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土壤源地源热泵地温监测系统中测温电缆的结构,包括下竖向套管机构、水平套管机构和上竖向套管机构,以及测温电缆;下竖向套管机构包括PE单U头、多个第一竖向PE套管和多个第二竖向PE套管,水平套管机构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第一水平PE套管和多个依次连接的第二水平PE套管,上竖向套管机构包括第一上部竖向套管和第二上部竖向套管,第二竖向PE套管、第二水平PE套管和第二上部竖向套管中设置有引线,测温电缆位于第一竖向PE套管、第一水平PE套管和第一上部竖向套管中。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能够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且方便更换或维修损坏的测温线缆。
公开号:CN214334075U
申请号:CN202120546498.7U
申请日:2021-03-16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王永辉;狄育林;钱春宇
申请人:Machinery Industry Survey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IPC主号:G01K13-10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土壤源地源热泵地温监测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土壤源地源热泵地温监测系统中测温电缆的结构。
[n0002] 目前,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能耗日趋上升,而在我国的一些城市,夏季制冷、冬季供热所消耗的能量己占建筑物总能耗的一半左右,所以寻求一种能减少一次能源消耗且高效的节能技术尤为重要。地源热泵系统是一种利用浅层地能资源,具有可持续利用、高效节能、运行费用低等优点,既可供热又可制冷的高效节能空调系统,近些年得到快速的运用;其中又以土壤源地源热泵系统为主,是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主要方向。但由于土壤源地源热泵系统中地热能换热系统释热和吸热的不平衡造成土壤原有温度场,从而引起系统效率降低,所以建立长效的地温监测系统,监测土壤温度变化规律,采取合理措施控制土壤换热能力的衰减,保证土壤源地源热泵系统长期高效运行。
[n0003] 现有土壤源地源热泵地温监测系统中测温电缆的结构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将测温线缆捆绑在换热管外埋设;另一种是只设置单根竖直套管将测温线缆布置在套管内。前者分阶段施工时不能保证测温线缆在竖井至检查口、设备房间的测温线缆为连续无间断且不能更换;后者虽为测温线缆设置保护套管,能实现测温线缆更换,但是对于埋设长距离的水平管套管时,无法实现测温线缆更换。
[n0004] 因此,现如今缺少一种土壤源地源热泵地温监测系统中测温电缆的结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方便更换或维修损坏的测温线缆。
[n0005]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土壤源地源热泵地温监测系统中测温电缆的结构,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方便更换或维修损坏的测温线缆,实用性强。
[n0006]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土壤源地源热泵地温监测系统中测温电缆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埋设地下的下竖向套管机构、水平套管机构和上竖向套管机构,以及穿设在所述下竖向套管机构、所述水平套管机构和所述上竖向套管机构中的测温电缆;
[n0007] 所述下竖向套管机构包括PE单U头、与PE单U头的一端连接的第一竖向PE套管和与PE单U头的另一端连接的第二竖向PE套管,所述第一竖向PE套管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二竖向PE套管的数量为多个;
[n0008] 所述水平套管机构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第一水平PE套管和多个依次连接的第二水平PE套管;
[n0009] 所述上竖向套管机构包括第一上部竖向套管和第二上部竖向套管,所述第一上部竖向套管穿出地面上的第一检查口,所述第二上部竖向套管穿出地面上的第二检查口,第一竖向PE套管、第一水平PE套管、第一上部竖向套管依次连通,第二竖向PE套管、第二水平PE套管、第二上部竖向套管依次连通,所述第二竖向PE套管、第二水平PE套管和第二上部竖向套管中设置有引线,所述测温电缆位于第一竖向PE套管、第一水平PE套管和第一上部竖向套管中,且所述引线的一端和测温线缆底端的测温探头通过绳卡绑扎,所述引线的另一端伸出第二上部竖向套管,所述测温线缆的顶端伸出第二上部竖向套管。
[n0010] 上述的一种土壤源地源热泵地温监测系统中测温电缆的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第一竖向PE套管通过第一竖向PE活接头连接,所述第一竖向PE活接头包括设置在一个第一竖向PE套管上的第一PE外丝接头和设置在另一个第一竖向PE套管上的第一PE内丝接头;
[n0011] 相邻两个第二竖向PE套管通过第二竖向PE活接头连接,所述第二竖向PE活接头包括设置在一个第二竖向PE套管上的第二PE外丝接头和设置在另一个第二竖向PE套管上的第二PE内丝接头。
[n0012] 上述的一种土壤源地源热泵地温监测系统中测温电缆的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第一水平PE套管通过第一水平PE活接头连接,所述第一水平PE活接头包括设置在一个第一水平PE套管上的第一PE外丝接头和设置在另一个第一水平PE套管上的第一PE内丝接头;
[n0013] 相邻两个第二水平PE套管通过第二水平PE活接头连接,所述第二水平PE活接头包括设置在一个第二水平PE套管上的第二PE外丝接头和设置在另一个第二水平PE套管上的第二PE内丝接头。
[n0014] 上述的一种土壤源地源热泵地温监测系统中测温电缆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最上端的第一竖向PE套管通过第一下弯头与第一水平PE套管连接,最上端的第二竖向PE套管通过第二下弯头与第二水平PE套管连接,第一水平PE套管通过第一上弯头与第一上部竖向套管连接,第二水平PE套管通过第二上弯头与第二上部竖向套管连接。
[n0015] 上述的一种土壤源地源热泵地温监测系统中测温电缆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向PE套管和第二竖向PE套管对称布设,第一水平PE 套管和第二水平PE套管之间的水平间距为0~30mm;
[n0016] 所述第一上部竖向套管的顶端高于第一检查口的顶端10cm~20cm,第二上部竖向套管的顶端高于第二检查口的顶端10cm~20cm。
[n0017] 上述的一种土壤源地源热泵地温监测系统中测温电缆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部竖向套管顶部设置第一盖板,第二上部竖向套管顶部设置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上设置有第一过线孔,所述第二盖板上设置有第二过线孔。
[n0018]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n0019] 1、本实用新型设置下竖向套管机构、水平套管机构和上竖向套管机构,是为了提高了测温电缆的布设范围,从而提高了土壤源地源热泵地温监测系统的使用范围。
[n0020] 2、本实用新型设置所述下竖向套管机构包括PE单U头、第一竖向PE 套管和第二竖向PE套管,水平套管机构包括第一水平PE套管和第二水平 PE套管,上竖向套管机构包括第一上部竖向套管和第二上部竖向套管,通过第一竖向PE套管、第一水平PE套管、第一上部竖向套管依次连通实现测温线缆的穿设,通过第二竖向PE套管、第二水平PE套管、第二上部竖向套管依次连通实现引线的穿设。
[n0021] 3、本实用新型设置引线,是为了对引线伸出第二上部竖向套管外的另一端拉拽,以使测温线缆底端的测温探头沿第一上部竖向套管、第一水平PE套管和第一竖向PE套管移动,直至测温线缆底端的测温探头和最低端的第一竖向PE套管的底端相齐平,实现测温线缆的布设;反之,当需要对测温线缆更换或者维修时,将测温线缆伸出第一上部竖向套管外的端部拉拽,直至测温线缆全部拉出进行更换或者维修,能够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
[n0022]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且方便更换或维修损坏的测温线缆,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
[n0023]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n0024]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n0025] 附图标记说明:
[n0026] 7-1—第一竖向PE套管; 7-2—第二竖向PE套管;
[n0027] 8-1—第一水平PE套管; 8-2—第二水平PE套管;
[n0028] 9-1—第一上部竖向套管; 9-2—第二上部竖向套管;
[n0029] 10-1-1—第一PE外丝接头; 10-1-2—第一PE内丝接头;
[n0030] 10-2-1—第二PE外丝接头; 10-2-2—第二PE内丝接头;
[n0031] 11—PE单U头; 12—测温电缆; 13—绳卡;
[n0032] 14-1—第一盖板; 14-2—第二盖板; 15—第一下弯头;
[n0033] 16—第二下弯头; 17—第一上弯头; 18—第二上弯头;
[n0034] 19—引线;22—第一检查口; 23—第二检查口。
[n0035]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埋设地下的下竖向套管机构、水平套管机构和上竖向套管机构,以及穿设在所述下竖向套管机构、所述水平套管机构和所述上竖向套管机构中的测温电缆12;
[n0036] 所述下竖向套管机构包括PE单U头11、与PE单U头11的一端连接的第一竖向PE套管7-1和与PE单U头11的另一端连接的第二竖向PE套管7-2,所述第一竖向PE套管7-1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二竖向PE套管7-2的数量为多个;
[n0037] 所述水平套管机构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第一水平PE套管8-1和多个依次连接的第二水平PE套管8-2;
[n0038] 所述上竖向套管机构包括第一上部竖向套管9-1和第二上部竖向套管 9-2,所述第一上部竖向套管9-1穿出地面上的第一检查口22,所述第二上部竖向套管9-2穿出地面上的第二检查口23,第一竖向PE套管7-1、第一水平PE套管8-1、第一上部竖向套管9-1依次连通,第二竖向PE套管7-2、第二水平PE套管8-2、第二上部竖向套管9-2依次连通,所述第二竖向PE套管7-2、第二水平PE套管8-2和第二上部竖向套管9-2中设置有引线19,所述测温电缆12位于第一竖向PE套管7-1、第一水平PE套管8-1和第一上部竖向套管9-1中,且所述引线19的一端和测温电缆12底端的测温探头通过绳卡13绑扎,所述引线19的另一端伸出第二上部竖向套管9-2,所述测温电缆12的顶端伸出第二上部竖向套管9-2。
[n0039] 本实施例中,相邻两个第一竖向PE套管7-1通过第一竖向PE活接头连接,所述第一竖向PE活接头包括设置在一个第一竖向PE套管7-1上的第一 PE外丝接头10-1-1和设置在另一个第一竖向PE套管7-1上的第一PE内丝接头10-1-2;
[n0040] 相邻两个第二竖向PE套管7-2通过第二竖向PE活接头连接,所述第二竖向PE活接头包括设置在一个第二竖向PE套管7-2上的第二PE外丝接头 10-2-1和设置在另一个第二竖向PE套管7-2上的第二PE内丝接头10-2-2。
[n0041] 本实施例中,相邻两个第一水平PE套管8-1通过第一水平PE活接头连接,所述第一水平PE活接头包括设置在一个第一水平PE套管8-1上的第一 PE外丝接头和设置在另一个第一水平PE套管8-1上的第一PE内丝接头;
[n0042] 相邻两个第二水平PE套管8-2通过第二水平PE活接头连接,所述第二水平PE活接头包括设置在一个第二水平PE套管8-2上的第二PE外丝接头和设置在另一个第二水平PE套管8-2上的第二PE内丝接头。
[n0043] 本实施例中,最上端的第一竖向PE套管7-1通过第一下弯头15与第一水平PE套管8-1连接,最上端的第二竖向PE套管7-2通过第二下弯头16与第二水平PE套管8-2连接,第一水平PE套管8-1通过第一上弯头17与第一上部竖向套管9-1连接,第二水平PE套管8-2通过第二上弯头18与第二上部竖向套管9-2连接。
[n0044]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竖向PE套管7-1和第二竖向PE套管7-2对称布设,第一水平PE套管8-1和第二水平PE套管8-2之间的水平间距为0~30mm;
[n0045] 所述第一上部竖向套管9-1的顶端高于第一检查口22的顶端10cm~ 20cm,第二上部竖向套管9-2的顶端高于第二检查口23的顶端10cm~20cm。
[n0046]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上部竖向套管9-1顶部设置第一盖板14-1,第二上部竖向套管9-2顶部设置第二盖板14-2,所述第一盖板14-1上设置有第一过线孔,所述第二盖板14-2上设置有第二过线孔。
[n0047] 本实施例中,设置下竖向套管机构、水平套管机构和上竖向套管机构,是为了提高了测温电缆的布设范围,从而提高了土壤源地源热泵地温监测系统的使用范围。
[n0048] 本实施例中,设置所述下竖向套管机构包括PE单U头11、第一竖向PE 套管7-1和第二竖向PE套管7-2,水平套管机构包括第一水平PE套管8-1 和第二水平PE套管8-2,上竖向套管机构包括第一上部竖向套管9-1和第二上部竖向套管9-2,通过第一竖向PE套管7-1、第一水平PE套管8-1、第一上部竖向套管9-1依次连通实现测温电缆12的穿设,通过第二竖向PE套管 7-2、第二水平PE套管8-2、第二上部竖向套管9-2依次连通实现引线19的穿设。
[n0049] 本实施例中,设置引线19,是为了对引线19伸出第二上部竖向套管9-2 外的另一端拉拽,以使测温电缆12底端的测温探头沿第一上部竖向套管9-1、第一水平PE套管8-1和第一竖向PE套管7-1移动,直至测温电缆12底端的测温探头和最低端的第一竖向PE套管7-1的底端相齐平,实现测温电缆12 的布设;反之,当需要对测温电缆12更换或者维修时,将测温电缆12伸出第一上部竖向套管9-1外的端部拉拽,直至测温电缆12全部拉出进行更换或者维修,能够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
[n0050] 本实施例中,所述穿引线10为不锈钢绳或者耐腐蚀性、耐磨性、强度大的其它材质线缆。
[n0051] 本实施例中,实际使用时,设置第一盖板14-1和第二盖板14-2,对套管的管口封堵,防止杂物进入阻塞套管。
[n0052] 本实施例中,实际使用时,引线19伸出第一上部竖向套管9-1的一端的长度为1m~2m,引线19伸出第二上部竖向套管9-2的另一端长度为 1m~2m。
[n0053]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且方便更换或维修损坏的测温线缆,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
[n0054]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Claims (6)
[0001] 1.一种土壤源地源热泵地温监测系统中测温电缆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埋设地下的下竖向套管机构、水平套管机构和上竖向套管机构,以及穿设在所述下竖向套管机构、所述水平套管机构和所述上竖向套管机构中的测温电缆(12);
所述下竖向套管机构包括PE单U头(11)、与PE单U头(11)的一端连接的第一竖向PE套管(7-1)和与PE单U头(11)的另一端连接的第二竖向PE套管(7-2),所述第一竖向PE套管(7-1)的数量为多个,所述第二竖向PE套管(7-2)的数量为多个;
所述水平套管机构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第一水平PE套管(8-1)和多个依次连接的第二水平PE套管(8-2);
所述上竖向套管机构包括第一上部竖向套管(9-1)和第二上部竖向套管(9-2),所述第一上部竖向套管(9-1)穿出地面上的第一检查口(22),所述第二上部竖向套管(9-2)穿出地面上的第二检查口(23),第一竖向PE套管(7-1)、第一水平PE套管(8-1)、第一上部竖向套管(9-1)依次连通,第二竖向PE套管(7-2)、第二水平PE套管(8-2)、第二上部竖向套管(9-2)依次连通,所述第二竖向PE套管(7-2)、第二水平PE套管(8-2)和第二上部竖向套管(9-2)中设置有引线(19),所述测温电缆(12)位于第一竖向PE套管(7-1)、第一水平PE套管(8-1)和第一上部竖向套管(9-1)中,且所述引线(19)的一端和测温电缆(12)底端的测温探头通过绳卡(13)绑扎,所述引线(19)的另一端伸出第二上部竖向套管(9-2),所述测温电缆(12)的顶端伸出第二上部竖向套管(9-2)。
[0002]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源地源热泵地温监测系统中测温电缆的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第一竖向PE套管(7-1)通过第一竖向PE活接头连接,所述第一竖向PE活接头包括设置在一个第一竖向PE套管(7-1)上的第一PE外丝接头(10-1-1)和设置在另一个第一竖向PE套管(7-1)上的第一PE内丝接头(10-1-2);
相邻两个第二竖向PE套管(7-2)通过第二竖向PE活接头连接,所述第二竖向PE活接头包括设置在一个第二竖向PE套管(7-2)上的第二PE外丝接头(10-2-1)和设置在另一个第二竖向PE套管(7-2)上的第二PE内丝接头(10-2-2)。
[0003]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源地源热泵地温监测系统中测温电缆的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第一水平PE套管(8-1)通过第一水平PE活接头连接,所述第一水平PE活接头包括设置在一个第一水平PE套管(8-1)上的第一PE外丝接头和设置在另一个第一水平PE套管(8-1)上的第一PE内丝接头;
相邻两个第二水平PE套管(8-2)通过第二水平PE活接头连接,所述第二水平PE活接头包括设置在一个第二水平PE套管(8-2)上的第二PE外丝接头和设置在另一个第二水平PE套管(8-2)上的第二PE内丝接头。
[0004]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源地源热泵地温监测系统中测温电缆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最上端的第一竖向PE套管(7-1)通过第一下弯头(15)与第一水平PE套管(8-1)连接,最上端的第二竖向PE套管(7-2)通过第二下弯头(16)与第二水平PE套管(8-2)连接,第一水平PE套管(8-1)通过第一上弯头(17)与第一上部竖向套管(9-1)连接,第二水平PE套管(8-2)通过第二上弯头(18)与第二上部竖向套管(9-2)连接。
[0005]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源地源热泵地温监测系统中测温电缆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向PE套管(7-1)和第二竖向PE套管(7-2)对称布设,第一水平PE套管(8-1)和第二水平PE套管(8-2)之间的水平间距为0~30mm;
所述第一上部竖向套管(9-1)的顶端高于第一检查口(22)的顶端10cm~20cm,第二上部竖向套管(9-2)的顶端高于第二检查口(23)的顶端10cm~20cm。
[0006]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壤源地源热泵地温监测系统中测温电缆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部竖向套管(9-1)顶部设置第一盖板(14-1),第二上部竖向套管(9-2)顶部设置第二盖板(14-2),所述第一盖板(14-1)上设置有第一过线孔,所述第二盖板(14-2)上设置有第二过线孔。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WO2015053430A1|2015-04-16|지중 열교환 시스템
CN103968607B|2016-04-06|一种用于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地埋管换热器
CN110145345A|2019-08-20|一种用于超高地温隧道通风散热支护结构及使用方法
CN214334075U|2021-10-01|一种土壤源地源热泵地温监测系统中测温电缆的结构
CN110455099A|2019-11-15|一种桩基埋管地源热泵套管式换热器
CN203037109U|2013-07-03|地热螺旋紊流优化换热套筒
CN2714936Y|2005-08-03|三维玻璃钢/钢外护管式预制真空直埋保温管
CN202074602U|2011-12-14|易经干式铺装地暖系统
CN201954688U|2011-08-31|地源热泵工程用分水器或集水器
CN201421145Y|2010-03-10|空调水管系统
CN208238300U|2018-12-14|一种新型多进单出集中回水垂直地埋管换热器
CN201434147Y|2010-03-31|一种蒸汽管隔热导向滑动型支架
CN208536658U|2019-02-22|一种地下换热器
CN205175181U|2016-04-20|一种三进一出螺旋式地埋管换热器
CN102721310A|2012-10-10|用于提取压缩蒸汽的相变热进行辐射传热的管束
CN206837303U|2018-01-05|屋顶消防管道防冻保温结构
CN102606850A|2012-07-25|弯头专用隔热型支架
CN103741676B|2015-11-11|地源热泵节能用能量柱
CN203782687U|2014-08-20|地源热泵节能用能量柱
CN206944515U|2018-01-30|垂直地埋管换热系统的钢塑转换检修室
CN203115396U|2013-08-07|一种新型的管道保温防腐装置
CN201331325Y|2009-10-21|一种地源热泵竖直埋管换热器测量仪
CN203731595U|2014-07-23|一种地源侧二级分集水器
CN203572097U|2014-04-30|高效地源热泵换热器
CN201396068Y|2010-02-03|随钻机移动的折叠管线槽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546498.7U|CN214334075U|2021-03-16|2021-03-16|一种土壤源地源热泵地温监测系统中测温电缆的结构|CN202120546498.7U| CN214334075U|2021-03-16|2021-03-16|一种土壤源地源热泵地温监测系统中测温电缆的结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