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复合型白反射膜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新型复合型白反射膜,包括白反射膜,所述白反射膜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粘合剂层,所述粘合剂层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透明膜,所述白反射膜的上端外表面与粘合剂层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粘合剂层的上端外表面与透明膜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白反射膜的厚度为55um,所述透明膜的厚度为25um。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新型复合型白反射膜,可以减少白点和黑点的产生,还能防止白反射膜挤压变形从而造成LCM点亮后会形成白团,避免背光源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异物不良,所需的两个主要材料及工艺,都可由国内厂商自主完成,不但可以降低行业的成本,还可以进一步拉低镀银镜面反射膜在国内的售价,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公开号:CN214335274U 申请号:CN202120171763.8U 申请日:2021-01-20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尧志萍 申请人:尧志萍; IPC主号:G02B5-08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源产品领域,特别涉及新型复合型白反射膜。 [n0002] 白反射膜可用于所有尺寸的背光源模组。背光源是位于液晶显示器背后的一种光源,它的发光效果将直接影响到液晶显示模块视觉效果。 [n0003] 现有的白反射膜在使用时存在以下两个的弊端: [n0004] 1、使用白反射膜的背光源生产时,如果在白反射膜与导光板之间有小颗粒异物,或者是在白反射膜与胶铁之间有小颗粒异物时,会将白反射膜挤压变形,形成光学折射,在背光源产品点亮后,会形成白点或者黑点不良。 [n0005] 2、使用白反射膜的背光源产品,在背光源模组(LCM)组装过程中,如果背光源产品下面有其它电子源器件或是产品顶到背光源底部(反射膜产品一般贴于背光源底部),白反射膜会由此被挤压变形,LCM点亮后会形成白团。为此,我们提出新型复合型白反射膜。 [n0006]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新型复合型白反射膜,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n0007]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n0008] 新型复合型白反射膜,包括白反射膜,所述白反射膜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粘合剂层,所述粘合剂层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透明膜。 [n0009] 优选的,所述白反射膜的上端外表面与粘合剂层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 [n0010] 优选的,所述粘合剂层的上端外表面与透明膜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 [n0011] 优选的,所述白反射膜的厚度为55um。 [n0012] 优选的,所述透明膜的厚度为25um。 [n0013] 优选的,所述透明膜的材质为PET,具有无毒、无味、耐油耐酸碱的特性。 [n0014] 反射膜是LCD背光源模组构成材料的重要一部分,位于背光源模组的最底部,在导光板的下面,其作用是将透明导光板漏到下面的光线再反射回去,重新回到面板侧,从而达到减少光损失,增加光源亮度的作用。 [n0015] 反射膜种类主要分为白反射膜、镀银镜面反射膜两大类,白反射膜按材质又可分为白色聚脂反射膜和白色聚丙反射膜。 [n0016] 白反射膜的生产工艺有发泡、不发泡两种,按结构又分成涂布高反射率涂层的反射膜和无涂层的反射膜。 [n001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新型复合型白反射膜,可以减少白点和黑点的产生,还能防止白反射膜挤压变形从而造成LCM点亮后会形成白团,避免背光源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异物不良,所需的两个主要材料及工艺,都可由国内厂商自主完成,不但可以降低行业的成本,还可以进一步拉低镀银镜面反射膜在国内的售价,整个新型复合型白反射膜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 [n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新型复合型白反射膜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n0019] 图2为本实用新型新型复合型白反射膜的整体结构爆炸图。 [n0020] 图中:1、白反射膜;2、透明膜;3、粘合剂层。 [n0021]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n0022]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n0023]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n0024]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n0025] 如图1-2所示,新型复合型白反射膜,包括白反射膜1,白反射膜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粘合剂层3,粘合剂层3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透明膜2。 [n0026] 进一步的,白反射膜1的上端外表面与粘合剂层3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 [n0027] 进一步的,粘合剂层3的上端外表面与透明膜2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 [n0028] 进一步的,白反射膜1的厚度为55um。 [n0029] 进一步的,透明膜2的厚度为25um。 [n0030] 进一步的,透明膜2的材质为PET,具有无毒、无味、耐油耐酸碱的特性。 [n0031]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新型复合型白反射膜,可以减少白点和黑点的产生,还能防止白反射膜挤压变形从而造成LCM点亮后会形成白团,避免背光源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异物不良,镀银镜面反射膜目前主要生产技术主要是在日本、韩国,国内只生产少部分低端产品,即使是低端产品,主要的主材镀银膜也是从国外进口回来之后,再加工贴合,仅仅是作为一个加工厂,完全没有自主权,而此款新型复合型白反射膜,所需的两个主要材料及工艺,都可由国内厂商自主完成,不但可以降低整个背光显示行业的成本,还可以进一步拉低镀银镜面反射膜在国内的售价,使用者还可以选择使用不同厚度的透明PET膜,贴合不同厚度的白反射膜,做出各种适合厚度要求的新型复合型白反射膜,使其能够应用于所有的液晶显示上面,达到降低所有背光源产品成本的目的,较为实用。 [n0032]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
Claims (3) [0001] 1.新型复合型白反射膜,包括白反射膜(1),其特征在于:所述白反射膜(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粘合剂层(3),所述粘合剂层(3)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透明膜(2); 所述白反射膜(1)的厚度为55um; 所述透明膜(2)的厚度为25um; 所述透明膜(2)的材质为PET。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复合型白反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白反射膜(1)的上端外表面与粘合剂层(3)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复合型白反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剂层(3)的上端外表面与透明膜(2)的下端外表面固定连接。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US4715686A|1987-12-29|Light-passiv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EP1662582A2|2006-05-31|Solar cell module CN100507664C|2009-07-01|侧光式背光模块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2620188B|2014-04-30|背光模组 US20140029294A1|2014-01-30|Backlight module CN201222148Y|2009-04-15|背光模块的光学组件 CN102865523A|2013-01-09|背光模组 CN1932604A|2007-03-21|导光板及使用该导光板的背光模组 CN214335274U|2021-10-01|新型复合型白反射膜 KR101468046B1|2014-12-03|광학 플레이트와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및 광학플레이트의 제조 방법 CN102691940B|2014-06-25|侧入式背光模组 CN100434985C|2008-11-19|导光板与框架的制造方法 CN113156561A|2021-07-23|新型复合型白反射膜 CN203349082U|2013-12-18|直下式背光模组 CN201170490Y|2008-12-24|灯罩结构 CN201184944Y|2009-01-21|背光模组 CN101149517A|2008-03-26|背光模块与液晶显示器 CN2862092Y|2007-01-24|显示装置 CN207366891U|2018-05-15|高精度柔性显示模组 CN2876830Y|2007-03-07|显示屏的外框遮光胶膜 CN2763839Y|2006-03-08|导光板及应用该导光板的背光模组 CN2346025Y|1999-10-27|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 CN210072271U|2020-02-14|一种广视觉背光模组 CN207114962U|2018-03-16|光学膜片及显示模组 CN202631910U|2012-12-26|电子设备的新型液晶显示模组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171763.8U|CN214335274U|2021-01-20|2021-01-20|新型复合型白反射膜|CN202120171763.8U| CN214335274U|2021-01-20|2021-01-20|新型复合型白反射膜|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