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近视转老花人群的渐进多焦点眼用镜片。镜片的视远区为旋转对称非球面,周边度数环状降低,有利于缓解近视眼睛视疲劳。装配中心上部210°范围内任意一点的干扰散光均低于0.5屈光度。镜片割边装架范围内任意一点的干扰散光低于镜片附加光焦度的85%。视近区有超过10毫米长的纵向光焦度稳定带。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眼用镜片具有更好的快速适应性和配戴舒适度,易于被近视转老花初次佩戴渐进多焦点眼用镜片的客户接受。
公开号:CN214335389U
申请号:CN202120368866.3U
申请日:2021-02-10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吴泉英;唐运海;陈晓翌;余浩墨;张海平;张慧星
申请人:Suzhou Mingshi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PC主号:G02C7-06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渐进多焦点眼用镜片,尤其涉及一种针对近视眼转老花,初次戴渐进多焦点眼用镜片人群的渐进多焦点眼用镜片。
[n0002] 根据镜片各部分的使用功能不同,渐进多焦点眼用镜片被分为视远区,近远区,连接视远区和近远区的区域为渐变通道(或称中间过渡区),位于镜片几何中心正上方2毫米处的一点为镜片装配中心,其余部分为干扰散光区。渐进多焦点眼用镜片可以分为三类:(1)前表面为渐进多焦点表面,后表面为球面,称为外渐进多焦点眼用镜片;(2)前表面为球面,后表面为渐进多焦点表面,称为内渐进多焦点眼用镜片;(3)前后表面均为渐进多焦点表面,称为双自由曲面渐进多焦点眼用镜片。
[n0003] 现有技术中,渐进多焦点表面的视远区大致为球面,视近区纵向稳定带短,在镜片几何中心下大约12毫米处即形成附加光焦度拐点。对于近视转老花,初次佩戴渐进多焦点眼用镜片人群而言,现有技术的渐进多焦点眼用镜片存在三方面缺陷:一是其渐进多焦点表面的视远区为近似球面,对于有一定度数的近视患者而言,视远区的球面像差将导致开阔视野受限,视远区成像对比度下降。尤其是当下的中高度数近视患者,原本大都配戴单焦点非球面眼镜片,视远区换成球面设计更容易产生不适感。二是传统渐进多焦点眼用镜片考虑到远中近三区平衡,其干扰散光区的干扰散光最大值相对较高且相对靠近渐变通道,而对于初次佩戴渐进多焦点眼用镜片的人群而言,渐变通道两侧的干扰散光低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将直接造成适应困难,导致配镜投诉率提高或满意度降低。配镜中心两侧30度角内的散光直接决定了中距离干扰和视线在远中近转换时干扰影响,对初戴者的干扰适应至关重要。三是传统镜片视近区的纵向稳定带较短,容易造成配镜者长期阅读注视时视觉效果相对不稳定,对于大框架眼镜来说该现象尤其明显,更易难适应该缺点带来的不适感。
[n0004] 针对上述问题,鉴于初次佩戴渐进多焦点眼用镜片者的眼睛仍然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针对近视眼转老花,初次戴渐进多焦点眼用镜片的人群,提供一种易于适应的渐进多焦点眼用镜片,进一步优化该人群的佩戴体验,使渐进多焦点眼用镜片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是十分必要的。
[n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针对近视眼转老花,初次戴渐进多焦点眼用镜片的人群,提供一种易于适应的渐进多焦点眼用镜片,优化提升用户体验满意度。
[n0006] 实现本实用新型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适用于近视转老花人群的渐进多焦点眼用镜片,包括镜片上部的视远区,镜片下部的视近区,视远区与视近区通过渐变通道连接,视远区和视近区左右两侧为干扰散光区;所述镜片的装配中心位于镜片几何中心正上方4毫米处;所述镜片的视远区为旋转对称非球面,视远区内以装配中心为中心半径为10毫米的圆形范围内,光焦度呈环状增加;在视远区的清晰视觉范围角范围内,干扰散光低于0.5屈光度,所述的清晰视觉范围角为以装配中心为顶点,干扰散光等于0.5屈光度的等值线为边构成;所述镜片的视近区内包括长度大于等于5毫米的光焦度变化稳定带,在所述稳定带中,干扰散光小于0.5屈光度区域的横向宽度大于等于6毫米;所述镜片的附加光焦度小于等于2.00屈光度。
[n0007] 本实用新型所述清晰视觉范围角大于等于210°。
[n0008] 所述干扰散光区的光焦度变化幅度小于等于附加光焦度的25%。
[n0009] 镜片渐变通道两侧的干扰散光区在镜片割边装框范围内的最大干扰散光值小于镜片附加光焦度的85%。该范围定义为以镜片几何中心上下各20毫米,水平鼻侧22.5毫米,颞侧35毫米的长方形范围。
[n001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渐进多焦点眼用镜片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n0011] 1.带有环状非球面设计的视远区相对球面设计,能够增加两侧开阔视野的视觉清晰度和对比敏感度,并且有利于缓解近视眼睛视疲劳。
[n0012]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镜片其装配中心两侧的中距离视觉区降低了散光干扰,提升了镜片的快速适应性和配戴舒适度。
[n0013]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镜片在视近区能形成稳定视觉感受,大幅度降低在长期阅读时由于光焦度不稳定造成的用眼疲劳感。
[n0014] 4. 实用新型提供的镜片在视远区和视近区中心附近以外的区域,光焦度变化幅度小,形成光焦度稳定区域,形成大范围中距视觉区域,有利于提高镜片佩戴者对镜片的适应度,特别有利于提高近视转老花,初次佩戴渐进多焦点眼用镜片人群适应度。
[n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渐进多焦点眼用镜片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视远区;2.视近区;3.渐变通道;4.干扰散光区;5.装配中心。
[n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镜片的光焦度和干扰散光等值线图;
[n0017]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镜片的光焦度和干扰散光等值线图。
[n0018]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n0019] 实施例1
[n0020]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配镜者的需求,提供一个视远区光焦度为-6.0屈光度,附加光焦度为1.5屈光度的内渐进多焦点眼用镜片,镜片材料折射率n=1.56,镜片口径Φ=80mm,渐变通道长度15mm。
[n0021] 参见附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适用于近视转老花人群的渐进多焦点眼用镜片,包括镜片上部的视远区1,镜片下部的视近区2,视远区与视近区通过渐变通道3连接,视远区和视近区左右两侧为干扰散光区4,镜片的装配中心5位于镜片几何中心正上方4毫米处;在视远区,以装配中心5为顶点,干扰散光等于0.5屈光度的等值线为边,构成清晰视觉范围角∠a的范围;参见附图2,镜片的视远区1为旋转对称非球面,视远区内以装配中心5为中心半径为10毫米的圆形范围内,光焦度呈环状增加;在视远区的清晰视觉范围角∠a=240°范围内,干扰散光低于0.5屈光度;镜片的视近区2内包括长度大于等于5毫米的光焦度变化稳定带,在稳定带中,干扰散光小于0.5屈光度区域的横向宽度大于等于6毫米。
[n0022] 本实施例提供的镜片,按文献CN107037604B提供的技术方案设计轮廓线,依据文献CN101661167B公开的技术方案,设计渐进多焦点眼用镜片表面的曲率半径分布r和曲率中心坐标(x,η,z)后,渐进多焦点眼用镜片上各点矢高由下式(1)确定:
[n0023] (1)
[n0024] 其中,
[n0025] k0=0.07,m=0.5,σ=280,x1=-10,x2=45。
[n0026] 公式(1)中调节因子k关于视远区1中一点和视近区2中一点旋转对称,故计算的渐进多焦点眼用镜片在视远区1呈现旋转对称非球面设计,在视近区2能够调节光焦度和干扰散光的分布。同时,调节因子k对视远区1和视近区2以外的区域的光焦度也具有调节作用,能够减缓该区域内的光焦度变化梯度,从而减小干扰散光。
[n0027] 根据公式(1)计算出渐进多焦点表面矢高后,根据微分几何方法计算出渐进多焦点眼用镜片的光焦度和干扰散光分布如图2所示。图2中,(a)图为光焦度等值线图,(b)图为干扰散光等值线图,光焦度和干扰散光的单位均为屈光度。由(a)图可见,以装配中心为中心的10毫米范围内光焦度环状增加。镜片上干扰散光区的光焦度在-5.5到-5.25屈光度范围内变化,变化幅度为0.25屈光度,等于附加光焦度的17%。
[n0028] 图2中,由(a)图可见,视远区内装配中心上部240°角范围内任意一点的干扰散光均低于0.5屈光度;图中虚线构成的圆角矩形范围为以镜片几何中心上下各20毫米,水平鼻侧22.5毫米,颞侧35毫米,其内最大干扰散光不超过1.23屈光度,占附加光焦度的82%,低于镜片附加光焦度的85%,而镜片通过装配中心水平线两侧的上下各30度角范围内的最大干扰散光为0.6屈光度,占附加光焦度的40%,不超过附加光焦度的50%。视近区中包括长为20毫米的光度变化稳定带,在该稳定带处,干扰散光小于0.5屈光度区域的横向宽度为10毫米。
[n0029] 实施例2
[n0030] 本实施例中,附加光焦度为2.0屈光度,其它参数与实施例1相同。
[n0031] 实施例1中的公式(1)的参数设置为:
[n0032] k0=0.08,m=0.5,σ=200,x1=-10,x2=45。
[n0033] 按实施例1方法计算渐进多焦点眼用镜片表面矢高,得到的渐进多焦点眼用镜片的光焦度和干扰散光等值线如图3所示。图3中,(c)图为光焦度等值线图,(d)图为干扰散光等值线图,光焦度和干扰散光的单位均为屈光度。图中“十”字(FT)位置是装配中心。由于在视远区呈现旋转对称非球面设计,(c)图中以装配中心为中心的10毫米范围内光焦度环状增加。镜片上干扰散光区的光焦度在-5.5到-5.25屈光度范围内变化,变化幅度为0.25屈光度,等于附加光焦度的17%。
[n0034] 图3中,由(c)图可见,视远区内装配中心上部210°角范围内任意一点的干扰散光均低于0.5屈光度,图中虚线构成的圆角矩形范围为以镜片几何中心上下各20毫米,水平鼻侧22.5毫米,颞侧35毫米,其内最大干扰散光不超过1.46屈光度,占附加光焦度的73%,低于镜片附加光焦度的85%,而镜片通过装配中心水平线两侧的上下各30度角范围内的最大干扰散光为0.75屈光度,占附加光焦度的38%,不超过附加光焦度的50%。视近区内包括长20毫米的光度变化稳定带,在该稳定带处,干扰散光小于0.5屈光度区域的横向宽度约10毫米。
[n0035]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的镜片仅适用于附加光焦度在2.00屈光度以内的初次佩戴渐进多焦点眼用镜片的客户,对于高附加光焦度人群未必适用。
[n0036]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镜片,附加光焦度在2屈光度以内,在视远区以装配中心为圆心,光焦度呈环带状增加,有利于缓解近视眼睛视疲劳。装配中心两侧的干扰散光在0.5屈光度以下,装配中心上部210°角范围内任意一点的干扰散光均低于0.5屈光度。
[n0037]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镜片在干扰散光区光焦度变化幅度小,形成光焦度稳定区域,形成大范围中距视觉区域,有利于提高镜片佩戴者对镜片的适应度,特别有利于提高近视转老花,初次佩戴渐进多焦点眼用镜片人群适应度。
[n0038] 视近区内包括长度为10毫米以上的焦度变化稳定带,在该稳定带处,干扰散光小于0.5屈光度区域的横向宽度不低于6毫米。在视近区能形成注视时的稳定视觉感受,较大幅度降低由于光焦度不稳定产生的用眼疲劳感。
权利要求:
Claims (4)
[0001] 1.一种适用于近视转老花人群的渐进多焦点眼用镜片,包括镜片上部的视远区,镜片下部的视近区,视远区与视近区通过渐变通道连接,视远区和视近区左右两侧为干扰散光区,其特征在于:镜片的装配中心(5)位于镜片几何中心正上方4毫米处;所述镜片的视远区(1)为旋转对称非球面,视远区(1)内以装配中心(5)为中心半径为10毫米的圆形范围内,光焦度呈环状增加;在视远区的清晰视觉范围角(∠a)范围内,干扰散光低于0.5屈光度,所述的清晰视觉范围角为以装配中心(5)为顶点,干扰散光等于0.5屈光度的等值线为边构成;所述镜片的视近区(2)内包括长度大于等于5毫米的光焦度变化稳定带,在所述稳定带中,干扰散光小于0.5屈光度区域的横向宽度大于等于6毫米;所述镜片的附加光焦度小于等于2.00屈光度。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近视转老花人群的渐进多焦点眼用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晰视觉范围角大于等于210°。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近视转老花人群的渐进多焦点眼用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散光区(4)的光焦度变化幅度小于等于附加光焦度的25%。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近视转老花人群的渐进多焦点眼用镜片,其特征在于:渐变通道两侧的干扰散光区(4)在镜片割边装框范围内的最大干扰散光值小于镜片附加光焦度的85%。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US8434865B2|2013-05-07|Multifocal lens having a progressive optical power region and a discontinuity
JP4685999B2|2011-05-18|眼鏡レンズの決定方法
US10409087B2|2019-09-10|Quasi progressive lenses for eyewear
US9033494B2|2015-05-19|Multifocal lens having a progressive optical power region and a discontinuity
KR100940699B1|2010-02-08|누진 굴절력 렌즈
KR20140120893A|2014-10-14|다-초점 광학 렌즈
KR20080093964A|2008-10-22|안과용 렌즈
JP5496798B2|2014-05-21|2つの非球面、特にプログレッシブ表面を有するプログレッシブメガネレンズ及びそのメガネレンズを算出する方法
CA2251359A1|1997-10-16|Progressive lens elements and methods for designing and using same
JP5542447B2|2014-07-09|単焦点眼鏡レンズを決定する方法および単焦点眼鏡レンズ
JP5286473B2|2013-09-11|累進屈折力眼鏡レンズの設計方法
EP1188091A1|2002-03-20|Progressive lens
JP2009543100A|2009-12-03|眼科用レンズ
CN103748505B|2016-04-13|平移式老花接触镜片对
CN111095082A|2020-05-01|镜片元件
JP2013537985A5|2015-09-17|
US5446508A|1995-08-29|Progressive power lens
CN214335389U|2021-10-01|一种适用于近视转老花人群的渐进多焦点眼用镜片
JP5135158B2|2013-01-30|累進屈折力レンズ、累進屈折力レンズシリーズ及び累進屈折力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CN112882254A|2021-06-01|一种适用于近视转老花人群的渐进多焦点眼用镜片及其设计方法
JP5138536B2|2013-02-06|累進屈折力レンズシリーズ
CN214252794U|2021-09-21|一种适用于青少年的远用区周边近视离焦的渐进镜片
JP4450480B2|2010-04-14|累進多焦点レンズシリーズ
CN209992764U|2020-01-24|一种无形三焦点眼镜片
CN210465891U|2020-05-05|一种上下双焦一体镜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368866.3U|CN214335389U|2021-02-10|2021-02-10|一种适用于近视转老花人群的渐进多焦点眼用镜片|CN202120368866.3U| CN214335389U|2021-02-10|2021-02-10|一种适用于近视转老花人群的渐进多焦点眼用镜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