持弹性,避免耳扣扣点的保持力失效,且耳扣从打开状态旋转进入闭合状态时有段落感,用户体验佳。 公开号:CN214337023U 申请号:CN202120452813.XU 申请日:2021-03-02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林海燕;吴巧丽;蔡友华 申请人:Xing Wan Lian Electronics Co ltd; IPC主号:H01R13-627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器耳扣结构。 [n0002] DDR内存连接器,一般在其两端设置有顶卡用耳扣,该耳扣通过转轴与连接器主体枢接在一起。掰动耳扣时,耳扣以转轴为中心旋转工作。按照工作状态区分,耳扣位置状态可分为打开、闭合两状态。为使耳扣能在打开与闭合状态具有一定的保持力,一般耳扣都会设计一扣点,通过扣点与连接器主体干涉提供需要的保持力。现有的耳扣扣点设计,在耳扣处于打开状态时,会把连接器主体的薄壁撑开,存在以下缺点:(1)焊接过程,如果耳扣处于打开状态,那连接器主体的薄壁会被撑开着一起进度焊接炉,高温烘烤后,连接器主体薄壁会应力释放,失去原有的弹性,从而使得耳扣扣点的保持力失效。(2)耳扣从打开状态旋转进入闭合状态时,没有段落感,用户体验不佳。因此,需设计一种连接器耳扣结构,以改善前述缺陷。 [n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器耳扣结构,在焊接过程中处于耳扣打开状态时耳扣的扣点与连接器主体不干涉,使得连接器主体的薄壁能保持弹性,避免耳扣扣点的保持力失效,且耳扣从打开状态旋转进入闭合状态时有段落感,用户体验佳。 [n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器耳扣结构,包括能够旋转的主体部和用于顶出电子卡的顶出部,顶出部自主体部的前侧下端向前凸伸形成,主体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外凸形成一卡点,所述卡点的朝向顶出部的一角被切削形成斜边,斜边与主体部前侧的夹角与主体部旋转打开的旋转角度相等。 [n000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体部的左右两侧下部靠前的位置分别外凸形成铰接部和加强部,加强部与铰接部的上侧相连。 [n000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体部的前侧下端有二抵挡部,二抵挡部位于顶出部的左右两侧。 [n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顶出部的左右侧表面均凸伸形成补强结构,补强结构的后侧与抵挡部相接,补强结构的前侧与顶出部构成具有下侧壁和后侧壁及前侧和上侧均敞口的端子让位槽。 [n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端子让位槽的后侧壁与抵挡部平行。 [n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主体部的前侧和后侧均为竖直壁面,抵挡部和端子让位槽的后侧壁均为与主体部的前侧呈钝角的倾斜结构,抵挡部与主体部的前侧的延伸方向的夹角与主体部的旋转角度相等。 [n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补强结构是包括横向部分和平行抵挡部的竖向部分的L型结构,竖向部分的上侧与顶出部的上侧平齐,竖向部分的前侧为端子让位槽的后侧壁,竖向部分的后侧与抵挡部相接,横向部分的下侧与顶出部的下侧平齐,横向部分的上侧为端子让位槽的下侧壁。 [n0011]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端子让位槽的下侧壁为倾斜壁。 [n001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端子让位槽的后侧壁为弧形弯曲壁。 [n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连接器耳扣结构的有益效果如下: [n0014] (1)通过使卡点的斜边与主体部前侧的夹角与主体部旋转打开的旋转角度相等,使得在焊接过程中处于连接器耳扣结构打开状态时连接器耳扣结构的扣点与连接器主体不干涉,使得连接器主体的薄壁能保持弹性,避免连接器耳扣结构的扣点的保持力失效,且扣点保持力的存在使得连接器耳扣结构从打开状态旋转进入连接器主体内变为闭合状态时使扣点与连接器主体干涉时有段落感,用户体验佳。 [n0015] (2)通过顶出部的左右侧面设计补强结构,并且补强结构与顶出部之间构成端子让位槽,从而既避免了与端子干涉,又增加了耳扣顶出部的厚度,使得耳扣顶出部在顶出内存卡时不易断。 [n0016] 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n0017] 图1为连接器耳扣结构的示意图一。 [n0018] 图2为连接器耳扣结构的示意图二。 [n0019] 图3为连接器耳扣结构的示意图三。 [n0020] 图4为连接器耳扣结构与连接器主体配合时连接器耳扣结构打开状态的示意图一。 [n0021] 图5为连接器耳扣结构与连接器主体配合时连接器耳扣结构打开状态的示意图二。 [n0022] 附图标号说明:主体部1,上台阶面1a,中台阶面1b,下台阶面1c,斜面一1d,斜面二1e,加强部10,铰接部11,卡点12,斜边121,阶梯式掰动部 13,裂缝14,电子卡容纳槽15,前侧16,后侧17,顶出部2,抵挡部3,夹角 a,补强结构4,横向部分41,竖向部分42,端子让位槽5,下侧壁51,后侧壁 52,电子卡6,连接器主体100。 [n0023]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 [n0024] 请参考图1-5,所述的连接器耳扣结构包括能够旋转安装于连接器主体100 两端的安装槽内的主体部1和用于顶出电子卡6的顶出部2,顶出部2自主体部 1的前侧下端向前凸伸形成。 [n0025] 所述主体部1的左右两侧均包括上台阶面1a、中台阶面1b和下台阶面1c,主体部1左右两侧的上台阶面1a之间的距离大于主体部1左右两侧的中台阶面 1b之间的距离,主体部1左右两侧的中台阶面1b之间的距离大于主体部1左右两侧的下台阶面1c之间的距离,上台阶面1a和中台阶面1b之间通过斜面一1d 相连,中台阶面1b和下台阶面1c之间通过斜面二1e相连。所述主体部1的左右两侧下部靠前的位置分别凸伸形成加强部10和铰接部11,加强部10与铰接部11的上侧相连,加强部10为矩形块,以加强铰接部11的强度,避免铰接部11断裂。铰接部11和加强部10自中台阶面1b外凸形成,加强部10的上端与斜面一1d相连。主体部1的左右两侧中部靠后的位置分别凸伸形成卡点12,卡点12具体是自上台阶面1a外凸形成。所述卡点12的朝向顶出部的一角被切削形成斜边121,斜边121与主体部1的前侧16之间的夹角b与主体部1旋转打开的旋转角度c相等。所述主体部1的上端为阶梯式掰动部13。所述主体部1 的后侧中部开有竖向的裂缝14,裂缝14与主体部1前侧的电子卡容纳槽15连通。所述主体部1的前侧16和后侧17均为竖直壁面。 [n0026] 所述主体部1的前侧下端有二抵挡部3,二抵挡部3位于顶出部2的左右两侧,所述抵挡部3通过将下台阶面1c朝向顶出部2的一角切除后形成,抵挡部 3是与主体部1的前侧16呈钝角的倾斜结构,抵挡部3与前侧16的延伸方向的夹角a与主体部1的旋转角度相等,抵挡部3与斜边121平行。 [n0027] 所述顶出部2的左右侧表面均凸伸形成补强结构4,补强结构4的后侧与抵挡部3相接,补强结构4是包括横向部分41和平行抵挡部3的竖向部分42的L 型结构,竖向部分42的上侧与顶出部2的上侧平齐,竖向部分42的后侧与抵挡部3相接。横向部分41的下侧与顶出部2的下侧平齐。 [n0028] 所述补强结构4的前侧与顶出部2构成端子让位槽5,端子让位槽5具有下侧壁51和后侧壁52,端子让位槽5的后侧壁52为与主体部1的竖直侧呈钝角的倾斜结构,端子让位槽5的前侧和上侧均敞口,横向部分41的上侧为端子让位槽5的下侧壁51,端子让位槽5的下侧壁51为倾斜壁。竖向部分42的前侧为端子让位槽5的后侧壁52,端子让位槽5的后侧壁52与抵挡部3平行,端子让位槽5的后侧壁52为弧形弯曲壁。 [n0029] 本连接器耳扣结构通过使卡点的斜边121与主体部1前侧的夹角b与主体部1旋转打开的旋转角度相等,使得在焊接过程中处于连接器耳扣结构打开状态时连接器耳扣结构的卡点12与连接器主体不干涉,使得连接器主体的薄壁能保持弹性,避免连接器耳扣结构的卡点12的保持力失效,且卡点12保持力的存在使得连接器耳扣结构从打开状态旋转进入连接器主体内变为闭合状态时使卡点12与连接器主体干涉时有段落感,用户体验佳。 [n0030] 本连接器耳扣结构通过补强结构4,提供足够高的顶出高度同时,改善DDR 连接器耳扣在顶出电子卡6时容易断的问题。 [n0031] 以上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的实施例,而应当涵盖各种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本质进行的修改、等效组合。
权利要求:
Claims (9) [0001] 1.一种连接器耳扣结构,包括能够旋转的主体部和用于顶出电子卡的顶出部,顶出部自主体部的前侧下端向前凸伸形成,主体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外凸形成一卡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点的朝向顶出部的一角被切削形成斜边,斜边与主体部前侧的夹角与主体部旋转打开的旋转角度相等。 [000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耳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的左右两侧下部靠前的位置分别外凸形成铰接部和加强部,加强部与铰接部的上侧相连。 [000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耳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的前侧下端有二抵挡部,二抵挡部位于顶出部的左右两侧。 [0004]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耳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部的左右侧表面均凸伸形成补强结构,补强结构的后侧与抵挡部相接,补强结构的前侧与顶出部构成具有下侧壁和后侧壁及前侧和上侧均敞口的端子让位槽。 [0005]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耳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让位槽的后侧壁与抵挡部平行。 [0006]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耳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的前侧和后侧均为竖直壁面,抵挡部和端子让位槽的后侧壁均为与主体部的前侧呈钝角的倾斜结构,抵挡部与主体部的前侧的延伸方向的夹角与主体部的旋转角度相等。 [0007]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耳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结构是包括横向部分和平行抵挡部的竖向部分的L型结构,竖向部分的上侧与顶出部的上侧平齐,竖向部分的前侧为端子让位槽的后侧壁,竖向部分的后侧与抵挡部相接,横向部分的下侧与顶出部的下侧平齐,横向部分的上侧为端子让位槽的下侧壁。 [0008]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耳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让位槽的下侧壁为倾斜壁。 [0009]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耳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让位槽的后侧壁为弧形弯曲壁。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JP3804524B2|2006-08-02|コネクタ JP4203345B2|2008-12-24|カード型通信端末 EP1367497B1|2007-05-23|Flash memory apparatus having single body type rotary cover US6511770B2|2003-01-28|Battery casing with an ejector US7083439B1|2006-08-01|Mobile terminal apparatus JP3023276U|1996-04-16|電気コネクタ EP1657790B1|2008-03-12|A connector CN214337023U|2021-10-01|连接器耳扣结构 CN214204133U|2021-09-14|Ddr连接器耳扣结构 EP0898331A1|1999-02-24|Connector EP1544958B1|2011-04-27|Card connector JP3838996B2|2006-10-25|携帯電話機の電池逆入れ防止装置および携帯電話機 US6171127B1|2001-01-09|Holder for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214254895U|2021-09-21|卡槽连接器顶出机构 US5344348A|1994-09-06|Electrical terminal US20020048980A1|2002-04-25|Card connector equipped with means for preventing undesired card removal KR200434576Y1|2006-12-22|자동차 범퍼의 토잉 후크 캡 CN214152813U|2021-09-07|一种安全性良好的智能塑壳断路器 JP4003545B2|2007-11-07|差込プラグ CN210520676U|2020-05-15|一种安全餐具锁紧装置 CN201430289Y|2010-03-24|电连接器 CN211391194U|2020-09-01|安全带出口护盖和安全带出口饰盖组件 CN210576752U|2020-05-19|一种防水端子汽车线束 CN212848934U|2021-03-30|一种带开关结构的sd卡连接器 CN202957859U|2013-05-29|复合式终端翻转装置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452813.XU|CN214337023U|2021-03-02|2021-03-02|连接器耳扣结构|CN202120452813.XU| CN214337023U|2021-03-02|2021-03-02|连接器耳扣结构|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