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便于光纤对接的光纤热缩管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属于光纤热缩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光纤对接的光纤热缩管,包括段接热缩管,所述段接热缩管包括内防护管,所述内防护管的内侧设置有热熔胶层,所述内防护管的外侧设置有外防护管,所述内防护管和外防护管之间夹持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支撑柱均匀分布在内防护管的外侧,传统的单根支撑柱只能在一个方向上提供支撑,当对光纤热缩管进行加热时支撑柱必需在正上方才能对光纤热缩管提供支撑力,本装置将传统的一根支撑柱换为四根,四根支撑柱均匀分布可以在多方向上提供支撑力,从而避免了因支撑柱不在光纤接头的正上方而导致的光纤热缩管收缩弯曲时触碰到光纤接头。 公开号:CN214335295U 申请号:CN202120586802.0U 申请日:2021-03-23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程永威 申请人:Suzhou Koslin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IPC主号:G02B6-255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热缩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光纤对接的光纤热缩管。 [n0002] 光纤热缩管是热缩高分子材料制成的,透明的外层便于检测光纤接合部位连接是否正确,使光纤能简单安全地进行装配,并提供防护,收缩后可保持光纤的光传输特性,对光纤接合处提供强度和防护。光纤热缩管在使用时,需要在管道中间放入一根支撑钢柱,加热后光纤热缩管收缩,将光纤接头和支撑钢柱包覆在一起,支撑钢柱不仅增加了光纤接头处的强度,也可以避免光纤热缩管收缩时发生的弯曲变形对光纤接头造成影响。 [n0003] 光纤受到外力影响容易破碎,而现有的光纤热缩管在使用时,常因支撑钢柱碰到光纤而导致光纤从对接处开始破碎,进而导致光纤对接失败,光纤对接失败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重新对光纤进行去皮、清洗,这样会导致光纤的对接效率缓慢。 [n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光纤对接的光纤热缩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光纤热缩管在使用时光纤容易被磕碰的问题。 [n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光纤对接的光纤热缩管,包括段接热缩管,所述段接热缩管包括内防护管,所述内防护管的内侧设置有热熔胶层,所述内防护管的外侧设置有外防护管,所述内防护管和外防护管之间夹持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支撑柱均匀分布在内防护管的外侧。 [n0006] 优选的,所述段接热缩管的长度为6.5±1cm,所述段接热缩管的左右端均设置有段接带,所述段接带的本体上设置有裁切线。 [n0007] 优选的,四个所述支撑柱的长度均为4.0+0.2 0cm,所述支撑柱的直径小于内防护管壁厚。 [n0008] 优选的,四个所述支撑柱均为空心钢管,所述支撑柱外径为0.9±0.02mm,所述支撑柱的内径为0.5mm。 [n0009] 优选的,所述段接热缩管的左右端内腔均设置呈喇叭口,两端所述喇叭口的长度与单个支撑柱的长度之和与段接热缩管的长度相同。 [n001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n0011] 1)本装置使用内防护管和外防护管将支撑柱固定,可以避免热缩管在使用时支撑柱晃动,同时内防护管的防护可以避免支撑柱触碰到光纤,进而避免光纤被支撑柱碰碎; [n0012] 2)传统的单根支撑柱只能在一个方向上提供支撑,当对光纤热缩管进行加热时支撑柱必需在正上方才能对光纤热缩管提供支撑力,本装置将传统的一根支撑柱换为四根,四根支撑柱均匀分布可以在多方向上提供支撑力,从而避免了因支撑柱不在光纤接头的正上方而导致的光纤热缩管收缩弯曲时触碰到光纤接头。 [n0013]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n0014]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A截面结构示意图; [n0015]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n0016] 图中:1段接热缩管、11外防护管、12内防护管、13热熔胶层、14支撑柱、2段接带。 [n0017]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n0018]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n0019]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n0020] 实施例: [n0021]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光纤对接的光纤热缩管,包括段接热缩管1,段接热缩管1包括内防护管12,内防护管12的内侧设置有热熔胶层13,热熔胶层13由热熔胶组成,内防护管12的外侧设置有外防护管11,内防护管12和外防护管11的材质均为聚偏氟乙烯,聚偏氟乙烯透明度较高且具有阻燃性,内防护管12和外防护管11之间夹持有支撑柱14,支撑柱14的材质为奥氏体不锈钢,支撑柱14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支撑柱14均匀分布在内防护管12的外侧。 [n0022] 段接热缩管1的长度为6.5±1cm,光纤在对接时,尾纤的长度在1~1.6cm,对接后裸露光纤长度不超过3.2cm,段接热缩管1的左右端均设置有段接带2,段接带2的本体上设置有裁切线,通过裁切线可以便于使用者看到可以裁切的位置,两个相邻的段接热缩管1通过段接带2连接。 [n0023] 四个支撑柱14的长度均为4.0+0.2 0cm,支撑柱14的长度必须长于裸露光纤长度,支撑柱14的直径小于内防护管12壁厚。 [n0024] 四个支撑柱14均为空心钢管,支撑柱14外径为0.9±0.02mm,支撑柱14的内径为0.5mm,传统的支撑柱14是外径为1.5mm,内径为1.3mm的钢管,传统的钢管会导致有支撑柱14的一侧凸出过于明显,进而导致热缩管密封性差,本装置采用四根支撑柱14,使得热缩管单侧凸出变低的同时,还保持了支撑柱14的总抗弯强度。 [n0025] 段接热缩管1的左右端内腔均设置呈喇叭口,段接热缩管1两端的开口较大可以方便光纤的尾纤穿入,两端喇叭口的长度与单个支撑柱14的长度之和与段接热缩管1的长度相同。 [n0026] 工作原理:从段接带2的裁切线处将两个相互连接的段接热缩管1分开,然后将其中一个需要对接的光纤从段接热缩管1中穿过,随后使用光纤熔接机将两个需要对接的光纤尾纤熔接,随后拖动段接热缩管1并使段接热缩管1将对接处裸露的光纤遮挡,随后对段接热缩管1进行加热,段接热缩管1受热后,内防护管12和外防护管11开始收缩,同时热熔胶层13的热熔胶受热呈现粘性,最终段接热缩管1粘在光纤上并将对接处裸露的光纤密封。 [n0027]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n0028]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权利要求:
Claims (5) [0001] 1.一种便于光纤对接的光纤热缩管,包括段接热缩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段接热缩管(1)包括内防护管(12),所述内防护管(12)的内侧设置有热熔胶层(13),所述内防护管(12)的外侧设置有外防护管(11),所述内防护管(12)和外防护管(11)之间夹持有支撑柱(14),所述支撑柱(14)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支撑柱(14)均匀分布在内防护管(12)的外侧。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光纤对接的光纤热缩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段接热缩管(1)的长度为6.5±1cm,所述段接热缩管(1)的左右端均设置有段接带(2),所述段接带(2)的本体上设置有裁切线。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光纤对接的光纤热缩管,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支撑柱(14)的长度均为4.0+0.2 0cm,所述支撑柱(14)的直径小于内防护管(12)壁厚。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光纤对接的光纤热缩管,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支撑柱(14)均为空心钢管,所述支撑柱(14)外径为0.9±0.02mm,所述支撑柱(14)的内径为0.5mm。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光纤对接的光纤热缩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段接热缩管(1)的左右端内腔均设置呈喇叭口,两端所述喇叭口的长度与单个支撑柱(14)的长度之和与段接热缩管(1)的长度相同。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US4923268A|1990-05-08|Fiber optic coupler CN102667557A|2012-09-12|光纤熔接部的加强部件和加强方法 US10976492B2|2021-04-13|Cable with overcoated non-coplanar groups of fusion spliced optical fibers, and fabrication method CA2402471A1|2002-07-25|Optical fiber holding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CN214335295U|2021-10-01|一种便于光纤对接的光纤热缩管 EP0393064B1|1995-12-27|Fiber optic coupler JP3795469B2|2006-07-12|光コネクタ CN201011533Y|2008-01-23|一种用于引入光缆的连接头装置 CN214067444U|2021-08-27|一种用于保护光纤接头的c型槽 CN210626711U|2020-05-26|一种用于单芯光纤接续的光纤热缩管 CN103907039B|2015-11-25|保护套筒 JP4444270B2|2010-03-31|光ファイバ接続部の補強構造、補強方法及び補強スリーブ CN211263904U|2020-08-14|一种便于组装的光缆 CN212586594U|2021-02-23|一种笔筒两端卡接式光纤连接器 JP2000028881A|2000-01-28|光ケーブルの成端部 CN213122360U|2021-05-04|一种光纤编码光纤串护套结构及紧套尾纤 CN213338134U|2021-06-01|一种光纤热缩保护管 CN210742569U|2020-06-12|一种加强型单芯光缆 CN211265108U|2020-08-14|一种5g通信基站用拼合结构光缆及电缆 CN210090771U|2020-02-18|铠装拉远组件 US20210033793A1|2021-02-04|Fiber optic cable assembly with overlapping bundled strength members, and fabr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211603621U|2020-09-29|一种防止光纤折断的光纤连接器 CN201100870Y|2008-08-13|一种光缆熔接点的保护结构 CN213843625U|2021-07-30|一种双芯皮线光纤分支结构 CN213457436U|2021-06-15|一种光纤结构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586802.0U|CN214335295U|2021-03-23|2021-03-23|一种便于光纤对接的光纤热缩管|CN202120586802.0U| CN214335295U|2021-03-23|2021-03-23|一种便于光纤对接的光纤热缩管|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