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重复利用的建筑围护构件测试平台,包括测试平台,所述测试平台的内腔从左至右分别设置有附属缓冲空间和主实验空间,所述测试平台左侧的底部通过铰链铰接有第一密闭门,所述测试平台内腔的左侧栓接有夹芯板,所述夹芯板右侧的底部通过铰链铰接有第二密闭门,所述测试平台的右侧开设有通道。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聚氨酯发泡密封胶条、螺栓、试件框、第二聚氨酯发泡密封胶条和测试围护构件的配合,满足不同外墙、幕墙和遮阳表皮等构件的安装测试需要,从而提高测试平台重复利用效率,节约实验成本,同时可重复利用试件框的设计,避免试件框更替时对测试平台的破坏。
公开号:CN214333872U
申请号:CN202120329310.3U
申请日:2021-02-04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吕瑶;肖毅强;詹峤圣;刘穗杰;肖毅志;邹艳婷;黄立思;齐百慧
申请人:Guangzhou Dongyi Building Design Consultation Co ltd;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UT;
IPC主号:G01D21-02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围护构件领域,具体为一种可重复利用的建筑围护构件测试平台。
[n0002] 围护结构是指建筑物及房间各面的围护物,分为透明和不透明两种类型;不透明围护结构有墙、屋面、地板、顶棚等;透明围护结构有窗户、天窗、阳台门、玻璃隔断等,按是否与室外空气直接接触,又可分为外围护结构和内围护结构,在不需要特别加以指明的情况下,围护结构通常是指外围护结构,包括外墙、屋面、窗户、阳台门、外门,以及不供暖楼梯间的隔墙和户门等。
[n0003] 为了保障建筑围护构件功能性,因此使用者通过测试平台对其进行实验,然而传统的建筑围护构件实验分为实验室仿真测试实验与真实环境下实测实验两种,真实环境下的足尺度建筑围护构件实验过程需根据实验要求利用空调系统对室内环境进行控制,行业中在真实环境下进行建筑气候实验需要搭建实验平台,这类平台往往为单一实验功能而设计,建造简陋,且实验过程中无法避免人员操作对实验环境的干扰,使得实验精度和准确度无法得到保证,易导致实验失败;且平台在使用后难以重复利用,投入成本高,效率低。
[n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重复利用的建筑围护构件测试平台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n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重复利用的建筑围护构件测试平台,包括测试平台,所述测试平台的内腔从左至右分别设置有附属缓冲空间和主实验空间,所述测试平台左侧的底部通过铰链铰接有第一密闭门,所述测试平台内腔的左侧栓接有夹芯板,所述夹芯板右侧的底部通过铰链铰接有第二密闭门,所述测试平台的右侧开设有通道,所述测试围护构件的横接面积小于测试平台的横接面积,所述通道的右侧设置有与测试平台配合使用的重复利用机构。
[n0006] 优选的,所述重复利用机构包括第一聚氨酯发泡密封胶条、螺栓、试件框、第二聚氨酯发泡密封胶条和测试围护构件,所述通道的右侧通过强力胶粘接有第一聚氨酯发泡密封胶条,所述第一聚氨酯发泡密封胶条的右侧活动连接有试件框,所述试件框的四周均开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的内腔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远离试件框的一侧与测试平台的右侧栓接,所述试件框的右侧栓接有测试围护构件,所述试件框和测试围护构件相向的一侧通过强力胶粘接有第二聚氨酯发泡密封胶条。
[n0007] 优选的,所述第一聚氨酯发泡密封胶条的厚度小于第二聚氨酯发泡密封胶条的厚度,所述附属缓冲空间的空间面积小于主实验空间的空间面积。
[n0008] 优选的,所述测试平台的内腔栓接有保温板,所述保温板的内腔填充有保温棉。
[n0009] 优选的,所述保温板的顶部栓接有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的数量至少为两个。
[n0010] 优选的,所述第一密闭门和第二密闭门的顶部均栓接有把手,且把手的表面套设有防护套,所述测试平台的正面栓接有定时器。
[n0011] 优选的,所述夹芯板的内腔填充有岩棉,所述测试围护构件的横接面积小于测试平台的横接面积。
[n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n0013] 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聚氨酯发泡密封胶条、螺栓、试件框、第二聚氨酯发泡密封胶条和测试围护构件的配合,满足不同外墙、幕墙和遮阳表皮等构件的安装测试需要,从而提高测试平台重复利用效率,节约实验成本,同时可重复利用试件框的设计,避免试件框更替时对测试平台的破坏,从而通过附属缓冲空间和主实验空间的配合,可减少人员值守操作时对实验测试条件的干扰,确保实验精度,并且节省了能源消耗,解决了传统的足尺度可重复利用的建筑围护构件现场测试平台无法重复利用的问题。
[n0014] 2、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聚氨酯发泡密封胶条的厚度小于第二聚氨酯发泡密封胶条的厚度的配合,可对试件框与测试平台和测试围护构件提供不同程度的密封作用,同时可对测试平台内的温度进行断绝热桥处理,通过附属缓冲空间的空间面积小于主实验空间的空间面积的配合,可对主实验空间的温度提供缓冲的空间,并且避免人员活动对主实验空间环境的影响,同时可节约实验设备安装成本与运行能源消耗,通过保温板和保温棉的配合,可对测试平台进行保温,增强了测试平台的保温效果,通过温湿度传感器的配合,可对附属缓冲空间和主实验空间的温湿度进行检测,便于值守人员对温湿度检测的数据进行记录,通过防护套的配合,防止值守人员开门时与把手发生打滑,通过定时器的配合,可对测试平台进行定时,提高了实验的精准度,通过岩棉的配合,增强了夹芯板的保温效果,通过测试围护构件的横接面积小于测试平台的横接面积的配合,节约了测试围护构件的成本,同时降低了测试围护构件更替时对测试平台的破坏。
[n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n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重复利用的建筑围护构件测试平台结构立体图;
[n0017]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重复利用的建筑围护构件测试平台结构侧视图;
[n0018]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夹芯板、岩棉和第二密闭门结构立体图。
[n0019] 图中:1、测试平台;2、附属缓冲空间;3、主实验空间;4、第一密闭门;5、夹芯板;6、第二密闭门;7、通道;8、重复利用机构;81、第一聚氨酯发泡密封胶条;82、螺栓;83、试件框;84、第二聚氨酯发泡密封胶条; 85、测试围护构件;9、保温棉;10、温湿度传感器;11、防护套;12、岩棉; 13、保温板。
[n0020]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n0021]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n0022]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n0023]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可重复利用的建筑围护构件测试平台,包括测试平台1,测试平台1的内腔从左至右分别设置有附属缓冲空间2和主实验空间3,测试平台1左侧的底部通过铰链铰接有第一密闭门4,测试平台1内腔的左侧栓接有夹芯板5,夹芯板5右侧的底部通过铰链铰接有第二密闭门6,测试平台1的右侧开设有通道7,通道7的右侧设置有与测试平台1配合使用的重复利用机构8,通过第一聚氨酯发泡密封胶条 81、螺栓82、试件框83、第二聚氨酯发泡密封胶条84和测试围护构件85的配合,满足不同外墙、幕墙和遮阳表皮等构件的安装测试需要,从而提高测试平台1重复利用效率,节约实验成本,同时可重复利用试件框83的设计,避免试件框83更替时对测试平台1的破坏,从而通过附属缓冲空间2和主实验空间3的配合,可减少人员值守操作时对实验测试条件的干扰,确保实验精度,并且节省了能源消耗,解决了传统的足尺度可重复利用的建筑围护构件现场测试平台无法重复利用的问题。
[n0024] 重复利用机构8包括第一聚氨酯发泡密封胶条81、螺栓82、试件框83、第二聚氨酯发泡密封胶条84和测试围护构件85,通道7的右侧通过强力胶粘接有第一聚氨酯发泡密封胶条81,第一聚氨酯发泡密封胶条81的右侧活动连接有试件框83,试件框83的四周均开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的内腔螺纹连接有螺栓82,螺栓82远离试件框83的一侧与测试平台1的右侧栓接,试件框83的右侧栓接有测试围护构件85,试件框83和测试围护构件85相向的一侧通过强力胶粘接有第二聚氨酯发泡密封胶条84,通过第一聚氨酯发泡密封胶条81、螺栓82、试件框83、第二聚氨酯发泡密封胶条84和测试围护构件85 的配合,满足不同外墙、幕墙和遮阳表皮等构件的安装测试需要,从而提高测试平台1重复利用效率,节约实验成本,同时可重复利用试件框83的设计,避免试件框83更替时对测试平台1的破坏。
[n0025] 第一聚氨酯发泡密封胶条81的厚度小于第二聚氨酯发泡密封胶条84的厚度,附属缓冲空间2的空间面积小于主实验空间3的空间面积,通过第一聚氨酯发泡密封胶条81的厚度小于第二聚氨酯发泡密封胶条84的厚度的配合,可对试件框83与测试平台1和测试围护构件85提供不同程度的密封作用,同时可对测试平台1内的温度进行断绝热桥处理,通过附属缓冲空间2 的空间面积小于主实验空间3的空间面积的配合,可对主实验空间3的温度提供缓冲的空间,并且避免人员活动对主实验空间3环境的影响,同时可节约实验设备安装成本与运行能源消耗。
[n0026] 测试平台1的内腔栓接有保温板13,所述保温板13的内腔填充有保温棉 9,通过保温板13和保温棉9的配合,可对测试平台1进行保温,增强了测试平台1的保温效果。
[n0027] 保温板13的顶部栓接有温湿度传感器10,温湿度传感器10的数量至少为两个,通过温湿度传感器10的配合,可对附属缓冲空间2和主实验空间3 的温湿度进行检测,便于值守人员对温湿度检测的数据进行记录。
[n0028] 第一密闭门4和第二密闭门6的顶部均栓接有把手,且把手的表面套设有防护套11,测试平台1的正面栓接有定时器,通过防护套11的配合,防止值守人员开门时与把手发生打滑,通过定时器的配合,可对测试平台1进行定时,提高了实验的精准度。
[n0029] 夹芯板5的内腔填充有岩棉12,测试围护构件85的横接面积小于测试平台1的横接面积,通过岩棉12的配合,增强了夹芯板5的保温效果,通过测试围护构件85的横接面积小于测试平台1的横接面积的配合,节约了测试围护构件85的成本,同时降低了测试围护构件85更替时对测试平台1的破坏。
[n0030] 工作原理:作业时,首先通过空调系统对室内环境进行调节,然后将气压作用在主实验空间3和附属缓冲空间2内,使主实验空间3和附属缓冲空间2可在空调作用下保持相同的室内环境温湿度条件,随后当需要进行现场监控操作时,然后值守人员通过第一密闭门4进入附属缓冲空间2内,然后关上门待缓冲空间内环境温湿度恢复稳定后,接着通过第二密闭门6进入主实验空间3内,从而避免人员活动对主实验空间3环境的影响,于此同时通过试件框83实现测试围护构件85与测试平台1的连接,接着测试围护构件85通过螺栓82固定在试件框83上,然后试件框83再通过螺栓82安装到测试平台1上,随后试件框83与测试围护构件85之间通过第二聚氨酯发泡密封胶条84进行密封,接着试件框83与测试平台1之间通过第一聚氨酯发泡密封胶条81进行密封,从而可对测试平台1进行密封,同时可对试件框83替换测试平台1时可重复利用,从而避免试件框83更替时对主实验平台的破坏。
[n0031]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
Claims (7)
[0001] 1.一种可重复利用的建筑围护构件测试平台,包括测试平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平台(1)的内腔从左至右分别设置有附属缓冲空间(2)和主实验空间(3),所述测试平台(1)左侧的底部通过铰链铰接有第一密闭门(4),所述测试平台(1)内腔的左侧栓接有夹芯板(5),所述夹芯板(5)右侧的底部通过铰链铰接有第二密闭门(6),所述测试平台(1)的右侧开设有通道(7),所述通道(7)的右侧设置有与测试平台(1)配合使用的重复利用机构(8)。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重复利用的建筑围护构件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复利用机构(8)包括第一聚氨酯发泡密封胶条(81)、螺栓(82)、试件框(83)、第二聚氨酯发泡密封胶条(84)和测试围护构件(85),所述通道(7)的右侧通过强力胶粘接有第一聚氨酯发泡密封胶条(81),所述第一聚氨酯发泡密封胶条(81)的右侧活动连接有试件框(83),所述试件框(83)的四周均开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的内腔螺纹连接有螺栓(82),所述螺栓(82)远离试件框(83)的一侧与测试平台(1)的右侧栓接,所述试件框(83)的右侧栓接有测试围护构件(85),所述测试围护构件(85)的横接面积小于测试平台(1)的横接面积,所述试件框(83)和测试围护构件(85)相向的一侧通过强力胶粘接有第二聚氨酯发泡密封胶条(84)。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重复利用的建筑围护构件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聚氨酯发泡密封胶条(81)的厚度小于第二聚氨酯发泡密封胶条(84)的厚度,所述附属缓冲空间(2)的空间面积小于主实验空间(3)的空间面积。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重复利用的建筑围护构件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平台(1)的内腔栓接有保温板(13),所述保温板(13)的内腔填充有保温棉(9)。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重复利用的建筑围护构件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板(13)的顶部栓接有温湿度传感器(10),所述温湿度传感器(10)的数量至少为两个。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重复利用的建筑围护构件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闭门(4)和第二密闭门(6)的顶部均栓接有把手,且把手的表面套设有防护套(11),所述测试平台(1)的正面栓接有定时器。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重复利用的建筑围护构件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芯板(5)的内腔填充有岩棉(12)。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A3058099C|2021-07-27|System and method for retrofitting glazing systems of buildings
US20080066402A1|2008-03-20|Curtainwall system
CN207703416U|2018-08-07|汽车天窗单品检具
CN214333872U|2021-10-01|一种可重复利用的建筑围护构件测试平台
CN108490023A|2018-09-04|一种建筑门窗保温性能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111139929A|2020-05-12|一种窗户安装构造
JPH11324498A|1999-11-26|窓
CN212802945U|2021-03-26|一种防漏风、漏雨、内墙窗口墙面发霉的窗框安装结构
CN210572064U|2020-05-19|一种建筑门窗保温性能检测设备
CN210482775U|2020-05-08|一种幕墙玻璃天窗的防水结构
CN213742947U|2021-07-20|一种高隔热性节能铝合金门
CN209976080U|2020-01-21|一种新型移动板房
CN209942280U|2020-01-14|一种高舒适性活动板房
CN207622337U|2018-07-17|一种保鲜冷库智能保温门
CN106193965A|2016-12-07|一种新型可利用太阳能的建筑节能窗
CN214576564U|2021-11-02|一种三层保温门系统
RU50241U1|2005-12-27|Легкосбрасываемая оконная конструкция
CN212317750U|2021-01-08|一种外挂窗和外遮阳窗的安装结构
CN213448942U|2021-06-15|一种外墙保温密封连接条
CN212898156U|2021-04-06|中空玻璃单元
CN211692149U|2020-10-16|建筑外窗的节能装置
JP3687045B2|2005-08-24|額縁廻りの気密構造
CN211623160U|2020-10-02|节能型整体盒式外穿孔板内开窗
CN208329305U|2019-01-04|一种铝塑板幕墙面板
JPH0721822Y2|1995-05-17|サッシ付複層ガラス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329310.3U|CN214333872U|2021-02-04|2021-02-04|一种可重复利用的建筑围护构件测试平台|CN202120329310.3U| CN214333872U|2021-02-04|2021-02-04|一种可重复利用的建筑围护构件测试平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