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道路安全检测装置,包括有处理模块、振动检测模块、图像获取模块、定位模块和信号传输模块,所述的振动检测模块、图像获取模块和定位模块与处理模块连接,所述的处理模块与信号传输模块连接,所述的振动检测模块包括有振动检测盒,所述的振动检测盒为方形盒体,所述的盒体内部具有U型接触柱和振动柱,所述的U型接触柱的端部具有U型口,所述的U型接触柱设置在振动检测盒内壁上,所述的振动柱与振动监测盒弹性连接,所述的振动检测盒外部设置有接线口。通过振动检测盒配合定位信息与图像信息,能够及时将路面缺陷问题反馈至道路管理部门,及时发现路面问题。
公开号:CN214333995U
申请号:CN202120076681.5U
申请日:2021-01-12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甘嘉俪
申请人:甘嘉俪;
IPC主号:G01H17-00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安全监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道路安全检测装置。
[n0002] 目前,随着国家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硬化道路已经是随处可见。而对于硬化道路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却是相对的短板,使得硬化道路上经常因为大型车辆经过或者是其他原因,对硬化道路造成损伤,在路面上形成凹坑或者是路面破裂,对过往车辆的行使造成影响,甚至一些路面问题长期不解决,会演变成大型的路面缺陷例,最终导致道路事故的发生。究其原因,实际上就是道路上出现问题后,道路的管理部门不能够及时发现道路问题进行维护,任由道路问题发展所导致的。另一方面,路面缺陷,无法给司机提供预警,可能导致事故发生。
[n0003]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道路安全检测装置,包括有处理模块、振动检测模块、图像获取模块、定位模块和信号传输模块,所述的振动检测模块、图像获取模块和定位模块与处理模块连接,所述的处理模块与信号传输模块连接,所述的振动检测模块包括有振动检测盒,所述的振动检测盒为方形盒体,所述的盒体内部具有U型接触柱和振动柱,所述的U型接触柱的端部具有U型口,所述的U型接触柱设置在振动检测盒内壁上,所述的振动柱与振动监测盒弹性连接,所述的振动检测盒外部设置有接线口。
[n0004] 优选的,所述的U型接触柱具有四个,中心对称地设置在振动检测盒的内壁上。
[n0005] 优选的,所述的振动柱整体为柱状结构,剖面为类十字形状的柱体。
[n0006] 优选的,所述的振动柱的类十字形状柱体的端部为光滑的弧面,所述的弧面能够与U型接触柱的U型口匹配。
[n0007] 优选的,所述的振动柱通过导电弹簧与振动检测盒连接。
[n0008] 优选的,所述的图像获取模块为摄像头。
[n0009] 优选的,所述的信号传输模块为无线通信模块
[n0010]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n0011] 1、振动检测准确。振动检测盒可以通过调节导电弹簧的强度,来控制振动柱所受到最低振动的要求,从而实现不同车辆情况,在确实受到路面不平整的振动下才能发出振动信号,保证检测的准确性。
[n0012] 2、路面问题反馈清晰、迅速。通过振动检测盒的振动能够给予处理模块信号,采集该路面的信息。能够通过北斗模块收集具体位置信息,通过图像获取模块收集该位置的图片信息,然后通过信号传输模块向道路管理部门发送,整体反馈信息有具体位置有具体图像,信息完整;同时信息是实时发送,有利于道路管理部门及时作出处理。
[n0013] 3、可以实现信息互通。对于多个安全检测装置之间,可以通过道路管理部门对路面情况的信息进行确认后,将道路缺陷消息发送至不同该位置附近的车辆的检测装置中,对过往的车辆起到提醒作用,减少事故的发生;也可以直接发送至附近车辆的检测装置上,实现实时提醒。
[n0014] 4、对本车司机进行提醒。发现缺陷后,安全监测装置也能对本车司机进行提醒,提高司机注意力,提醒注意躲避连续的路面问题,保证行驶安全
[n0015] 图1为本专利实施例1中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n0016] 图2为本专利实施例1中的振动检测盒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n0017] 图3为本专利实施例1中的振动检测盒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n0018] 其中1为振动检测模块,2为图像获取模块,3为处理模块,4 为定位模块,5为信号传输模块,6为振动检测盒,7为U型接触柱, 8为振动柱,9为导电弹簧,10为接线口。
[n0019]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更易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作出更为清楚的界定。
[n0020]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头”、“尾”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n0021] 实施例1:
[n0022] 本实施例中,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用于车辆的道路安全检测装置为一体装置,该装置内包含有振动检测模块1、图像获取模块2、处理模块3、定位模块4和信号传输模块5,具体的,振动检测模块1为振动检测盒6,振动检测盒6具体是一个方形的盒状结构,在振动检测盒6的外部设置有接线口10,本实施例中,振动检测盒6 外部六个面均设置有接线口10接线口10均与处理模块3连接。在振动检测盒6内部的四个侧壁上,均设置有U型接触柱7,该U型接触柱7的端部为U型结构的U型口,另一端设置在振动检测盒6侧壁上,与该侧壁外部的接线口10电连接。在振动检测盒6内还设置有振动柱8,本实施例中的振动柱8整体为柱状结构,横截面为类十字结构,类十字的端部为圆弧面,该圆弧面与U型口能匹配连接。振动柱8的上下端通过导电弹簧9与振动检测盒6上下内壁连接固定,上端的导电弹簧9与振动检测盒6上表面的接线口10电连接,下端的导电弹簧9振动检测盒6下表面的接线口10电连接。弹簧的长度以及强度根据要求设置,一般设置强度为10N/cm,组装完成后振动检测盒6,振动柱8的类十字的端部与U型接触柱7的U型口对应设置,两者之间具有5mm的间距。
[n0023] 图像获取模块2为摄像头,摄像头与处理模块3连接,摄像头能够对车辆方向进行摄像。
[n0024] 处理模块3为微电脑模块。
[n0025] 定位模块4为通过北斗卫星或GPS定位等定位装置能够获取实时位置信息的模块。
[n0026] 信号传输模块5为无线传输模块,能够将信息通过无线蜂窝网将信息进行传输。
[n0027] 处理模块3能够实时获得振动检测模块1、图像获取模块2以及定位模块4的实时信息,并通过对振动检测模块1的信号对定位模块 4和图像获取模块2的信息进行加工,将相关信息通过信号传输模块 5向外传输。
[n0028] 具体工作中,本装置为一体化的车载装置,将本装置与车内点烟器或者USB接口进行连接,即可对本装置进行供电,该一体化装置放置在车辆后视镜位置或者是挡风玻璃后侧。
[n0029] 在正常运行的过程中,图像获取模块2的摄像头,会对车辆行驶方向的图像进行记录,同时定位模块4也会将实时的车辆定位信息记录,图像信息与定位信息都会实时发送至处理模块3中。而振动检测模块1的振动检测盒6处于通电状态,即处理模块通过接线口10向振动柱8通电,由于导电弹簧9的拉力作用下,振动柱8会复位至振动检测盒6中心,而其四侧的U型接触柱7不通电,也不与振动柱8 接触,此时处理模块3并不能获得相关车辆振动信号。
[n0030] 在车辆经过正常路面,具有微小颠簸的情况下,振动柱8会缠身高一定的晃动,但是因为晃动较小,振动柱8只会与U型接触柱7 靠近,并不会接触,此时被靠近的U型接触柱7的接线口10会产生微弱的电流,该电流通过与该U型接触柱7的接线口10传送至处理模块3中,处理模块3可以根据预设的电压阈值对该正常振动信号进行排除。
[n0031] 在车辆经过具有路面缺陷的路面时,会发生严重的颠簸,该缺陷位置应与本车车轮接触,振动柱8通过合理的放置,将振动柱8的类十字结构的方向朝向不同的车轮,而某个车轮发生严重颠簸时,车辆本身正在行驶,振动柱8本身具有惯性,因此单一方向发生颠簸时,振动柱8就会向颠簸的方向靠近振动,因此能够判断振动的位置。
[n0032] 在颠簸时,振动柱8的类十字端部首先会因为严重的颠簸与U 型接触柱7接,而振动柱8是导电主体,因此与之接触的U型接触柱7被导通,信号通过与之接触的U型接触柱7连接的接线口10与处理模块3连接,处理模块3能够判断该信号强度较大,属于预设阈值之上的信号,因此予以响应。
[n0033] 响应后的处理模块3会记录此时的定位模块4所提供的位置信息和调取3S钱图像获取模块2所获取的图像信息,将上述信息通过无线传输模块进行发送。
[n0034] 在此之后,则对10S内的相应信号予以屏蔽,防止重复发送信号。
[n0035] 可以理解的,上述实施例中各个部件之间的不同实施方式可以进行组合实施,实施例仅仅只是为了说明特定结构的可实施方式,并不是作为方案实施的限定。
[n0036]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权利要求:
Claims (7)
[0001] 1.一种用于车辆的道路安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振动检测模块(1)、图像获取模块(2)、处理模块(3)、定位模块(4)和信号传输模块(5),所述的振动检测模块(1)、图像获取模块(2)和定位模块(4)与处理模块(3)连接,所述的处理模块(3)与信号传输模块(5)连接,所述的振动检测模块(1)包括有振动检测盒(6),所述的振动检测盒(6)为方形盒体,所述的盒体内部具有U型接触柱(7)和振动柱(8),所述的U型接触柱(7)的端部具有U型口,所述的U型接触柱(7)设置在振动检测盒(6)内壁上,所述的振动柱(8)与振动监测盒弹性连接,所述的振动检测盒(6)外部设置有接线口(10)。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车辆的道路安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U型接触柱(7)具有四个,中心对称地设置在振动检测盒(6)的内壁上。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车辆的道路安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振动柱(8)整体为柱状结构,剖面为类十字形状的柱体。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车辆的道路安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振动柱(8)的类十字形状柱体的端部为光滑的弧面,所述的弧面能够与U型接触柱(7)的U型口匹配。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车辆的道路安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振动柱(8)通过导电弹簧(9)与振动检测盒(6)连接。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车辆的道路安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图像获取模块(2)为摄像头。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车辆的道路安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信号传输模块(5)为无线通信模块。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201824950U|2011-05-11|汽车安全行驶防碰撞系统
CN201329847Y|2009-10-21|带碰撞检测的gps车载终端
CN206171365U|2017-05-17|多功能的adas设备
CN203242181U|2013-10-16|多功能车载防撞集成终端
CN214333995U|2021-10-01|一种用于车辆的道路安全检测装置
CN111114673A|2020-05-08|雷视一体的电动自行车后向防碰撞系统及提示方法
CN107204055A|2017-09-26|一种智能联网行车记录仪
CN201914165U|2011-08-03|一种汽车控制装置
CN110166946A|2019-08-23|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高速公路车辆信息监测方法及系统
CN204884188U|2015-12-16|行车辅助头盔
CN103273881A|2013-09-04|大型车辆右转弯防事故发生辅助系统
CN203267906U|2013-11-06|大型车辆右转弯防事故发生辅助系统
CN202389123U|2012-08-22|一种基于多信息融合直接式胎压监测装置
CN203255085U|2013-10-30|行车驾驶安全终端
WO2017113803A1|2017-07-06|一种便携式无线汽车防撞系统及数据处理方法
CN210192475U|2020-03-27|一种垃圾分类式垃圾车
CN106998363A|2017-08-01|交通突发情况远程监控响应系统及监控响应方法
CN203337819U|2013-12-11|四线倒车雷达
CN206954154U|2018-02-02|一种车载obd盒子、汽车
CN206678910U|2017-11-28|高级视觉汽车车道偏离预警设备
CN205890705U|2017-01-18|汽车防追尾系统
CN205202880U|2016-05-04|一种行车记录仪
CN109839281A|2019-06-04|一种实车测试采集系统和方法
CN209433564U|2019-09-24|车辆碰撞报警器
CN108881856A|2018-11-23|一种平衡车智能监控记录系统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076681.5U|CN214333995U|2021-01-12|2021-01-12|一种用于车辆的道路安全检测装置|CN202120076681.5U| CN214333995U|2021-01-12|2021-01-12|一种用于车辆的道路安全检测装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