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倒装双层dbr的led芯片结构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倒装双层DBR的LED芯片结构,包括:在芯片衬底的正面生长有LED芯片外延结构,在外延结构表面上镀有ITO膜;在芯片结构上制作N、P金属导电支线;在芯片结构的正面沉积有SiO2绝缘层,在SiO2绝缘层表面镀有第一DBR反射层,通过ICP刻蚀技术将N、P金属导电支线暴露出来并在对应位置制作N、P焊盘电极;在芯片结构背面镀有第二DBR反射层;芯片结构在未切割时,在芯片结构上通过刻蚀技术形成切割道,芯片沿切割道进行切割。本实用新型通过在DBR反射层上设置切割道,将DBR反射层分为若干小区块,降低芯片结构的整体应力,防止芯片结构发生翘曲。 公开号:CN214336738U 申请号:CN202023082664.7U 申请日:2020-12-18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张秀敏 申请人:Purui Wuxi R & D Co ltd; IPC主号:H01L33-46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倒装双层DBR的LED芯片结构。 [n0002] 发光二极管(LED)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固体发光器件,其中GaN基的LED芯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应用。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主要有两方面因素:器件的内量子效率和外量子效率。由于菲涅尔损失、全反射损失和材料吸收损失的存在,使LED芯片的光提取效率降低。光提取效率是指出射到空气中的光子占电子-空穴对通过辐射复合在芯片有源区产生光子的比例,其主要与LED的几何结构和材料光学特性有关。为了提高光的提取效率,通常采用的技术方案有:生长分布布拉格反射层(DBR)结构、表面粗化技术和光子晶体技术等。分布布拉格反射层的反射率可达到99%以上,它没有金属反射层的吸收问题,又可以通过改变材料的折射率或厚度来调整能隙位置。现有技术中采用的双面DBR结构存在应力过大、切割难度大等问题,而且其制作方法也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n0003]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采用的双面DBR结构存在应力过大、切割难度大以及制作方法需要改善等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的倒装双层DBR的LED芯片结构,通过在DBR反射层上设置切割道,将DBR反射层分为若干小区块,降低芯片结构的整体应力,防止芯片结构发生翘曲,而且在切割道区域不含DBR,降低芯片的切割难度,从而提高芯片制造的良品率。 [n0004]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n0005] 一种倒装双层DBR的LED芯片结构,在芯片衬底的正面生长有LED芯片外延结构,在外延结构表面上镀有ITO膜,通过ICP刻蚀技术将暴漏区域的N-GaN层刻蚀出来,形成N-GaN台阶;在芯片结构上制作N、P金属导电支线;在芯片结构的正面沉积有SiO2绝缘层,在SiO2绝缘层表面镀有第一DBR反射层,通过ICP刻蚀技术将N、P金属导电支线暴露出来,在N、P金属导电支线的对应位置制作N、P焊盘电极;在芯片结构背面镀有第二DBR反射层;芯片结构在未切割时,在芯片结构上通过刻蚀技术形成切割道,所述切割道位于芯片结构的正面或背面或双面,芯片沿切割道进行切割。 [n0006]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n0007] 利用PECVD技术在芯片结构的表面沉积SiO2绝缘层,利用氧化物镀膜技术在SiO2绝缘层表面镀第一DBR反射层,然后利用正性光刻掩膜技术制作掩膜图形,通过ICP刻蚀技术将N、P金属导电支线暴露出来。 [n0008] 利用负性光刻掩膜技术制作焊盘电极图形,并通过电子束蒸发技术制作N、P焊盘电极。 [n0009] 利用氧化物镀膜技术在芯片结构背面镀第二DBR反射层。 [n0010] 利用正性光刻掩膜技术制作掩膜图形,将切割道暴露出来,通过ICP刻蚀技术将切割道处的DBR刻蚀掉形成切割道。 [n0011] 芯片衬底为蓝宝石、硅片、碳化硅片或金属。 [n0012] LED芯片外延结构是依次生长的缓冲层、U-GaN层、N-GaN层、多量子阱层和P-GaN层,或者是依次生长的N-GaN层、多量子阱层和P-GaN层。 [n001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n0014]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DBR反射层上设置切割道,将DBR反射层分为若干小区块,降低芯片结构的整体应力,防止芯片结构发生翘曲。芯片结构在切割之前利用正性光刻掩膜技术制作掩膜图形,将切割道暴露出来,通过ICP刻蚀技术将切割道处的DBR刻蚀掉形成切割道,所述切割道位于芯片结构的正面或背面或双面,芯片沿切割道进行切割,在切割道区域不含DBR,降低芯片的切割难度,从而提高芯片制造的良品率。本实用新型采用在芯片结构的正面沉积SiO2绝缘层,在SiO2绝缘层表面镀第一DBR反射层,通过ICP刻蚀技术将N、P金属导电支线暴露出来,通过电子束蒸发技术制作N、P焊盘电极,既便于第一DBR反射层的加工制作,又实现了N、P焊盘电极的引出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芯片结构正面和背面的双层DBR反射层增强侧面出光,降低光学距离(OD),能够显著提高光的提取效率,且制作工艺简单便捷。 [n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n0016] 图中:1、芯片衬底;2、ITO膜;3、金属导电支线;4、SiO2绝缘层;5、第一DBR反射层;6、焊盘电极;7、第二DBR反射层。 [n0017]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n0018]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倒装双层DBR的LED芯片结构在芯片衬底1上生长LED芯片外延结构,芯片衬底1包括但不限于蓝宝石、硅片、碳化硅片或金属。例如利用MOCVD设备(MOCVD,Metal-organic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金属有机化合物化学气相沉淀)在芯片衬底1上生长LED芯片外延结构,LED芯片外延结构是多层结构,根据实际需要而定,例如可以是依次生长的缓冲层、U-GaN层、N-GaN层、多量子阱层和P-GaN层,也可以是依次生长的N-GaN层、多量子阱层和P-GaN层,所述LED芯片外延结构覆盖在芯片衬底1的整面。MOCVD是在气相外延生长(VPE)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气相外延生长技术。 [n0019] 在P-GaN层上镀ITO膜2,ITO膜2和P-GaN层形成良好的欧姆接触。具体的,利用磁控溅射技术在芯片结构上镀ITO膜2(ITO,Indium Tin Oxide,氧化铟锡),利用退火炉的高温快速退火(RTA,Rapid Thermal Annealing),使ITO膜2和P-GaN层形成良好的欧姆接触。 [n0020] 通过ICP刻蚀技术(ICP,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刻蚀)将暴漏区域的N-GaN层刻蚀出来,形成N-GaN台阶。在此基础上利用金属镀膜技术制作N、P金属导电支线3。利用PECVD技术在芯片结构的表面沉积SiO2绝缘层4,利用氧化物镀膜技术比如电子束蒸发技术在SiO2绝缘层4表面镀第一DBR反射层5,然后利用正性光刻掩膜技术制作掩膜图形,通过ICP刻蚀技术将N、P金属导电支线3暴露出来。利用负性光刻掩膜技术制作焊盘电极图形,并通过电子束蒸发技术制作N、P焊盘电极6。 [n0021] 利用氧化物镀膜技术比如电子束蒸发技术在芯片结构背面镀第二DBR反射层7。利用正性光刻掩膜技术制作掩膜图形,将切割道暴露出来,所述切割道位于芯片结构的正面或背面或双面,通过ICP刻蚀技术将切割道处的DBR刻蚀掉。 [n0022]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倒装双层DBR的LED芯片结构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n0023] 步骤S1:提供芯片衬底1包括但不限于蓝宝石、硅片、碳化硅片或金属,利用MOCVD设备在芯片衬底1上生长LED芯片外延结构,LED芯片外延结构是多层结构,根据实际需要而定,例如可以是依次生长N-GaN层、多量子阱层和P-GaN层,也可以是依次生长的缓冲层、U-GaN层、N-GaN层、多量子阱层和P-GaN层,所述LED芯片外延结构覆盖在芯片衬底1的整面。 [n0024] 步骤S2:利用磁控溅射技术在芯片结构表面上镀ITO膜2,利用退火炉的高温快速退火,使ITO膜2和P-GaN层形成良好的欧姆接触。 [n0025] 步骤S3:利用正性光刻掩膜技术制作掩膜图形,通过ICP刻蚀技术将暴漏区域的N-GaN层刻蚀出来,形成N-GaN台阶。 [n0026] 步骤S4:利用金属镀膜技术制作N、P金属导电支线3。 [n0027] 步骤S5:利用PECVD技术在芯片结构的表面沉积SiO2绝缘层4,利用氧化物镀膜技术比如电子束蒸发技术在SiO2绝缘层4表面镀第一DBR反射层5,然后利用正性光刻掩膜技术制作掩膜图形,通过ICP刻蚀技术将N、P金属导电支线3暴露出来。 [n0028] 步骤S6:利用负性光刻掩膜技术制作焊盘电极图形,并通过电子束蒸发技术制作N、P焊盘电极6。 [n0029] 步骤S7:利用砂轮将上述芯片结构进行减薄处理。 [n0030] 步骤S8:利用氧化物镀膜技术比如电子束蒸发技术在芯片结构背面镀第二DBR反射层7。 [n0031] 步骤S9:利用正性光刻掩膜技术制作掩膜图形,将切割道暴露出来,所述切割道位于芯片结构的正面或背面或双面,通过ICP刻蚀技术将切割道处的DBR刻蚀掉。 [n0032] 步骤S10:利用砂轮刀将芯片衬底1上的器件沿切割道进行切割,并利用裂片技术将芯片分离。通过探针台和分选机设备对切割后的芯片进行光电参数测试并分类,形成成品芯片。 [n0033] 在本实用新型中,正性光刻掩膜技术是利用正性光刻胶制成掩膜图形的技术,凡是在能量束(光束、电子束、离子束等)的照射下,以降解反应为主的光刻胶称为正性光刻胶,简称正胶。负性光刻掩膜技术是利用负性光刻胶制成掩膜图形的技术,凡是在能量束(光束、电子束、离子束等)的照射下,以交联反应为主的光刻胶称为负性光刻胶,简称负胶。 [n0034] 以上描述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不是对实用新型的限定,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权利要求:
Claims (7) [0001] 1.一种倒装双层DBR的LED芯片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芯片衬底(1)的正面生长有LED芯片外延结构,在外延结构表面上设有ITO膜(2),LED芯片外延结构的N-GaN层刻蚀形成N-GaN台阶;在芯片结构上制作N、P金属导电支线(3);在芯片结构的正面设有SiO2绝缘层(4),在SiO2绝缘层(4)表面设有第一DBR反射层(5),N、P金属导电支线(3)刻蚀暴露,在N、P金属导电支线(3)的对应位置制作N、P焊盘电极(6);在芯片结构背面设有第二DBR反射层(7);芯片沿芯片结构的正面或背面或双面上的切割道进行切割。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装双层DBR的LED芯片结构,其特征在于:利用PECVD技术在芯片结构的表面沉积SiO2绝缘层(4),利用氧化物镀膜技术在SiO2绝缘层(4)表面镀第一DBR反射层(5),然后利用正性光刻掩膜技术制作掩膜图形,通过ICP刻蚀技术将N、P金属导电支线(3)暴露出来。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装双层DBR的LED芯片结构,其特征在于:利用负性光刻掩膜技术制作焊盘电极图形,并通过电子束蒸发技术制作N、P焊盘电极(6)。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装双层DBR的LED芯片结构,其特征在于:利用氧化物镀膜技术在芯片结构背面镀第二DBR反射层(7)。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装双层DBR的LED芯片结构,其特征在于:利用正性光刻掩膜技术制作掩膜图形,将切割道暴露出来,通过ICP刻蚀技术将切割道处的DBR刻蚀掉形成切割道。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装双层DBR的LED芯片结构,其特征在于:芯片衬底(1)为蓝宝石、硅片、碳化硅片或金属。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倒装双层DBR的LED芯片结构,其特征在于:LED芯片外延结构是依次生长的缓冲层、U-GaN层、N-GaN层、多量子阱层和P-GaN层,或者是依次生长的N-GaN层、多量子阱层和P-GaN层。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US8735185B2|2014-05-27|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US7675084B2|2010-03-09|Photonic crystal light emitting device US7294862B2|2007-11-13|Photonic crystal light emitting device US7968903B2|2011-06-28|Light emitting device EP3518296A1|2019-07-31|Vertical light-emitting devices comprising a metal support film WO2013024914A1|2013-02-21|질화물 반도체 발광소자의 제조방법 및 이에 의해 제조된 질화물 반도체 발광소자 KR100691497B1|2007-03-09|발광 소자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TW201735400A|2017-10-01|基於圖形化Si襯底的LED外延片及其製備方法 US20100224897A1|2010-09-09|Semiconductor opto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forming the same KR100735488B1|2007-07-04|질화갈륨계 발광다이오드 소자의 제조방법 KR100973259B1|2010-08-02|측부 반사판을 갖는 수직구조 질화갈륨계 led 소자 및그 제조방법 KR101239852B1|2013-03-06|GaN계 화합물 반도체 발광 소자 KR20110139909A|2011-12-30|질화물 반도체 발광소자의 제조방법 및 이에 의해 제조된 질화물 반도체 발광소자 CN214336738U|2021-10-01|倒装双层dbr的led芯片结构 CN112018223B|2021-09-24|粘合层转印的薄膜倒装结构Micro-LED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EP1905104A1|2008-04-02|Laser lift-off led with improved light extraction CN112510135A|2021-03-16|倒装双层dbr的led芯片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KR20130000262A|2013-01-02|광효율이 향상된 발광 다이오드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214428644U|2021-10-19|台阶处双层保护的led芯片结构 CN214477521U|2021-10-22|双斜坡型倒装dbr的led芯片结构 CN214336733U|2021-10-01|Ald沉积电流扩展层的led芯片结构 KR101138973B1|2012-04-25|발광 소자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214336739U|2021-10-01|设有侧面反射层的led芯片结构 CN214336736U|2021-10-01|双层ito膜的led芯片结构 CN213184332U|2021-05-11|一种倒装紫外发光二极管芯片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023082664.7U|CN214336738U|2020-12-18|2020-12-18|倒装双层dbr的led芯片结构|CN202023082664.7U| CN214336738U|2020-12-18|2020-12-18|倒装双层dbr的led芯片结构|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