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动物用射频线圈及其移动系统
专利摘要:
本申请涉及一种小动物用射频线圈及其移动系统,移动系统包括导轨及滑床组件,滑床组件滑动连接于导轨,滑床组件包括:床板,滑动连接于导轨,用于放置待成像对象;气室组件,包括移动座和气室杯,移动座固定连接于床板,气室杯固定连接于移动座,移动座上设置有第一凹孔;滑动解锁组件,装配固定于第一凹孔内,滑动解锁组件在外力的作用下,能够相对移动座移动,以将移动座相对导轨固定或解除与导轨的固定。通过设置滑动解锁组件,通过滑动解锁组件快速的将气室组件相对导轨进行固定,实现了待成像对象在小动物用射频线圈上的快速固定。 公开号:CN214335193U 申请号:CN202120275521.3U 申请日:2021-01-30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李锋华;陈惟;易梓盛;李孙霍;韦德兴 申请人:Shenzhen Jinsh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IPC主号:G01R33-36
专利说明:
[n0001] 本申请涉及核磁共振成像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小动物用射频线圈及其移动系统。 [n0002] 磁共振成像设备利用生物体的磁性核(主要是氢核)在磁场中所表现出的磁共振特性来进行成像的设备。用射频线圈在MRI系统中承担磁共振信号的激励和采集工作,由射频发射线圈产生射频激发场,对置于固定中含有自旋不为零的样品的原子核(最常用的氢原子核)进行激发,从而产生核磁共振(NMR)信号,再以接收线圈接收采集磁共振射频信号。在扫描时,扫描部位应尽量位于线圈中心,此体位扫描部位靠近磁场中心,信噪比较好。 [n0003] 为了使扫描部位靠近线圈中心,通常需要通过移动扫描对象。对于小动物来说,现有的射频线圈在固定、移动时操作不够方便,有些需要拧螺丝来固定,操作麻烦。 [n0004]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小动物用射频线圈在移动时操作不够方便的问题,提供一种小动物用射频线圈及其移动系统。 [n0005]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移动系统,包括导轨及滑床组件,所述滑床组件滑动连接于所述导轨,其中,所述滑床组件包括: [n0006] 床板,滑动连接于所述导轨,用于放置待成像对象; [n0007] 气室组件,包括移动座和气室杯,所述移动座固定连接于所述床板,所述气室杯固定连接于所述移动座,所述移动座上设置有第一凹孔; [n0008] 滑动解锁组件,装配固定于所述第一凹孔内,所述滑动解锁组件在外力的作用下,能够相对所述移动座移动,以将所述移动座相对所述导轨固定或解除与所述导轨的固定。 [n0009]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室组件内设置有气管通道,所述气管通道供麻醉气管通过,以通过麻醉气管对待成像对象维持麻醉并进行供氧;所述移动座上还设置有第二凹孔,所述气管通道通过所述第二凹孔连通于外界; [n0010] 所述滑床组件还包括气管解锁组件,所述气管解锁组件装配于所述第二凹孔内,且所述气管解锁组件在外力的作用下,能够相对所述气室杯移动,以将所述麻醉气管固定在所述气室杯内或解除对所述麻醉气管的固定。 [n001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动解锁组件包括滑动解锁按键和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移动座,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滑动解锁按键,自然状态下,所述第一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将所述滑动解锁按键至少部分顶出所述第一凹孔外,抵持于所述导轨。 [n001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面罩,所述面罩套设于所述气室杯的远离所述移动座的一端,并密封待成像对象的头部与所述气室杯之间的区域。 [n001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面罩采用柔性材质制成。 [n0014]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床板上还设置有绑带固定位,所述绑带固定位用于固定绑带,以通过绑带将待成像对象固定在所述床板上。 [n001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轨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床组件至少部分嵌入到所述滑槽内,并能够在所述滑槽内滑动。 [n0016]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床板上设置有滑动凸台,所述滑动凸台嵌入到所述滑槽内。 [n0017]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动解锁组件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第一状态下,所述滑动解锁组件全部收容于所述第一凹孔内,外力作用下,所述移动座能够带动所述床板相对所述导轨滑动;第二状态下,所述滑动解锁组件至少部分伸出所述第一凹孔外,并抵持于所述导轨,使所述气室组件相对所述导轨固定; [n0018] 所述滑动解锁组件包括滑动解锁按键和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气室杯,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滑动解锁按键,外力作用于所述滑动解锁按键,压缩所述第一弹性件,使得所述滑动解锁组件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 [n0019]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小动物用射频线圈,包括线圈本体和移动系统,移动系统设置于线圈本体上,移动系统为上述任一所述的移动系统。 [n002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托盘,所述托盘上设置有放置位,所述线圈本体放置于所述放置位上,并通过所述托盘带动所述线圈本体和所述移动系统进行移动。 [n0021] 上述移动系统和小动物用射频线圈,通过设置滑动解锁组件,使得在将待成像对象与气室杯对准后,通过滑动解锁组件解除气室组件相对导轨的固定,即可通过滑动座带动床板进行移动,到达预期位置后,解除外力即可,待成像对象在小动物用射频线圈上的固定过程耗时时间短,操作便捷,实现了快速固定。 [n0022]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小动物用射频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n0023]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移动系统的滑床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n0024] 图3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小动物用射频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n0025]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n0026]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n0027]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n0028] 现有的核磁共振设备在对小动物进行成像时,由于需要先将小动物固定,再将小动物移动到磁体中心进行成像。并且,为了阻止小动物产生肢体移动,通常还会对小动物进行麻醉。现有的小动物用射频线圈在固定、移动小动物时,一方面,操作较为复杂,导致固定小动物、气管的时间过长;另一方,由于固定的时间过长,浪费了麻醉时间,在成像时,可能会由于肢体的移动产生伪影,影响成象效果。本申请提供的移动系统,通过设置滑动解锁组件,能够实现待成像对象的快速固定,通过设置气管解锁组件,能够实现气管的快速固定。 [n0029]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申请各实施例的小动物用射频线圈及其移动系统。 [n0030] 请参阅图1,示例性的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移动系统10的结构示意图,移动系统10包括导轨11及滑床组件12,滑床组件12滑动连接于导轨11,待成像对象(如小动物)放置于滑床组件12上,通过使滑床组件12在导轨11上滑动,从而使得待成像对象移动到预期位置(例如线圈的中心位置)。 [n0031]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导轨11上设置有滑槽,滑床组件12至少部分嵌入到滑槽内,并能够在滑槽内滑动。由此,实现滑床组件12与导轨11的滑动配合。通过设置滑槽,可并使滑床组件12至少部分嵌入到滑槽内,使得滑床组件12可以沿着滑槽定义的轨迹移动,使得滑床组件12实现平稳移动。 [n0032] 举例来说,导轨11可以设置有两个,两个导轨11组件分别设置于滑床组件12的两侧,从而滑床组件12夹持于两个导轨11之间。 [n0033] 当然,导轨11也可以是光杆导轨,滑床组件12通过滑块固定到导轨11上,并与导轨11滑动配合。导轨11与滑床组件12的滑动配合方式本申请不进行限定,主要能够使滑床组件12能够在导轨11上滑动即可。 [n0034] 请继续参阅图2,滑床组件12可以包括床板121,床板121滑动连接于导轨11,从而使滑床组件12滑动连接于导轨11。例如,床板121上可以设置有滑动凸台1211,滑动凸台1211嵌入到导轨11的滑槽内,从而,通过滑动凸台1211在滑槽内的滑动,使得床板121相对导轨11移动。或者,当导轨11是光杆导轨时,可以在床板121的两侧分别固定一滑块,通过滑块与导轨11滑动配合,从而实现床板121与导轨11的滑动。 [n0035] 床板121用于放置待成像对象。床板121上可以设置有凹槽121a,以便于放置待成像对象,对待成像对象具有一定的限位作用。例如,床板121可以设置有内凹的弧形板状。 [n0036] 床板121上还可以设置有绑带固定位122,绑带固定位122用于固定绑带,以通过绑带将待成像对象固定在床板121上。当绑带固定在绑带固定位122上时,绑带与床板121形成一个闭合的环,待成像对象至少部分收容于环内时,即可在周向对待成像对象进行限位,能够更好地固定待成像对象。 [n0037]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绑带固定位122可以是绑带挂钩,绑带挂钩上设置穿孔,并利用穿孔固定绑带。 [n0038] 请参阅图2,滑床组件12还包括气室组件123,气室组件123设置于床板121上,并固定连接于床板121。外力作用于气室组件123,推动气室组件移动,并带动床板121一起移动,当待成像对象放置于床板121上时,即将待成像对象输送到预期的线圈中心位置进行成像。例如,滑床组件12可以放置于床板121的凹槽121a内。 [n0039] 气室组件123可以包括移动座1231和气室杯1233,移动座1231固定连接于床板,气室杯1233固定连接于移动座1231,从而,推动移动座1231即可带动气室杯1233和床板一起移动。气室组件123内设置有气管通道123a,气管通道123a用于供麻醉气管13通过,以通过麻醉气管13对待成像对象维持麻醉,并进行供氧。具体来说,可以在麻醉气管13内通入麻醉及氧气的混合气体,待成像对象放置在床板121上时,混合气体从麻醉气管13出来,在待成像对象的头部聚集,从而达到麻醉、供氧的目的。 [n0040] 待成像对象放置于气室杯1233的远离移动座1231的一端。为了方便对待成像对象进行持续麻醉和供氧,气室杯1233的气管通道123a的内径可以大于移动座1231内的气管通道123a的半径。由此,麻醉及氧气的混合气体可以在气室杯1233的气管通道123a内聚集,当待成像对象放置于气室杯1233附近时,头部可以至少部分伸入到气室杯1233的气管通道123a内,从而使得混合气体聚集于头部所处的空间内,利于麻醉和供氧。例如,可以将移动座1231的气管通道123a的大小设置为和麻醉气管的大小相适应。 [n0041] 移动座1231上设置有第一凹孔123b。滑床组件12还包括滑动解锁组件124,滑动解锁组件124装配固定于第一凹孔123b内,滑动解锁组件124在外力的作用下,能够相对移动座1231移动,以将移动座1231相对导轨11固定或解除与导轨11的固定。 [n0042]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滑动解锁组件124包括滑动解锁按键1241和第一弹性件1243,第一弹性件1243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移动座1231,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滑动解锁按键1241,自然状态下,第一弹性件1243处于压缩状态,将滑动解锁按键1241至少部分顶出第一凹孔123b外,抵持于导轨11。外力作用于滑动解锁按键1241时,进一步压缩第一弹性件1243,使滑动解锁按键1241完全收容于第一凹孔123b内,不再抵持于导轨11,从而,即可通过移动座1231带动床板相对滑轨滑动,进一步带动待成像对象的移动。 [n0043]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滑动解锁组件124也可以是弹性开关,滑动解锁组件124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第一状态下,滑动解锁组件124全部收容于第一凹孔123b内,移动座1231能够带动床板121相对导轨11滑动。第二状态下,滑动解锁组件124至少部分伸出第一凹孔123b外,并抵持于导轨11,从而使气室组件123相对导轨固定。 [n0044] 通过外力作用于滑动解锁按键1241,使得滑动解锁组件124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例如,当第一弹性件1243被压缩到预设值时,滑动解锁按键1241相对移动座1231123定位,且滑动解锁按键1241完全收容于第一凹孔123b内;再次压缩第一弹性件1243,滑动解锁按键1241被释放,在第一弹性件1243的作用力下,滑动解锁按键1241被顶出第一凹孔123b,使得滑动解锁按键1241至少部分外露于第一凹孔123b,且第一弹性件1243对滑动解锁按键1241提供一个作用力,使得滑动解锁按键1241抵持于导轨11,以利用滑动解锁按键1241与导轨11之间的摩擦力,阻止移动座1231相对导轨11的滑动。 [n0045] 请参阅图2,移动座1231上还可以设置有第二凹孔123c。滑床组件12还可以包括气管解锁组件125,气管解锁组件125装配于第二凹孔123c内,且气管解锁组件125在外力的作用下,能够相对移动座1231移动,以将麻醉气管13固定在移动座1231内或解除对麻醉气管13的固定。 [n0046] 气管解锁组件125的结构与滑动解锁组件124的结构类似,在此不予赘述。气管解锁组件125包括气管解锁按键和第二弹性件,气管解锁按键通过第二弹性件固定到移动座1231,气管解锁按键设置为L形。第二凹孔123c的形状与气管解锁按键的形状相适应,例如,设置为倒L形,从而将气管解锁组件125装配固定于第二凹孔123c内,并且使外力作用于气管解锁按键,气管解锁按键相对移动座1231移动,从而实现麻醉气管13的解锁与固定。 [n0047] 麻醉气管13从移动座1231的远离气室杯1233的一端通入,经过气管通道123a,从气室杯1233的远离移动座1231的一端穿出。待成像对象放置于气室杯1233的远离移动座1231的一端,混合气体通入时,由于待成像对象头部阻挡在气管通道123a的末端(即气室杯1233一端),混合气体在气管通道123a的末端聚集,从而实现麻醉及供氧。 [n0048] 麻醉气管13的末端设置有鼠牙钩14,鼠牙钩14勾住待成像对象的牙齿,从而将待成像对象的头部固定,并且可以拖动待成像对象进行移位,从而对待成像对象的姿态和/或位置进行微调。 [n0049] 请参阅图2,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面罩126,固定连接于气室组件123,例如,套设于气室杯1233的远离移动座的一端。待成像对象在固定时,至少部分肢体组件(例如头部)收容于面罩126内,一方面,可以利用面罩126对待成像对象进行固定,阻止待成像对象的肢体运动;另一方面,面罩126密封待成像对象的头部与气室杯1233之间的区域,使得混合气体更好的聚集在面罩126、待成像对象的头部与气室杯1233围成的空间内,更好的对待成像对象实现麻醉及供氧。 [n0050]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面罩126可以采用柔性材质制成,可以更好的贴合动物的头部,从而更好的密封待成像对象的头部与气室杯1233之间的缝隙。 [n0051] 请参阅图1,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小动物用射频线圈100,小动物用射频线圈100包括线圈本体20和移动系统,移动系统设置于线圈本体20上,移动系统为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移动系统10。 [n0052] 请参阅图3,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小动物用射频线圈100还包括托盘30,线圈本体20可以放置于托盘上,并由托盘30带动线圈本体20和移动系统10进行移动。例如,托盘30上可以设置有放置位30a,线圈本体20放置于放置位30a上时,恰好被定位。例如,放置位30a可以是凹槽,凹槽的形状与线圈本体20的形状相适应,使得线圈本体20放置于凹槽内时,凹槽的侧壁对线圈本体20进行限位。 [n0053] 下面结合图1和图2描述待成像对象的固定过程: [n0054] 在将待成像对象放置到床板121上进行固定时,首先,将待成像对象放置到床板121的预设位置,例如,设置有绑带固定位122时,放置在两个绑带固定位122之间(但不用绑带绑住),此时待成像对象的头部恰好位于气室杯1233的远离移动座1231的一端。然后,将麻醉气管13的鼠牙钩14部分伸入到待成像对象的嘴内。拉动麻醉气管,对待成像对象的位置和姿态进行微调,使待成像对象的头部部分伸入到面罩126内,面罩126至少部分套在待成像对象的头部,微调面罩126,使得面罩和动物的头部相适应,尽可能地使动物处于舒适状态,同时尽可能地密封待成像对象的头部与气室杯1233之间的区域。在设置有绑带固定位122时,可以套上面罩126后,可以将绑带穿过两个绑带固定位122,将待成像对象固定,当然,也可以在套上面罩126之前就用绑带绑住待成像对象。然后,操作气管解锁组件125,将麻醉气管相对移动座1231调整并最终固定。最后,外力作用于滑动解锁按键1241,使气管解锁按键1241完全收容于第一凹孔123a内,然后拖动移动座1231移动,带动床板121相对导轨11进行滑动,将待成像对象输送到小动物用射频线圈的中心位置。然后,再整体移动小动物用射频线圈100,将小动物用射频线圈100移动到磁体的中心位置,使待成像对象置于磁体的中心区域。 [n0055] 上述移动系统10和小动物用射频线圈100,通过设置滑动解锁组件124,使得在将待成像对象与气室杯1233对准后,通过滑动解锁组件124解除气室组件123相对导轨的固定,即可通过滑动座带动床板进行移动,到达预期位置后,解除外力即可,待成像对象在小动物用射频线圈100上的固定过程耗时时间短,操作便捷,实现了快速固定。 [n0056]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n0057]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
Claims (10) [0001] 1.一种移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导轨及滑床组件,所述滑床组件滑动连接于所述导轨,其中,所述滑床组件包括: 床板,滑动连接于所述导轨,用于放置待成像对象; 气室组件,包括移动座和气室杯,所述移动座固定连接于所述床板,所述气室杯固定连接于所述移动座,所述移动座上设置有第一凹孔; 滑动解锁组件,装配固定于所述第一凹孔内,所述滑动解锁组件在外力的作用下,能够相对所述移动座移动,以将所述移动座相对所述导轨固定或解除与所述导轨的固定。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室组件内设置有气管通道,所述气管通道供麻醉气管通过,以通过麻醉气管对待成像对象维持麻醉,并进行供氧;所述移动座上还设置有第二凹孔,所述气管通道通过所述第二凹孔连通于外界; 所述滑床组件还包括气管解锁组件,所述气管解锁组件装配于所述第二凹孔内,且所述气管解锁组件在外力的作用下,能够相对所述气室杯移动,以将所述麻醉气管固定在所述气室杯内或解除对所述麻醉气管的固定。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解锁组件包括滑动解锁按键和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移动座,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滑动解锁按键,自然状态下,所述第一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将所述滑动解锁按键至少部分顶出所述第一凹孔外,抵持于所述导轨。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面罩,所述面罩套设于所述气室杯的远离所述移动座的一端,并密封待成像对象的头部与所述气室杯之间的区域。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采用柔性材质制成。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上还设置有绑带固定位,所述绑带固定位用于固定绑带,以通过绑带将待成像对象固定在所述床板上。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床组件至少部分嵌入到所述滑槽内,并能够在所述滑槽内滑动。 [000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上设置有滑动凸台,所述滑动凸台嵌入到所述滑槽内。 [0009] 9.一种小动物用射频线圈,包括线圈本体和移动系统,移动系统设置于线圈本体上,其特征在于,移动系统为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系统。 [001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小动物用射频线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托盘,所述托盘上设置有放置位,所述线圈本体放置于所述放置位上,并通过所述托盘带动所述线圈本体和所述移动系统进行移动。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US20040030241A1|2004-02-12|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ixture mounting US4166459A|1979-09-04|Cervical traction unit US7706858B1|2010-04-27|Head and neck immobilization i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US7701209B1|2010-04-20|Coils for horizontal fiel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EP2745126B1|2021-05-05|Integrated mr imaging and interventional coil device, method and system EP2699922B1|2021-03-03|Mri involving a local rf coil being movable relative to a pediatric patient carrier JP2004532658A|2004-10-28|脱着・再配置可能及び/又は交換可能なmri・rfコイルシステム及びmri画像化システム並びに方法 CN214335193U|2021-10-01|小动物用射频线圈及其移动系统 CN101123933A|2008-02-13|用于头部固定器和颈圈的可更换式垫组件 US20110118535A1|2011-05-19|Apparatus for magnetic field therapy WO2003090622A1|2003-11-06|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ixture mounting US20130225980A1|2013-08-29|Shoulder Local Coil System for a Magnetic Resonance Tomography System WO2017089457A1|2017-06-01|Restraining device for a medical imaging or medical therapy system with integrated immobilization of a body part RU2518540C2|2014-06-10|Общий индуктивный ручной блок для активных устройств KR101774394B1|2017-09-04|Rf코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자기공명영상장치 US20060173278A1|2006-08-03|Anatomical fixture for magnetic resonance position imaging KR20060019024A|2006-03-03|유아용 심리안정장치 JP3803323B2|2006-08-02|コンピュータ連動断層撮影における患者の安定化装置 WO2014017419A1|2014-01-30|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寝台装置、及び、rfコイル装置 JP5554539B2|2014-07-23|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および、寝台 CN207654332U|2018-07-27|一种核磁共振成像换床推车 CN213588582U|2021-07-02|动物诊疗与检测固定装置 US20130097780A1|2013-04-25|Imaging device for a joint of a human EP0841575A3|1999-12-22|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CN211962018U|2020-11-20|一种多头约束式儿童用袖带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275521.3U|CN214335193U|2021-01-30|2021-01-30|小动物用射频线圈及其移动系统|CN202120275521.3U| CN214335193U|2021-01-30|2021-01-30|小动物用射频线圈及其移动系统|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