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光板及背光模组,导光板包括入光面和出光面,入光面设置于导光板一侧,入光面处设置有光源,且出光面为入光面的相邻面,在出光面表面设置有防蓝光薄膜,与所述出光面相对的另一端面设置有光学网点;具体地,在导光板出光面采用真空蒸镀的方式蒸镀有一层防蓝光的镀膜,达到防蓝光的目的;真空蒸镀的防蓝光镀膜极薄,不影响原有的背光模具结构,同时也可提高导光板表面硬度,更耐磨,减少导光板划伤不良。
公开号:CN214335288U
申请号:CN202120636652.XU
申请日:2021-03-29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覃威;范明生
申请人:Shenzhen AV Display Co Ltd;
IPC主号:G02B6-00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显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防蓝光的导光板及背光模组。
[n0002] 电子屏幕蓝光波段在430-480nm,具有波长短、能量高的特点,能够直接穿透晶状体直达眼底视网膜上。智能手机时代人们更多的时间花费在盯着手机屏幕上,然而手机屏幕、LED电视、电脑屏幕灯都会产生大量的蓝光,这样会给人们的眼睛和手带来危害,会激发褐色色素,让皮肤产生黄斑、雀斑,会加深眼睛的近视程度,产生视觉疲劳感,同时也不利于正常睡眠。
[n0003] 目前在市场上较普遍的显示或照明设备防蓝光方案多在原有设备表面增加过滤蓝光膜、镜片。这些方案增加了额外的工艺和技术,且在组装成品前仍对人体有持续性损害,特别是背光和显示模组行业的从业者。
[n0004]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光板及背光模组,在导光板出光面增加防蓝光的镀膜,过滤蓝光,达到防蓝光的目的,且镀层极薄,不影响原有的背光模具结构。
[n0005]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n0006]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光板,所述导光板包括入光面和出光面,所述入光面设置于所述导光板一侧,所述入光面处设置有光源,所述出光面为所述入光面的相邻面,所述出光面表面设置有防蓝光薄膜,与所述出光面相对的另一端面设置有光学网点。
[n0007] 作为优选地,所述防蓝光薄膜厚度为0.5~10um。
[n0008] 作为优选地,所述导光板为透明PC板、PMMA板或玻璃板中的一种。
[n0009] 作为优选地,所述导光板为玻璃基材,所述光学网点凸出于所述导光板表面设置。
[n0010] 作为优选地,所述光学网点的形状为是圆形、椭圆形、方形、菱形、线形中的任意一种。
[n0011] 作为优选地,所述光源为LED光源或荧光灯管。
[n0012]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背光模组,该背光模组包括如上述的导光板,所述导光板包括入光面和出光面,所述入光面设置于所述导光板一侧,所述入光面处设置有光源,所述出光面为所述入光面的相邻面,所述出光面表面设置有防蓝光薄膜,与所述出光面相对的另一端面设置有光学网点。
[n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导光板出光面增加防蓝光的镀膜,过滤蓝光,达到防蓝光的目的;且真空蒸镀的防蓝光镀膜极薄,不影响原有的背光模具结构,同时也可提高导光板表面硬度,更耐磨,减少导光板划伤不良。
[n0014] 下面结合附图详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
[n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导光板结构示意图;
[n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导光板的第一实施例;
[n0017] 图3为本实用新型导光板的第二实施例;
[n0018] 图4为本实用新型背光模组结构示意图。
[n0019]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n0020]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光板1,导光板1包括入光面和出光面,入光面设置于导光板一侧,出光面为所述入光面的相邻面,为侧入式导光板,在导光板1的入光面处设置有光源2,光源2发出的光经导光板1的入光面射入导光板1内,经出光面发射出去。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导光板1与现有导光板的形状基本一致,即为长方体或者正方体形状,同时,其对应的长、宽侧面均可以是该导光板的入光侧,但此处并不限定为现有技术仅有的形状,在有特殊的要求时,还可以是相应定制的形状。
[n0021] 其中,与出光面相对的导光板1另一端面设置有光学网点3,经由光源2发射的光线射入导光板1内通过光学网点3的反射和折射,所述光源2为LED光源或荧光灯管,作为优选地,所述光源2为体积小、寿命长、效率高的LED光源。光学网点3将水平的线光源转换为垂直的面光源通过出光面射出;进一步地,在出光面上设置有防蓝光薄膜,所有出射光线均需要经过防蓝光薄膜的过滤;从而达到防蓝光的目的。
[n0022] 本实施例中,防蓝光薄膜真空蒸镀于导光板1的出光面上,真空蒸镀为气相沉积技术,镀膜厚度均匀,不影响导光板1原有的光学性能,可避免因贴膜气泡产生的背光白团和明暗不均问题;且真空蒸镀的防蓝光薄膜厚度为0.5~10um,厚度极薄,不影响导光板1的结构装配。
[n0023] 该实施例中,导光板1材质为具有光导特性的材料,例如:透明PC板、PMMA板和玻璃等材料,需要注意的是:
[n0024] (1)常用的透明PC和PMMA材质不耐高温,真空镀防蓝光薄膜时需做表面处理并增加离子源辅助冷镀,避免膜裂。
[n0025] (2)玻璃基材的导光板1上的光学网点3因工艺原因不能设计为凹点,需使用印刷网点或转印的方式增加光学网点3,呈现效果为相对于导光板1外凸设置。
[n0026] 具体参见图2和图3所示,导光板1光学网点3分别相对于导光板1内凹和外凸设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光学网点3的形状可以是圆形、椭圆形、方形、菱形、线形等其他形状。
[n0027]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如图4所示,该背光模组包括如上述的导光板1,其导光板1的结构具体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背光模组采用了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放哪,因此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
[n0028] 通过使用分光仪对背光模组进行光谱测试,通过测试光谱曲线图及数据判定蓝光过滤效果,认为:430-480nm波段高能量蓝光截止效果优异,能够达到防蓝光目的;PC导光板镀膜面铅笔测试硬度增加,背光导光板划伤不良明显减少。
[n0029]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Claims (7)
[0001] 1.一种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包括入光面和出光面,所述入光面设置于所述导光板一侧,所述入光面处设置有光源,所述出光面为所述入光面的相邻面,所述出光面表面设置有防蓝光薄膜,与所述出光面相对的另一端面设置有光学网点。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蓝光薄膜厚度为0.5~10um。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为透明PC板、PMMA板或玻璃板中的一种。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为玻璃基材,所述光学网点凸出于所述导光板表面设置。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网点的形状为是圆形、椭圆形、方形、菱形、线形中的任意一种。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为LED光源或荧光灯管。
[0007] 7.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导光板。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US8641219B1|2014-02-04|High efficiency rear lit waveguide
CN1275081C|2006-09-13|照明装置和液晶显示装置
KR100721009B1|2007-05-22|복수의 확산시트를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 표시 소자
KR20080045061A|2008-05-22|백라이트 조명 균일성 향상 시스템
US7553061B2|2009-06-30|Side type backlight module
TW200532316A|2005-10-01|Backlight module of direct type point light sour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203337958U|2013-12-11|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1526692A|2009-09-09|侧光式背光源
CN106662703A|2017-05-10|用于高动态范围显示面板的平铺组件
CN202494798U|2012-10-17|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9461376A|2019-03-12|一种背光模组及其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WO2016184326A1|2016-11-24|一种侧光式玻璃背光板及其制造工艺
CN101349778A|2009-01-21|导光板及背光模块
US11086067B2|2021-08-10|Display backlight module having light guide plate with through hole and embedded optic fibers
CN214335288U|2021-10-01|一种导光板及背光模组
CN100529883C|2009-08-19|棱镜片和在液晶显示器中采用的背光单元
JP2019530162A|2019-10-17|エッジライト式導光板、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装置
CN210401731U|2020-04-24|一种侧入式玻璃导光板结构
US10746915B2|2020-08-18|Light guide plate,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JP2017525988A|2017-09-07|パターン化ガラスライトガイド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CN205750200U|2016-11-30|一种高硬度电磁屏蔽增亮膜
KR20150069324A|2015-06-23|액정표시장치
US9128225B2|2015-09-08|Light guide plate having sag control patterns and back light unit using the same
TWI356944B|2012-01-21|Light diffusion plate and backlight module using t
KR20110123829A|2011-11-16|백라이트 유닛을 위한 도광판 및 그 제조 방법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636652.XU|CN214335288U|2021-03-29|2021-03-29|一种导光板及背光模组|CN202120636652.XU| CN214335288U|2021-03-29|2021-03-29|一种导光板及背光模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