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大功率射频连接器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新型大功率射频连接器,包括公头和母头,公头包括从内向外依次分布的公针和第一绝缘体,母头包括从内向外依次分布的母针和第二绝缘体,公针与母针连接,第一绝缘体设有第一收容腔,公针收容于第一收容腔内,第二绝缘体插接至第一收容腔内并与第一绝缘体的内侧壁抵触,第二绝缘体设有第二收容腔,母针收容于第二收容腔内,公针插接至第二收容腔内并与第二绝缘体的内侧壁抵触;公针内收于第一绝缘体上的第一收容腔,母针内收于第二绝缘体上的第二收容腔,使得公针与母针插接完成后不存在外露部分,消除了第二绝缘体与公针的配合间隙以及第一绝缘体与第二绝缘体的配合间隙,利于电气性能的提升。 公开号:CN214336973U 申请号:CN202120623439.5U 申请日:2021-03-26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王怀念;杨华杰;汪贤兵 申请人:Guangdong Guochang Technology Co ltd; IPC主号:H01R13-40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射频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新型大功率射频连接器。 [n0002] 随着半导体/医疗/激光/及军工的飞速发展,射频连接器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现有的射频连接器通常由公头和母头组成,公头上设有公针,母头上设有与公针配合并电连接的母针,为了确保射频连接器电气性能的稳定性,需分别在公针与母针上套设绝缘体,而为了保证公针与母针能够进行有效的插接,公针和/或母针的一端需要外露于与其连接的绝缘体,如此,在公针与母针插接完成后,公针和/或母针上的一部分仍会外露于绝缘体,限制了射频连接器电气性能的提升;随着用电设备功率要求的增大,对于公头与母头之间电气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现有的射频连接器的电气性能已无法满足用电设备的大功率需求。 [n0003]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气性能好的新型大功率射频连接器。 [n0004]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新型大功率射频连接器,包括公头和母头,所述公头包括从内向外依次分布的公针、第一绝缘体和第一壳体,所述第一绝缘体夹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公针之间,所述母头包括从内向外依次分布的母针、第二绝缘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二绝缘体夹设于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母针之间,所述公针与所述母针连接,所述第一绝缘体设有第一收容腔,所述公针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腔内,所述第二绝缘体插接至所述第一收容腔内并与第一绝缘体的内侧壁抵触,所述第二绝缘体设有第二收容腔,所述母针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腔内,所述公针插接至所述第二收容腔内并与所述第二绝缘体的内侧壁抵触。 [n0005]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二绝缘体之间形成第三收容腔,所述第一绝缘体插接至所述第三收容腔内并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侧壁抵触。 [n0006]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一绝缘体之间形成第四收容腔,所述第二绝缘体插接至所述第四收容腔内并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壁抵触。 [n0007]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快插拔结构,用以锁定所述第二壳体。 [n0008] 进一步的,所述公针靠近所述母针的端部设有第三绝缘体。 [n0009]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用于连接外部构件的法兰盘。 [n0010] 进一步的,所述公头配接有与所述公针连接的同轴电缆,所述同轴电缆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壳体螺纹连接的连接件。 [n0011] 进一步的,所述同轴电缆包括内导体以及设于所述内导体外部的外导体,所述内导体与所述公针电连接,所述外导体靠近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设有翻边,所述翻边搭接于所述连接件的一端并与所述第一壳体抵触。 [n0012]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设有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夹持于所述外导体上。 [n0013] 进一步的,所述外导体上还设有与所述连接件螺纹连接的紧固件,所述紧固件与所述夹持部抵触。 [n0014]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大功率射频连接器具有电气性能好的特点,公针内收于第一绝缘体上的第一收容腔,母针内收于第二绝缘体上的第二收容腔,使得公针与母针插接完成后不存在外露部分,确保了本新型大功率射频连接器的电气性能的稳定性;第二绝缘体的内侧壁抵触于公针上,第一绝缘体的内侧壁抵触于第二绝缘体上,消除了第二绝缘体与公针的配合间隙以及第一绝缘体与第二绝缘体的配合间隙,提升了第一绝缘体与第二绝缘体对公针与母针的密封性,利于电气性能的提升。 [n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新型大功率射频连接器的局部爆炸图; [n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新型大功率射频连接器的同轴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n0017]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新型大功率射频连接器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公头与母头脱离状态下); [n0018]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新型大功率射频连接器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公头与母头插接状态下)。 [n0019] 标号说明: [n0020] 1、公头;11、公针;111、第三绝缘体;12、第一绝缘体;121、第一收容腔;13、第一壳体;131、第四收容腔;132、挡圈;133、外接触头;134、密封胶圈;14、推拉外壳;141、复位弹簧;142、锁合钢珠;143、识别胶圈;2、母头;21、母针;22、第二绝缘体;221、第二收容腔;23、第二壳体;231、第三收容腔;24、法兰盘;3、同轴电缆;31、内导体;32、第四绝缘体;33、外导体;331、翻边;332、抱箍;34、连接件;341、夹持部;35、紧固件。 [n0021]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n0022] 请参照图1至图4,新型大功率射频连接器,包括公头1和母头2,所述公头1包括从内向外依次分布的公针11、第一绝缘体12和第一壳体13,所述第一绝缘体12夹设于所述第一壳体13与所述公针11之间,所述母头2包括从内向外依次分布的母针21、第二绝缘体22和第二壳体23,所述第二绝缘体22夹设于所述第二壳体23与所述母针21之间,所述公针11与所述母针21连接,所述第一绝缘体12设有第一收容腔121,所述公针11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腔121内,所述第二绝缘体22插接至所述第一收容腔121内并与第一绝缘体12的内侧壁抵触,所述第二绝缘体22设有第二收容腔221,所述母针21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腔221内,所述公针11插接至所述第二收容腔221内并与所述第二绝缘体22的内侧壁抵触。 [n0023]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公针11内收于第一绝缘体12上的第一收容腔121,母针21内收于第二绝缘体22上的第二收容腔221,使得公针11与母针21插接完成后不存在外露部分,确保了本新型大功率射频连接器的电气性能的稳定性;第二绝缘体22的内侧壁抵触于公针11上,第一绝缘体12的内侧壁抵触于第二绝缘体22上,消除了第二绝缘体22与公针11的配合间隙以及第一绝缘体12与第二绝缘体22的配合间隙,提升了第一绝缘体12与第二绝缘体22对公针11与母针21的密封性,利于电气性能的提升。 [n0024]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壳体23与所述第二绝缘体22之间形成第三收容腔231,所述第一绝缘体12插接至所述第三收容腔231内并与所述第二壳体23的内侧壁抵触。 [n0025] 由上述描述可知,所述第三收容腔231能够收容所述第二绝缘体22,减少了所述第二绝缘体22的外露部分,并且能够供所述第一绝缘体12进行插接,进一步提升了第一绝缘体12与第二绝缘体22对公针11与母针21的密封性。 [n0026]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壳体13与所述第一绝缘体12之间形成第四收容腔131,所述第二绝缘体22插接至所述第四收容腔131内并与所述第一壳体13的内侧壁抵触。 [n0027] 由上述描述可知,所述第四收容腔131能够收容所述第一绝缘体12,减少了所述第一绝缘体12的外露部分,并且能够供所述第二壳体23体进行插接。 [n0028]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壳体13上设有用以锁定所述第二壳体23的快插拔结构。 [n0029] 由上述描述可知,所述快插拔结构能够实现所述公头1与所述母头2的快速插拔,提升了装配的便捷性。 [n0030] 进一步的,所述公针11靠近所述母针21的端部设有第三绝缘体111。 [n0031] 由上述描述可知,所述第三绝缘体111能够降低所述公针11尖端放电的风险,利于电气性能的进一步提升。 [n0032]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壳体23上设有用于连接外部构件的法兰盘24。 [n0033] 由上述描述可知,所述法兰盘24便于所述母头2与外部构件连接,便于装配。 [n0034] 进一步的,所述公头1配接有与所述公针11连接的同轴电缆3,所述同轴电缆3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壳体13螺纹连接的连接件34。 [n0035] 由上述描述可知,所述同轴电缆3通过所述连接件34与所述第一壳体13连接,确保了所述第一壳体13与所述同轴电缆3连接的可靠性。 [n0036] 进一步的,所述同轴电缆3包括内导体31以及设于所述内导体31外部的外导体33,所述内导体31与所述公针11电连接,所述外导体33靠近所述第一壳体13的一端设有翻边331,所述翻边331搭接于所述连接件34的一端并与所述第一壳体13抵触。 [n0037] 由上述描述可知,可通过改变所述第一壳体13与所述连接件34的螺纹行程,对所述翻边331与所述第一壳体13之间的作用力进行调节,进一步提升了所述第一壳体13与所述同轴电缆3连接的可靠性。 [n0038]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34的另一端设有夹持部341,所述夹持部341夹持于所述外导体33上。 [n0039] 由上述描述可知,所述连接件34可通过所述夹持部341夹持于所述外导体33上,确保了所述连接件34与所述外导体33连接的可靠性。 [n0040] 进一步的,所述外导体33上还设有与所述连接件34螺纹连接的紧固件35,所述紧固件35与所述夹持部341抵触。 [n0041] 由上述描述可知,可通过调节所述紧固件35与所述连接件34的螺纹行程对所述夹持部341作用于所述外导体33的夹持力进行调节。 [n0042] 实施例一 [n0043] 请参照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新型大功率射频连接器,包括公头1和母头2,具体的,请结合图3和图4,所述公头1包括从内向外依次分布的公针11、第一绝缘体12和第一壳体13,所述第一绝缘体12夹设于所述第一壳体13与所述公针11之间,所述母头2包括从内向外依次分布的母针21、第二绝缘体22和第二壳体23,所述第二绝缘体22夹设于所述第二壳体23与所述母针21之间,所述公针11与所述母针21连接,所述第一绝缘体12设有第一收容腔121,所述公针11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腔121内,所述第二绝缘体22插接至所述第一收容腔121内并与第一绝缘体12的内侧壁抵触,所述第二绝缘体22设有第二收容腔221,所述母针21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腔221内,所述公针11插接至所述第二收容腔221内并与所述第二绝缘体22的内侧壁抵触;也就是说,所述第二绝缘体22的内侧壁抵触在所述公针11上,以对所述公针11以及所述母针21进行绝缘防护,所述第一绝缘体12的内侧壁抵触在所述第二绝缘体22的外侧壁上,不仅对所述第二绝缘体22进行绝缘保护,同时还对所述第二绝缘体22起到收紧作用,使得所述第二绝缘体22紧紧裹套于所述公针11与所述母针21上,确保了电气性能的稳定性。 [n0044] 优选的,所述第二壳体23与所述第二绝缘体22之间形成第三收容腔231,所述第一绝缘体12插接至所述第三收容腔231内并与所述第二壳体23的内侧壁抵触,容易理解的,所述第三收容腔231能够收容所述第二绝缘体22,减少了所述第二绝缘体22的外露部分,并且能够供所述第一绝缘体12进行插接,进一步提升了第一绝缘体12与第二绝缘体22对公针11与母针21的密封性;具体的,所述第一壳体13与所述第一绝缘体12之间形成第四收容腔131,所述第二绝缘体22插接至所述第四收容腔131内并与所述第一壳体13的内侧壁抵触,所述第四收容腔131能够收容所述第一绝缘体12,减少了所述第一绝缘体12的外露部分,并且能够供所述第二壳体23体进行插接。 [n0045] 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13上设有快插拔结构,用以锁定所述第二壳体23,容易理解的,所述快插拔结构能够实现所述公头1与所述母头2的快速插拔,提升了装配的便捷性;具体的,请结合图3,所述快插拔结构包括推拉外壳14、复位弹簧141和锁合钢珠142,所述第一壳体13上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沿所述第一壳体13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推拉外壳14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13的所述滑动槽内,所述复位弹簧14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13连接,所述复位弹簧141的另一端与所述推拉外壳14连接;所述第一壳体13上还开设有连通所述滑动槽以及所述第四收容腔131的钢珠孔,所述锁合钢珠142设于所述钢珠孔内;更具体的,所述复位弹簧141为位于所述滑动槽内的压缩弹簧,所述推拉外壳14上设有与用于抵推所述锁合钢珠142的抵推部,在自然状态下,所述复位弹簧141推动所述推拉外壳14的所述抵推部抵压在所述锁合钢珠142上,使得所述锁合钢珠142的一部分外露于所述第四收容腔131内,当需要将所述公头1与所述母头2进行插接时,推动所述推拉外壳14,使得所述抵推部脱离对所述锁合钢珠142的抵压后,将所述母头2上的所述第二壳体23插接至所述第四收容腔131内,所述第二壳体23会抵顶所述锁合钢珠142沿所述钢珠孔向所述靠近所述滑动槽的一侧移动,当所述第二壳体23完全插入所述第四收容腔131后,松开所述推拉外壳14使其复位,所述抵推部重新抵压在所述锁合钢珠142上并推动所述锁合钢珠142对所述第二壳体23进行锁定(如图4所示)。 [n0046] 详细的,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第四收容腔131内还设有与所述第二壳体23配合连接的外接触头133,所述外接触头133夹设于所述第一壳体13与所述第一绝缘体12之间,所述外接触头133上还设有密封胶圈134,当所述第二壳体23插接至所述第四收容腔131内时,所述第二壳体23的端部与所述密封胶圈134抵触,所述外接触头133抵触于所述第二壳体23的内侧壁。 [n0047] 请结合图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13靠近所述母头2的一端还设有挡圈132,所述挡圈132与所述第一壳体13可拆卸连接,所述挡圈132与所述第一壳体13共同构成所述滑动槽,如此,便于所述推拉外壳14、复位弹簧141以及所述锁合钢珠142的安装;具体的,所述挡圈132上设有对所述第二壳体23的插接进行导向的导向部,如此,便于所述公头1与所述母头2的插接。 [n0048] 详细的,所述滑动槽内还设有识别胶圈143,所述识别胶圈143靠近所述挡圈132设置,当所述推拉外壳14上的所述抵推部完全抵压在所述锁合钢珠142上时,所述推拉外壳14会将所述识别胶圈143会遮挡于所述滑动槽,反之,当所述推拉外壳14上的所述抵推部未完全抵压在所述锁合钢珠142上时,所述识别胶圈143会外露于所述滑动槽;如此,便于装配人员快速对所述快插拔结构的具体结构状态进行识别。 [n0049] 优选的,所述公针11靠近所述母针21的端部设有第三绝缘体111,容易理解的,所述第三绝缘体111能够降低所述公针11尖端放电的风险,利于电气性能的进一步提升;可选的,所述第一绝缘体12、第二绝缘体22以及所述第三绝缘体111的材质可以是ETFE(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或PTFE(聚四氟乙烯)材质,具体可根据实际的应用需求进行选择。 [n0050] 为便于母头2与外部构件的装配,所述第二壳体23上设有用于连接外部构件的法兰盘24,容易理解的,现有技术中的射频连接器的母头2均通过焊接的方式与外部构件连接,本新型大功率射频连接器通过在所述第二壳体23上设置法兰盘24,使得所述母头2与外部构件的连接更加便捷高效。 [n0051] 优选的,请结合图2和图3,所述公头1配接有与所述公针11连接的同轴电缆3,所述同轴电缆3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壳体13螺纹连接的连接件34,具体的,所述同轴电缆3包括从内到向外依次相连的内导体31、第四绝缘体32和外导体33,所述内导体31与所述公针11电连接,所述外导体33靠近所述第一壳体13的一端设有翻边331,所述翻边331搭接于所述连接件34的一端并与所述第一壳体13抵触,所述翻边331上套设有抱箍332,所述翻边331通过所述抱箍332固定于所述连接件34上,容易理解的,可通过改变所述第一壳体13与所述连接件34的螺纹行程,对所述翻边331与所述第一壳体13之间的作用力进行调节,进一步提升了所述第一壳体13与所述同轴电缆3连接的可靠性;更具体的,所述连接件34的另一端设有夹持部341,所述夹持部341夹持于所述外导体33上,所述外导体33上还设有与所述连接件34螺纹连接的紧固件35,所述紧固件35与所述夹持部341抵触,容易理解的,可通过调节所述紧固件35与所述连接件34的螺纹行程对所述夹持部341作用于所述外导体33的夹持力进行调节,通过上述结构对同轴电缆3进行紧固,使得本新型大功率射频连接器对同轴电缆3的保持力大大增强,是传统射频连接器保持力的3倍以上。 [n0052]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大功率射频连接器具有电气性能好的特点,公针内收于第一绝缘体上的第一收容腔,母针内收于第二绝缘体上的第二收容腔,使得公针与母针插接完成后不存在外露部分,确保了本新型大功率射频连接器的电气性能的稳定性;第二绝缘体的内侧壁抵触于公针上,第一绝缘体的内侧壁抵触于第二绝缘体上,消除了第二绝缘体与公针的配合间隙以及第一绝缘体与第二绝缘体的配合间隙,提升了第一绝缘体与第二绝缘体对公针与母针的密封性,利于电气性能的提升;第一壳体上设置的快插拔结构实现了公头与母头的快速插拔;公针端部设置的第三绝缘体降低了公针尖端放电的风险,增强了电气性能的稳定性;通过对同轴电缆的外导体上的结构设计,使得本新型大功率射频连接器的保持力大大提升,满足了大功率用电设备的性能要求。 [n0053]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Claims (10) [0001] 1.新型大功率射频连接器,包括公头和母头,所述公头包括从内向外依次分布的公针、第一绝缘体和第一壳体,所述第一绝缘体夹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公针之间,所述母头包括从内向外依次分布的母针、第二绝缘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二绝缘体夹设于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母针之间,所述公针与所述母针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体设有第一收容腔,所述公针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腔内,所述第二绝缘体插接至所述第一收容腔内并与第一绝缘体的内侧壁抵触,所述第二绝缘体设有第二收容腔,所述母针收容于所述第二收容腔内,所述公针插接至所述第二收容腔内并与所述第二绝缘体的内侧壁抵触。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大功率射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二绝缘体之间形成第三收容腔,所述第一绝缘体插接至所述第三收容腔内并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侧壁抵触。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大功率射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一绝缘体之间形成第四收容腔,所述第二绝缘体插接至所述第四收容腔内并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壁抵触。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大功率射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快插拔结构,用以锁定所述第二壳体。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大功率射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公针靠近所述母针的端部设有第三绝缘体。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大功率射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用于连接外部构件的法兰盘。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大功率射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公头配接有与所述公针连接的同轴电缆,所述同轴电缆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壳体螺纹连接的连接件。 [000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大功率射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同轴电缆包括内导体以及设于所述内导体外部的外导体,所述内导体与所述公针电连接,所述外导体靠近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设有翻边,所述翻边搭接于所述连接件的一端并与所述第一壳体抵触。 [0009]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大功率射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设有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夹持于所述外导体上。 [001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型大功率射频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导体上还设有与所述连接件螺纹连接的紧固件,所述紧固件与所述夹持部抵触。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100530826C|2009-08-19|带有电缆夹持部件的同轴连接器 US6692285B2|2004-02-17|Push-on, pull-off coaxial connector apparatus and method US6929508B1|2005-08-16|Coaxial cable connector with viewing window US6619876B2|2003-09-16|Coaxial connector apparatus and method US6830479B2|2004-12-14|Universal crimping connector US20150064957A1|2015-03-05|Quick self-locking thread coupling interface connector mechanism US6210221B1|2001-04-03|Microwave quick connect/disconnect coaxial connectors US8449314B1|2013-05-28|Latching system for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1809822B|2013-07-31|具有冗余的端子锁定的连接器 US20050048836A1|2005-03-03|Universal crimping connector US20050159041A1|2005-07-21|Crimpable wire connector assembly US7811113B2|2010-10-12|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fault closure lockout JP2008532204A|2008-08-14|改良したシールドを有する同軸ケーブルコネクタ US6641421B1|2003-11-04|High-voltage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related method CN103855532A|2014-06-11|一种具有快速解锁结构的连接器 CN214336973U|2021-10-01|新型大功率射频连接器 US9748710B2|2017-08-29|RF connector with push-on connection US20120252267A1|2012-10-04|Connector having a tapered lock jonit CN202633583U|2012-12-26|射频连接器及其接触件 CN112864679A|2021-05-28|新型大功率射频连接器 US3828304A|1974-08-06|Slide-on rf connector US10446975B1|2019-10-15|Male connector for non-arcing electrical coupling US10840614B2|2020-11-17|Wire-to-wire connector with shunt CN110364886B|2020-11-13|连接器以及带连接器的电线 US8814589B2|2014-08-26|Plug connector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623439.5U|CN214336973U|2021-03-26|2021-03-26|新型大功率射频连接器|CN202120623439.5U| CN214336973U|2021-03-26|2021-03-26|新型大功率射频连接器|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