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材料外泄的门禁管理装置,包括主体座和次体座,主体座和次体座相对一侧外壁均开有凹槽,且主体座一侧的凹槽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金属传感器,主体座的背面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固定板,且固定板正面外壁设置有拦截驱动机构,拦截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设置有挡板,次体座一侧的凹槽内壁开有贴合槽,且挡板端部与贴合槽相适配,次体座正面顶部一侧外壁和主体座背面顶部一侧外壁均通过螺栓固定有门禁读卡器,主体座和次体座正面顶部外壁均通过螺栓固定有蜂鸣器,主体座和次体座的底部外壁均通过螺栓固定有底板。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优点:有效避免了厂内材料外泄的问题,提高了厂内门禁的管理质量,且保证了门禁开关的效率。
公开号:CN214335811U
申请号:CN202023235125.2U
申请日:2020-12-29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张耀
申请人:Jiangsu Hengxin'an Industrial Technology Co ltd;
IPC主号:G07C9-20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禁管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防止材料外泄的门禁管理装置。
[n0002] 本部分的描述仅提供与本实用新型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而不构成现有技术。
[n0003] 门禁系统属于智能建筑领域,它是解决重要部门出入口实现安全防范管理的有效措施。适用各种机要部门,如银行、宾馆、车场管理、机房、军械库、机要室、办公间,智能化小区,工厂等。而在现有技术中,现代化工厂中厂区面积大、厂房数量多,如果仅凭人工方式进行厂区的安防巡逻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很难发现突发状况,延误处理时机。
[n0004] 现有技术也有部分工厂通过设置稳固性好的门禁闸机来起到门禁的作用,但是在门禁闸机开关效率相对较低,同时也不能很好地防止厂内材料外泄,因此,亟需一种防止材料外泄的门禁管理装置。
[n0005] 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实用新型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n0006]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止材料外泄的门禁管理装置。
[n0007]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止材料外泄的门禁管理装置,包括主体座和次体座,所述主体座和次体座相对一侧外壁均开有凹槽,且主体座一侧的凹槽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金属传感器,主体座的背面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固定板,且固定板正面外壁设置有拦截驱动机构,拦截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设置有挡板,次体座一侧的凹槽内壁开有贴合槽,且挡板端部与贴合槽相适配,次体座正面顶部一侧外壁和主体座背面顶部一侧外壁均通过螺栓固定有门禁读卡器,主体座和次体座正面顶部外壁均通过螺栓固定有蜂鸣器,主体座和次体座的顶部外壁分别通过铰链固定有安装盖,且每个安装盖顶部一侧外壁均通过螺栓固定有把手。
[n0008]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座和次体座的底部外壁均通过螺栓固定有底板,且每个底板的顶部两边侧外壁均开有两个安装孔。
[n0009]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座和次体座的顶部外壁分别通过铰链固定有安装盖,且每个安装盖顶部一侧外壁均通过螺栓固定有把手。
[n0010] 进一步的,所述拦截驱动机构包括步进电机、两个导槽、两个安装座、导杆、固定座、联动杆、两个导环、次齿轮、磁吸柱、固定槽和主齿轮,且两个导槽分别开于固定板正面一侧外壁上。
[n0011]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背面两边侧外壁分别通过两个滑块与两个导槽形成滑动配合,两个安装座焊接于挡板正面一侧中间外壁上,导杆通过转轴连接于两个安装座相对一侧,固定座通过螺栓固定于固定板正面一侧外壁上。
[n0012]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导环分别焊接于导杆一端的两侧外壁上,联动杆通过转轴连接于固定座一端,且两个导环相对一侧分别通过转轴与联动杆形成转动配合,步进电机通过螺栓固定于导杆一端的顶部外壁上。
[n0013] 进一步的,所述次齿轮套接于其中一个导环圆周内侧的转轴端部,主齿轮套接于步进电机的输出轴端部,且主齿轮与次齿轮相互啮合。
[n0014]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槽开于固定板靠近联动杆端部的一侧,磁吸柱通过螺纹固定于联动杆端部的背面外壁上,且磁吸柱与固定槽形成磁吸配合。
[n0015]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靠近导杆一侧的正面两边侧外壁均通过螺栓固定有L型限位块。
[n0016] 进一步的,其中一个所述L型限位块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碰撞传感器。
[n0017] 借由以上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n0018] 1、本实用新型的防止材料外泄的门禁管理装置,当员工上下班时,员工将ID卡贴于主体座背面和次体座正面的门禁读卡器上,此时门禁读卡器通过门禁信息系统对人员信息进行识别,识别后通过信号线传送至控制器,而控制器控制拦截驱动机构开始工作,使得挡板从次体座的贴合槽内收纳于主体座内,而此时的员工可通过,而在此期间,位于主体座凹槽内的金属传感器会在员工通过时对员工扫描,当员工身上带有金属材料时,会被金属传感器所感应,并将金属信息通过信号线传送至控制器,由控制器控制蜂鸣器工作,进而有效避免了厂内材料外泄的问题,提高了厂内门禁的管理质量,且保证了门禁开关的效率。
[n0019] 2、本实用新型的防止材料外泄的门禁管理装置,通过启动步进电机带动主齿轮转动,并通过啮合关系带动次齿轮转动,进而使得两个导环圆周内侧的转轴转动,此时,联动杆绕着固定座转动,并带动导杆绕过固定座带动挡板一端越过固定板端部,并使得其端部与次体座贴合槽相互连接,反之挡板收纳于主体座内,由此提高了门禁开关的效率,减少了员工进出的时间。
[n0020] 3、本实用新型的防止材料外泄的门禁管理装置,当挡板收纳入主体座内时,其一端碰到碰撞传感器时,碰撞传感器将碰撞信息通过信号线传送至控制器,由控制器控制步进电机关闭,从而有效保护了挡板的安全,避免其在开关过程中受损,延长了挡板的使用寿命。
[n0021]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视角下的示意图;
[n0022]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视角下的示意图;
[n0023]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拦截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n0024] 其中:
[n0025] 1、底板;2、主体座;3、挡板;4、次体座;5、安装盖;6、蜂鸣器;7、门禁读卡器;8、凹槽;9、把手;10、金属传感器;11、安装孔;12、固定板;13、步进电机;14、L型限位块;15、碰撞传感器;16、导槽;17、安装座;18、导杆;19、固定座;20、联动杆;21、导环;22、次齿轮;23、磁吸柱;24、固定槽;25、主齿轮。
[n0026]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n0027]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和区别类似的对象,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先后顺序,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n0028] 参见附图1-3,本说明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防止材料外泄的门禁管理装置,包括主体座2和次体座4,所述主体座2和次体座4的底部外壁均通过螺栓固定有底板1,且每个底板1的顶部两边侧外壁均开有两个安装孔11,主体座2和次体座4相对一侧外壁均开有凹槽8,且主体座2一侧的凹槽8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金属传感器10,主体座2的背面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固定板12,且固定板12正面外壁设置有拦截驱动机构,拦截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设置有挡板3,次体座4一侧的凹槽8内壁开有贴合槽,且挡板3端部与贴合槽相适配,次体座4正面顶部一侧外壁和主体座2背面顶部一侧外壁均通过螺栓固定有门禁读卡器7,主体座2和次体座4正面顶部外壁均通过螺栓固定有蜂鸣器6,主体座2和次体座4的顶部外壁分别通过铰链固定有安装盖5,且每个安装盖5顶部一侧外壁均通过螺栓固定有把手9;当员工上下班时,员工将ID卡贴于主体座2背面和次体座4正面的门禁读卡器7上,此时门禁读卡器7通过门禁信息系统对人员信息进行识别,识别后通过信号线传送至控制器,而控制器控制拦截驱动机构开始工作,使得挡板3从次体座4的贴合槽内收纳于主体座2内,而此时的员工可通过,而在此期间,位于主体座2凹槽8内的金属传感器10会在员工通过时对员工扫描,当员工身上带有金属材料时,会被金属传感器10所感应,并将金属信息通过信号线传送至控制器,由控制器控制蜂鸣器6工作,进而有效避免了厂内材料外泄的问题,提高了厂内门禁的管理质量,且保证了门禁开关的效率。
[n0029] 为了提高门禁开关的效率,所述拦截驱动机构包括步进电机13、两个导槽16、两个安装座17、导杆18、固定座19、联动杆20、两个导环21、次齿轮22、磁吸柱23、固定槽24和主齿轮25,且两个导槽16分别开于固定板12正面一侧外壁上,挡板3背面两边侧外壁分别通过两个滑块与两个导槽16形成滑动配合,两个安装座17焊接于挡板3正面一侧中间外壁上,导杆18通过转轴连接于两个安装座17相对一侧,固定座19通过螺栓固定于固定板12正面一侧外壁上,且两个导环21分别焊接于导杆18一端的两侧外壁上,联动杆20通过转轴连接于固定座19一端,且两个导环21相对一侧分别通过转轴与联动杆20形成转动配合,步进电机13通过螺栓固定于导杆18一端的顶部外壁上,且次齿轮22套接于其中一个导环21圆周内侧的转轴端部,主齿轮25套接于步进电机13的输出轴端部,且主齿轮25与次齿轮22相互啮合,固定槽24开于固定板12靠近联动杆20端部的一侧,磁吸柱23通过螺纹固定于联动杆20端部的背面外壁上,且磁吸柱23与固定槽24形成磁吸配合;工作时,通过启动步进电机13带动主齿轮25转动,并通过啮合关系带动次齿轮22转动,进而使得两个导环21圆周内侧的转轴转动,此时,联动杆20绕着固定座19转动,并带动导杆18绕过固定座19带动挡板3一端越过固定板12端部,并使得其端部与次体座4贴合槽相互连接,反之挡板3收纳于主体座2内,由此提高了门禁开关的效率,减少了员工进出的时间。
[n0030] 为了保证门禁开关的稳定性,所述固定板12靠近导杆18一侧的正面两边侧外壁均通过螺栓固定有L型限位块14,且其中一个L型限位块14一侧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碰撞传感器15;当挡板3收纳入主体座2内时,其一端碰到碰撞传感器15时,碰撞传感器15将碰撞信息通过信号线传送至控制器,由控制器控制步进电机13关闭,从而有效保护了挡板3的安全,避免其在开关过程中受损,延长了挡板3的使用寿命。
[n0031] 工作原理:当员工上下班时,员工将ID卡贴于主体座2背面和次体座4正面的门禁读卡器7上,此时门禁读卡器7通过门禁信息系统对人员信息进行识别,识别后通过信号线传送至控制器,而控制器控制拦截驱动机构开始工作,通过启动步进电机13带动主齿轮25转动,并通过啮合关系带动次齿轮22转动,进而使得两个导环21圆周内侧的转轴转动,此时,联动杆20绕着固定座19转动,并带动导杆18绕过固定座19带动挡板3一端越过固定板12端部,并使得其端部与次体座4贴合槽相互连接,反之挡板3收纳于主体座2内,而此时的员工可通过,而在此期间,位于主体座2凹槽8内的金属传感器10会在员工通过时对员工扫描,当员工身上带有金属材料时,会被金属传感器10所感应,并将金属信息通过信号线传送至控制器,由控制器控制蜂鸣器6工作,进而有效避免了厂内材料外泄的问题,提高了厂内门禁的管理质量,且保证了门禁开关的效率。
[n0032]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权利要求:
Claims (10)
[0001] 1.一种防止材料外泄的门禁管理装置,包括主体座和次体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座和次体座相对一侧外壁均开设有凹槽,所述主体座一侧的凹槽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金属传感器,所述主体座的背面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固定板,且所述固定板正面外壁设置有拦截驱动机构,所述拦截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设置有挡板,所述次体座一侧的凹槽内壁开有贴合槽,且所述挡板端部与所述贴合槽相适配,所述次体座正面顶部一侧外壁和主体座背面顶部一侧外壁均通过螺栓固定有门禁读卡器,所述主体座和所述次体座正面顶部外壁均通过螺栓固定有蜂鸣器。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材料外泄的门禁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座和所述次体座的底部外壁均通过螺栓固定有底板,且每个底板的顶部两边侧外壁均开有两个安装孔。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材料外泄的门禁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座和次体座的顶部外壁分别通过铰链固定有安装盖,且每个安装盖顶部一侧外壁均通过螺栓固定有把手。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材料外泄的门禁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拦截驱动机构包括步进电机、两个导槽、两个安装座、导杆、固定座、联动杆、两个导环、次齿轮、磁吸柱、固定槽和主齿轮,且两个导槽分别开于固定板正面一侧外壁上。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止材料外泄的门禁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背面两边侧外壁分别通过两个滑块与两个导槽形成滑动配合,两个安装座焊接于挡板正面一侧中间外壁上,导杆通过转轴连接于两个安装座相对一侧,固定座通过螺栓固定于固定板正面一侧外壁上。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止材料外泄的门禁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导环分别焊接于所述导杆一端的两侧外壁上,联动杆通过转轴连接于固定座一端,且两个导环相对一侧分别通过转轴与联动杆形成转动配合,步进电机通过螺栓固定于导杆一端的顶部外壁上。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止材料外泄的门禁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次齿轮套接于其中一个导环圆周内侧的转轴端部,主齿轮套接于步进电机的输出轴端部,且主齿轮与次齿轮相互啮合。
[0008]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止材料外泄的门禁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槽开于固定板靠近联动杆端部的一侧,磁吸柱通过螺纹固定于联动杆端部的背面外壁上,且磁吸柱与固定槽形成磁吸配合。
[0009]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材料外泄的门禁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靠近导杆一侧的正面两边侧外壁均通过螺栓固定有L型限位块。
[001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止材料外泄的门禁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L型限位块一侧的外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碰撞传感器。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201502186U|2010-06-09|自动柜员机安全防护舱
CN214335811U|2021-10-01|一种防止材料外泄的门禁管理装置
CN209586188U|2019-11-05|一种便于逃生的门禁装置
CN207281300U|2018-04-27|安检设备安全门装置及毫米波安检系统
CN210858461U|2020-06-26|一种基于光纤激光器的楼宇安防门禁装置
CN2299923Y|1998-12-09|内旋式自动控制保险箱
CN201581659U|2010-09-15|太阳能户外安全防护亭
CN213805049U|2021-07-27|门岗三道闸联动设备
CN210515415U|2020-05-12|小区门禁
CN212906437U|2021-04-06|一种存钞机暂存部前门驱动装置
CN211397124U|2020-09-01|一种平台联动功能监控门禁
CN210086117U|2020-02-18|一种检票闸机机芯装置
CN211666565U|2020-10-13|一种建筑装潢用新型防盗门
CN211422297U|2020-09-04|一种感应自动门
CN110905327A|2020-03-24|一种设有伺服电机的摆闸
CN211258231U|2020-08-14|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自动控制门
CN211044311U|2020-07-17|一种具有防盗结构的预付费管理装置
CN209514737U|2019-10-18|一种自助设备的钞口闸门防盗防撬机构
CN211956588U|2020-11-17|一种电子自动化楼宇门禁装置
CN214576584U|2021-11-02|一种防尾随联动互锁安全门
CN208203087U|2018-12-07|一种牧场防牲畜走失电动门
CN214220959U|2021-09-17|一种具有可远程记录信息的防尾随联动安全门
CN2323115Y|1999-06-09|遥控防盗门
CN210605429U|2020-05-22|一种变电站用智能监控设备
CN211403506U|2020-09-01|一种适用于变电站运维检修的门禁系统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023235125.2U|CN214335811U|2020-12-29|2020-12-29|一种防止材料外泄的门禁管理装置|CN202023235125.2U| CN214335811U|2020-12-29|2020-12-29|一种防止材料外泄的门禁管理装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