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铜铝排母线和线缆连接器,其包括:金属导体底座、第一底座盖板、第二底座盖板、若干压紧螺栓和绝缘壳体,其中,金属导体底座具有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第一安装部用于安装线缆,第二安装部用于安装母线;第一安装部内还设置有金属导体挡片结构;第一底座盖板安装于第一安装部的顶部开口上,第二底座盖板安装于第二安装部的顶部开口上;第一底座盖板上和第二底座盖板上均开设有螺纹通孔;绝缘壳体可拆卸地套设在金属导体底座上、第一底座盖板上和第二底座盖板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全性高,安装和拆卸方便,能够有效节约安装空间,方便实用。
公开号:CN214336941U
申请号:CN202120604224.9U
申请日:2021-03-23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李仕模;赵丛培;汪翔;薄英杰;候德付;杨保安
申请人:Guizhou Huilongyuan Electric Co ltd;
IPC主号:H01R4-38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基础电气元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铜铝排母线和线缆连接器。
[n0002] 线缆是是光缆、电缆等物品的统称。线缆的用途有很多,主要用于控制安装、连接设备、输送电力等多重作用,是日常生活中常见而不可缺少的一种电器元件。
[n0003] 母线是指多个设备以并列分支的形式接在其上的一条共用的通路。在电力系统中,母线将配电装置中的各个载流分支回路连接在一起,起着汇集、分配和传送电能的作用。母线从材质上分类可以是铜制母线、铝制母线等;母线从形状上分类可以是矩形母线(即排状)、圆形母线、管形母线等。
[n0004] 铜铝排母线和线缆连接器是指能够将线缆与母线连接在一起,实现线缆与母线之间电能传输的结构。
[n0005] 目前,传统的铜铝排母线和线缆连接方式是,通过与线缆相匹配的线鼻子,将线缆的一端压紧后,再通过螺栓螺母安装至已经打好圆孔的铜铝排上,方式简单。但是,采用压接线鼻子安装方式,操作麻烦,安装效率较低,且由于螺栓一般较长,铜铝排母线间距较大,导致了电气设备布置空间较大。
[n0006] 因此,目前亟需一种铜铝排母线和线缆连接器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n0007]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铜铝排母线和线缆连接器,其能够解决目前采用压接线鼻子安装方式,操作麻烦,安装效率较低,且由于螺栓一般较长,铜铝排母线间距较大,导致了电气设备布置空间较大的技术问题。
[n0008]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n0009] 一种铜铝排母线和线缆连接器,其包括:金属导体底座、第一底座盖板、第二底座盖板、若干压紧螺栓和绝缘壳体,其中,
[n0010] 所述金属导体底座具有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均为具有顶部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第一安装部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进线口,所述第二安装部的一侧开设有第二进线口;
[n0011] 所述第一安装部内还设置有金属导体挡片结构,所述金属导体挡片结构与所述第一进线口相对设置;
[n0012] 所述第一底座盖板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部的顶部开口上,所述第二底座盖板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顶部开口上;所述第一底座盖板上和所述第二底座盖板上均开设有供所述压紧螺栓穿过的螺纹通孔;
[n0013] 所述绝缘壳体可拆卸地套设在所述金属导体底座上、所述第一底座盖板上和所述第二底座盖板上。
[n0014]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n0015] (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底座盖板和压紧螺栓能够实现线缆的快速固定,通过第二底座盖板和压紧螺栓能够实现铜铝排母线的快速固定,线缆和铜铝排母线同时与金属导体底座接触,从而能够实现电能交换,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n0016] (2)本实用新型安装空间较小、绝缘性安全性更高、可根据实际需要随时调整的线缆连接方式,进而提高安装、改造、调整、生产的效率。
[n0017]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n0018] 进一步,所述第一进线口呈圆形状或椭圆形状;所述第二进线口呈多边形状。
[n0019]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圆形状或椭圆形状的第一进线口能够与线缆形状匹配,多边形状的第二进线口能够与铜铝排母线形状匹配,有助于减少间隙,提高安装牢固性。
[n0020] 进一步,所述金属导体底座为直线型金属导体底座或T型金属导体底座。
[n0021]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的连接方式多样,铜铝排母线和线缆可以水平连接,也可以垂直连接,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应用。
[n0022] 进一步,所述第一底座盖板通过第一限位机构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部的顶部开口上;所述第二底座盖板通过第二限位机构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部的顶部开口上。
[n0023]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限位机构能够将第一底座盖板安装在第一安装部上;通过第二限位机构能够将第二底座盖板安装在第二安装部上。
[n0024] 进一步,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包括分别开设于所述第一安装部相对内壁上的两条第一卡槽、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底座盖板两侧面上的两条第一限位凸起,其中,所述第一卡槽位于所述金属导体挡片结构的上方,每条所述第一卡槽沿所述第一安装部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限位凸起与所述第一卡槽一一对应;在作用力下,所述第一限位凸起从所述第一卡槽的一端逐步滑进所述第一卡槽;
[n0025] 所述第二限位机构包括分别开设于所述第二安装部相对内壁上的两条第二卡槽、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底座盖板两侧面上的两条第二限位凸起,其中,每条所述第二卡槽沿所述第二安装部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限位凸起与所述第二卡槽一一对应;在作用力下,所述第二限位凸起从所述第二卡槽的一端逐步滑进所述第二卡槽。
[n0026]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限位凸起和卡槽的接触面积较大,安装牢固性较好。
[n0027] 进一步,所述第一底座盖板的底面上固定设置有弧形垫块;所述第二底座盖板的底面上固定设置有导体垫块。
[n0028]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弧形垫块能够帮助压紧线缆,导体垫块能够帮助压紧铜铝排母线,提升连接稳定性。
[n0029] 进一步,所述压紧螺栓为沉头式压紧螺栓。
[n0030]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沉头式压紧螺栓使铜铝排母线连接器造型更加美观,同时也方便布置绝缘壳体。
[n0031] 进一步,所述第二安装部的纵截面呈矩形倒角状。
[n0032]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纵截面呈矩形倒角状的第二安装部能够避免了尖端放电,提升了安全性。
[n0033]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方式一结构示意图;
[n0034] 图2为本实用新型方式一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n0035] 图3为本实用新型金属导体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n0036] 图4为本实用新型方式二结构示意图;
[n0037] 图5为本实用新型方式二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n0038]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限位凸起与第一卡槽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n0039]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限位凸起与第二卡槽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n0040]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n0041] 1、金属导体底座;11、第一安装部;12、第二安装部;13、第一进线口;14、第二进线口;15、金属导体挡片结构;
[n0042] 2、第一底座盖板;
[n0043] 3、第二底座盖板;
[n0044] 4、螺纹通孔;
[n0045] 5、压紧螺栓;
[n0046] 6、第一限位机构;61、第一卡槽;62、第一限位凸起;
[n0047] 7、第二限位机构;71、第二卡槽;72、第二限位凸起;
[n0048] 8、弧形垫块;
[n0049] 9、导体垫块;
[n0050] 100、绝缘壳体。
[n0051]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n0052] 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创造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n0053] 在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创造中的具体含义。
[n0054] 下面是结合附图1-7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n0055] 方式一
[n0056] 本方式提供一种铜铝排母线和线缆连接器,结合图1至图3,其包括:金属导体底座1、第一底座盖板2、第二底座盖板3、若干压紧螺栓5和绝缘壳体100,其中,
[n0057] 所述金属导体底座1具有第一安装部11和第二安装部12,所述第一安装部11和所述第二安装部12均为具有顶部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第一安装部1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进线口13,所述第二安装部12的一侧开设有第二进线口14;
[n0058] 所述第一安装部11内还设置有金属导体挡片结构15,所述金属导体挡片结构15与所述第一进线口13相对设置;
[n0059] 所述金属导体底座1为直线型金属导体底座1;所述第一进线口13呈圆形状;所述第二进线口14呈矩形状;
[n0060] 所述第一底座盖板2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部11的顶部开口上,所述第二底座盖板3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部12的顶部开口上;所述第一底座盖板2上和所述第二底座盖板3上均开设有供所述压紧螺栓5穿过的螺纹通孔4;
[n0061] 所述绝缘壳体100可拆卸地套设在所述金属导体底座1上、所述第一底座盖板2上和所述第二底座盖板3上。
[n0062] 本方式能够解决目前采用压接线鼻子安装方式,操作麻烦,安装效率较低,且由于螺栓一般较长,铜铝排母线间距较大,导致了电气设备布置空间较大的技术问题。
[n0063] 本方式安装空间较小、绝缘性安全性更高、可根据实际需要随时调整的线缆连接方式,进而提高安装、改造、调整、生产的效率;其中,通过第一底座盖板2和压紧螺栓5能够实现线缆的快速固定,通过第二底座盖板3和压紧螺栓5能够实现铜铝排母线的快速固定,线缆和铜铝排母线同时与金属导体底座1接触,从而能够实现电能交换,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n0064] 进一步,所述第一底座盖板2通过第一限位机构6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部11的顶部开口上;所述第二底座盖板3通过第二限位机构7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部12的顶部开口上。
[n0065] 这样,通过第一限位机构6能够将第一底座盖板2安装在第一安装部11上;通过第二限位机构7能够将第二底座盖板3安装在第二安装部12上。
[n0066] 如图6所示,所述第一限位机构6包括分别开设于所述第一安装部11相对内壁上的两条第一卡槽61、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底座盖板2两侧面上的两条第一限位凸起62,其中,所述第一卡槽61位于所述金属导体挡片结构15的上方,每条所述第一卡槽61沿所述第一安装部11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限位凸起62与所述第一卡槽61一一对应;在作用力下,所述第一限位凸起62从所述第一卡槽61的一端逐步滑进所述第一卡槽61;
[n0067] 如图7所示,所述第二限位机构7包括分别开设于所述第二安装部12相对内壁上的两条第二卡槽71、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底座盖板3两侧面上的两条第二限位凸起72,其中,每条所述第二卡槽71沿所述第二安装部12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限位凸起72与所述第二卡槽71一一对应;在作用力下,所述第二限位凸起72从所述第二卡槽71的一端逐步滑进所述第二卡槽71。
[n0068] 这样,限位凸起和卡槽的接触面积较大,安装牢固性较好。
[n0069] 进一步,所述第一底座盖板2的底面上固定设置有弧形垫块8;所述第二底座盖板3的底面上固定设置有导体垫块9。
[n0070] 这样,弧形垫块8能够帮助压紧线缆,导体垫块9能够帮助压紧铜铝排母线,提升连接稳定性。
[n0071] 进一步,所述压紧螺栓5为沉头式压紧螺栓5。
[n0072] 这样,沉头式压紧螺栓5使铜铝排母线连接器造型更加美观,同时也方便布置绝缘壳体100。
[n0073] 进一步,所述第二安装部12的纵截面呈矩形倒角状。
[n0074] 这样,纵截面呈矩形倒角状的第二安装部12能够避免了尖端放电,提升了安全性。
[n0075] 方式二
[n0076] 铜铝排母线和线缆连接器,结合图4和图5,其包括:金属导体底座1、第一底座盖板2、第二底座盖板3、若干压紧螺栓5和绝缘壳体100,其中,
[n0077] 所述金属导体底座1具有第一安装部11和第二安装部12,所述第一安装部11和所述第二安装部12均为具有顶部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第一安装部1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进线口13,所述第二安装部12的一侧开设有第二进线口14;
[n0078] 所述第一安装部11内还设置有金属导体挡片结构15,所述金属导体挡片结构15与所述第一进线口13相对设置;
[n0079] 所述金属导体底座1为T型金属导体底座1;所述第一进线口13呈圆形状;所述第二进线口14呈矩形状;
[n0080] 所述第一底座盖板2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部11的顶部开口上,所述第二底座盖板3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部12的顶部开口上;所述第一底座盖板2上和所述第二底座盖板3上均开设有供所述压紧螺栓5穿过的螺纹通孔4;
[n0081] 所述绝缘壳体100可拆卸地套设在所述金属导体底座1上、所述第一底座盖板2上和所述第二底座盖板3上。
[n0082] 这样,铜铝排母线和线缆可以垂直连接,进而使安装空间较小,提高安装、改造、调整、生产的效率。
[n0083] 工作原理及步骤:
[n0084] 安装时,将线缆的端头穿过第一进线口13进入第一安装部11内,并与金属导体挡片结构15的侧面相接触;将铜排母线的端头穿过第二进线口14进入第二安装部12内;其后,将第一底座盖板2安装在第一安装部11的顶部开口上,使用压紧螺栓5穿过螺纹通孔4压紧线缆;其后,将第二底座盖板3安装在第二安装部12的顶部开口上,使用压紧螺栓5穿过螺纹通孔4压紧铜排母线;最后,安装上绝缘壳体100,即可。
[n0085]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Claims (8)
[0001] 1.一种铜铝排母线和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金属导体底座(1)、第一底座盖板(2)、第二底座盖板(3)、若干压紧螺栓(5)和绝缘壳体(100),其中,
所述金属导体底座(1)具有第一安装部(11)和第二安装部(12),所述第一安装部(11)和所述第二安装部(12)均为具有顶部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第一安装部(11)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进线口(13),所述第二安装部(12)的一侧开设有第二进线口(14);
所述第一安装部(11)内还设置有金属导体挡片结构(15),所述金属导体挡片结构(15)与所述第一进线口(13)相对设置;
所述第一底座盖板(2)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部(11)的顶部开口上,所述第二底座盖板(3)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部(12)的顶部开口上;所述第一底座盖板(2)上和所述第二底座盖板(3)上均开设有供所述压紧螺栓(5)穿过的螺纹通孔(4);
所述绝缘壳体(100)可拆卸地套设在所述金属导体底座(1)上、所述第一底座盖板(2)上和所述第二底座盖板(3)上。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铝排母线和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线口(13)呈圆形状或椭圆形状;所述第二进线口(14)呈多边形状。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铝排母线和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导体底座(1)为直线型金属导体底座或T型金属导体底座。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铝排母线和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盖板(2)通过第一限位机构(6)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部(11)的顶部开口上;所述第二底座盖板(3)通过第二限位机构(7)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部(12)的顶部开口上。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铜铝排母线和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机构(6)包括分别开设于所述第一安装部(11)相对内壁上的两条第一卡槽(61)、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底座盖板(2)两侧面上的两条第一限位凸起(62),其中,所述第一卡槽(61)位于所述金属导体挡片结构(15)的上方,每条所述第一卡槽(61)沿所述第一安装部(11)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一限位凸起(62)与所述第一卡槽(61)一一对应;在作用力下,所述第一限位凸起(62)从所述第一卡槽(61)的一端逐步滑进所述第一卡槽(61);
所述第二限位机构(7)包括分别开设于所述第二安装部(12)相对内壁上的两条第二卡槽(71)、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底座盖板(3)两侧面上的两条第二限位凸起(72),其中,每条所述第二卡槽(71)沿所述第二安装部(12)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限位凸起(72)与所述第二卡槽(71)一一对应;在作用力下,所述第二限位凸起(72)从所述第二卡槽(71)的一端逐步滑进所述第二卡槽(71)。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铝排母线和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盖板(2)的底面上固定设置有弧形垫块(8);所述第二底座盖板(3)的底面上固定设置有导体垫块(9)。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铝排母线和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螺栓(5)为沉头式压紧螺栓。
[000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铝排母线和线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部(12)的纵截面呈矩形倒角状。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108963538A|2018-12-07|接线端子及配电系统
CN214336941U|2021-10-01|一种铜铝排母线和线缆连接器
CN210640663U|2020-05-29|一种具有插接转换功能的母线槽
CN210016236U|2020-02-04|一种直角转接式母线
CN214378985U|2021-10-08|一种铜铝排母线连接器
CN110571374A|2019-12-13|电池支架组件、电池pack箱及组装方法
CN214378908U|2021-10-08|一种线缆连接器
CN202167629U|2012-03-14|一种铁路客车接线座
CN213278620U|2021-05-25|一种u型母线连接器
CN210429673U|2020-04-28|一种便于更换的继电器
CN213279077U|2021-05-25|一种新型母线系统
CN214848931U|2021-11-23|用于高压电路的限位支架和电池包
CN213279078U|2021-05-25|一种新型母线连接器
CN214413299U|2021-10-15|一种电气柜端子固定装置
CN112187170B|2021-08-10|光伏组件接线盒及接线方法
CN210607136U|2020-05-22|一种集成母线系统
CN211789871U|2020-10-27|母线槽单元连接器及母线槽
CN214798648U|2021-11-19|一种工装板挂线整理装置
CN213716819U|2021-07-16|一种断路器接线端子
CN212011297U|2020-11-24|一种插线式导电五金件
CN214205455U|2021-09-14|一种多功能光伏汇流排
CN213093829U|2021-04-30|一种散热母线壳体
CN210350143U|2020-04-17|一种表箱接线用连接结构
CN211127027U|2020-07-28|一种电力设备用输配电母线槽
CN211771622U|2020-10-27|一种提高碱性电积效率的电解槽铜排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604224.9U|CN214336941U|2021-03-23|2021-03-23|一种铜铝排母线和线缆连接器|CN202120604224.9U| CN214336941U|2021-03-23|2021-03-23|一种铜铝排母线和线缆连接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