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透光率PC导光板,包括固定底座、导光板主体和推动固定板,所述固定底座的上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内螺纹座,所述内螺纹座呈对称分布形式,所述内螺纹座的内部连接丝杠,所述丝杠呈对称分布形式。通过在固定底座的上端设有的双向推动固定板,在对导光板主体进行固定时,可将导光板主体放置在固定底座的上端,利用所分布的推动固定板对其进行固定,利用旋转把手将丝杠在内螺纹座的内部进行转动,同时将对推动固定板进行推进,使得双向的推动固定板将导光板主体夹持固定板内部,在运作的过程中使得更加的稳定,所设有的推动槽,该丝杠将固定造推动槽的内部,以便丝杠出现侧滑的现象,应用时较为便捷。
公开号:CN214335284U
申请号:CN202120304393.0U
申请日:2021-02-03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周培跃;纪培培
申请人:Suzhou Beiersi Board Co ltd;
IPC主号:G02B6-00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光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透光率PC导光板。
[n0002] 导光板是利用光学级的亚克力/PC板材,然后用具有极高折射率且不吸光的高科技材料,在光学级的亚克力板材底面用激光雕刻、V型十字网格雕刻、 UV网版印刷技术印上导光点。
[n0003] 现市面上的PC导光板在使用时大多数都是具备一些简单的使用功能,在使用时不能快速和便捷的对导光板进行固定,不能针对形状大小不一的导光板进行安装固定,其工作的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使用时非常的不便捷,同时在使用的过程中不能提升高透光率,使得光源的均匀度不足,应用时较为麻烦。
[n0004]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n0005]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透光率PC导光板,解决了现有现市面上的PC导光板在使用时大多数都是具备一些简单的使用功能,在使用时不能快速和便捷的对导光板进行固定,不能针对形状大小不一的导光板进行安装固定,其工作的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使用时非常的不便捷,同时在使用的过程中不能提升高透光率,使得光源的均匀度不足,应用时较为麻烦的问题。
[n0006] (二)技术方案
[n0007]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高透光率PC导光板,包括固定底座、导光板主体和推动固定板,所述固定底座的上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内螺纹座,所述内螺纹座呈对称分布形式,所述内螺纹座的内部连接丝杠,所述丝杠呈对称分布形式,所述丝杠的外部固定连接旋转把手,所述固定底座的上端连接推动固定板,所述推动固定板呈对称分布形式,所述推动固定板的外侧开设推动槽,所述推动槽呈对称分布形式,所述丝杠固定在推动槽的内部。
[n0008] 优选的,所述导光板主体的上端通过粘接的方式连接扩散膜,所述扩散膜的下方设有导光点。
[n0009] 优选的,所述导光板主体的外侧通过粘接的方式连接反射膜,所述反射膜分布在导光板主体的四周。
[n0010] 优选的,所述固定底座的上端开设滑槽,所述滑槽呈平均分布形式,所述推动固定板的底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滑杆,所述滑杆连接在滑槽的内部。
[n0011] 优选的,所述推动槽呈圆形状,所述推动槽的数量为4个。
[n0012] (三)有益效果
[n0013]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透光率PC导光板。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n0014] (1)、该高透光率PC导光板,通过在固定底座的上端设有的双向推动固定板,在对导光板主体进行固定时,可将导光板主体放置在固定底座的上端,利用所分布的推动固定板对其进行固定,利用旋转把手将丝杠在内螺纹座的内部进行转动,同时将对推动固定板进行推进,使得双向的推动固定板将导光板主体夹持固定板内部,在推动的同时其底部所连接的滑杆将在滑槽的内部进行很好的滑动,从而对推动固定板进行很好的传递,在运作的过程中使得更加的稳定,不会出现晃动不稳定的现象,所设有的推动槽,该丝杠将固定造推动槽的内部,以便丝杠出现侧滑的现象,再对其固定和松动时操作人员均可自行对其操作,从而大大的提升了使用时的灵活性,操作简单,应用时较为便捷;
[n0015] (2)、该高透光率PC导光板,通过在导光板主体上端粘连的扩散膜,光线透过以PET作为基材的扩散层,会与折射率相异的介质中穿过,使得光发生许多折射、反射与散射的现象,可修正光线成均匀面光源以达到光学扩散的效果,发光光源经扩散材料扩散之后,能变成面积更大,均匀度较好,色度稳定的2次光源,同时具有扩散光线的作用,即光线在其表面会发生散射,将光线柔和均匀的散播出来,多数扩散膜的基本结构是在透明基材上如导光点,使用时非常的便捷,应用性较强。
[n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n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A部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n0018] 图3为本实用新型导光板主体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n0019] 图中,固定底座-1、导光板主体-2、内螺纹座-3、推动固定板-4、丝杠 -5、旋转把手-6、滑杆-7、滑槽-8、推动槽-9、扩散膜-10、导光点-11、反射膜-12。
[n0020]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n0021]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透光率PC 导光板,包括固定底座1、导光板主体2和推动固定板4,所述固定底座1的上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内螺纹座3,所述内螺纹座3呈对称分布形式,所述内螺纹座3的内部连接丝杠5,所述丝杠5呈对称分布形式,所述丝杠5 的外部固定连接旋转把手6,所述固定底座1的上端连接推动固定板4,所述推动固定板4呈对称分布形式,所述推动固定板4的外侧开设推动槽9,所述推动槽9呈对称分布形式,所述丝杠5固定在推动槽9的内部,将导光板主体2放置在固定底座1的上端,利用所分布的推动固定板4对其进行固定,利用旋转把手6将丝杠5在内螺纹座3的内部进行转动,同时将对推动固定板4进行推进,使得双向的推动固定板4将导光板主体2夹持固定板内部,从而大大的提升了运作时的稳定性,不会出现晃动不稳定的现象。
[n0022] 所述导光板主体2的上端通过粘接的方式连接扩散膜10,所述扩散膜10 的下方设有导光点11,光线透过以PET作为基材的扩散层,会与折射率相异的介质中穿过,使得光发生许多折射、反射与散射的现象,可修正光线成均匀面光源以达到光学扩散的效果,发光光源经扩散材料扩散之后,能变成面积更大,均匀度较好,色度稳定的2次光源,同时具有扩散光线的作用。
[n0023] 所述导光板主体2的外侧通过粘接的方式连接反射膜12,所述反射膜12 分布在导光板主体2的四周,随着使用时间不断的增加对导光板主体2起到一定保护的作用,同时使得光源聚集在内部,使得光源更加的强烈。
[n0024] 所述固定底座1的上端开设滑槽8,所述滑槽8呈平均分布形式,所述推动固定板4的底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滑杆7,所述滑杆7连接在滑槽8的内部,在推动的同时其底部所连接的滑杆7将在滑槽8的内部进行很好的滑动,从而对推动固定板4进行很好的传递,在运作的过程中使得更加的稳定。
[n0025] 所述推动槽9呈圆形状,所述推动槽9的数量为4个,该丝杠5将固定造推动槽9的内部,以便丝杠5出现侧滑的现象,再对其固定和松动时操作人员均可自行对其操作。
[n0026]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高透光率PC导光板时,首先将导光板主体2放置在固定底座1的上端,然后操作人员可利用旋转把手6带动丝杠5在内螺纹座3 的内部进行转动,然后将所连接的推动固定板4进行推动,其底部所连接的滑杆7将在滑槽8的内部进行滑动,将推动固定板4进行很好的传递,双向的推动固定板4将对内部的导光板主体2进行固定,最后内部的导光板主体2 即可进行运作,该外部所粘连的扩散膜10由光线透过以PET作为基材的扩散层,会与折射率相异的介质中穿过,使得光发生许多折射、反射与散射的现象,可修正光线成均匀面光源以达到光学扩散的效果,发光光源经扩散材料扩散之后,能变成面积更大,均匀度较好,色度稳定的2次光源,同时具有扩散光线的作用,从而达到高效光率的目的,使用时非常德的便捷,应用时较为便捷。
[n0027] 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底座1、导光板主体2、内螺纹座3、推动固定板4、丝杠5、旋转把手6、滑杆7、滑槽8、推动槽9、扩散膜10、导光点11、反射膜12,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现市面上的PC导光板在使用时大多数都是具备一些简单的使用功能,在使用时不能快速和便捷的对导光板进行固定,不能针对形状大小不一的导光板进行安装固定,其工作的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使用时非常的不便捷,同时在使用的过程中不能提升高透光率,使得光源的均匀度不足,应用时较为麻烦,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可将导光板主体2放置在固定底座1的上端,利用所分布的推动固定板4对其进行固定,利用旋转把手6将丝杠5在内螺纹座3的内部进行转动,同时将对推动固定板4进行推进,使得双向的推动固定板4将导光板主体2夹持固定板内部,在推动的同时其底部所连接的滑杆7将在滑槽8的内部进行很好的滑动,从而对推动固定板4进行很好的传递,在运作的过程中使得更加的稳定,不会出现晃动不稳定的现象,光线透过以PET作为基材的扩散层,会与折射率相异的介质中穿过,使得光发生许多折射、反射与散射的现象,可修正光线成均匀面光源以达到光学扩散的效果,发光光源经扩散材料扩散之后,能变成面积更大,均匀度较好。
[n0028]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n0029]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权利要求:
Claims (5)
[0001] 1.一种高透光率PC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底座(1)、导光板主体(2)和推动固定板(4),所述固定底座(1)的上端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内螺纹座(3),所述内螺纹座(3)呈对称分布形式,所述内螺纹座(3)的内部连接丝杠(5),所述丝杠(5)呈对称分布形式,所述丝杠(5)的外部固定连接旋转把手(6),所述固定底座(1)的上端连接推动固定板(4),所述推动固定板(4)呈对称分布形式,所述推动固定板(4)的外侧开设推动槽(9),所述推动槽(9)呈对称分布形式,所述丝杠(5)固定在推动槽(9)的内部。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透光率PC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主体(2)的上端通过粘接的方式连接扩散膜(10),所述扩散膜(10)的下方设有导光点(11)。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透光率PC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主体(2)的外侧通过粘接的方式连接反射膜(12),所述反射膜(12)分布在导光板主体(2)的四周。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透光率PC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1)的上端开设滑槽(8),所述滑槽(8)呈平均分布形式,所述推动固定板(4)的底部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滑杆(7),所述滑杆(7)连接在滑槽(8)的内部。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透光率PC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槽(9)呈圆形状,所述推动槽(9)的数量为4个。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TWI245931B|2005-12-21|Light guide panel whose structure is like a triangular prism
CN101430072B|2012-03-28|一种拼装而成的均匀面光源
US6505959B2|2003-01-14|Directional diffusing film
TWI247142B|2006-01-11|Light guide plate used for backlight module
TWI255356B|2006-05-21|Light guide plate and plane light source using the same
CN1351266A|2002-05-29|导光板及其制造方法、面发光装置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10797330A|2020-02-14|大角度出光光源、面光源模组及出光光源的制备方法
CN214335284U|2021-10-01|一种高透光率pc导光板
CN209325466U|2019-08-30|一种球泡灯
CN209325692U|2019-08-30|一种日光灯
CN100483214C|2009-04-29|一种拼装而成的均匀面光源
CN202330747U|2012-07-11|棱镜片、具备上述棱镜片的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202109303U|2012-01-11|背光源及使用该背光源的显示设备
JP2007285934A|2007-11-01|欠陥検査用ライトテーブル
TWM270375U|2005-07-11|Diffusion plate and backlight module using the same
CN104896366B|2017-11-17|一种背光模组、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08270893U|2018-12-21|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2992930U|2013-06-12|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208922017U|2019-05-31|一种背光光源模组
CN102720987A|2012-10-10|一种用侧发光发光柱的led面光源
CN201779478U|2011-03-30|背光模组
CN210982993U|2020-07-10|一种导光板
CN202915269U|2013-05-01|一种带反射罩led透镜
CN102588803A|2012-07-18|平板型led灯
CN212658916U|2021-03-05|直下式背光模组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304393.0U|CN214335284U|2021-02-03|2021-02-03|一种高透光率pc导光板|CN202120304393.0U| CN214335284U|2021-02-03|2021-02-03|一种高透光率pc导光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