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电压锂离子电池,其正极集流体到负极集流体之间包括依次设置的正极材料层、电解质层和负极材料层,所述正极材料层中的活性材料为TiNb207材料或钛酸锂材料,所述电解质层为固态电解质层或由隔膜和液体电解质层组成液膜层,所述负极材料层中的活性材料为石墨材料、硅碳材料、硬碳材料、软碳材料或锂金属材料;所述低电压锂离子电池中TiNb207材料或钛酸锂材料的中值电压范围为1.5V~1.8V(vs.Li/Li+),该类材料晶体结构稳定,一直被用于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在本实用新型中将其作为提供低电压长寿命的正极材料使用,不仅具有创新性和挑战性,同时使锂离子电池具有更好的循环寿命。
公开号:CN214336764U
申请号:CN202120277268.5U
申请日:2021-02-01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尚雷;张汉军
申请人:Hunan Yiputeng Technology Co ltd;
IPC主号:H01M10-0525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低电压锂离子电池。
[n0002] 目前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主要以磷酸铁锂电池、三元锂离子电池、锰酸锂电池和钴酸锂电池为主,该类电池的电压平台范围在3.0V~4.0V之间,主要应用在电动汽车、储能基站和3C电子产品里。在不依靠电子降压器件辅助的情况下,电压平台在1.8V以下的低电压锂离子电池体系存在着较大的市场空白。
[n0003] 随着中低端小家电市场的越来越繁荣,高能量密度、低电压、长循环寿命、可充电型锂离子电池需求明显提高,现在中低端小家电依然在使用干电池作为电源,干电池包括碳锌电池,碱性电池和可充性镍氢电池,适用于电动牙刷、手电筒、遥控器等电器。干电池本身的电化学性质决定了其电压范围在1.5V左右,这个电压又决定了电器制造商的电路设计,因此低电压锂离子电池在该领域具有较大市场空间。
[n0004] TiNb207(TNO)和钛酸锂(LTO)电池材料由于电压平台低,在锂离子电池中一般作为负极材料来使用,将其作为正极材料的电池几乎没有。该类材料经过包碳后,具有倍率性能好和循环寿命长的特点,但是该材料属于欠锂材料,如果作为正极材料来使用,需要同等容量的锂离子来补充才能将该类材料被活化,因此将其作为正极材料具有极大的创新性和挑战性。同时该类电池不仅在中低端小电器中具有较大应用,在储能领域也具有广阔的前景。
[n0005]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低电压锂离子电池。
[n0006]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n0007] 一种低电压锂离子电池,其正极集流体到负极集流体之间包括依次设置的正极材料层、电解质层和负极材料层,所述正极材料层中的活性材料为TiNb207(TNO)材料或钛酸锂(LTO)材料,所述电解质层为固态电解质层或由隔膜和液体电解质层组成液膜层,所述负极材料层中的活性材料为石墨材料、硅碳材料、硬碳材料、软碳材料或锂金属材料。
[n0008] 优选的,上述低电压锂离子电池,所述正极材料层的内部或负极材料层的内部设有补锂材料。
[n0009] 优选的,上述低电压锂离子电池,在所述正极材料层和/或负极材料层外侧设有补锂材料层。
[n0010] 优选的,上述低电压锂离子电池,所述补锂材料为钝化锂粉、氮化锂、氧化锂、Li2NiO2或Li5FeO4
[n0011] 优选的,上述低电压锂离子电池,所述液体电解质层的材料为碳酸酯基电解液。
[n0012] 优选的,上述低电压锂离子电池,所述固态电解质层的材料为氧化物固态电解质、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凝胶固态电解质、聚合物固态电解质。
[n0013] 优选的,上述低电压锂离子电池,所述氧化物固态电解质为Li7La3Zr2O12(LLZO)、锂磷氧氮(LiPON)、Li1.3Al0.3Ti1.7(PO4)3(LATP)或Li0.34La0.567TiO3(LLTO);所述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为Li7P3S11(LPS)、Li10GeP2S12(LGPS)、Li10SiP2S12(LSPS)或Li6PS5Cl;所述凝胶固态电解质为PVDF-HFP基、PVA-CN基或TEGDME G4基;所述聚合物固态电解质为PEO基、PVDF基、PMMA基或PAN基。
[n0014] 优选的,上述低电压锂离子电池,所述正极材料层的厚度为20~800μm。
[n0015] 优选的,上述低电压锂离子电池,所述电解质层的厚度为5~50μm。
[n0016] 优选的,上述低电压锂离子电池,所述负极材料层的厚度为2~800μm。
[n0017] 优选的,上述低电压锂离子电池,所述补锂材料层的厚度为5~150μm。
[n0018] 本实用新型的优越性:
[n0019] 上述低电压锂离子电池,其正极集流体到负极集流体之间包括依次设置的正极材料层、电解质层和负极材料层,其中,TiNb207(TNO)材料或钛酸锂(LTO)材料的中值电压范围为1.5V~1.8V(vs.Li/Li+),该类材料晶体结构稳定,一直被用于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在本实用新型中将其作为提供低电压长寿命的正极材料使用,不仅具有创新性和挑战性,同时使锂离子电池具有更好的循环寿命。
[n0020] 补锂材料的设计,无论在正极材料层或负极材料层中使用粉状补锂材料,还是在正极材料层和/或负极材料层外侧设置补锂材料层,在提高材料相互之间的分散均匀性、保证正极材料层或负极材料层的表面平整性的同时,能够有效活化正极材料层中的活性材料,提高低电压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以固态电解质作为电解质层可以有效抑制锂枝晶的生长,进一步提高低电压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且有效延长电池寿命。
[n0021]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低电压锂离子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n0022]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低电压锂离子电池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n0023]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低电压锂离子电池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n0024]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低电压锂离子电池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n0025]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低电压锂离子电池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n0026] 图中:1-正极材料层 2-电解质层 3-负极材料层
[n0027] 4-补锂材料/补锂材料层 5-隔膜 6-锂金属材料层
[n0028] 7-液体电解质层 8-固态电解质层
[n0029] 实施例1
[n0030] 如图1所示,一种低电压锂离子电池,其正极集流体到负极集流体之间包括依次设置的正极材料层1、电解质层2和负极材料层3,所述正极材料层1中的活性材料为TiNb207(TNO),正极材料层1中分散设置补锂材料4,所述补锂材料4为Li5FeO4,正极材料层1的厚度为800μm,所述电解质层2由隔膜5和液体电解质层7组成液膜层,所述液体电解质层7的材料为碳酸酯基电解液,电解质层2的厚度为50μm,所述负极材料层3中的活性材料为石墨材料,负极材料层3的厚度为800μm。获得的低电压锂离子电池,其中值电压范围为1.5~1.7V时,电化学性能稳定,1C/1C充放电循环次数大于6000次,容量保持率为80%。
[n0031] 实施例2
[n0032] 如图1所示,一种低电压锂离子电池,其正极集流体到负极集流体之间包括依次设置的正极材料层1、电解质层2和负极材料层3,所述正极材料层1中的活性材料为钛酸锂(LTO),正极材料层1中分散设置补锂材料4,所述补锂材料4为Li2NiO2,正极材料层1的厚度为20μm,所述电解质层2是由隔膜5和液体电解质层7组成液膜层,所述液体电解质层7的材料为碳酸酯基电解液,电解质层2的厚度为22μm,所述负极材料层3中的活性材料为硬碳材料,负极材料层3的厚度为15μm。获得的低电压锂离子电池,其中值电压范围为1.4~1.6V时,电化学性能稳定,1C/1C充放电循环次数大于8000次,容量保持率为80%。
[n0033] 实施例3
[n0034] 如图2所示,一种低电压锂离子电池,其正极集流体到负极集流体之间包括依次设置的正极材料层1、电解质层2和负极材料层3,所述正极材料层1中的活性材料为TiNb207(TNO),正极材料层1的厚度为360μm,所述电解质层2是由隔膜5和液体电解质层7组成液膜层,所述液体电解质层7的材料为碳酸酯基电解液,电解质层2的厚度为16μm,所述负极材料层3中的活性材料为硅碳材料,负极材料层3中分散设置补锂材料4,补锂材料4为钝化锂粉,负极材料层3的厚度为280μm。获得的低电压锂离子电池,其中值电压范围为1.4~1.7V时,电化学性能稳定,1C/1C充放电循环次数大于5000次,容量保持率为80%。
[n0035] 实施例4
[n0036] 如图2所示,一种低电压锂离子电池,其正极集流体到负极集流体之间包括依次设置的正极材料层1、电解质层2和负极材料层3,所述正极材料层1中的活性材料为钛酸锂(LTO)材料,正极材料层1的厚度为200μm,所述电解质层2是由隔膜5和液体电解质层7组成液膜层,所述液体电解质层7的材料为碳酸酯基电解液,电解质层2的厚度为26μm,所述负极材料层3中的活性材料为软碳材料,负极材料层3中分散设置补锂材料4,补锂材料4为氮化锂,负极材料层3的厚度为150μm。获得的低电压锂离子电池,其中值电压范围为1.4~1.7V时,电化学性能稳定,1C/1C充放电循环次数大于8000次,容量保持率为80%。
[n0037] 实施例5
[n0038] 如图3所示,一种低电压锂离子电池,其正极集流体到负极集流体之间包括依次设置的正极材料层1、电解质层2和负极材料层3,所述正极材料层1中的活性材料为钛酸锂(LTO)材料,正极材料层1的厚度为60μm,所述电解质层2为固态电解质层8,固态电解质层8的材料为PVDF-HFP基凝胶固态电解质,电解质层2的厚度为5μm,所述负极材料层3为锂金属材料层6,负极材料层3的厚度为2μm。获得的低电压锂离子电池,其中值电压范围为1.5~1.6V时,电化学性能稳定,1C/1C充放电循环次数大于5000次,容量保持率为80%。
[n0039] 实施例6
[n0040] 如图4所示,一种低电压锂离子电池,其正极集流体到负极集流体之间包括依次设置的正极材料层1、电解质层2和负极材料层3,所述正极材料层1中的活性材料为钛酸锂(LTO)材料,正极材料层1的厚度为30μm,正极材料层1外侧设置有补锂材料层4,补锂材料层的厚度为5μm,所述补锂材料层4的材料为Li5FeO4,所述电解质层2是由隔膜5和液体电解质层7组成液膜层,所述液体电解质层7的材料为碳酸酯基电解液,电解质层2的厚度为15μm,所述负极材料层3中的活性材料为石墨材料,负极材料层3的厚度为10μm。获得的低电压锂离子电池,其中值电压范围为1.5~1.6V时,电化学性能稳定,1C/1C充放电循环次数大于5000次,容量保持率为80%。
[n0041] 实施例7
[n0042] 如图5所示,一种低电压锂离子电池,其正极集流体到负极集流体之间包括依次设置的正极材料层1、电解质层2和负极材料层3,所述正极材料层1中的活性材料为钛酸锂(LTO)材料,正极材料层1的厚度为500μm,所述电解质层2是由隔膜5和液体电解质层7组成液膜层,所述液体电解质层7的材料为碳酸酯基电解液,电解质层2的厚度为35μm,所述负极材料层3中的活性材料为硅碳材料,负极材料层3外侧设置有补锂材料层4,补锂材料层的厚度为150μm,所述补锂材料层4的材料为Li2NiO2,负极材料层3的厚度为200μm。获得的低电压锂离子电池,其中值电压范围为1.4~1.5V时,电化学性能稳定,1C/1C充放电循环次数大于5000次,容量保持率为80%。
[n0043]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低电压锂离子电池,将锂离子电池的负极常用材料创新性用于锂离子电池的正极,为锂离子电池提供稳定低电压、且循环寿命好,电池安全性也大幅提高。
[n0044]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Claims (10)
[0001] 1.一种低电压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其正极集流体到负极集流体之间包括依次设置的正极材料层、电解质层和负极材料层,所述正极材料层中的活性材料为TiNb207材料或钛酸锂材料,所述电解质层为固态电解质层或由隔膜和液体电解质层组成液膜层,所述负极材料层中的活性材料为石墨材料、硅碳材料、硬碳材料、软碳材料或锂金属材料。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电压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材料层的内部或负极材料层的内部设有补锂材料。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电压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正极材料层和/或负极材料层外侧设有补锂材料层。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电压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补锂材料为钝化锂粉、氮化锂、氧化锂、Li2NiO2或Li5FeO4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电压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电解质层的材料为碳酸酯基电解液。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电压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态电解质层的材料为氧化物固态电解质、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凝胶固态电解质或聚合物固态电解质。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低电压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物固态电解质为Li7La3Zr2O12、锂磷氧氮、Li1.3Al0.3Ti1.7(PO4)3或Li0.34La0.567TiO3;所述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为Li7P3S11、Li10GeP2S12、Li10SiP2S12或Li6PS5Cl;所述凝胶固态电解质为PVDF-HFP基、PVA-CN基或TEGDME G4基;所述聚合物固态电解质为PEO基、PVDF基、PMMA基或PAN基。
[000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电压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材料层的厚度为20~800μm,所述负极材料层的厚度为2~800μm。
[0009]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电压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质层的厚度为5~50μm。
[0010]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电压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补锂材料层的厚度为5~150μm。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KR20140039022A|2014-03-31|전지
WO2011079482A1|2011-07-07|一种电池
CN105870452A|2016-08-17|一种正极材料,含有该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及制备方法
CN104362393A|2015-02-18|一种可充放水系离子电池
CN105355457A|2016-02-24|锂离子电容器及其化成方法
CN104064824A|2014-09-24|一种水系可充放电池
CN105322178A|2016-02-10|一种电化学电池电极、含有该电极的电化学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89949B|2018-06-01|一种基于嵌钠正极材料的混合水溶液电池制备方法
CN109309191A|2019-02-05|一种新型的长寿命储能锂离子电池极片及锂离子电池
KR20110019101A|2011-02-25|리튬 분말과 실리콘 옥사이드 이중층 음극, 그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리튬 이차 전지
CN106384674A|2017-02-08|一种基于钛磷氧化物负极材料的水系可充钠离子电容电池
CN210167439U|2020-03-20|基于无机氧化物颗粒的电极及固态电池
CN209730074U|2019-12-03|一种锂离子电池电容结构
CN105742695A|2016-07-06|一种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214336764U|2021-10-01|一种低电压锂离子电池
KR20120129569A|2012-11-28|하이브리드 커패시터
CN105355847A|2016-02-24|一种电化学电池电极、含有该电极的电化学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23060A|2018-11-30|一种界面修饰的固态锂电池及制备方法
CN209880409U|2019-12-31|基于减少传质和扩散控制多层电极的电容器
CN112259722A|2021-01-22|一种水系混合离子二次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10074028U|2020-02-14|基于减少传质和扩散控制的多层电极及储能设备
CN103560276A|2014-02-05|一种反应性聚合物电解质及其水系锂离子电池膜电极组件
CN111952663A|2020-11-17|一种界面修饰的固态石榴石型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17472B|2021-10-15|一种锂离子电容器的预嵌锂方法
CN103427119A|2013-12-04|电池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277268.5U|CN214336764U|2021-02-01|2021-02-01|一种低电压锂离子电池|CN202120277268.5U| CN214336764U|2021-02-01|2021-02-01|一种低电压锂离子电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