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汽车电路连接器保护外壳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电路连接器保护外壳,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一电线及第二电线,其特征在于,第一壳体的顶端与固定块的底端固定连接,固定块的顶端内壁与第一电线的底端卡扣连接,固定块的四周等距与螺栓的一端螺纹连接,第一壳体的中间部位与第一防滑环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一壳体的底端内壁安装有内螺纹,第一壳体的底端与第二壳体的顶端外圈螺纹连接,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间隙中安装有第一气密垫圈,第一壳体的底端中间部位与弹簧杆的顶端固定连接,弹簧杆的底端与线路接头的顶端固定连接,第二壳体的顶端中间部位与接线底座的底端卡扣连接,接线底座的底端四周安装有螺丝,第二壳体的内部安装有线路转接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公开号:CN214337013U 申请号:CN202120496686.3U 申请日:2021-03-09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邓钢 申请人:Dongguan Guolian Electronics Co ltd; IPC主号:H01R13-52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电气连接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汽车电路连接器保护外壳。 [n0002]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与汽车息息相关,而安全问题又是重中之重,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发展迅猛,相比于传统的内燃机车,新能源汽车上的电气元件覆盖比例增加。电气元件之间需要通过线路连接,而在汽车行驶的过程可能出现雨天、路面积水等情况,外部的水以及汽车内部产生的水气可能会影响到电气元件工作的稳定性,但大多数连接器均不能直接设计成防水,不耐用,寿命短等,不良问题一直困扰了整车厂商及社会发展。传统的连接器需要通过防水密封件作为辅助元件与连接配合使用,十分不方便,因此,一种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且结构简单的汽车控制线路连接器成为实际需求。 [n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电路连接器保护外壳,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n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电路连接器保护外壳,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一电线及第二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的顶端与固定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的顶端内壁与所述第一电线的底端卡扣连接,所述固定块的四周等距与螺栓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壳体的中间部位与第一防滑环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壳体的底端内壁安装有内螺纹,所述第一壳体的底端与所述第二壳体的顶端外圈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的间隙中安装有第一气密垫圈,所述第一壳体的底端中间部位与弹簧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杆的底端与线路接头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壳体的顶端中间部位与接线底座的底端卡扣连接,所述接线底座的底端四周安装有螺丝,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安装有线路转接器,所述第二壳体的底端与所述第二电线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线路转接器的外侧等距与导热金属片的内侧固定连接。 [n0005] 进一步的,所述螺丝的底端与所述第二壳体的顶端螺纹连接。 [n0006] 进一步的,所述接线底座的底端与线路接头的底端嵌合连接。 [n0007]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防滑环与第二防滑环的外侧分别设有防滑螺纹。 [n0008] 进一步的,所述线路转接器的顶端与所述接线底座的底端电性连接。 [n0009]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线的顶端与固定块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n001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n0011]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的第一气密垫圈与第二气密垫圈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潮防水效果,同时弹簧杆让线路接头与接线底座保持紧密接触的状态,避免线路接触不良。而在线路转接器的四周等距安装有导热金属片,可以有效的降低线路温度,防止高温引发线路烧毁。 [n0012]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n0013] 图1是一种汽车电路连接器保护外壳的整体截面示意图; [n0014] 图2是一种汽车电路连接器保护外壳的整体俯视示意图。 [n0015] 附图标记: [n0016] 1、第一电线;2、固定块;3、第一壳体;4、螺栓;5、第一防滑环;6、第一气密垫圈;7、内螺纹;8、弹簧杆;9、线路接头;10、接线底座;11、第二气密垫圈;12、螺丝;13、第二防滑环;14、线路转接器;15、第二壳体;16、导热金属片;17、第二电线。 [n0017]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n0018]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顶部”、“底部”、“一侧”、“另一侧”、“前面”、“后面”、“中间部位”、“内部”、“顶端”、“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n0019] 请参阅图1-2,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汽车电路连接器保护外壳,包括第一壳体3、第二壳体15、第一电线1及第二电线17,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3的顶端与固定块2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2的顶端内壁与所述第一电线1的底端卡扣连接,所述固定块2的四周等距与螺栓4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壳体3的中间部位与第一防滑环5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壳体3的底端内壁安装有内螺纹7,所述第一壳体3的底端与所述第二壳体15的顶端外圈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壳体3与所述第二壳体15的间隙中安装有第一气密垫圈6,所述第一壳体3的底端中间部位与弹簧杆8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杆8的底端与线路接头9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壳体15的顶端中间部位与接线底座10的底端卡扣连接,所述接线底座10的底端四周安装有螺丝12,所述第二壳体15的内部安装有线路转接器14,所述第二壳体15的底端与所述第二电线17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线路转接器14的外侧等距与导热金属片16的内侧固定连接。 [n0020]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所述螺丝12的底端与所述第二壳体15的顶端螺纹连接,所述接线底座10的底端与线路接头9的底端嵌合连接,所述第一防滑环5与第二防滑环13的外侧分别设有防滑螺纹,所述线路转接器14的顶端与所述接线底座10的底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线1的顶端与固定块2之间通过螺栓4固定连接。 [n0021] 工作原理:第一电线1通过螺栓4与第一壳体3相互固定,而线路接头9与接线底座10相互嵌合连接,第一气密垫圈6与第二气密垫圈11可以增大装置间的气密性,防止水汽进入到连接器中,防止发生线路故障。同时导热金属片16可以加快线路转接器14的散热。 [n0022]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的第一气密垫圈与第二气密垫圈可以起到很好的防潮防水效果,同时弹簧杆让线路接头与接线底座保持紧密接触的状态,避免线路接触不良。而在线路转接器的四周等距安装有导热金属片,可以有效的降低线路温度,防止高温引发线路烧毁。 [n0023]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Claims (6) [0001] 1.一种汽车电路连接器保护外壳,包括第一壳体(3)、第二壳体(15)、第一电线(1)及第二电线(17),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3)的顶端与固定块(2)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2)的顶端内壁与所述第一电线(1)的底端卡扣连接,所述固定块(2)的四周等距与螺栓(4)的一端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壳体(3)的中间部位与第一防滑环(5)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壳体(3)的底端内壁安装有内螺纹(7),所述第一壳体(3)的底端与所述第二壳体(15)的顶端外圈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壳体(3)与所述第二壳体(15)的间隙中安装有第一气密垫圈(6),所述第一壳体(3)的底端中间部位与弹簧杆(8)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杆(8)的底端与线路接头(9)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壳体(15)的顶端中间部位与接线底座(10)的底端卡扣连接,所述接线底座(10)的底端四周安装有螺丝(12),所述第二壳体(15)的内部安装有线路转接器(14),所述第二壳体(15)的底端与所述第二电线(17)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线路转接器(14)的外侧等距与导热金属片(16)的内侧固定连接。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电路连接器保护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螺丝(12)的底端与所述第二壳体(15)的顶端螺纹连接。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电路连接器保护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底座(10)的底端与线路接头(9)的底端嵌合连接。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电路连接器保护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滑环(5)与第二防滑环(13)的外侧分别设有防滑螺纹。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电路连接器保护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路转接器(14)的顶端与所述接线底座(10)的底端电性连接。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电路连接器保护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线(1)的顶端与固定块(2)之间通过螺栓(4)固定连接。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US7828591B2|2010-11-09|Connector for a device CN214337013U|2021-10-01|一种汽车电路连接器保护外壳 CN105392318A|2016-03-09|一种应用于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的密封壳 CN205583225U|2016-09-14|一种具有断路报警功能的连接器 CN210609941U|2020-05-22|一种防尘防水的车载终端 KR200467142Y1|2013-06-04|커넥터 어셈블리 CN214227797U|2021-09-17|一种透气型电缆接头 CN210517141U|2020-05-12|一种高压连接器及电池箱 CN214797917U|2021-11-19|一种防水连接器 CN209748962U|2019-12-06|一种电动车控制器防水外壳 CN211404876U|2020-09-01|防油连接器 CN212783363U|2021-03-23|高防护大功率保险盒 CN212540601U|2021-02-12|一种车用绝缘耐压检测装置 CN211700745U|2020-10-16|防水连接器和车辆 CN213905672U|2021-08-06|连接器和车辆 CN214189555U|2021-09-14|保险丝盒总成和车辆 CN214795639U|2021-11-19|高防护伺服驱动器 CN210576857U|2020-05-19|一种用于负极搭铁汽车交流发电机尾部固定插接器 CN210123759U|2020-03-03|电池总成和电动汽车 CN209233040U|2019-08-09|一种具有防水结构的连接器 CN212230705U|2020-12-25|新能源汽车连接器的防水结构 CN206313159U|2017-07-07|一种电连接器 JPH0988824A|1997-03-31|圧縮機の露出電装部品覆蓋構造 CN212571478U|2021-02-19|一种太阳能逆变器高稳定性连接头 CN210694115U|2020-06-05|无外露线的防爆车牌识别摄像机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496686.3U|CN214337013U|2021-03-09|2021-03-09|一种汽车电路连接器保护外壳|CN202120496686.3U| CN214337013U|2021-03-09|2021-03-09|一种汽车电路连接器保护外壳|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