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ICAC间接式中冷器干检设备,包括一侧设有操作门的外壳,以及最少两个下工装和一个上工装;每一下工装均设置于外壳内靠近操作门的工件缓冲存放区;工件缓冲存放区与设置上工装的设备检测区之间通过轨道连接;上工装由竖直升降装置驱动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每一下工装均包括用于装夹待检测的中冷器的夹具,以及多个用于封堵待检测的中冷器靠近底部的水室口的下工装堵头;上工装包括多个用于封堵待检测的中冷器靠近顶部的水室口的上工装堵头;每一上工装堵头均通过管路与气压检测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应用节省了缓冲区域,减少了质量损失,提高了生产效率。
公开号:CN214334161U
申请号:CN202120423229.1U
申请日:2021-02-26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张禄伟;李志�;陈东;施奕凯
申请人:Shanghai Mahle Thermal Systems Co ltd;Shenyang Mahle Automotive Thermal Systems Co ltd;
IPC主号:G01M3-26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空调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ICAC间接式中冷器干检设备。
[n0002] ICAC间接式中冷器是车载空调器不可缺少的部件之一。
[n0003] 在现有技术中,中冷器干检通常由人工完成上下料,原理是使用干检仪器和对标件,用压缩空气的流量法来完成产品检测。关键是通过对所述待检测的中冷器和对比件同时充入3bar压缩空气,并检测被测件和对比件之间的压缩空气流量,最终得出泄漏值方式进行检漏测试。
[n0004] 由于在现有技术中干检由人工独立的操作者完成,自动化程度不高,受人员操作影响大,漏装误装,出错概率高,人员数量较多,人工搬运过程多,质量影响较大。
[n0005] 因此,如何提高ICAC间接式中冷器干检的效率,减少人工误差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n0006]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ICAC间接式中冷器干检设备,实现的目的是
[n0007]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ICAC间接式中冷器干检设备,包括一侧设有操作门的外壳,以及最少两个下工装和一个上工装。
[n0008] 每一所述下工装均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靠近所述操作门的工件缓冲存放区;
[n0009] 所述工件缓冲存放区与设置所述上工装的设备检测区之间通过轨道连接;
[n0010] 所述上工装与所述设备检测区的顶部之间设有竖直升降装置,由所述竖直升降装置驱动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
[n0011] 每一所述下工装均包括用于装夹待检测的中冷器的夹具,以及多个用于封堵所述待检测的中冷器靠近底部的水室口的下工装堵头;
[n0012] 所述上工装包括多个用于封堵所述待检测的中冷器靠近顶部的水室口的上工装堵头;
[n0013] 每一所述上工装堵头均通过管路与气压检测装置连接,通过对所述待检测的中冷器和对比件同时充入压缩空气,并检测被测件和对比件之间的压缩空气流量,最终得出泄漏值方式进行检漏测试。
[n0014] 优选的,所述工件缓冲存放区设有两个所述下工装,两个所述下工装与所述设备检测区之间的两条轨道之间的夹角为45度。
[n0015] 优选的,每一所述下工装堵头和每一所述上工装堵头均通过气缸驱动。
[n0016] 优选的,所述竖直升降装置为气缸驱动机构。
[n0017] 优选的,每一所述下工装堵头和每一所述上工装堵头均采用高分子材料制成。
[n0018]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n0019] 本实用新型的应用节省了缓冲区域,减少了质量损失,提高了生产效率。包括两个以上下工装的工件缓冲存放区工位,提高了生产节拍,而且本实用新型还能够结合自动化流水线,为自动化和机器人对接提供了技术保证和可行性的基础。
[n0020]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n0021]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n0022]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下工装位于工件缓冲存放区时的结构示意图。
[n0023] 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图2中AA向结构示意图。
[n0024] 图4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下工装移动至设备检测区时的结构示意图。
[n0025] 图5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下工装位于上工装下方时的结构示意图。
[n0026] 图6示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下工装位于上工装下方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n0027] 实施例
[n0028] 如图1至图6所示,ICAC间接式中冷器干检设备,包括一侧设有操作门的外壳1,以及最少两个下工装3和一个上工装4;
[n0029] 每一下工装3均设置于外壳1内靠近操作门的工件缓冲存放区5;
[n0030] 工件缓冲存放区5与设置上工装4的设备检测区6之间通过轨道7连接;
[n0031] 上工装4与设备检测区6的顶部之间设有竖直升降装置,由竖直升降装置驱动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
[n0032] 每一下工装3均包括用于装夹待检测的中冷器2的夹具,以及多个用于封堵待检测的中冷器2靠近底部的水室口的下工装堵头8;
[n0033] 上工装4包括多个用于封堵待检测的中冷器2靠近顶部的水室口的上工装堵头9;
[n0034] 每一上工装堵头9均通过管路与气压检测装置连接,通过对所述待检测的中冷器和对比件同时充入3bar压缩空气,并检测被测件和对比件之间的压缩空气流量,最终得出泄漏值方式进行检漏测试。
[n0035] 在实际应用中,待检测的中冷器2通过设置于下工装3的多个下工装堵头8进行装夹,同时下工装堵头8对待检测的中冷器2下部水室口进行封堵;
[n0036] 在待检测的中冷器2装夹完成后,下工装3通过轨道7移动至设备检测区6;
[n0037] 然后,上工装4由竖直升降装置驱动,往下移动至待检测的中冷器2的上方,对待检测的中冷器2进行封堵后,进行检漏测试。
[n0038] 在某些实施例中,工件缓冲存放区5设有两个下工装3,两个下工装3与设备检测区6之间的两条轨道7之间的夹角为45度。
[n0039] 在某些实施例中,每一下工装堵头8和每一上工装堵头9均通过气缸驱动。
[n0040] 在某些实施例中,竖直升降装置为气缸驱动机构。
[n0041] 在某些实施例中,每一下工装堵头8和每一上工装堵头9均采用高分子材料制成。
[n0042]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Claims (5)
[0001] 1.ICAC间接式中冷器干检设备,包括一侧设有操作门的外壳(1);其特征在于,包括最少两个下工装(3)和一个上工装(4);
每一所述下工装(3)均设置于所述外壳(1)内靠近所述操作门的工件缓冲存放区(5);
所述工件缓冲存放区(5)与设置所述上工装(4)的设备检测区(6)之间通过轨道(7)连接;
所述上工装(4)与所述设备检测区(6)的顶部之间设有竖直升降装置,由所述竖直升降装置驱动沿竖直方向往复移动;
每一所述下工装(3)均包括用于装夹待检测的中冷器(2)的夹具,以及多个用于封堵所述待检测的中冷器(2)靠近底部的水室口的下工装堵头(8);
所述上工装(4)包括多个用于封堵所述待检测的中冷器(2)靠近顶部的水室口的上工装堵头(9);
每一所述上工装堵头(9)均通过管路与气压检测装置连接,通过对所述待检测的中冷器和对比件同时充入压缩空气,并检测被测件和对比件之间的压缩空气流量,最终得出泄漏值方式进行检漏测试。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CAC间接式中冷器干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缓冲存放区(5)设有两个所述下工装(3),两个所述下工装(3)与所述设备检测区(6)之间的两条轨道(7)之间的夹角为45度。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CAC间接式中冷器干检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下工装堵头(8)和每一所述上工装堵头(9)均通过气缸驱动。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CAC间接式中冷器干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升降装置气缸驱动机构。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CAC间接式中冷器干检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下工装堵头(8)和每一所述上工装堵头(9)均采用高分子材料制成。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106895961B|2019-07-23|一种背光模组的检测设备及其检测方法
CN207585861U|2018-07-06|多工位燃气阀气密流量检测装置
CN214334161U|2021-10-01|Icac间接式中冷器干检设备
CN103335796B|2016-04-06|全自动两通气密性检测装置
CN108760155A|2018-11-06|安全阀自动测试系统
CN104492733A|2015-04-08|一种过滤器自动检漏装置及其自动检漏方法
CN205300876U|2016-06-08|一种隔膜阀检测装置
CN104454493A|2015-03-25|一种水泵测试系统及其测试方法
CN208968745U|2019-06-11|一种机油滤清器底座旋转式气检测漏机
CN208438742U|2019-01-29|一种用于体外诊断行业的塑料盒子自动装配机
CN105319036A|2016-02-10|一种灌装瓶自动漏气检测设备
CN107378282A|2017-11-24|一种气压式激光加工夹紧装置
CN110774000A|2020-02-11|文氏管全自动组装线
CN207114141U|2018-03-16|一种组合式阀门检测自动夹具装置
CN204735989U|2015-11-04|五轴联动旋转治具
CN211740522U|2020-10-23|一种端拾器真空检测装置
CN214052658U|2021-08-27|动力电池盖板焊点密封性检测设备
CN110000113B|2021-11-12|一种热交换器氦检设备
CN210365813U|2020-04-21|油箱氦检自动化生产线
CN207139122U|2018-03-27|一种气压式激光加工夹紧装置
CN208833439U|2019-05-07|一种线圈接插头气密性测试工装
CN209589370U|2019-11-05|一种工件漏气检测工装
CN105466652A|2016-04-06|一种隔膜阀检测装置
CN209288546U|2019-08-23|一种智能夹具
CN211914630U|2020-11-13|一种环形零件检测机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423229.1U|CN214334161U|2021-02-26|2021-02-26|Icac间接式中冷器干检设备|CN202120423229.1U| CN214334161U|2021-02-26|2021-02-26|Icac间接式中冷器干检设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