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球团落下强度检测装置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球团落下强度检测装置,包括底板、与底板固接的竖杆,以及与竖杆固接且位于底板上方的定位器,定位器和底板上分别放置有落料槽;落料槽上开设有若干沿竖直方向贯通的锥孔,以及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插槽;定位器上的落料槽的锥孔大径端朝下,且在定位器上的落料槽的插槽中插设有插板;底板上的落料槽的锥孔大径端朝上,且两落料槽上的各锥孔分别同轴。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落料槽和插板,一次性完成多个球团的落下强度检测,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球团每次落下时的下落距离一致,减小了人为误差;将竖杆设置为可伸缩结构,可以完成多种高度的球团落下检测;采用双竖杆结构,避免单杆变形而导致实验装置精度下降的问题。 公开号:CN214334191U 申请号:CN202120597862.2U 申请日:2021-03-24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李建云;董晓春;刘智伟;耿斐;江丹 申请人:Shandong Iron and Steel Co Ltd; IPC主号:G01M7-08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球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球团落下强度检测装置。 [n0002] 球团落下强度是衡量球团在转运过程中能够承受冲击能力大小的重要指标,也是球团厂设计中允许球团转动次数的依据。根据球团厂对球团要求的不同,球团落下强度有湿球落下强度和干球落下强度,其检测方法是:取30个固定尺寸范围的球团,从0.5m处自由落下到5mm厚的钢板上,直到球团出现裂纹为止,取其平均值作为生球落下强度的指标,其单位为次/0.5m。但是也有一些球团厂要求对球团进行1.0m或者2m高度的落下强度检测。 [n0003] 目前,球团厂做球团落下强度检测一般采取全程人工操作的方法,一次只能对一个球团进行检测,需要重复检测30次才能完成一个球团样品的落下强度检测工作,如果有多组球团需要检测落下强度,则需要的检测时间更长。而且由于人工操作原因,还存在不可避免的人为误差,容易出现每次落下距离不一致的情况,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具有一定的不良影响。 [n0004]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球团落下强度检测装置,既提高了检测效率,同时保证了球团每次下落距离的一致性。 [n0005]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球团落下强度检测装置,包括底板、与底板固接的竖杆,以及与竖杆固接且位于底板上方的定位器,所述定位器和底板上分别放置有落料槽;落料槽上开设有若干沿竖直方向贯通的锥孔,以及沿水平方向延伸且横穿各锥孔的插槽,锥孔的大径端内径大于球团外径,锥孔的小径端内径小于球团外径;定位器上的落料槽的锥孔大径端朝下,且在定位器上的落料槽的插槽中插设有插板,球团位于锥孔内且支撑于插板上表面;底板上的落料槽的锥孔大径端朝上,且两落料槽上的各锥孔分别同轴。 [n0006] 本方案在使用前,在上方落料槽的锥孔中放置球团,并且通过插板防止球团掉落,在检测时,抽出插板,使各球团失去支撑,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下落至下方落料槽的锥孔中,并与底板碰撞,然后将出现裂纹的球团取出,将插板插入下方落料槽的插槽中,使插板覆盖下方落料槽中的各球团,然后将定位器上的落料槽与底板上的落料槽互换位置,并保持上方落料槽即定位器上的落料槽的锥孔大径端朝下,下方落料槽即底板上的落料槽的锥孔大径端朝上;两落料槽上的各锥孔分别同轴,保证了从上方落料槽落下的球团落至下方落料槽的锥孔中。 [n0007] 作为优化,所述底板上安装有水平仪。本优化方案通过设置水平仪,便于底板找平,以更好地保证各球团自由落体的高度一致。 [n0008] 作为优化,所述竖杆为两件,分别固接于定位器相对的两侧边。本优化方案通过设置两根竖杆,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避免了单竖杆容易变形而导致实验装置精度下降的问题。 [n0009] 作为优化,所述竖杆为可伸缩结构,竖杆包括依次套接的内管、中间管和外管,外管与底板固接,内管与定位器固接,内管、中间管和外管的外表面均设有沿竖直方向排布的刻度,中间管的管壁上通过螺纹连接有沿径向顶至内管的紧定螺栓,外管的管壁上通过螺纹连接有沿径向顶至中间管的紧定螺栓。本优化方案将竖杆设置为可伸缩结构,方便调整定位器与底板之间的竖直距离,从而满足不同高度的球团落下检测;通过设置刻度,方便控制球团的下落高度,内管、中间管和外管形成的伸缩结构,操作方便,制作成本低。 [n0010] 作为优化,落料槽两相对的侧面固接有远离落料槽延伸的手柄,所述手柄的截面为矩形,定位器和底板上分别开设有与手柄适配的定位槽。本优化方案通过设置手柄,一方面,方便拿取落料槽,另一方面,方便通过定位槽对手柄进行定位,从而实现对两落料槽的定位,以方便保证上下两落料槽的锥孔同轴。 [n0011] 作为优化,定位器和底板上分别设有与落料槽适配的放置槽。本优化方案通过设置放置槽,避免落料槽在检测过程中移位,保证球团落下后落入相应的锥孔中。 [n001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落料槽和插板,一次性完成多个球团的落下强度检测,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实现了球团每次落下时的下落距离一致,减小了人为误差,结果更为准确;通过将竖杆设置为可伸缩结构,可以完成多种高度的球团落下检测,提高了装置的通用性;采用双竖杆结构,更有利于支撑定位器及定位器上的落料槽,避免单杆变形而导致实验装置精度下降的问题。 [n0013]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整体结构示意图; [n0014] 图2为本实用新型落料槽主视图; [n0015] 图3为本实用新型落料槽俯视图; [n0016]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整体结构示意图; [n0017]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整体结构示意图; [n0018]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的竖杆结构示意图 [n0019] 图中所示: [n0020] 1、落料槽,2、手柄,3、插板,4、定位器,5、竖杆,6、插槽,7、放置槽,8、水平仪, 9、底板,10、滚轮,11、锥孔,12、内管,13、中间管,14、外管。 [n0021]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n0022] 实施例一 [n0023] 如图1所示一种球团落下强度检测装置,包括底板9、与底板固接的竖杆5,以及与竖杆固接且位于底板上方的定位器4,定位器的一侧边与竖杆焊接,竖杆的下端与底板固接。底板的底面安装有3~4个可调高度的滚轮10,以方便调节滚轮与底板之间的竖直距离,从而便于检测装置位置的移动和水平状态的调整,可调高度滚轮的结构采用现有技术。 [n0024] 定位器和底板上分别放置有落料槽1,落料槽1上开设有若干沿竖直方向贯通的锥孔11,以及沿水平方向延伸且横穿各锥孔的插槽6,锥孔的大径端内径大于球团外径,锥孔的小径端内径小于球团外径;定位器上的落料槽的锥孔大径端朝下,且在定位器上的落料槽的插槽中插设有插板3,球团位于锥孔内且支撑于插板上表面;底板上的落料槽的锥孔大径端朝上,且两落料槽上的各锥孔分别同轴,上方落料槽的每个锥孔正下方均对应一个开设在下方落料槽的锥孔。 [n0025] 底板上安装有水平仪8,用于测定底板是否处于水平状态,插板的上表面与底板的上表面相互平行。本实施例的水平仪为液体气泡式水平仪,安装在放置槽外部的底板上表面,以方便观察。 [n0026] 落料槽两相对的侧面固接有远离落料槽延伸的手柄2,所述手柄2的截面为矩形,定位器和底板上分别开设有与手柄适配的定位槽,定位器和底板上分别设有与落料槽适配的放置槽7。 [n0027] 具体的,底板的材质为钢板,厚度5mm~20mm,在底板上表面中心位置焊接放置槽7,放置槽用于放置落料槽,放置槽由不锈钢板制成。落料槽为不锈钢或者硬塑料材质,落料槽的上表面与下表面相互平行,落料槽的厚度为20mm~50mm,落料槽的形状与放置槽的内廓形状相同,落料槽尺寸比放置槽内尺寸小1mm~2mm。落料槽上的锥孔为30个,锥孔大径端的内径为20mm~30mm,锥孔小径端的内径为5mm~7mm,同一落料槽上的锥孔呈矩阵排布。插槽的高度为2mm~5mm,插板由1mm~4mm厚的钢板或者硬塑料制成,插板可在插槽中自由抽插。竖杆为不锈钢材质,竖杆与底板垂直,竖杆的长度大于600mm,竖杆上标有沿高度方向排布的刻度,刻度最小单位1mm。定位器为不锈钢材质,定位器一端与竖杆上端固接,另一端固接放置槽,定位器上的放置槽与与底板上的放置槽中心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重叠。 [n0028] 本实施例的落料槽放在定位器上后,落料槽上的插板上表面与底板上表面平行,且沿竖直方向相距500mm,在使用时,包括以下步骤: [n0029] 步骤一:将球团落下强度检测装置放在支撑面上,根据底板上的水平仪,通过调整可调高度的滚轮高度,将底板调整到水平状态; [n0030] 步骤二:将一个落料槽放在底板上的放置槽内,且放置在底板上的落料槽为下落料槽,下落料槽锥孔的大径端朝上; [n0031] 将另一个落料槽放在定位器上,且放置在定位器上的落料槽为上落料槽,将选好的30个球团依次放置在上落料槽的各锥孔中,并将插板插入上落料槽的插槽中,使插板将所有球团覆盖,翻转上落料槽,使上落料槽锥孔的大径端朝下; [n0032] 步骤三:抽出上落料槽的插板,30个球团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竖直落至底板上的落料槽锥孔内;逐个观察底板上的落料槽内的球团,将出现裂纹的球团取出,并记录出现裂纹的球团数量,检查完毕,将插板插入下落料槽的插槽,将上、下两个落料槽的位置互换; [n0033] 步骤四:重复步骤三,直至全部球团都出现裂纹为止。 [n0034] 本实施例的检测装置一次性就可以完成一组球团的落下强度检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距离固定,排除了人为误差,结果更为精准。 [n0035] 实施例二 [n0036]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竖杆为两件,分别为左杆和右杆,左杆和右杆的上端分别固接于定位器相对的两侧边,且左杆和右杆关于底板的中心线对称,左杆和右杆均位于放置槽的外部。 [n0037] 本实施例的检测装置相对于实施例一,采用两竖杆的支撑结构,更有利于支撑定位器及定位器上的落料槽,避免单杆容易变形而导致实验装置精度下降的问题。 [n0038] 实施例三 [n0039]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的区别在于,竖杆为可伸缩结构,竖杆包括依次套接的内管12、中间管13和外管14,外管与底板固接,内管与定位器固接,内管、中间管和外管的外表面均设有沿竖直方向排布的刻度,中间管的管壁上通过螺纹连接有沿径向顶至内管的紧定螺栓,外管的管壁上通过螺纹连接有沿径向顶至中间管的紧定螺栓,紧定螺栓分别位于中间管、外管的上部,增大调节范围,松动紧定螺栓后,通过调整内管和中间管的抽出长度,实现竖杆的伸缩,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n0040] 为了进一步增大竖杆的高度调节范围,本实施例的中间管设置为双层结构,即中间管包括外层管和内层管,外层管的一端穿设至外管的内孔,另一端的内孔中穿设内层管,内管穿设至内层管远离外层管的一端内孔,形成四节伸缩结构,在外层管的管壁上通过螺纹连接有沿径向顶至内层管的紧定螺栓。 [n0041] 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n0042] 步骤一:将装置移至支撑台面,通过调节滚轮高度和观察底板上的水平仪,将底板调整到水平状态,调整左杆和右杆的高度,使得放在定位器上的落料槽上的插板上表面与底板上表面之间的距离为待检测的球团落下高度; [n0043] 步骤二:将一个落料槽放在底板上的放置槽内,且放置在底板上的落料槽为下落料槽,下落料槽锥孔的大径端朝上; [n0044] 将另一个落料槽放在定位器上,且放置在定位器上的落料槽为上落料槽,将选好的30个球团依次放置在上落料槽的各锥孔中,并将插板插入上落料槽的插槽中,使插板将所有球团覆盖,翻转上落料槽,使上落料槽锥孔的大径端朝下; [n0045] 步骤三:抽出上落料槽的插板,30个球团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竖直落至底板上的落料槽锥孔内;逐个观察底板上的落料槽内的球团,将出现裂纹的球团取出,并记录出现裂纹的球团数量,检查完毕,将插板插入下落料槽的插槽,将上、下两个落料槽的位置互换; [n0046] 步骤四:重复步骤三,直至全部球团都出现裂纹为止。 [n0047]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相比,插板与底板的竖直间距可调,可以完成多种高度的球团落下检测,提高了装置的通用性。 [n0048] 当然,上述说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以上实施例及附图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参照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宗旨,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Claims (6) [0001] 1.一种球团落下强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9)、与底板固接的竖杆(5),以及与竖杆固接且位于底板上方的定位器(4),所述定位器和底板上分别放置有落料槽(1); 落料槽(1)上开设有若干沿竖直方向贯通的锥孔(11),以及沿水平方向延伸且横穿各锥孔的插槽(6),锥孔的大径端内径大于球团外径,锥孔的小径端内径小于球团外径; 定位器上的落料槽的锥孔大径端朝下,且在定位器上的落料槽的插槽中插设有插板(3),球团位于锥孔内且支撑于插板上表面;底板上的落料槽的锥孔大径端朝上,且两落料槽上的各锥孔分别同轴。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球团落下强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安装有水平仪(8)。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球团落下强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为两件,分别固接于定位器相对的两侧边。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球团落下强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为可伸缩结构,竖杆包括依次套接的内管、中间管和外管,外管与底板固接,内管与定位器固接,内管、中间管和外管的外表面均设有沿竖直方向排布的刻度,中间管的管壁上通过螺纹连接有沿径向顶至内管的紧定螺栓,外管的管壁上通过螺纹连接有沿径向顶至中间管的紧定螺栓。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球团落下强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落料槽两相对的侧面固接有远离落料槽延伸的手柄(2),所述手柄(2)的截面为矩形,定位器和底板上分别开设有与手柄适配的定位槽。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球团落下强度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位器和底板上分别设有与落料槽适配的放置槽。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214334191U|2021-10-01|一种球团落下强度检测装置 CN103323576A|2013-09-25|一种真三维胀缩仪 CN106120525B|2018-01-19|主动视觉的车载路面裂纹检测系统多尺度柔性检定靶标 CN112816170A|2021-05-18|一种旋转式球团落下强度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4461387U|2015-07-08|气门杆自动检测装置 CN201811701U|2011-04-27|一种车辆轴承内径自动测量柔性平台 CN206459630U|2017-09-01|一种气缸套关键尺寸自动测量装置 CN206421827U|2017-08-18|一种可用于装卸料机调试的多功能装置 CN208059808U|2018-11-06|一种桥机测拱仪 CN206696105U|2017-12-01|一种生球团落下强度测定装置 CN214277348U|2021-09-24|一种旋转式球团落下强度检测装置 CN205676762U|2016-11-09|主动视觉的车载路面裂纹检测系统多尺度柔性检定靶标 CN202066477U|2011-12-07|法兰定位用激光测量靶座 CN206920282U|2018-01-23|一种高稳定性快速安息角测定仪 CN202614959U|2012-12-19|便携式田间喷灌雨量筒 CN101574604B|2011-06-22|环缝洗涤塔age导管的安装方法 CN102854546B|2015-02-04|便携式田间喷灌雨量筒 CN211948352U|2020-11-17|一种带计数功能轻型动力触探仪 CN212158552U|2020-12-15|一种建筑检测用角度测量装置 CN208918314U|2019-05-31|焊接球空间快速定位装置 CN207963737U|2018-10-12|一种机电设备液体能源深度测量装置 CN212451480U|2021-02-02|一种测量高炉料面形状装置 CN207335574U|2018-05-08|一种精确测量轴内孔和外圆台阶差的量具 CN210917501U|2020-07-03|一种位移传感器固定装置 CN210922616U|2020-07-03|一种控制设备安装精度用基准装置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597862.2U|CN214334191U|2021-03-24|2021-03-24|一种球团落下强度检测装置|CN202120597862.2U| CN214334191U|2021-03-24|2021-03-24|一种球团落下强度检测装置|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