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基于arm的气象监测装置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ARM的气象监测装置,涉及气象监测装置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监测装置主体和立杆,其特征在于,监测装置主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漂浮装置,漂浮装置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滑动套,滑动套活动套接在立杆的周侧面,滑动套的内部开设有连接架,连接架的内部设置有卡紧组件,滑动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触发装置,立杆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呈竖向均匀分布的插槽;卡紧组件包括卡块和活动杆,卡块活动套接在连接架的内部且卡块的端部与插槽相适配,活动杆固定安装在卡块远离立杆的一端并与滑动套活动套接。本实用新型能够不受海平面上升或下降的影响,随海平面上升或下降时依然保持稳定,进而有效降低监测装置晃动造成内部电气元件损坏的概率。 公开号:CN214335269U 申请号:CN202120120687.8U 申请日:2021-01-18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田长龙 申请人:Chengdu Haifeng Ruizhi Technology Co ltd; IPC主号:G01W1-00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象监测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ARM的气象监测装置。 [n0002] 气象监测是指气象监测机构通过气象监测系统对气象环境状况进行整体性监测和预警的活动,气象监测装置通过对反应气象质量的指标进行监测和上报,以确定该地降雨量、风速风向等气象环境数据。 [n0003] 一些气象监测装置架设在海面上,并且需要浮泊在水面上工作,由于海水的潮汐现象,所在位置的海水深度一天中会有周期性变化,常会因海上的大风浪导致整个气象监测装置晃动,增大内部电器元件损坏的可能性,不满足使用需求。 [n0004]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基于ARM的气象监测装置。 [n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ARM的气象监测装置,解决现有的一些漂浮在海面上工作的气象监测装置会因海上的大风浪导致整个气象监测装置晃动,进而增大内部电器元件损坏的可能性问题。 [n0006]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n0007]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基于ARM的气象监测装置,包括监测装置主体和立杆,所述监测装置主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漂浮装置,所述漂浮装置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滑动套,所述滑动套活动套接在立杆的周侧面,所述滑动套的内部开设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内部设置有卡紧组件,所述滑动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触发装置,所述立杆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呈竖向均匀分布的插槽; [n0008] 所述卡紧组件包括卡块和活动杆,所述卡块活动套接在连接架的内部且所述卡块的端部与插槽相适配,所述活动杆固定安装在卡块远离立杆的一端并与滑动套活动套接,所述活动杆的周侧面活动套接有弹簧,所述活动杆伸出滑动套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线,活动杆卡入插槽内部时可对滑动套进行固定; [n0009] 所述触发装置包括壳体和漂浮体,所述漂浮体活动套接在壳体的内部,所述壳体的底部开设有进水口,所述壳体靠近滑动套的一侧表面的中心处开设有通线孔,所述连接线远离活动杆的一端穿过通线孔并与漂浮体固定连接,海水可从进水口的进入壳体内部,并且壳体能够保证壳体内的海水相对稳定。 [n0010] 优选地,所述滑动套与壳体之间设置有两个连接架,两个连接架分别位于通线孔的顶部和底部,所述壳体通过连接架与滑动套固定连接,并且壳体与滑动套之间具有活动杆活动的距离。 [n0011] 优选地,所述弹簧的一端与连接架的内壁相抵,另一端与卡块相抵,所述弹簧呈收缩状态,弹簧能够对卡块进行挤压。 [n0012] 优选地,所述通线孔内设置有两个相靠近的压线轮,两个所述压线轮均与通线孔的内壁转动连接,压线轮的设置使漂浮体对连接线拉扯时不会使连接线出现过多的磨损。 [n0013] 优选地,所述触发装置靠近滑动套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环,所述连接线从两个压线轮的中部穿过并与固定环固定连接。 [n0014] 优选地,所述监测装置主体与漂浮装置之间设置有安装架,所述漂浮装置通过安装架与监测装置主体固定连接。 [n0015]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n0016] 本实用新型的监测装置主体通过漂浮装置的浮力漂浮在海面上,并且卡块位于插槽的内部时可对监测装置主体进行固定,由于潮汐的作用,海平面上升或下降时,漂浮体受到浮力上升或下降并拉动连接线,达到一定力矩时,能够克服弹簧的弹力并将卡块从插槽中抽出,使滑动套受浮力作用上升或下降,卡块与触发装置的高度差减小后,弹簧可推动卡块卡入插槽内,再次对滑动套进行固定,使本实用新型能够不受海平面上升或下降的影响,随海平面上升或下降时依然保持稳定,进而有效降低监测装置晃动造成内部电气元件损坏的概率。 [n0017]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n0018]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n0019]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n0020]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滑动套和触发装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n0021]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杆与滑动套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n0022]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卡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n0023]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触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n0024]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监测装置主体;11、安装架;12、漂浮装置;2、立杆;21、插槽;3、活动套;31、连接架;4、卡紧组件;41、卡块;42、活动杆;421、弹簧;422、连接线;5、触发装置;51、壳体;511、进水口;512、通线孔;513、压线轮;52、漂浮体。 [n0025]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n0026]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中”、“外”、“内”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n0027] 请参阅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基于ARM的气象监测装置,包括监测装置主体1和立杆2,监测装置主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漂浮装置12,漂浮装置1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滑动套3,滑动套3活动套接在立杆2的周侧面,滑动套3的内部开设有连接架31,连接架31的内部设置有卡紧组件4,滑动套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触发装置5,立杆2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呈竖向均匀分布的插槽21; [n0028] 卡紧组件4包括卡块41和活动杆42,卡块41活动套接在连接架31的内部且卡块41的端部与插槽21相适配,活动杆42固定安装在卡块41远离立杆2的一端并与滑动套3活动套接,活动杆42的周侧面活动套接有弹簧421,活动杆42伸出滑动套3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线422,活动杆42卡入插槽21内部时可对滑动套3进行固定; [n0029] 触发装置5包括壳体51和漂浮体52,漂浮体52活动套接在壳体51的内部,壳体51的底部开设有进水口511,壳体51靠近滑动套3的一侧表面的中心处开设有通线孔512,连接线422远离活动杆42的一端穿过通线孔512并与漂浮体52固定连接,海水可从进水口511的进入壳体51内部,并且壳体51能够保证壳体51内的海水相对稳定。 [n0030] 优选地,滑动套3与壳体51之间设置有两个连接架31,两个连接架31分别位于通线孔512的顶部和底部,壳体51通过连接架31与滑动套3固定连接,并且壳体51与滑动套3之间具有活动杆42活动的距离。 [n0031] 优选地,弹簧421的一端与连接架31的内壁相抵,另一端与卡块41相抵,弹簧421呈收缩状态,弹簧421能够对卡块41进行挤压。 [n0032] 优选地,通线孔512内设置有两个相靠近的压线轮513,两个压线轮513均与通线孔512的内壁转动连接,压线轮513的设置使漂浮体52对连接线422拉扯时不会使连接线422出现过多的磨损。 [n0033] 优选地,触发装置5靠近滑动套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环,连接线422从两个压线轮513的中部穿过并与固定环固定连接。 [n0034] 优选地,监测装置主体1与漂浮装置12之间设置有安装架11,漂浮装置12通过安装架11与监测装置主体1固定连接。 [n0035] 本实施例为一种基于ARM的气象监测装置的使用方法: [n0036] 如图1-5所示,监测装置主体1通过漂浮装置12的浮力漂浮在海面上,并且卡块41位于插槽21的内部,进而可对监测装置主体1进行固定,由于潮汐的作用,海平面上升或下降时,漂浮体52受到浮力上升或下降并拉动连接线422,达到一定力矩时,能够克服弹簧421的弹力并将卡块41从插槽21中抽出,使滑动套3受浮力作用上升或下降,卡块41与触发装置5的高度差减小后,连接线422不再对活动杆42拉扯,弹簧421推动卡块41与立杆2相抵,卡块41运动至相应的插槽21处时弹簧421可推动卡块41卡入插槽21内,再次对滑动套3进行固定。 [n0037]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n0038]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权利要求:
Claims (6) [0001] 1.一种基于ARM的气象监测装置,包括监测装置主体(1)和立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装置主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漂浮装置(12),所述漂浮装置(1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滑动套(3),所述滑动套(3)活动套接在立杆(2)的周侧面,所述滑动套(3)的内部开设有连接架(31),所述连接架(31)的内部设置有卡紧组件(4),所述滑动套(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触发装置(5),所述立杆(2)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呈竖向均匀分布的插槽(21); 所述卡紧组件(4)包括卡块(41)和活动杆(42),所述卡块(41)活动套接在连接架(31)的内部且所述卡块(41)的端部与插槽(21)相适配,所述活动杆(42)固定安装在卡块(41)远离立杆(2)的一端并与滑动套(3)活动套接,所述活动杆(42)的周侧面活动套接有弹簧(421),所述活动杆(42)伸出滑动套(3)的端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线(422); 所述触发装置(5)包括壳体(51)和漂浮体(52),所述漂浮体(52)活动套接在壳体(51)的内部,所述壳体(51)的底部开设有进水口(511),所述壳体(51)靠近滑动套(3)的一侧表面的中心处开设有通线孔(512),所述连接线(422)远离活动杆(42)的一端穿过通线孔(512)并与漂浮体(52)固定连接。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ARM的气象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套(3)与壳体(51)之间设置有两个连接架(31),两个连接架(31)分别位于通线孔(512)的顶部和底部,所述壳体(51)通过连接架(31)与滑动套(3)固定连接。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ARM的气象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421)的一端与连接架(31)的内壁相抵,另一端与卡块(41)相抵,所述弹簧(421)呈收缩状态。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ARM的气象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线孔(512)内设置有两个相靠近的压线轮(513),两个所述压线轮(513)均与通线孔(512)的内壁转动连接。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ARM的气象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装置(5)靠近滑动套(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环,所述连接线(422)从两个压线轮(513)的中部穿过并与固定环固定连接。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ARM的气象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装置主体(1)与漂浮装置(12)之间设置有安装架(11),所述漂浮装置(12)通过安装架(11)与监测装置主体(1)固定连接。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KR20160024701A|2016-03-07|파력 발전 장치 CN206125340U|2017-04-26|一种新型自发电海洋监测浮标 US20080054640A1|2008-03-06|Air pump in float KR100973774B1|2010-08-04|반사광을 이용한 구형 태양광 발전기 CN105846720A|2016-08-10|一种压电式换能器和应用该换能器的压电式波浪能量收集装置 CN109779825B|2021-04-02|矩形环管式振荡水柱对称翼透平发电装置 CN108909945B|2020-08-28|一种可用于海上救援的气象浮标及其救援方法 CN214335269U|2021-10-01|一种基于arm的气象监测装置 CN201424117Y|2010-03-17|新型浮体 CN210503074U|2020-05-12|一种稳定式水文气象浮标监测浮标 CN107933842B|2019-04-12|一种水上光伏漂浮平台 KR20130121588A|2013-11-06|태양광 발전용 수상 플로트 CN109653956B|2020-04-03|一种防护型海上风电机组 CN106640508B|2019-05-21|一种波浪能发电装置 CN111301620A|2020-06-19|一种水上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 CN210738731U|2020-06-12|一种用于桥墩的轴向支撑式压电型波浪能转换装置 CN112769467A|2021-05-07|一种基于天通卫星的海事识别及通讯终端 CN212354337U|2021-01-15|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用漂浮装置 CN214216079U|2021-09-17|一种水文气象浮标支架 CN210738732U|2020-06-12|一种用于桥墩的压电-电磁式波浪能转换装置 CN212447966U|2021-02-02|一种海洋环境工程建设用悬浮式监控平台 CN2304248Y|1999-01-20|新型浮漂 CN210338232U|2020-04-17|漂浮式水中风电或通信设备基础 CN207389467U|2018-05-22|半潜式光学浮标平台 CN213090762U|2021-04-30|一种一体化浮标水文气象测站装置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120687.8U|CN214335269U|2021-01-18|2021-01-18|一种基于arm的气象监测装置|CN202120120687.8U| CN214335269U|2021-01-18|2021-01-18|一种基于arm的气象监测装置|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