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异形平面反射镜,包括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第三反射镜、第四反射镜和第五反射镜;其中,第二反射镜和第四反射镜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在第一反射镜两侧,第三反射镜和第五反射镜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在第一反射镜两侧;第一反射镜与水平面呈45°夹角放置,第二反射镜反射面与第一反射镜反射面的夹角为165°,第三反射镜反射面与第一反射镜反射面的夹角为163°。本实用新型利用异形反射镜通过针对AR/VR眼镜待探测的特定视场角,采用不同空间平面反射的方式,将待测视场角的光线投射出眼镜的整体框架之外,从本质上解决了AR/VR眼镜大视场角和紧凑的眼镜框架的几何空间局限性的问题。
公开号:CN214335275U
申请号:CN202120380344.5U
申请日:2021-02-19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周威;季荣;何姜;刘伟达
申请人:Maolai Nanjing Instrument Co ltd;
IPC主号:G02B5-122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异形平面反射镜。
[n0002] 为了提高AR/VR眼镜的视觉感官体验和人体适配性,产品的光学视场角不断增大,整体眼镜体积结构不断变小,眼镜框以曲线形状匹配人脑来提高配搭舒适性。终端产品极大的几何空间限制导致靠近边缘视场的光学品质测量无法通过传统的直线镜头和单纯的平面反射镜实现,造成产品设计过程中的关键性能指标的验证空白,并在量产中成为良率和成本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n0003]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采用直线镜头和单纯的平面反射镜存在的无法对具有大视场角和紧凑眼镜框架的AR/VR眼镜在靠近边缘视场进行光学品质测量的问题,提供一种异形平面反射镜。
[n0004]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异形平面反射镜,包括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第三反射镜、第四反射镜和第五反射镜;其中,第二反射镜和第四反射镜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在第一反射镜两侧,第三反射镜和第五反射镜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在第一反射镜两侧;第一反射镜与水平面呈45°夹角放置,第二反射镜反射面与第一反射镜反射面的夹角为165°,第三反射镜反射面与第一反射镜反射面的夹角为163°。
[n0005] 其中,第二反射镜镜面法线与第三反射镜镜面法线的夹角为177.23°。
[n0006] 其中,第二反射镜和第三反射镜均呈梯形。
[n0007] 其中,第二反射镜两个上底角分别为150°和30°;第三反射镜两个下底角分别为125°和55°。
[n0008]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利用异形反射镜解决了AR/VR眼镜大视场角光学品质测试局限的问题,通过针对AR/VR眼镜待探测的特定视场角,采用不同空间平面反射的方式,将待测视场角的光线投射出眼镜的整体框架之外,从本质上解决了AR/VR眼镜大视场角和紧凑的眼镜框架的几何空间局限性的问题,从而实现了对AR/VR眼镜在靠近边缘视场进行光学品质测量的目的。
[n0009] 图1为现有技术中采用平面反射镜检测AR/VR眼镜时的光学原理图;
[n0010] 图2为采用本实用新型异形反射镜检测AR/VR眼镜时的光学原理图;
[n0011] 图3为本实用新型异形反射镜的结构示意图;
[n0012] 图4为图3中圈出来部分G的局部放大图。
[n0013]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n0014] 通过图1可以看出,采用平面反射镜8检测AR/VR眼镜2时,测量大视场角时反射镜和光线容易与被测设备干扰,9个测试模组放置在9个视场位置,9个测试模组布局分散。通过图2可以看出,采用本实用新型异形反射镜1检测AR/VR眼镜2时,9个测试模组布局紧凑,且能够将待测视场角的光线投射出眼镜的整体框架之外。
[n0015] 如图3~4所示,本实用新型异形平面反射镜1,包括第一反射镜3、第二反射镜4、第三反射镜5、第四反射镜6和第五反射镜7;其中,第二反射镜4和第四反射镜6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在第一反射镜3两侧(第二反射镜4和第四反射镜6的反射面相对设置),第三反射镜5和第五反射镜7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在第一反射镜3两侧(第三反射镜5和第五反射镜7的反射面相对设置);第一反射镜3与水平面呈45°夹角放置,第二反射镜4反射面B与第一反射镜反射面A的夹角为165°,第三反射镜反射面C与第一反射镜反射面A的夹角为163°。第二反射镜4镜面(反射面B)法线与第三反射镜5镜面(反射面C)法线的夹角为177.23°。第一反射镜3、第二反射镜4、第三反射镜5、第四反射镜6和第五反射镜7的反射面(反射面A、反射面B、反射面C、反射面D和反射面E)均面向入射光方向。
[n0016] 第二反射镜4和第三反射镜5均呈梯形,第二反射镜4上底角a为150°,上底角b为30°;第三反射镜5下底角c为125°,下底角d为55°。
权利要求:
Claims (4)
[0001] 1.一种异形平面反射镜,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第三反射镜、第四反射镜和第五反射镜;其中,第二反射镜和第四反射镜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在第一反射镜两侧,第三反射镜和第五反射镜结构相同且对称设置在第一反射镜两侧;第一反射镜与水平面呈45°夹角放置,第二反射镜反射面与第一反射镜反射面的夹角为165°,第三反射镜反射面与第一反射镜反射面的夹角为163°。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形平面反射镜,其特征在于:第二反射镜镜面法线与第三反射镜镜面法线的夹角为177.23°。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形平面反射镜,其特征在于:第二反射镜和第三反射镜均呈梯形。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异形平面反射镜,其特征在于:第二反射镜两个上底角分别为150°和30°;第三反射镜两个下底角分别为125°和55°。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1295483C|2007-01-17|物体三维角度变形的自准直干涉测量系统
CN102590988B|2014-02-26|一种用于非球面检测的补偿器镜头
CN201242611Y|2009-05-20|自由曲面全反射式的目视光学棱镜
CN103912843B|2015-08-05|宽辐射角透镜
CN214335275U|2021-10-01|一种异形平面反射镜
CN102644889A|2012-08-22|背光模组
CN107065181B|2020-02-07|虚拟现实设备的光学系统
CN205066980U|2016-03-02|曲面玻璃表面应力仪
CN201237498Y|2009-05-13|一种眼镜装配应力检测仪
CN103557939B|2015-12-09|小型红外光栅光谱仪
CN1156722C|2004-07-07|使用光束整形系统的光学头
CN103119407A|2013-05-22|静态傅里叶光谱仪
CN205404935U|2016-07-27|一种玻璃球面镜片与隔离件呈平面承靠的镜头
CN104280859A|2015-01-14|成像光学装置
CN102200626B|2014-02-12|折反式自由曲面二元光学棱镜光学系统
CN103018890A|2013-04-03|一种20°视场无中心遮拦的共轴四反射镜光学系统
CN202747999U|2013-02-20|对柱面进行干涉检测的镜头
CN111896155A|2020-11-06|一种双光路玻璃表面应力仪
CN104570345B|2016-07-27|一种采用充气式薄膜反射镜及其补偿镜的红外成像系统
CN201156110Y|2008-11-26|眼镜式显示装置
CN201548710U|2010-08-11|空心锥体棱镜
CN211506525U|2020-09-15|光学指纹识别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2160209U|2020-12-15|镜头系统、检测模组、光学检测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3957737U|2021-08-13|基于远心镜头的光探测器
US20090116105A1|2009-05-07|Binocular telescope with adjustable prism module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380344.5U|CN214335275U|2021-02-19|2021-02-19|一种异形平面反射镜|CN202120380344.5U| CN214335275U|2021-02-19|2021-02-19|一种异形平面反射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