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超声波流量计,管壳,其内壁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第一侧安装有上游换能器和下游换能器,上游换能器和下游换能器的收发端朝向方向均垂直于第二侧,上游换能器与下游换能器之间形成超声波束的传输路径;反射镜片组,位于传输路径上,用于超声波束的反射,其包括装贴于第一侧的第二反射镜以及均装贴于第二侧的第一反射镜和第三反射镜,超声波束沿上游换能器、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第三反射镜及下游换能器顺向依次或反向依次传输。本实用新型的超声波流量计,通过第二反射镜的设置,使得第一反射镜和第三反射镜能够更加贴合于管壳内壁设置,以减少管壳内部的水阻,有效地提高测量的精确性。
公开号:CN214333913U
申请号:CN202120389607.9U
申请日:2021-02-22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刘辉;黄晓华;雷朋飞;张利
申请人:Guangdong PHNIX Eco Energy Solution Ltd;
IPC主号:G01F1-66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检测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超声波流量计。
[n0002] 在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超声波流量计以实时检测水路中的流量,从而通过检测结果实时控制水路的启闭。通常的超声波流量计在管壳设有两个换能器和分别对应于两个换能器的反射镜,两个换能器和两个反射镜分别设于管壳的相对两侧,两个换能器之间形成超声波束的传输路径,两个反射镜设在传输路径上,以实现超声波束的反射,由于超声波束在两个反射镜之间通过直射传输,因此,为了使得管壳内壁不会阻挡该超声波束的传输,通常将两个反射镜设在管壳的内部中,但是,该设计使得在管壳内流经的水流会被反射镜所阻挡,导致水阻较高,导致该流量计检测的精确性较低。
[n0003]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声波流量计,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n0004]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超声波流量计,包括:
[n0005] 管壳,其内壁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侧安装有上游换能器和下游换能器,所述上游换能器和所述下游换能器的收发端朝向方向均垂直于所述第二侧,所述上游换能器与所述下游换能器之间形成超声波束的传输路径;
[n0006] 反射镜片组,位于所述传输路径上,用于所述超声波束的反射,其包括装贴于所述第一侧的第二反射镜以及均装贴于所述第二侧的第一反射镜和第三反射镜,所述超声波束沿所述上游换能器、所述第一反射镜、所述第二反射镜、所述第三反射镜及下游换能器顺向依次或反向依次传输。
[n0007] 优选地,所述第二反射镜位于所述上游换能器与所述下游换能器之间的中部位置处。
[n0008] 优选地,所述第二反射镜的镜面与所述管壳的轴线相平行设置。
[n0009] 优选地,所述第一反射镜与所述第三反射镜对称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反射镜的两侧。
[n0010] 优选地,所述第一反射镜的镜面与所述管壳的轴线呈40°至45°设置,和/或,所述第三反射镜的镜面与所述管壳的轴线呈40°至45°设置。
[n0011] 优选地,还包括过滤网,所述过滤网设于所述管壳内,并位于所述进水口朝向所述管壳内部的一侧。
[n0012] 优选地,所述过滤网包括外圈和设于所述外圈内侧的滤网,所述外圈卡持于所述管壳的内壁上。
[n0013] 优选地,还包括镜片安装座,所述管壳开设有贯通内侧和外壁的安装口,所述镜片安装座通过所述安装口安装于所述管壳,所述镜片安装座朝向所述管壳内部的一侧用于装贴所述第一反射镜或所述第三反射镜。
[n0014] 优选地,所述安装口和所述镜片安装座均设置有两个,每一所述镜片安装座通过每一所述安装口安装于所述管壳上,所述第一反射镜和所述第三反射镜分别装贴于两所述镜片安装座。
[n0015] 优选地,所述镜片安装座背对所述管壳内部的一侧设有安装法兰,所述安装法兰安装于所述管壳的外壁上。
[n0016]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n0017]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超声波流量计,包括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的管壳,第一侧设有上游换能器、下游换能器以及第二反射镜,第二侧设有第一反射镜和第三反射镜,上游换能器和下游换能器的收发端朝向方向均垂直于第二侧,且在上游换能器与下游换能器之间形成超声波束的传输路径,且超声波束沿上游换能器、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第三反射镜及下游换能器顺向依次或反向依次传输。通过第二反射镜的设置,能够实现第一反射镜与第三反射镜之间的超声波束反射,使得不需要通过直射的方式进行直接传输,也不需要为了管壳的内壁不会阻挡超声波的传输,均必须设在管壳内部,以保证其反射的稳定性,从而第一反射镜和第三反射镜能够更加贴合于管壳内壁设置,以减少管壳内部的水阻,有效地提高测量的精确性。
[n0018]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n0019] 图1是本实用新型超声波流量计的结构示意图;
[n0020] 图2是本实用新型超声波流量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n0021]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反射镜及其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n0022]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三反射镜及其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n0023]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过滤网的结构示意图。
[n0024] 图中:
[n0025] 100、超声波流量计;10、管壳;11、进水口;12、出水口;20、上游换能器;30、下游换能器;40、第一反射镜;50、第二反射镜;60、第三反射镜;70、过滤网;71、外圈;72、滤网;80、安装座;81、安装法兰;90、控制盒。
[n0026]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n0027]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n0028]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n0029] 请结合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超声波流量计100。
[n0030] 以下,具体描述该超声波流量计100的结构,该超声波流量计100,包括:
[n0031] 管壳10,其内壁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侧安装有上游换能器20和下游换能器30,所述上游换能器20和所述下游换能器30的收发端朝向方向均垂直于所述第二侧,所述上游换能器20与所述下游换能器30之间形成超声波束的传输路径;
[n0032] 反射镜片组,位于所述传输路径上,用于所述超声波束的反射,其包括装贴于所述第一侧的第二反射镜50以及均装贴于所述第二侧的第一反射镜40和第三反射镜60,所述超声波束沿所述上游换能器20、所述第一反射镜40、所述第二反射镜50、所述第三反射镜60及下游换能器30顺向依次或反向依次传输。
[n0033] 也即,上游换能器20发射的第一超声波束射入第一反射镜40,第一超声波束经过第一反射镜40反射后射入第二反射镜50,第一超声波束经过第二反射镜50反射后射入第三反射镜60,第一超声波束经过第三反射镜60反射后射入下游换能器30。
[n0034] 同样,下游换能器30发射的第二超声波束射入第三反射镜60,第二超声波束经过第三反射镜60反射后射入第二反射镜50,第二超声波束经过第二反射镜50反射后射入第一反射镜40,第二超声波束经过第一反射镜40反射后射入上游换能器20,如此,超声波束在传输时形成呈“W”状的超声波声程。
[n0035] 具体地,管壳10呈管状,其两端分别为进水口11和出水口12,均设有连接螺纹,以便于接入于水路中,管壳10内壁的第一侧和第二侧可以分别为管壳10内壁的顶侧和底侧,即,上游换能器20和下游换能器30均设于管壳10内壁的顶侧位置,以便于用于电性连接于上游换能器20和下游换能器30的控制器设置,使得控制器能够设于管壳10的顶侧外部。
[n0036] 需要说明的是,该控制器还电连接外部热泵机组的水路,以通过上游换能器20和下游换能器30的实时信息得到测量结果,从而控制热泵机组中的水路操作(例如:打开或关闭水路中的水流开关)。
[n0037] 于本实施例中,上游换能器20和下游换能器30均能发射超声波束和接受超声波束,如此,在该超声波流量计100工作时,可以是上游换能器20发射第一超声波束,也可以是下游换能器30发射第二超声波束。
[n0038] 值得说明的是,在本方案中,通过反射镜片组的特殊设计,能够使得上游换能器20和下游换能器30的收发端不需要过于伸入于管壳10的内部,其收发端能够直接设于管壳10的内壁上,而且反射镜片组也不需要设在管壳10内部,以减小水流在管壳10内通过水流的水阻,有效地提高测量的精确性。
[n0039] 反射镜片组包括由进水口11向出水口12依次设置的第一反射镜40、第二反射镜50以及第三反射镜60。
[n0040] 具体地,第一反射镜40、第三反射镜60设在第二侧,且上游换能器20、下游换能器30以及第二反射镜50设在第一侧,使得第一反射镜40和第三反射镜60分别与上游换能器20和下游换能器30相对应。
[n0041] 特别的,第二反射镜50用于在第一反射镜40与第三反射镜60之间反射超声波束,使得在上游换能器20垂直射入于第一反射镜40的超声波束,能够经过第二反射镜50反射于第三反射镜60,并由第三反射镜60发射于下游换能器30,同样的,第二反射镜50还使得在下游换能器30垂直射入于第三反射镜60的超声波束,能够经过第二反射镜50反射于第一反射镜40,并由第一反射镜40发射于上游换能器20。
[n0042] 也即,通过第二反射镜50的设置,使得第一反射镜40与第三反射镜60之间的超声波束传输能够通过反射镜的反射进行传输,相比于以往没有反射镜进行反射的传输方式,由于其仅能通过直射的方式进行传输,因此,其为了管壳10的内壁不会阻挡超声波的传输,均必须设在管壳10内部,才能够保证其反射的稳定性。
[n0043] 显然,在本方案中,通过第二反射镜50的设置,第一反射镜40和第三反射镜60能够更加贴合于管壳10内壁设置,以减少管壳10内部的水阻,有效地提高测量的精确性。
[n0044]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超声波流量计100,包括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的管壳10,第一侧设有上游换能器20、下游换能器30以及第二反射镜50,第二侧设有第一反射镜40和第三反射镜60,上游换能器20和下游换能器30的收发端朝向方向均垂直于第二侧,且在上游换能器20与下游换能器30之间形成超声波束的传输路径,且超声波束沿上游换能器20、第一反射镜40、第二反射镜50、第三反射镜60及下游换能器30顺向依次或反向依次传输。通过第二反射镜50的设置,能够实现第一反射镜40与第三反射镜60之间的超声波束反射,使得不需要通过直射的方式进行直接传输,也不需要为了管壳10的内壁不会阻挡超声波的传输,均必须设在管壳10内部,以保证其反射的稳定性,从而第一反射镜40和第三反射镜60能够更加贴合于管壳10内壁设置,以减少管壳10内部的水阻,有效地提高测量的精确性。
[n0045] 为了便于反射镜片组的设置,所述第二反射镜50位于所述上游换能器20与所述下游换能器30之间的中部位置处,由于第一反射镜40与上游换能器20相对应设置,且第三反射镜60与下游换能器30相对应设置,也即,使得第一反射镜40和第三反射镜60对称设置于第二反射镜50的两侧,使得整体布局更加紧凑,布置更加方便。
[n0046] 进一步地,为了实现上述第二反射镜50的反射效果,所述第二反射镜50的镜面与所述管壳10的轴线相平行设置。
[n0047] 如此,由于第一反射镜40与上游换能器20相对应设置,且第三反射镜60与下游换能器30相对应设置,同时,第二反射镜50位于上游换能器20与下游换能器30之间的中部位置处,也即,在上游换能器20与第二发射镜之间传输的超声波束,经过第一反射镜40反射的反射角度与在下游换能器30与第二发射镜之间传输的超声波束,经过第三反射镜60反射的反射角度相等,使得超声波束在上游换能器20与下游换能器30之间的传输更为规则,使得超声波束的传输更为稳定,以保证第二反射镜50的反射效果。
[n0048] 同时,第一反射镜40和第三反射镜60的设置角度也相等,如此,超声波束的传输也较为简单,没有复杂的超声波束路径,使得各个反射镜的设计也能够更加简单,不需要设计较为复杂的安装结构,以有效地降低了设计难度以及制造难度。
[n0049] 为了实现上述第一反射镜40、第二反射镜50以及第三反射镜60之间的超声波束反射行程,所述第一反射镜40的镜面与所述管壳10的轴线呈40°至45°设置,和/或,所述第三反射镜60的镜面与所述管壳10的轴线呈40°至45°设置。
[n0050]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反射镜40的镜面与所述管壳10的轴线呈40°至45°设置,以实现将由上游换能器20射入的超声波束反射于第二反射镜50,或将由第二反射镜50反射,向第一反射镜40射入的超声波束反射于上游换能器20。
[n0051] 第一反射镜40的镜面与所述管壳10的轴线可以是呈40°、41°、42°、43°、44°、45°任意一种角度设置,其可依据管壳10的长度、与第二反射镜50间距、与第三反射镜60间距的实际需求进行灵活设置。
[n0052] 同样,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反射镜60的镜面与所述管壳10的轴线呈40°至45°设置,以实现将由下游换能器30射入的超声波束反射于第二反射镜50,或将由第二反射镜50反射,向第三反射镜60射入的超声波束反射于下游换能器30。
[n0053] 第三反射镜60的镜面与所述管壳10的轴线可以是呈40°、41°、42°、43°、44°、45°任意一种角度设置,其可依据管壳10的长度、与第二反射镜50间距、与第一反射镜40间距的实际需求进行灵活设置
[n0054] 于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反射镜40与第三反射镜60对称地设于所述第二反射镜50的两侧,两者分别与管壳10轴线形成的角度相同,即,所述第一反射镜40的镜面与所述管壳10的轴线呈40°至45°设置,和所述第三反射镜60的镜面与所述管壳10的轴线呈40°至45°设置。
[n0055] 通过将第一反射镜40的镜面和第三反射镜60的镜面分别与所述管壳10的轴线呈40°至45°设置,以使得第一反射镜40和第三反射镜60不仅能够保证其反射效果,而且能够使得反射镜片组整体更加紧凑。
[n0056] 若第一反射镜40的镜面和第三反射镜60的镜面分别与所述管壳10的轴线呈小于40°设置,则使得第一反射镜40与第二反射镜50之间的水平间距和第一反射镜40与第二反射镜50之间的水平间距较短,则其反射行程较短,也即,上游换能器20和下游换能器30之间的间距较短,两者监测的位置较为集中,不利于监测的广泛。
[n0057] 若第一反射镜40的镜面和第三反射镜60的镜面分别与所述管壳10的轴线呈大于45°设置,则使得第一反射镜40与第二反射镜50之间的水平间距和第一反射镜40与第二反射镜50之间的水平间距过长,导致反射镜片组整体的布置占用空间更多,整合度较低,整体结构不够紧凑。
[n0058] 为了进一步减小水流在管壳10内通过水流的水阻,以提高测量的精确性,该超声波流量计100还包括过滤网70,所述过滤网70设于所述管壳10内,并位于所述进水口11朝向所述管壳10内部的一侧。
[n0059] 通过过滤网70的设置,以使水流在通过进水口11进入管壳10之前,其内部含有的固态杂质被过滤网70隔离于进水口11之外,不会经过进水口11进入于管壳10内,如此,在管壳10内流经的水流不会含有较多固态杂质,使得在管壳10内经过的水流水阻较低,有效地保证了测量的精确性。
[n0060] 该过滤网70可以是独立的装配件,以螺钉安装、卡持装配、扣合装配等方式安装在管壳10的内壁上,以便于拆装、维护,当然,也可以是与管壳10一体成型地安装在管壳10内壁。
[n0061] 于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得过滤网70的设置更为灵活,同时,能够保证过滤网70固定于管壳10内的结构稳定性,所述过滤网70包括外圈71和设于所述外圈71内侧的滤网72,所述外圈71卡持于所述管壳10的内壁上。
[n0062] 其中,外圈71的轮廓与管壳10内壁的轮廓相适配,以使外圈71能够完好地贴合于管壳10的内壁上,以保证外圈71固定于管壳10内壁的稳固性。外圈71呈圆形状设置,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呈方状、矩形状等,依据管壳10的横截面形状进行灵活设置。
[n0063] 在本方案中,过滤网70通过其外圈71卡持于管壳10内壁的安装方式安装在管壳10上,在一方面,其安装结构较为简单、拆装较为简便,以便于过滤网70的维护、更换等适应性调整,在另一方面,其外圈71卡持在管壳10的内壁,其各处能够与管壳10的内壁相贴合,以较大程度上安稳地固定在管壳10内壁,且各处的安装稳固强度相当,不易脱落。
[n0064] 为了便于第一反射镜40和第三反射镜60的安装,该超声波流量计100还包括镜片安装座80,所述管壳10开设有贯通内侧和外壁的安装口,所述镜片安装座80通过所述安装口安装于所述管壳10,所述镜片安装座80朝向所述管壳10内部的一侧用于装贴所述第一反射镜40或所述第三反射镜60。
[n0065] 具体地,安装口呈圆形状,镜片安装座80对应于安装口设置,也呈圆形状设置,镜片安装座80面向管壳10内部的一面为装贴面,装贴面用于装贴第一反射镜40或第三反射镜60,同时,该装贴面与管壳10轴向呈40°至45°设置,以使装贴于其上的反射镜与管壳10轴向呈40°至45°设置。
[n0066] 更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口和所述镜片安装座80均设置有两个,每一所述镜片安装座80通过每一所述安装口安装于所述管壳10上,所述第一反射镜40和所述第三反射镜60分别装贴于两所述镜片安装座80。
[n0067] 通过镜片安装座80的设置,在一方面,使得第一反射镜40、第三反射镜60能够通过镜片安装座80安装于管壳10上,相比于以往直接装贴在管壳10内壁的方式,有效地降低了第一反射镜40和第三反射镜60的安装难度,同时,也不需要在管壳10内设置复杂的装贴面,管壳10的设计难度以及制造难度也有效地降低了。
[n0068] 在另一方面,第一反射镜40和第三反射镜60能够通过镜片安装座80安装于管壳10上,使得装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便于第一反射镜40和第三反射镜60的拆装、维护以及更换。
[n0069] 为了保证镜片安装座80的安装稳定性,所述镜片安装座80背对所述管壳10内部的一侧设有安装法兰81,所述安装法兰81安装于所述管壳10的外壁上。
[n0070] 具体地,安装法兰81为法兰板,其一体成型于镜片安装座80上,并具有多个安装孔,以通过多个安装孔安装于管壳10的外壁位置上,以保证镜片安装座80能够较为稳固地装配于所述管壳10。
[n0071]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Claims (10)
[0001] 1.一种超声波流量计,其特征在于,包括:
管壳,其内壁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侧安装有上游换能器和下游换能器,所述上游换能器和所述下游换能器的收发端朝向方向均垂直于所述第二侧,所述上游换能器与所述下游换能器之间形成超声波束的传输路径;
反射镜片组,位于所述传输路径上,用于所述超声波束的反射,其包括装贴于所述第一侧的第二反射镜以及均装贴于所述第二侧的第一反射镜和第三反射镜,所述超声波束沿所述上游换能器、所述第一反射镜、所述第二反射镜、所述第三反射镜及下游换能器顺向依次或反向依次传输。
[000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超声波流量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射镜位于所述上游换能器与所述下游换能器之间的中部位置处。
[000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超声波流量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射镜的镜面与所述管壳的轴线相平行设置。
[0004] 4.如权利要求2所述超声波流量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镜与所述第三反射镜对称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反射镜的两侧。
[000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超声波流量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镜的镜面与所述管壳的轴线呈40°至45°设置,和/或,所述第三反射镜的镜面与所述管壳的轴线呈40°至45°设置。
[0006] 6.如权利要求1所述超声波流量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过滤网,所述管壳的一端形成进水口,所述过滤网设于所述管壳内,并位于所述进水口朝向所述管壳内部的一侧。
[0007] 7.如权利要求6所述超声波流量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包括外圈和设于所述外圈内侧的滤网,所述外圈卡持于所述管壳的内壁上。
[0008] 8.如权利要求1所述超声波流量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镜片安装座,所述管壳开设有贯通内侧和外壁的安装口,所述镜片安装座通过所述安装口安装于所述管壳,所述镜片安装座朝向所述管壳内部的一侧用于装贴所述第一反射镜或所述第三反射镜。
[0009] 9.如权利要求8所述超声波流量计,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口和所述镜片安装座均设置有两个,每一所述镜片安装座通过每一所述安装口安装于所述管壳上,所述第一反射镜和所述第三反射镜分别装贴于两所述镜片安装座。
[0010]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超声波流量计,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片安装座背对所述管壳内部的一侧设有安装法兰,所述安装法兰安装于所述管壳的外壁上。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RU2742257C2|2021-02-04|Измеритель расхода, имеющий измерительный канал
WO2019129259A1|2019-07-04|多线激光雷达
US5728948A|1998-03-17|Fluid meter construction
WO2019233499A2|2019-12-12|激光雷达、激光器、激光器发射板组件及激光器的封装方法
US7252015B2|2007-08-07|Ultrasonic flow meter including guide elements
DE102007011547B4|2014-05-22|Fluidzählanordnung
JP2010164558A|2010-07-29|流体の流れ計測装置
EP2725327A1|2014-04-30|Ultrasonic flow meter with reflector surface with reduced symmetry
JPWO2011040037A1|2013-02-21|超音波流量計測ユニット
CN214333913U|2021-10-01|超声波流量计
WO2021147315A1|2021-07-29|一种车载距离探测装置
CN208254563U|2018-12-18|超声波计量装置及超声波计量表
CN112327275A|2021-02-05|一种激光雷达
PL182118B1|2001-11-30|Miernik ultradzwiekowy do wyznaczania natezenia przeplywu cieczyplynacej przez system rur PL
CN108871475A|2018-11-23|超声波计量装置
CN210135955U|2020-03-10|水表测量管及超声波水表
CN212567542U|2021-02-19|一种超声波燃气表测量装置及超声波燃气表
CN211178524U|2020-08-04|一种三口超声波舵机
CN211452472U|2020-09-08|一种超声波燃气表
CN213397195U|2021-06-08|一种适用于透光性好的流体的流量监控装置
CN212843769U|2021-03-30|超声水表
CN208421214U|2019-01-22|一种用于激光雷达的发射电路板支架
CN210083070U|2020-02-18|光源连接组件、盲区检测告警装置及后视镜
CN210166008U|2020-03-20|一种内置气体整流器的便于气体整流的超声波流量计
CN210981393U|2020-07-10|一种基于速度差内置反射装置的超声波水表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389607.9U|CN214333913U|2021-02-22|2021-02-22|超声波流量计|CN202120389607.9U| CN214333913U|2021-02-22|2021-02-22|超声波流量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