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型断路器,包括有底座、中座、上盖,中座位于底座和上盖之间,中座和底座之间为第一空间,中座与上盖之间为第二空间,第一空间内设置有N极触头装置,第二空间内设置有L极触头装置、灭弧室和双金拉杆机构,中座上方设置有动触头座动作机构和脱扣器,动触头座动作机构包括有动触头座、锁扣、锁扣推杆机构、连接杆和手柄,连接杆的第一端活动设置在手柄上,第二端设在动触头座上,L极触头装置的L极动触头和N极触头装置的N极动触头均设置在动触头座上,动触头座上设置有凸柱,锁扣通过其上设置的通孔套设在凸柱上。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采用了一种新的方式对连接杆第二端进行锁定或解锁,实现断路器合闸或断开的动作。
公开号:CN214336670U
申请号:CN202023189280.5U
申请日:2020-12-25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周维峰;林凯;胡广召
申请人:Zhejiang Aolai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IPC主号:H01H71-10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型断路器。
[n0002] 现有的断路器产品锁扣机构一般设置了杠杆、锁扣和跳扣,结构复杂成本高,跳扣体积不利自动化装配,并且产品零件多,产品有失效的风险。
[n0003] 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工作稳定的新型的小型断路器。
[n0004]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小型断路器,包括有底座、中座、上盖,中座位于底座和上盖之间,中座和底座之间为第一空间,中座与上盖之间为第二空间,第一空间内设置有N极触头装置,第二空间内设置有L极触头装置、灭弧室和双金拉杆机构,所述中座上方设置有动触头座动作机构和脱扣器,其特征在于:动触头座动作机构包括有动触头座、锁扣、锁扣推杆机构、连接杆和手柄,其中连接杆的第一端活动设置在手柄上,第二端设在动触头座上,L极触头装置的L极动触头和N极触头装置的N极动触头均设置在动触头座上,动触头座上设置有凸柱,锁扣通过其上设置的通孔套设在凸柱上,所述锁扣推杆机构包括有弹簧和推杆,弹簧的弹力作用在推杆上,推杆的顶端抵触在锁扣上,所述动触头座的上方设置有滑槽,滑槽包括有弯曲部和直部,所述滑槽的弯曲部在靠近手柄的一端向上弯曲,弯曲部和直部导通设置,所述锁扣上端设置有抵触臂,抵触臂上设置有抵触面,断路器断开后推杆的顶端抵触在锁扣侧面上,使锁扣的抵触面贴近滑槽弯曲部以便对连接杆的第二端锁定在滑槽弯曲部,连接杆的第二端锁定在滑槽弯曲部后可推动手柄合闸断路器;断路器合闸后断路器的脱扣器对锁扣动作使锁扣转动则抵触面失去对连接杆第二端的锁定,此时连接杆第二端可滑入滑槽的直部实现断路器分闸;所述动触头座上安装锁扣一侧的凸柱上安装L极动触头,且动触头座安装L极动触头的一侧为第一侧,动触头座另一侧与凸柱同轴的设置第二凸柱,第二凸柱上安装N极动触头,且动触头座该侧为第二侧,所述动触头座凸柱和第二凸柱上设置有相互贯通的贯通孔,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一凸台,第一凸台上与之一体的设置有第一轴,第一轴与第一凸台衔接部的周边设置有第一环形槽,第二凸柱套设在第一轴后第二凸柱的端部抵触在第一环形槽内,所述上盖上设置有第二凸台,第二凸台上与之一体的设置有第二轴,第二轴与第二凸台衔接部的周边设置有第二环形槽,凸柱套设在第二轴后凸柱的端部抵触在第二环形槽内,所述第一环形槽截面的宽度大于第二凸柱的壁厚,所述第二环形槽截面的宽度大于凸柱的壁厚,所述第一轴的长度大于第二轴的长度,动触头座安装在底座和上盖后第一轴与第二轴相抵,且抵触的位置位于第二凸柱内。
[n0005]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采用了一种新的方式对连接杆第二端进行锁定或解锁,实现断路器合闸或断开的动作,上述的方式安装方便,动作稳定,不会发生误动作;弯曲部设置成向上弯曲,这样手柄在合闸位置和脱扣位置与传统的断路器相反,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传统的断路器无法实现反向,另外上述方案可以方便的把动触头座安装在底座和上盖上,上述的安装方式具有多重保险功效,不管是凸柱还是轴发生断裂,不会影响工作,产品还是可以继续使用,另外安装也非常方便。
[n0006]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第二空间内设置有第一引弧板和第二引弧板,其中第一引弧板上设置有L极触头装置的静触点,第一引弧板位于静触点的下方向下弯曲形成拱起部,第二引弧板具有一个向上倾斜设置的斜边,拱起部和斜边之间形成引弧区,所述中座和上盖上且位于灭弧室的排气口处设置有相互错位的隔板,中座和上盖上的隔板的顶端相互搭接形成错位的排气通孔,所述中座上设置有凹陷区域,凹陷区域分别为灭弧室安装区和缓冲室,灭弧室安装区与缓冲室之间被相互错位的隔板隔开,所述缓冲室内设置有隔弧板,缓冲室的底边和侧边上分别设置有排气通孔,缓冲室的上方设置有与断路器接线端子容置腔贯通的通道;所述隔弧板在中座上和上盖上均设置,所述中座上至少有两条隔弧板与中座上的隔板连为一体,中座上的隔弧板向下弯曲设置,所述上盖上至少有两条隔弧板与上盖上的隔板连为一体,上盖上的隔弧板向下弯曲设置,所述中座和上盖上且对应引弧区的位置上分别设置有弯曲形长凸筋,长凸筋的设置方向与第二引弧板的斜边方向大致相同。
[n0007]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使灭弧室安装区和缓冲室的空间尽量大,其中灭弧室安装区空间大,这样灭弧室也就比较大,灭弧效果好,不容易炸裂灭弧室;缓冲室的空间大,缓冲效果更好,另外缓冲室内的隔弧板可以很好的分流电弧,防止电弧重燃,冷却电弧,产生气体,提高压强,使气体更好的从排气通孔中排出。
[n0008]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第一空间内设置有第三引弧板和第四引弧板,所述第三引弧板上设置有N极触头装置的静触点,静触点下方设置有拱起部,所述第四引弧板包括有第二斜边,第二斜边与第三引弧板的拱起部相对设置形成N极引弧区,所述中座上位于第二斜边的下方设置有第一缓冲区,N极引弧区与第一缓冲区连成一起,第一缓冲区内凹设置,第一缓冲区的底边上设置有与外界导通的通孔,中座和底座上且靠近通孔处均设置有档板,所述中座的底脚部设置有第二缓冲区,所述中座上位于第一缓冲区和第二缓冲区之间设置有凸起部,凸起部与底座之间间隔设置形成通道,该通道使第一缓冲区和第二缓冲区导通设置;所述底座上且位于第二缓冲区位置处设置有排气孔,该排气孔构成第二缓冲区与外界导通设置,所述第四引弧板包括有横边和第二斜边,其中横边与中座和底座上的凸筋或卡台配合实现固定安装,所述中座和底座上对应于引弧区部位设置有长凸筋,长凸筋的方向与第二斜边方向大体一体。
[n0009]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以使电弧和气体进入第一缓冲区和第二缓冲区,又由于第一缓冲区成内凹设置,这样尽可能大的设置第一缓冲区,使缓冲效果更好,另外第一缓冲区上设置有通孔,这样高温气体可以从通孔中跑出,档板可以很好的挡住金属离子跑出,防止漏电,通道的设置可以使第一缓冲区的气体跑到第二缓冲区内。
[n0010]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动触头座位于滑槽的周边设置有凸块,凸块位于弯曲部处设置有弧面,该弧面与弯曲部连为一体形成连接杆第二端的抵压限位面,所述凸块下方设置有定位块,动触头座第一侧的凸柱底部绕其一周设置有弧形凸柱,动触头座第一侧的凸柱周边的平面上设置有凸筋,锁扣上设置安装通孔,锁扣的安装通孔套设在第一侧凸柱上且与弧形凸柱构成转动配合,L极动触头套设在第一侧的凸柱上且其侧面抵触或贴近在弧形凸柱的端部,L极动触头上设置有第一卡口,所述动触头座上且与第一卡口对应处设置有凹腔,所述凸块的下侧设置有挡块,挡块与动触头座第一侧的侧面之间形成限位槽,L极动触头与动触头座之间设置有第一扭簧,第一扭簧也套设在第一侧的凸柱上,第一扭簧的第一扭臂抵触在限位槽内,第一扭簧的第二扭臂抵触在L极动触头的第一卡口上,第一扭簧的第二扭臂的端壁具有弯折部,该弯折部插入第一卡口下方的凹腔中,L极动触头上设置有定位片,该定位片位于动触头座的定位块与凸块之间,定位片与定位块或凸块的抵触构成L极动触头的转动角度的限位,所述动触头座第二侧的第二凸柱上方设置有连接柱,连接柱的周边绕其一周设置有凸边,凸边上分别设置有抵触面和抵触凸台,连接柱上套接有第三扭簧,第三扭簧的第一扭臂抵触在抵触面上,第三扭簧的第二扭臂可抵触在抵触凸台上,所述抵触凸台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挡块,第二挡块与动触头座第二侧的侧面之间形成定位凹口,所述N极动触头上设置有第二卡口,动触头座的第二侧上且与第二卡口对应处设置有第二凹腔,N极动触头套设在动触头座第二侧的第二凸柱上,且N极动触头与在动触头座之间设置有第二扭簧,第二扭簧也套设在动触头座第二侧的第二凸柱上,第二扭簧的第一扭臂抵触在定位凹口上,第二扭簧的第二扭臂抵触在N极动触头的第二卡口上,且第二扭簧的第二扭臂端部弯折后插入第二凹腔中,动触头座的第二侧上设置有定位凸块,N极动触头上且位于定位凸块和抵触凸台之间设置有N极限位片,N极限位块与定位凸块或抵触凸台的抵触构成N极动触头的转动角度的限位。
[n0011]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锁扣与弧形凸柱转动配合,会出现空隙,灰尘则会进入空隙,不会出现黏连和受灰尘影响增加摩擦力卡死的问题,凸筋的设置是减小摩擦力; L极动触头采用上述方式安装非常方便,另外第一扭簧的两个臂非常牢固的固定在安装座上,且可以很好的限定L极动触头的转动范围,同时L极动触头在合闸时与静触头更加紧密,在大电流的情况下会先行转动,利于快速分闸。
[n0012]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是:断路器合闸后连接杆的第二端抵触在抵压限位面上,此时手柄对连接杆第二端产生的推力方向与抵压限位面对连接杆第二端产生的推力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180度,抵触臂上的抵触面为L形,抵触面的下方设置有方便连接杆第二端滑入弯曲部斜面,所述滑槽的底部周边设置有凹槽。
[n0013]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保证锁扣在外力作用下,连接杆第二端可以向滑槽直部移动,从而实现断路器能够正常脱扣;另外上述抵压限位面的设置增大面积,使抵压效果更好。
[n0014]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n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n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反映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的剖视图;
[n0017]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空间内的立体图;
[n0018]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架的立体图;
[n0019]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上盖立体图;
[n0020]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底座的立体图;
[n0021]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反映第一缓冲区和第二缓冲区的结构图;
[n0022]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反映通道的剖视图;
[n0023]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反映动触头座与锁扣以及L极动触头安装的立体图;
[n0024]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反映动触头座上的滑槽的立体图;
[n0025]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反映N极动触头与动触头座安装的立体图;
[n0026]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反映动触头座第二凸柱的立体图;
[n0027]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反映动触头座与锁扣安装的立体图;
[n0028]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反映动触头座与连接杆和手柄配合的立体图;
[n0029] 图15为图14的力学原理图;
[n0030]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动触头的立体图;
[n0031]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反映动触头座安装结构的剖视图。
[n0032] 如图1-图17所示,一种小型断路器,包括有底座1、中座2、上盖3,中座2位于底座1和上盖3之间,中座2和底座1之间为第一空间11,中座2与上盖3之间为第二空间12,第一空间11内设置有N极触头装置,第二空间12内设置有L极触头装置、灭弧室C和双金拉杆机构,所述中座2上方设置有动触头座动作机构E和脱扣器F,动触头座动作机构E包括有动触头座E1、锁扣E2、锁扣推杆机构、连接杆E7和手柄E8,其中连接杆E7的第一端活动设置在手柄E8上,第二端设在动触头座E1上,L极触头装置的L极动触头E3和N极触头装置的N极动触头E4均设置在动触头座E1上,动触头座E1上设置有凸柱E14,锁扣E2通过其上设置的通孔E21套设在凸柱E14上,所述锁扣推杆机构包括有弹簧E61和推杆E62,弹簧E61的弹力作用在推杆E62上,推杆E62的顶端抵触在锁扣E2上,所述动触头座E1的上方设置有滑槽E111,滑槽E111包括有弯曲部E1111和直部E1112,所述滑槽E111的弯曲部E1111在靠近手柄E8的一端向上弯曲,弯曲部E1111和直部E1112导通设置,所述锁扣E2上端设置有抵触臂E22,抵触臂E22上设置有抵触面E23,断路器断开后推杆E62的顶端抵触在锁扣E2侧面上,使锁扣E2的抵触面E23贴近滑槽弯曲部E1111以便对连接杆E7的第二端锁定在滑槽弯曲部E1111,连接杆E7的第二端锁定在滑槽弯曲部E1111后可推动手柄E8合闸断路器;断路器合闸后断路器的脱扣器F对锁扣E2动作使锁扣E2转动则抵触面E23失去对连接杆E7第二端的锁定,此时连接杆E7第二端可滑入滑槽的直部E1112实现断路器分闸;所述动触头座E1上安装锁扣E2一侧的凸柱E14上安装L极动触头E3,且动触头座E1安装L极动触头的一侧为第一侧E11,动触头座E1另一侧与凸柱E14同轴的设置第二凸柱E15,第二凸柱E15上安装N极动触头E4,且动触头座E1该侧为第二侧E12,所述动触头座E1凸柱E14和第二凸柱E15上设置有相互贯通的贯通孔,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第一凸台H11,第一凸台H11上与之一体的设置有第一轴H12,第一轴H12与第一凸台H1衔接部的周边设置有第一环形槽H13,第二凸柱E15套设在第一轴H12后第二凸柱E15的端部抵触在第一环形槽H13内,所述上盖3上设置有第二凸台H31,第二凸台H31上与之一体的设置有第二轴H32,第二轴H31与第二凸台H31衔接部的周边设置有第二环形槽H33,凸柱E14套设在第二轴H32后凸柱E14的端部抵触在第二环形槽H33内,所述第一环形槽H13截面的宽度大于第二凸柱E15的壁厚,所述第二环形槽H33截面的宽度大于凸柱E14的壁厚,所述第一轴H12的长度大于第二轴H32的长度,动触头座E1安装在底座1和上盖3后第一轴H12与第二轴H32相抵,且抵触的位置位于凸柱E14内。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采用了一种新的方式对连接杆E7第二端进行锁定或解锁,实现断路器合闸或断开的动作,上述的方式安装方便,动作稳定,不会发生误动作;弯曲部E1111设置成向上弯曲,这样手柄E7在合闸位置和脱扣位置与传统的断路器相反,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传统的断路器无法实现反向,另外上述方案可以方便的把动触头座E1安装在底座1和上盖3上,上述的安装方式具有多重保险功效,不管是凸柱还是轴发生断裂,不会影响工作,产品还是可以继续使用,另外安装也非常方便。
[n0033]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空间12内设置有第一引弧板B1和第二引弧板B2,其中第一引弧板B1上设置有L极触头装置的静触点,第一引弧板B1位于静触点的下方向下弯曲形成拱起部B11,第二引弧板B2具有一个向上倾斜设置的斜边B21,拱起部B11和斜边B21之间形成引弧区,所述中座2和上盖3上且位于灭弧室C的排气口处设置有相互错位的隔板B3,中座2和上盖3上的隔板B3的顶端相互搭接形成错位的排气通孔,所述中座2上设置有凹陷区域,凹陷区域分别为灭弧室安装区B5和缓冲室B4,灭弧室安装区B5与缓冲室B4之间被相互错位的隔板B3隔开,所述缓冲室B4内设置有隔弧板B41,缓冲室B4的底边和侧边上分别设置有排气通孔B42,缓冲室B4的上方设置有与断路器接线端子容置腔贯通的通道B43;所述隔弧板B41在中座2上和上盖3上均设置,所述中座2上至少有两条隔弧板B41与中座2上的隔板B3连为一体,中座2上的隔弧板B41向下弯曲设置,所述上盖3上至少有两条隔弧板B41与上盖3上的隔板B3连为一体,上盖3上的隔弧板B41向下弯曲设置,所述中座2和上盖3上且对应引弧区的位置上分别设置有弯曲形长凸筋B7,长凸筋B7的设置方向与第二引弧板B2的斜边B21方向大致相同。采用上述方案,使灭弧室安装区B5和缓冲室B4的空间尽量大,其中灭弧室安装区B5空间大,这样灭弧室C也就比较大,灭弧效果好,不容易炸裂灭弧室;缓冲室B4的空间大,缓冲效果更好,另外缓冲室B4内的隔弧板B41可以很好的分流电弧,防止电弧重燃,冷却电弧,产生气体,提高压强,使气体更好的从排气通孔中排出。
[n0034]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空间11内设置有第三引弧板A1和第四引弧板A2,所述第三引弧板A1上设置有N极触头装置的静触点,静触点下方设置有拱起部A11,所述第四引弧板A2包括有第二斜边A21,第二斜边A21与第三引弧板A1的拱起部A11相对设置形成N极引弧区,所述中座2上位于第二斜边A21的下方设置有第一缓冲区A3,N极引弧区与第一缓冲区A3连成一起,第一缓冲区A3内凹设置,第一缓冲区A3的底边上设置有与外界导通的通孔A31,中座2和底座1上且靠近通孔A31处均设置有档板A32,所述中座2的底脚部设置有第二缓冲区A4,所述中座2上位于第一缓冲区A3和第二缓冲区A4之间设置有凸起部A5,凸起部A5与底座1之间间隔设置形成通道A6,该通道A6使第一缓冲区A3和第二缓冲区A4导通设置;所述底座1上且位于第二缓冲区A4位置处设置有排气孔A41,该排气孔A41构成第二缓冲区A4与外界导通设置,所述第四引弧板A2包括有横边A22和第二斜边A21,其中横边A22与中座2和底座1上的凸筋或卡台配合实现固定安装,所述中座2和底座1上对应于引弧区部位设置有长凸筋A7,长凸筋A7的方向与第二斜边A21方向大体一体。采用上述方案,可以使电弧和气体进入第一缓冲区A3和第二缓冲区A4,又由于第一缓冲区A3成内凹设置,这样尽可能大的设置第一缓冲区A3,使缓冲效果更好,另外第一缓冲区A3上设置有通孔,这样高温气体可以从通孔中跑出,档板A32可以很好的挡住金属离子或金属颗粒跑出,防止对地短路,通道A6的设置可以使第一缓冲区A3的气体跑到第二缓冲区A4内。
[n0035]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动触头座E1的滑槽E111直部E1112周边设置有凸块E112,凸块E112位于弯曲部处设置有弧面,该弧面与弯曲部E1111连为一体形成连接杆E7第二端的抵压限位面E1123,所述凸块E112下方设置有定位块E113,动触头座E1第一侧的凸柱E14底部绕其一周设置有弧形凸柱E114,动触头座E1第一侧的凸柱E14周边的平面上设置有凸筋E115,锁扣E2上设置安装通孔E21,锁扣E2的安装通孔E21套设在第一侧凸柱E14上且与弧形凸柱E114构成转动配合,L极动触头E3套设在第一侧的凸柱E14上且其侧面抵触或贴近在弧形凸柱E114的端部,L极动触头E3上设置有第一卡口E31,所述动触头座E1上且与第一卡口E31对应处设置有凹腔E16,所述凸块E112的下侧设置有挡块E113,挡块E1121与动触头座E1第一侧E11的侧面之间形成限位槽E1122,L极动触头E3与动触头座E1之间设置有第一扭簧E5,第一扭簧E5也套设在第一侧E11的凸柱E14上,第一扭簧E5的第一扭臂抵触在限位槽E1122内,第一扭簧E5的第二扭臂抵触在L极动触头E3的第一卡口E31上,第一扭簧E5的第二扭臂的端壁具有弯折部,该弯折部插入第一卡口E31下方的凹腔E16中,L极动触头E3上设置有定位片E32,该定位片E32位于动触头座E1的定位块E113与限位槽E1122之间,定位片E32与定位块E113或限位槽E1122的抵触构成L极动触头E3的转动角度的限位,所述动触头座E1第二侧E12的第二凸柱E15上方设置有连接柱E121,连接柱E121的周边绕其一周设置有凸边E1211,凸边E1211上分别设置有抵触面E12111和抵触凸台E12112,连接柱E121上套接有第三扭簧E6,第三扭簧E6的第一扭臂抵触在抵触面E12111上,第三扭簧E6的第二扭臂可抵触在抵触凸台E12112上,所述抵触凸台E12112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挡块E121121,第二挡块E121121与动触头座E1第二侧E12的侧面之间形成定位凹口E121122,所述N极动触头E4上设置有第二卡口E42,动触头座E1的第二侧E12上且与第二卡口E42对应处设置有第二凹腔E123,N极动触头E4套设在动触头座E1第二侧E12的第二凸柱E15上,且N极动触头E4与在动触头座E1之间设置有第二扭簧E7,第二扭簧E7也套设在动触头座E1第二侧E12的第二凸柱E15上,第二扭簧E7的第一扭臂抵触在定位凹口E121122上,第二扭簧E7的第二扭臂抵触在N极动触头E4的第二卡口E42上,且第二扭簧E7的第二扭臂端部弯折后插入第二凹腔E123中,动触头座E1的第二侧E12上设置有定位凸块E122,N极动触头E4上且位于定位凸块E122和定位凹口E121122之间设置有N极限位片E41,N极限位块E41与定位凸块E122或定位凹口E121122的抵触构成N极动触头E4的转动角度的限位。采用上述方案,锁扣E2与弧形凸柱E114转动配合,会出现空隙,灰尘则会进入空隙,不会出现黏连和受灰尘影响增加摩擦力卡死的问题,凸筋E115的设置是减小摩擦力; L极动触头E3采用上述方式安装非常方便,另外第一扭簧E5的两个臂非常牢固的固定在安装座上,且可以很好的限定L极动触头E3的转动范围,同时L极动触头E3在合闸时与静触头更加紧密,在大电流的情况下会先行转动,利于快速分闸。
[n0036]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断路器合闸后连接杆E7的第二端抵触在抵压限位面E1123上,此时手柄E8对连接杆E7第二端产生的推力方向F1与抵压限位面E1123对连接杆E7第二端产生的推力方向F2之间的夹角K小于180度,抵触臂E22上的抵触面E23为L形,抵触面E23的下方设置有方便连接杆E7第二端滑入弯曲部斜面E24,所述滑槽E111的底部周边设置有凹槽E1113;采用上述方案,保证锁扣E2在外力作用下,连接杆E7第二端可以向滑槽直部E1111移动,从而实现断路器能够正常脱扣。
权利要求:
Claims (9)
[0001] 1.一种小型断路器,包括有底座、中座、上盖,中座位于底座和上盖之间,中座和底座之间为第一空间,中座与上盖之间为第二空间,第一空间内设置有N极触头装置,第二空间内设置有L极触头装置、灭弧室和双金拉杆机构,所述中座上方设置有动触头座动作机构和脱扣器,其特征在于:动触头座动作机构包括有动触头座、锁扣、锁扣推杆机构、连接杆和手柄,其中连接杆的第一端活动设置在手柄上,第二端设在动触头座上,L极触头装置的L极动触头和N极触头装置的N极动触头均设置在动触头座上,动触头座上设置有凸柱,锁扣通过其上设置的通孔套设在凸柱上,所述锁扣推杆机构包括有弹簧和推杆,弹簧的弹力作用在推杆上,推杆的顶端抵触在锁扣上,所述动触头座的上方设置有滑槽,滑槽包括有弯曲部和直部,所述滑槽的弯曲部在靠近手柄的一端向上弯曲,弯曲部和直部导通设置,所述锁扣上端设置有抵触臂,抵触臂上设置有抵触面,断路器断开后推杆的顶端抵触在锁扣侧面上,使锁扣的抵触面贴近滑槽弯曲部以便对连接杆的第二端锁定在滑槽弯曲部,连接杆的第二端锁定在滑槽弯曲部后可推动手柄合闸断路器;断路器合闸后断路器的脱扣器对锁扣动作使锁扣转动则抵触面失去对连接杆第二端的锁定,此时连接杆第二端可滑入滑槽的直部实现断路器分闸;所述动触头座上安装锁扣一侧的凸柱上安装L极动触头,且动触头座安装L极动触头的一侧为第一侧,动触头座另一侧与凸柱同轴的设置第二凸柱,第二凸柱上安装N极动触头,且动触头座该侧为第二侧,所述动触头座凸柱和第二凸柱上设置有相互贯通的贯通孔,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一凸台,第一凸台上与之一体的设置有第一轴,第一轴与第一凸台衔接部的周边设置有第一环形槽,第二凸柱套设在第一轴后第二凸柱的端部抵触在第一环形槽内,所述上盖上设置有第二凸台,第二凸台上与之一体的设置有第二轴,第二轴与第二凸台衔接部的周边设置有第二环形槽,凸柱套设在第二轴后凸柱的端部抵触在第二环形槽内,所述第一环形槽截面的宽度大于第二凸柱的壁厚,所述第二环形槽截面的宽度大于凸柱的壁厚,所述第一轴的长度大于第二轴的长度,动触头座安装在底座和上盖后第一轴与第二轴相抵,且抵触的位置位于第二凸柱内。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空间内设置有第一引弧板和第二引弧板,其中第一引弧板上设置有L极触头装置的静触点,第一引弧板位于静触点的下方向下弯曲形成拱起部,第二引弧板具有一个向上倾斜设置的斜边,拱起部和斜边之间形成引弧区,所述中座和上盖上且位于灭弧室的排气口处设置有相互错位的隔板,中座和上盖上的隔板的顶端相互搭接形成错位的排气通孔,所述中座上设置有凹陷区域,凹陷区域分别为灭弧室安装区和缓冲室,灭弧室安装区与缓冲室之间被相互错位的隔板隔开,所述缓冲室内设置有隔弧板,缓冲室的底边和侧边上分别设置有排气通孔,缓冲室的上方设置有与断路器接线端子容置腔贯通的通道。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弧板在中座上和上盖上均设置,所述中座上至少有两条隔弧板与中座上的隔板连为一体,中座上的隔弧板向下弯曲设置,所述上盖上至少有两条隔弧板与上盖上的隔板连为一体,上盖上的隔弧板向下弯曲设置,所述中座和上盖上且对应引弧区的位置上分别设置有弯曲形长凸筋,长凸筋的设置方向与第二引弧板的斜边方向大致相同。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小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间内设置有第三引弧板和第四引弧板,所述第三引弧板上设置有N极触头装置的静触点,静触点下方设置有拱起部,所述第四引弧板包括有第二斜边,第二斜边与第三引弧板的拱起部相对设置形成N极引弧区,所述中座上位于第二斜边的下方设置有第一缓冲区,N极引弧区与第一缓冲区连成一起,第一缓冲区内凹设置,第一缓冲区的底边上设置有与外界导通的通孔,中座和底座上且靠近通孔处均设置有档板,所述中座的底脚部设置有第二缓冲区,所述中座上位于第一缓冲区和第二缓冲区之间设置有凸起部,凸起部与底座之间间隔设置形成通道,该通道使第一缓冲区和第二缓冲区导通设置。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且位于第二缓冲区位置处设置有排气孔,该排气孔构成第二缓冲区与外界导通设置,所述第四引弧板包括有横边和第二斜边,其中横边与中座和底座上的凸筋或卡台配合实现固定安装,所述中座和底座上对应于引弧区部位设置有长凸筋,长凸筋的方向与第二斜边方向大体一体。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小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座位于滑槽的周边设置有凸块,凸块位于弯曲部处设置有弧面,该弧面与弯曲部连为一体形成连接杆第二端的抵压限位面,所述凸块下方设置有定位块,动触头座第一侧的凸柱底部绕其一周设置有弧形凸柱,动触头座第一侧的凸柱周边的平面上设置有凸筋,锁扣上设置安装通孔,锁扣的安装通孔套设在第一侧凸柱上且与弧形凸柱构成转动配合,L极动触头套设在第一侧的凸柱上且其侧面抵触或贴近在弧形凸柱的端部,L极动触头上设置有第一卡口,所述动触头座上且与第一卡口对应处设置有凹腔,所述凸块的下侧设置有挡块,挡块与动触头座第一侧的侧面之间形成限位槽,L极动触头与动触头座之间设置有第一扭簧,第一扭簧也套设在第一侧的凸柱上,第一扭簧的第一扭臂抵触在限位槽内,第一扭簧的第二扭臂抵触在L极动触头的第一卡口上,第一扭簧的第二扭臂的端壁具有弯折部,该弯折部插入第一卡口下方的凹腔中,L极动触头上设置有定位片,该定位片位于动触头座的定位块与凸块之间,定位片与定位块或凸块的抵触构成L极动触头的转动角度的限位,所述动触头座第二侧的第二凸柱上方设置有连接柱,连接柱的周边绕其一周设置有凸边,凸边上分别设置有抵触面和抵触凸台,连接柱上套接有第三扭簧,第三扭簧的第一扭臂抵触在抵触面上,第三扭簧的第二扭臂可抵触在抵触凸台上,所述抵触凸台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挡块,第二挡块与动触头座第二侧的侧面之间形成定位凹口,所述N极动触头上设置有第二卡口,动触头座的第二侧上且与第二卡口对应处设置有第二凹腔,N极动触头套设在动触头座第二侧的第二凸柱上,且N极动触头与在动触头座之间设置有第二扭簧,第二扭簧也套设在动触头座第二侧的第二凸柱上,第二扭簧的第一扭臂抵触在定位凹口上,第二扭簧的第二扭臂抵触在N极动触头的第二卡口上,且第二扭簧的第二扭臂端部弯折后插入第二凹腔中,动触头座的第二侧上设置有定位凸块,N极动触头上且位于定位凸块和抵触凸台之间设置有N极限位片,N极限位块与定位凸块或抵触凸台的抵触构成N极动触头的转动角度的限位。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座位于滑槽的周边设置有凸块,凸块位于弯曲部处设置有弧面,该弧面与弯曲部连为一体形成连接杆第二端的抵压限位面,所述凸块下方设置有定位块,动触头座第一侧的凸柱底部绕其一周设置有弧形凸柱,动触头座第一侧的凸柱周边的平面上设置有凸筋,锁扣上设置安装通孔,锁扣的安装通孔套设在第一侧凸柱上且与弧形凸柱构成转动配合,L极动触头套设在第一侧的凸柱上且其侧面抵触或贴近在弧形凸柱的端部,L极动触头上设置有第一卡口,所述动触头座上且与第一卡口对应处设置有凹腔,所述凸块的下侧设置有挡块,挡块与动触头座第一侧的侧面之间形成限位槽,L极动触头与动触头座之间设置有第一扭簧,第一扭簧也套设在第一侧的凸柱上,第一扭簧的第一扭臂抵触在限位槽内,第一扭簧的第二扭臂抵触在L极动触头的第一卡口上,第一扭簧的第二扭臂的端壁具有弯折部,该弯折部插入第一卡口下方的凹腔中,L极动触头上设置有定位片,该定位片位于动触头座的定位块与凸块之间,定位片与定位块或凸块的抵触构成L极动触头的转动角度的限位,所述动触头座第二侧的第二凸柱上方设置有连接柱,连接柱的周边绕其一周设置有凸边,凸边上分别设置有抵触面和抵触凸台,连接柱上套接有第三扭簧,第三扭簧的第一扭臂抵触在抵触面上,第三扭簧的第二扭臂可抵触在抵触凸台上,所述抵触凸台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挡块,第二挡块与动触头座第二侧的侧面之间形成定位凹口,所述N极动触头上设置有第二卡口,动触头座的第二侧上且与第二卡口对应处设置有第二凹腔,N极动触头套设在动触头座第二侧的第二凸柱上,且N极动触头与在动触头座之间设置有第二扭簧,第二扭簧也套设在动触头座第二侧的第二凸柱上,第二扭簧的第一扭臂抵触在定位凹口上,第二扭簧的第二扭臂抵触在N极动触头的第二卡口上,且第二扭簧的第二扭臂端部弯折后插入第二凹腔中,动触头座的第二侧上设置有定位凸块,N极动触头上且位于定位凸块和抵触凸台之间设置有N极限位片,N极限位块与定位凸块或抵触凸台的抵触构成N极动触头的转动角度的限位。
[0008]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小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断路器合闸后连接杆的第二端抵触在抵压限位面上,此时手柄对连接杆第二端产生的推力方向与抵压限位面对连接杆第二端产生的推力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180度,抵触臂上的抵触面为L形,抵触面的下方设置有方便连接杆第二端滑入弯曲部斜面,所述滑槽的底部周边设置有凹槽。
[0009]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小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断路器合闸后连接杆的第二端抵触在抵压限位面上,此时手柄对连接杆第二端产生的推力方向与抵压限位面对连接杆第二端产生的推力方向之间的夹角小于180度,抵触臂上的抵触面为L形,抵触面的下方设置有方便连接杆第二端滑入弯曲部斜面,所述滑槽的底部周边设置有凹槽。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102651292B|2014-09-03|断路器
US5508670A|1996-04-16|Trip interlock assembly for a circuit breaker
JP4760898B2|2011-08-31|回路遮断器
CN214336670U|2021-10-01|一种小型断路器
EP1863056B1|2009-04-08|Circuit breaker
US10460898B2|2019-10-29|Circuit breakers
CN112563087A|2021-03-26|一种小型断路器
US6806800B1|2004-10-19|Assembly for mounting a motor operator on a circuit breaker
US8390405B2|2013-03-05|Circuit breaker
US10811209B2|2020-10-20|Switching mechanism of circuit breaker
US10176955B2|2019-01-08|Multi-pole molded case circuit breaker
CN214378288U|2021-10-08|一种断路器的动触头机构
CN213877978U|2021-08-03|一种漏电断路器
CN210897162U|2020-06-30|断路器
CN214123816U|2021-09-03|一种断路器
CN212392190U|2021-01-22|断路器
US10424454B2|2019-09-24|Multi-pole molded case circuit breaker with a safety device
CN210866092U|2020-06-26|断路器
CN112447454A|2021-03-05|断路器
CN213583665U|2021-06-29|塑壳断路器
CN112530752A|2021-03-19|一种漏电断路器
CN214226847U|2021-09-17|一种断路器的动触头机构
CN211150459U|2020-07-31|一种断路器分合闸机构
CN111681918A|2020-09-18|断路器
US3258572A|1966-06-28|Circuit breaker with improved contact arm stop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023189280.5U|CN214336670U|2020-12-25|2020-12-25|一种小型断路器|CN202023189280.5U| CN214336670U|2020-12-25|2020-12-25|一种小型断路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