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环境监测传感器,包括壳体、主控电路模块和传感器模块,所述壳体上端面的一侧设置有支撑座,所述壳体内部的一侧设置有FPC软排线连接座,所述主控电路模块设置在靠近FPC软排线连接座一侧的外侧面上,所述传感器模块设置在壳体上,所述主控电路模块和传感器模块之间通过FPC软排线连接座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所和不同的传输距离选择不同的传输方式,检测数据传输精准快速,应用范围更广,实用效果更好,同时可以对有害气体、光照、明火、噪音、温湿度和雨水等多种情况进行检测,光照和明火检测范围广,很好地满足于一些特殊场所的需求。
公开号:CN214333875U
申请号:CN202120466708.1U
申请日:2021-03-04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储沈悦;葛文杰;杨永杰;宋敬儒
申请人:Sumaite Intelligent Technology Jiangsu Co ltd;
IPC主号:G01D21-02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环境监测传感器。
[n0002] 对环境的一些因素条件进行检测时,都会使用到相应的传感器进行检测,不但可以远程控制,还可以减少人力物力。
[n0003] 现有技术的不足:
[n0004] 在一些特殊的场所,信号可能受到环境的影响而受到阻碍,同时监测不同的条件因素需要多个传感器,不但设备成本较高,同时安装连接导线时也十分麻烦。
[n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环境监测传感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n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环境监测传感器,包括壳体、主控电路模块和传感器模块,所述壳体上端面的一侧设置有支撑座,所述壳体内部的一侧设置有FPC软排线连接座;
[n0007] 所述主控电路模块设置在靠近FPC软排线连接座一侧的外侧面上,所述传感器模块设置在壳体上,所述主控电路模块和传感器模块之间通过FPC软排线连接座连接。
[n0008] 优选的,所述主控电路模块包括有两种数据传输方式分别为UART串口通信和RS485通信。
[n0009] 优选的,所述传感器模块包括空气质检模块、两个光照检测模块、三个明火检测模块、噪音检测模块、温湿度检测模块和雨水检测模块,所述空气质检模块、两个光照检测模块、三个明火检测模块、噪音检测模块、温湿度检测模块和雨水检测模块均设置在壳体上。
[n0010] 优选的,所述主控电路模块的通信部分电路由最小系统板上的5V稳压供电,所述传感器模块由AMS1117组成的稳压电路供电。
[n0011] 优选的,所述主控电路模块的RS485电路中设计有防雷电路,所述主控电路模块的RS485电路和UART串口通信之间通过光耦隔离。
[n0012] 优选的,两个所述光照检测模块和三个所述明火检测模块均采用电阻与传感器串联分压的设计方式。
[n0013] 优选的,所述噪音检测模块采用驻极麦克风放大专用芯片MAX4466。
[n0014] 优选的,两个所述光照检测模块位于主控电路模块的两侧,三个所述明火检测模块位于壳体上远离主控电路模块的一侧,三个所述明火检测模块之间的夹角为60°。
[n0015] 优选的,所述雨水检测模块设置在支撑座上。
[n001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n0017] 1.该环境监测传感器,主控电路模块包括有两种数据传输方式分别为UART串口通信和RS485通信,主控电路模块和传感器模块之间通过FPC软排线连接座连接,可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所和不同的传输距离选择不同的传输方式,检测数据传输精准快速,应用范围更广,实用效果更好。
[n0018] 2.该环境监测传感器,传感器模块包括空气质检模块、两个光照检测模块、三明火检测模块、噪音检测模块、温湿度检测模块和雨水检测模块,可以对有害气体、光照、明火、噪音、温湿度和雨水等多种情况进行检测,光照和明火检测范围广,很好地满足于一些特殊场所的需求。
[n0019]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立体图;
[n0020]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座安装示意图;
[n0021]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FPC软排线连接座安装结构示意图;
[n0022]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主控电路模块电路图;
[n0023]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光耦隔离电力图;
[n0024]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传感器模块电路图。
[n0025] 图中:1、壳体;2、主控电路模块;3、传感器模块;31、空气质检模块;32、两个光照检测模块;33、三个明火检测模块;34、噪音检测模块;35、温湿度检测模块;36、雨水检测模块;4、支撑座;5、FPC软排线连接座。
[n0026]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n0027]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n0028]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n0029]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n0030] 请参阅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技术方案:环境监测传感器,包括壳体1、主控电路模块2和传感器模块3,壳体1上端面的一侧安装有支撑座4,壳体1内部的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FPC软排线连接座5;
[n0031] 主控电路模块2安装在靠近FPC软排线连接座5一侧的外侧面上,传感器模块3安装在壳体1上,主控电路模块2和传感器模块3之间通过FPC软排线连接座5连接。
[n0032]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主控电路模块2包括有两种数据传输方式分别为UART串口通信和RS485通信。
[n0033]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传感器模块3包括空气质检模块31、两个光照检测模块32、三个明火检测模块33、噪音检测模块34、温湿度检测模块35和雨水检测模块36,空气质检模块31、两个光照检测模块32、三个明火检测模块33、噪音检测模块34、温湿度检测模块35和雨水检测模块36均设置在壳体1上。
[n0034]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主控电路模块2的通信部分电路由最小系统板上的5V稳压供电,传感器模块3由AMS1117组成的稳压电路供电。
[n0035]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主控电路模块2的RS485电路中设计有防雷电路,主控电路模块2的RS485电路和UART串口通信之间通过光耦隔离。
[n0036]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两个光照检测模块32和三个明火检测模块33均采用电阻与传感器串联分压的设计方式。
[n0037]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噪音检测模块34采用驻极麦克风放大专用芯片MAX4466。
[n0038]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两个光照检测模块位32于主控电路模块2的两侧,三个明火检测模块33位于壳体1上远离主控电路模块2的一侧,三个明火检测模块33之间的夹角为60°。
[n0039] 通过上述方案,雨水检测模块36设置在支撑座4上。
[n0040]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n0041] 本实施例的环境监测传感器在使用时,主控电路模块2将来自传感器模块3的数据进行滤波等处理得到最终数据,再通过UART串口通信或者RS485通信进行传输,传感器模块3包括空气质检模块31、两个光照检测模块32、三个明火检测模块33、噪音检测模块34、温湿度检测模块35和雨水检测模块36,可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所和不同的传输距离选择不同的传输方式,检测数据传输精准快速,应用范围更广,实用效果更好,同时可以对有害气体、光照、明火、噪音、温湿度和雨水等多种情况进行检测,光照和明火检测范围广,很好地满足于一些特殊场所的需求。
[n0042]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
Claims (9)
[0001] 1.环境监测传感器,包括壳体(1)、主控电路模块(2)和传感器模块(3),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端面的一侧设置有支撑座(4),所述壳体(1)内部的一侧设置有FPC软排线连接座(5);
所述主控电路模块(2)设置在靠近FPC软排线连接座(5)一侧的外侧面上,所述传感器模块(3)设置在壳体(1)上,所述主控电路模块(2)和传感器模块(3)之间通过FPC软排线连接座(5)连接。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境监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电路模块(2)包括有两种数据传输方式分别为UART串口通信和RS485通信。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境监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模块(3)包括空气质检模块(31)、两个光照检测模块(32)、三个明火检测模块(33)、噪音检测模块(34)、温湿度检测模块(35)和雨水检测模块(36),所述空气质检模块(31)、两个光照检测模块(32)、三个明火检测模块(33)、噪音检测模块(34)、温湿度检测模块(35)和雨水检测模块(36)均设置在壳体(1)上。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境监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电路模块(2)的通信部分电路由最小系统板上的5V稳压供电,所述传感器模块(3)由AMS1117组成的稳压电路供电。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境监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电路模块(2)的RS485电路中设计有防雷电路,所述主控电路模块(2)的RS485电路和UART串口通信之间通过光耦隔离。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境监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光照检测模块(32)和三个所述明火检测模块(33)均采用电阻与传感器串联分压的设计方式。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境监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噪音检测模块(34)采用驻极麦克风放大专用芯片MAX4466。
[0008]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境监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光照检测模块(32)位于主控电路模块(2)的两侧,三个所述明火检测模块(33)位于壳体(1)上远离主控电路模块(2)的一侧,三个所述明火检测模块(33)之间的夹角为60°。
[0009]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境监测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检测模块(36)设置在支撑座(4)上。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A2597917A1|2006-08-24|Submersible probe apparatus for aqueous environment monitoring with new cam-twist interconnect, liquid barrier and battery pack
CN214333875U|2021-10-01|环境监测传感器
CN211652639U|2020-10-09|一种玻璃建筑幕墙隔热检测装置
CN201130036Y|2008-10-08|耐高温、耐腐蚀二线制温湿度变送器
CN109186746A|2019-01-11|一种带状态监测的噪声传感器
CN213579454U|2021-06-29|一种高性能传感器保护装置
CN212409947U|2021-01-26|一种多通道高温传感器
CN213398303U|2021-06-08|一种基于无线通讯的气体浓度检测装置
CN208488438U|2019-02-12|一种基于Lora无线传输的防爆甲烷传感器
CN213110825U|2021-05-04|一种储罐压力容量远程监测装置
CN213777204U|2021-07-23|一种新型壁挂式智能家居环境检测装置
CN208689128U|2019-04-02|一种电气动力系统电路安全监测结构
CN213121710U|2021-05-04|八口水分采集板
CN214202612U|2021-09-14|一种气体外泄报警装置
CN209946350U|2020-01-14|一种传感器线束检测装置
CN213874455U|2021-08-03|室内微环境智能感应装置
CN211234826U|2020-08-11|一种低噪声压力传感器模块
CN210572950U|2020-05-19|一种带转接环的窄带滤光片
CN209911453U|2020-01-07|电气设备谐波智能传感器
CN213399160U|2021-06-08|一种镜头转接环控制板
CN212513414U|2021-02-09|一种无线压力传感器
CN211375733U|2020-08-28|一种易于安装的氢气泄漏检测终端及系统
CN213341005U|2021-06-01|一种一拖n传输接头连接线
CN212007375U|2020-11-24|一种具有定位照明功能的水表箱
CN213579474U|2021-06-29|多功能环境监测器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466708.1U|CN214333875U|2021-03-04|2021-03-04|环境监测传感器|CN202120466708.1U| CN214333875U|2021-03-04|2021-03-04|环境监测传感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