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棱镜结构雾化的多层光学贴合膜,其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第一棱镜层、胶黏层和第二棱镜层,第一棱镜层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第一基材层和第一棱镜结构层,第一棱镜结构层包括若干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棱镜,第二棱镜层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第二基材层和第二棱镜结构层,第二棱镜结构层包括若干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二棱镜,各个第一棱镜与第二棱镜垂直交错排列。在各个第一棱镜的表面设置有若干雾化结构区,每个雾化结构区的对角长度为1‑80μm,雾化结构区的形状可以为任意形状。本实用新型的多层光学贴合膜在确保光学膜具备足够的辉度的前提下,提升产品的抗干涉效果,并能减少生产工序及加工成本。
公开号:CN214335273U
申请号:CN202120157002.7U
申请日:2021-01-19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何志兴;宁召;楼鑫;张朋辉;王琰;金小平;何海君
申请人:Zhejiang Jinde Photoelectric Material Co ltd;
IPC主号:G02B5-02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棱镜结构雾化的多层光学贴合膜。
[n0002] 由于光学贴合膜具有辉度高的优点,且相比传统的膜片叠加模式,大大降低了产品的总厚度,并能提升裁切效率,节省人力成本,具有组装方便,良率更高等优势,因而光学贴合膜被广泛应用予以液晶显示器背光模组中。
[n0003] 现有的光学贴合膜通常包括两层或多层相互贴合的棱镜层,棱镜层是由一定规则形状等高或者非等高结构的棱镜阵列组成,棱镜层一般是三角形或类似三角形,为达到较好的聚光效果,提升产品辉度,通常会将两层或多层棱镜贴合而成,但在将多层棱镜层贴合后极易形成摩尔干涉现象,且可视视角较低。
[n0004]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目前大多通过在最上棱镜层背面涂布一层雾度较高的背涂层,以此提升产品雾度,从而达到降低摩尔干涉效果,提升视角的作用。然而在最上棱镜层背面多设置一层高雾度背涂层,会使光学贴合膜的生产工序增加,也会相应的增加生产成本;此外,仅通过提升产品雾度来降低摩尔干涉的效果依然较为有限,在一定的裁切角度内还是存在较为严重干涉现象。
[n0005]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棱镜结构雾化的多层光学贴合膜。
[n0006] 本实用新型的棱镜结构雾化的多层光学贴合膜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第一棱镜层和第二棱镜层,所述第一棱镜层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第一基材层和第一棱镜结构层,所述第一棱镜结构层包括若干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棱镜,所述第二棱镜层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第二基材层和第二棱镜结构层,所述第二棱镜结构层包括若干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二棱镜,在各个所述第一棱镜的表面设置有若干雾化结构区,每个所述雾化结构区的对角长度为1-80μm。因而,本实用新型的多层光学贴合膜通过在第一棱镜表面设置若干雾化结构区,在确保光学贴合膜本身的辉度的前提下,增加了产品的雾度,提升了产品的抗干涉效果,减少了生产工序和加工成本,提高了加工效率。
[n0007] 进一步的,所述雾化结构区为任意形状。
[n0008] 进一步的,所述雾化结构区的雾度为1%-99%。
[n0009]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棱镜层的折射率为1.48-1.64,各个所述第二棱镜的横截面为三角形,各个所述第二棱镜的高度为5-40μm,顶角为80-110度。
[n0010]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棱镜的顶角为圆角。
[n0011] 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将所述第一棱镜层与所述第二基材层的背面连接的透明质的胶黏层,所述胶黏层分别与所述第二基材层和所述第一棱镜层的第一棱镜的峰部连接,所述胶黏层的厚度为1-10μm。
[n0012] 更进一步的,在所述第一基材层的下表面还设置有雾化层,所述雾化层的雾度范围为1-80%,厚度为1-10μm。
[n0013] 更进一步的,所述雾化层由含有雾化颗粒的涂布液涂布后固化而成。
[n0014] 更进一步的,所述雾化层的表面具有若干凹凸不平的微结构。
[n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n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第一棱镜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n0017] 图中:
[n0018] 1、第一棱镜层;11、第一棱镜;111、雾化结构区;12、第一基材层;2、胶黏层;3、第二棱镜层;31、第二棱镜;32、第二基材层;4、雾化层。
[n0019]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n0020] 参见附图1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棱镜结构雾化的多层光学贴合膜的一个较佳实施例,其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第一棱镜层1、胶黏层2和第二棱镜层3,第一棱镜层1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第一基材层12和第一棱镜结构层,第一棱镜结构层包括若干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棱镜11,第二棱镜层3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第二基材层32和第二棱镜结构层,第二棱镜结构层包括若干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二棱镜31。各个第一棱镜11与第二棱镜31垂直交错排列。
[n0021] 参见附图2所示,在各个第一棱镜11的表面设置有若干雾化结构区111,每个雾化结构区111的对角长度为1-80μm。对用于压印第一棱镜结构层的模具进行包括但不限于喷砂或腐蚀等工艺处理后,进行压印加工即可得到本实用新型的雾化结构区111。雾化结构区111的形状可以为任意形状。本实用新型的雾化结构区111的雾度为1%-99%。
[n0022] 第二棱镜层3的折射率为1.48-1.64,各个第二棱镜31的横截面为三角形,各个第二棱镜31的高度为5-40μm,顶角为80-110度,优选的顶角为90度。各个第二棱镜31的顶角也可为圆角或其他形状。
[n0023] 第一棱镜层1与第二棱镜层3通过胶黏层2粘合在一起,胶黏层2分别与第二基材层32和第一棱镜层1的第一棱镜11的峰部连接。胶黏层2采用透明粘合剂,在将第一棱镜层1与第二棱镜层3黏合时,将胶黏剂涂布于第二基材层32上,然后将第一棱镜11的峰部浸没于胶黏剂中,进行固化处理。经固化后的胶黏层2的厚度为1-10μm,优选为2-5μm。
[n002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第一基材层12的下表面还设置有雾化层4,雾化层4的雾度范围为1-80%,厚度为1-10μm。本实用新型的雾化层4可以由含有雾化颗粒的涂布液涂布后固化而成。雾化层4也可采用具有表面高低不同的微结构压印而成。
[n0025] 对本实用新型的多层光学贴合膜的性能进行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并与现有技术中的光学贴合膜进行性能比对,抗干涉性能使用55寸显示屏幕测试,1/2可视视角使用TOPCONBM-7AS 55寸屏幕测试。
[n0026] 表1光学贴合膜性能对比
[n0027]
[n0028] 通过对上述的各个光学贴合膜的性能测试的结果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多层光学贴合膜通过在第一棱镜层设置雾化结构区,提升了抗摩尔干涉性能,且能拓宽可视视角,在保证一定辉度的情况下,提升产品的抗干涉效果,提升产品雾度及视角,减少生产工序及成本,提升产品通用性。
[n0029] 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Claims (7)
[0001] 1.一种棱镜结构雾化的多层光学贴合膜,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第一棱镜层和第二棱镜层,所述第一棱镜层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第一基材层和第一棱镜结构层,所述第一棱镜结构层包括若干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棱镜,所述第二棱镜层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第二基材层和第二棱镜结构层,所述第二棱镜结构层包括若干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二棱镜,其特征在于,在各个所述第一棱镜的表面设置有若干雾化结构区,每个所述雾化结构区的对角长度为1-80μm。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棱镜结构雾化的多层光学贴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结构区的雾度为1%-99%。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棱镜结构雾化的多层光学贴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棱镜层的折射率为1.48-1.64,各个所述第二棱镜的横截面为三角形,各个所述第二棱镜的高度为5-40μm,顶角为80-110度。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棱镜结构雾化的多层光学贴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棱镜的顶角为圆角。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棱镜结构雾化的多层光学贴合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将所述第一棱镜层与所述第二基材层的背面连接的透明质的胶黏层,所述胶黏层分别与所述第二基材层和所述第一棱镜层的第一棱镜的峰部连接,所述胶黏层的厚度为1-10μm。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棱镜结构雾化的多层光学贴合膜,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基材层的下表面还设置有雾化层,所述雾化层的雾度范围为1-80%,厚度为1-10μm。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棱镜结构雾化的多层光学贴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层的表面具有若干凹凸不平的微结构。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105929476A|2016-09-07|偏光板和包括偏光板的液晶显示器
US10288796B2|2019-05-14|Optical film
CN105301826A|2016-02-03|一种应用于大尺寸显示器的增亮膜
CN102540294A|2012-07-04|一种增光膜
CN105445830A|2016-03-30|增亮膜、背光模组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7831620A|2018-03-23|一种新型多功能光学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CN214335273U|2021-10-01|棱镜结构雾化的多层光学贴合膜
CN103728680B|2017-01-18|一种多功能光学增亮膜
US10234607B1|2019-03-19|Composite prism,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CN109270611A|2019-01-25|一种高亮度高遮盖的复合光学膜
KR20140003855A|2014-01-10|합지형 광학시트
CN201166306Y|2008-12-17|具聚光功能的扩散片
CN103091741A|2013-05-08|一种增光膜和使用该种增光膜的显示装置
JP2019194688A|2019-11-07|光偏向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CN208999593U|2019-06-18|一种复合膜
CN108205218B|2021-02-02|一种复合增亮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680915A|2017-05-17|一种应用于背光模组的复合增亮膜及一种背光模组
US20100232022A1|2010-09-16|Diffuser with light condensing function
CN103282804B|2016-02-10|聚光型光学片
CN106154368B|2019-08-09|一种多功能复合光学膜
CN210222283U|2020-03-31|一种微透镜增光片、背光模组、液晶显示屏及电视
CN205691803U|2016-11-16|一种薄膜
CN212433443U|2021-01-29|一种具有导光扩散功能光学膜结构
CN106814413B|2019-07-09|一种增亮膜及其制备方法
CN214704069U|2021-11-12|一种复合光学膜片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157002.7U|CN214335273U|2021-01-19|2021-01-19|棱镜结构雾化的多层光学贴合膜|CN202120157002.7U| CN214335273U|2021-01-19|2021-01-19|棱镜结构雾化的多层光学贴合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