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领域,公开了一种心内科用影片观察固定装置,包括第一观片箱、第二观片箱、第三观片箱、可对影像片进行夹紧的卡紧结构、以及对第一观片箱、第二观片箱和第三观片箱之间进行卡紧的限位固定结构。通过在观片箱的顶部固定设有两个定位块,两个定位块之间固定连接有定位杆,定位杆上设置有可移动的卡紧结构,卡紧结构包括可在定位杆上移动的移动块,通过拉动第一拉杆,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使得卡紧块移动,卡紧块与观片箱之间的缝隙中可插入CT影像片,松开第一拉杆,第一弹簧复位,使得卡紧块对CT影像片进行卡紧工作,使用起来比较方便,实用性好。
公开号:CN214335375U
申请号:CN202120788981.6U
申请日:2021-04-19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张金忠
申请人:张金忠;
IPC主号:G02B27-02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心内科用影片观察固定装置。
[n0002] 心内科,即心血管内科,是各级医院大内科为了诊疗心血管血管疾病而设置的一个临床科室,治疗的疾病包括心绞痛、高血压、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早搏、心律不齐、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
[n0003] 对心内科患者进行诊断时,医生需要对心内科患者的CT影像片进行观察,而一般将影像片贴在影片观察固定装置上,通过其内部产生的光,增加对CT影像片的观察效果,但是,现有的影片观察固定装置对CT影像片的固定较为麻烦,而且不能对多个CT影像片进行观察对比诊断。
[n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内科用影片观察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n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n0006] 一种心内科用影片观察固定装置,包括第一观片箱、第二观片箱、第三观片箱、可对影像片进行夹紧的卡紧结构、以及对第一观片箱、第二观片箱和第三观片箱之间进行卡紧的限位固定结构,在所述第一观片箱、第二观片箱和第三观片箱的顶部均固定设置有定位块,其两个定位块之间固定连接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上设置有卡紧结构,所述卡紧结构包括在定位杆上可移动的移动块、对影像片进行压紧的卡紧块,所述移动块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一限位块,在所述卡紧块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上开设的通孔中穿过有第一拉杆,其第一拉杆还与第一限位块相连接,所述第一拉杆上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第一限位块之间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限位块之间相连接。
[n0007]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观片箱的背面居中位置固定设置有支撑块,其支撑块的底端与升降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杆的另一端与配重底座的顶部相连接。
[n0008]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固定结构包括固定设置在第二观片箱底部的第一固定块、以及固定设置在第一观片箱和第三观片箱底部的第二固定块。
[n0009]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固定块上开设的通孔中穿过有第二拉杆,其第二拉杆的一端固定设置有限位盘,且限位盘上固定设置有限位凸缘。
[n0010]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拉杆上设置有第二弹簧,其第二弹簧的一端与第一固定块的一侧相连接,另一端与限位盘之间固定连接,限位盘上固定设置的限位凸缘可插入到第二固定块上开设的限位孔中。
[n0011]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观片箱、第二观片箱和第三观片箱的一侧均设置有透明板,在第一观片箱、第二观片箱和第三观片箱内还设置有灯珠。
[n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n0013] 1、通过在观片箱的顶部固定设有两个定位块,两个定位块之间固定连接有定位杆,定位杆上设置有可移动的卡紧结构,卡紧结构包括可在定位杆上移动的移动块,通过拉动第一拉杆,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使得卡紧块移动,卡紧块与观片箱之间的缝隙中可插入CT影像片,松开第一拉杆,第一弹簧复位,使得卡紧块对CT影像片进行卡紧工作,使用起来比较方便,实用性好;
[n0014] 2、第一观片箱、第二观片箱和第三观片箱之间采用铰链安装,并且在观片箱的底部采用限位固定结构对观片箱之间进行限位固定,这样可以对多个CT影像片进行对比观察诊断,提高功能性。
[n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n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观片箱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n0017]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卡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n0018] 图4为本实用新型限位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n0019] 图中:1、第一观片箱;2、第二观片箱;3、第三观片箱;4、配重底座;5、升降杆;6、定位块;7、透明板;8、定位杆;9、卡紧结构;901、移动块;902、第一限位块;903、卡紧块;904、第二限位块;905、第一拉杆;906、第一弹簧;10、限位固定结构;1001、第一固定块;1002、第二固定块;1003、第二拉杆;1004、第二弹簧;11、支撑块。
[n0020]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心内科用影片观察固定装置,包括第一观片箱1、第二观片箱2、第三观片箱3、可对影像片进行夹紧的卡紧结构9、以及对第一观片箱1、第二观片箱2和第三观片箱3之间进行卡紧的限位固定结构10,在所述第一观片箱1、第二观片箱2和第三观片箱3的顶部均固定设置有定位块6,其两个定位块6之间固定连接有定位杆8,所述定位杆8上设置有卡紧结构9,所述卡紧结构9包括在定位杆8上可移动的移动块901、对影像片进行压紧的卡紧块903,所述移动块901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一限位块902,在所述卡紧块903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二限位块904,所述第二限位块904上开设的通孔中穿过有第一拉杆905,其第一拉杆905还与第一限位块902相连接,所述第一拉杆905上设置有第一弹簧906,所述第一弹簧906的一端与第一限位块902之间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限位块904之间相连接。
[n0021] 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观片箱2的背面居中位置固定设置有支撑块11,其支撑块11的底端与升降杆5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杆5的另一端与配重底座4的顶部相连接。
[n0022]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升降杆5可对观片箱的高度位置进行调节。
[n0023] 如图4所示,所述限位固定结构10包括固定设置在第二观片箱2底部的第一固定块1001、以及固定设置在第一观片箱1和第三观片箱3底部的第二固定块1002。
[n0024] 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固定块1001上开设的通孔中穿过有第二拉杆1003,其第二拉杆1003的一端固定设置有限位盘,且限位盘上固定设置有限位凸缘。
[n0025] 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拉杆1003上设置有第二弹簧1004,其第二弹簧1004的一端与第一固定块1001的一侧相连接,另一端与限位盘之间固定连接,限位盘上固定设置的限位凸缘可插入到第二固定块1002上开设的限位孔中。
[n0026]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可对第一观片箱1和第三观片箱3进行限位固定。
[n0027]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观片箱1、第二观片箱2和第三观片箱3的一侧均设置有透明板7,在第一观片箱1、第二观片箱2和第三观片箱3内还设置有灯珠。
[n0028]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使用时,当需要对患者的CT影像片进行观察时,首先,向一侧拉动第一拉杆905,在第一弹簧906的作用下,使得卡紧块903向一侧移动,然后将CT影像片贴合在观片箱上,放开第一拉杆905,第一弹簧906复位,卡紧块903对CT影像片进行夹紧作用,使用起来比较方便,而且,第一观片箱1和第三观片箱3可分别固定在第二观片箱2的两端,拉动第二拉杆1003,在第二弹簧1004的作用下,使得限位盘收缩,当第一观片箱1和第三观片箱3与第二观片箱2在同一平面后,松开第二拉杆1003,第二弹簧1004复位,使得限位盘上的限位凸缘插入到第二固定块1002上的限位孔中,对其进行限位固定,可增加对CT影片的观察数量以及进行对比诊断。
[n0029]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n0030]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权利要求:
Claims (6)
[0001] 1.一种心内科用影片观察固定装置,包括第一观片箱(1)、第二观片箱(2)、第三观片箱(3)、可对影像片进行夹紧的卡紧结构(9)、以及对第一观片箱(1)、第二观片箱(2)和第三观片箱(3)之间进行卡紧的限位固定结构(1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观片箱(1)、第二观片箱(2)和第三观片箱(3)的顶部均固定设置有定位块(6),其两个定位块(6)之间固定连接有定位杆(8),所述定位杆(8)上设置有卡紧结构(9),所述卡紧结构(9)包括在定位杆(8)上可移动的移动块(901)、对影像片进行压紧的卡紧块(903),所述移动块(901)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一限位块(902),在所述卡紧块(903)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第二限位块(904),所述第二限位块(904)上开设的通孔中穿过有第一拉杆(905),其第一拉杆(905)还与第一限位块(902)相连接,所述第一拉杆(905)上设置有第一弹簧(906),所述第一弹簧(906)的一端与第一限位块(902)之间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限位块(904)之间相连接。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用影片观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观片箱(2)的背面居中位置固定设置有支撑块(11),其支撑块(11)的底端与升降杆(5)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杆(5)的另一端与配重底座(4)的顶部相连接。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用影片观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固定结构(10)包括固定设置在第二观片箱(2)底部的第一固定块(1001)、以及固定设置在第一观片箱(1)和第三观片箱(3)底部的第二固定块(1002)。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心内科用影片观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块(1001)上开设的通孔中穿过有第二拉杆(1003),其第二拉杆(1003)的一端固定设置有限位盘,且限位盘上固定设置有限位凸缘。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心内科用影片观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拉杆(1003)上设置有第二弹簧(1004),其第二弹簧(1004)的一端与第一固定块(1001)的一侧相连接,另一端与限位盘之间固定连接,限位盘上固定设置的限位凸缘可插入到第二固定块(1002)上开设的限位孔中。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内科用影片观察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观片箱(1)、第二观片箱(2)和第三观片箱(3)的一侧均设置有透明板(7),在第一观片箱(1)、第二观片箱(2)和第三观片箱(3)内还设置有灯珠。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Tse et al.2017|Traditional and novel electrocardiographic conduction and repolarization markers of sudden cardiac death
Tsuda et al.1992|Late death after arterial switch operation for transposition of the great arteries
Herren et al.2009|Arrhythmogenic right ventricular cardiomyopathy/dysplasia: a not so rare “disease of the desmosome” with multiple clinical presentations
Nery et al.2013|Isolated cardiac sarcoidosis: establishing the diagnosis with electroanatomic mapping-guided endomyocardial biopsy
Avella et al.2008|Diagnostic value of endomyocardial biopsy guided by electroanatomic voltage mapping in arrhythmogenic right ventricular cardiomyopathy/dysplasia
Qian et al.2001|Spatial heterogeneity of calcium transient alternans during the early phase of myocardial ischemia in the blood-perfused rabbit heart
Bennett et al.2013|Time course of electrocardiographic changes in transient left ventricular ballooning syndrome
CN214335375U|2021-10-01|一种心内科用影片观察固定装置
Finocchiaro et al.2020|The electrocardiogram in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Borggrefe et al.2010|J-wave syndromes caused by repolarization or depolarization mechanisms: a debated issue among 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electrophysiologists
Huang et al.2011|Comparison of angiographic finding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anteroseptal versus anterior wall 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Elefteriades et al.1993|Linear left ventricular aneurysmectomy: modern imaging studies reveal improved morphology and function
Bacharova et al.2009|Electrocardiographic diagnosis of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depolarization changes
Nakagawa et al.1999|Detection and evaluation of asymptomatic myocarditis in schoolchildren: report of four cases
Senzolo et al.2008|Microvascular autonomic dysfunction may justify false-positive stress 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 in patients with liver cirrhosis undergoing liver transplantation
Wang et al.2015|Optical mapping of intra-sarcoplasmic reticulum Ca2+ and transmembrane potential in the langendorff-perfused rabbit heart
Boulé et al.2014|Predictors of advanced His-Purkinje conduction disturbances in patients with unexplained syncope and bundle branch block
Ay et al.1998|An electrocardiographic criterion for diagnosis of patent foramen ovale associated with ischemic stroke
CN110811780A|2020-02-21|一种带定位凸台的心内科穿刺装置
CN211356441U|2020-08-28|一种心血管内科用护理箱
Birnbaum et al.2019|PR depression with multi‑lead ST elevation and ST depression in aVR: Is it always acute pericarditis?
Ariyarajah et al.2007|Association of atrial fibrillation in patients with interatrial block over prospectively followed controls with comparable echocardiographic parameters
CN107871462A|2018-04-03|一种心内科中可滑动式宣传栏
CN211326204U|2020-08-25|一种心内科用便携式担架
CN214669882U|2021-11-09|一种心内科检查用辅助装置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788981.6U|CN214335375U|2021-04-19|2021-04-19|一种心内科用影片观察固定装置|CN202120788981.6U| CN214335375U|2021-04-19|2021-04-19|一种心内科用影片观察固定装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