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非浸入式核电站阀门数据采集、存储及传输装置,包括顶盖、底座、传感器、变送器、数据存储器和数据传输模块,顶盖和底座相配合,二者之间拆卸式连接,底座上拆卸式设有固定支架,变送器、数据存储器和数据传输模块分别拆卸式设置在固定支架上,传感器与变送器连接,变送器与数据存储器连接,数据存储器与数据传输模块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顶盖、底座、传感器、变送器、数据存储器和数据传输模块的配合设计,有效解决对核电站阀门过度维修,大量耗费人力物力以及无法对阀门进行在线实时监测等问题。
公开号:CN214333870U
申请号:CN202120258269.5U
申请日:2021-01-29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王彤臣;刘晓龙;吴明星;李若鲲;赵岳;赵海强;张�雄;李恒敬;朱建斌;鲍宇;汤利专
申请人:Hainan Nuclear Power Co ltd;
IPC主号:G01D21-02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核电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非浸入式核电站阀门数据采集、存储及传输装置。
[n0002] 目前,在核电站日常运营过程中,对阀门的检查工作通常采用预防性维修策略来开展,阀门的预防性维修是指将阀门分为不同等级,然后对不同类型的阀门,人为制定一定的周期对其进行检查,而这些定期检查包括电动头预防性维修、气动头预防性维修、阀门隔膜定期更换以及阀门定期全面解体等一系列定期维修项目。
[n0003] 但是,对核电站阀门进行检修方式存在诸多问题:1、很多阀门在检修时,并未出现故障或缺陷,但是按照定期试验的要求,需要对阀门进行解体或者部件更换,耗费大量人力物力;2、很多阀门的故障是在定期试验完成后才出现的,比如阀门解体检查,反复的解体检查会造成阀门密封不严密,阀门的故障不是因为阀门本身缺陷造成的,而是反复的解体检查,过度维修造成;3、这种阀门的定期检查,无法对阀门进行在线实时监督,无法在故障出现的早期及时发现故障并进行干预,等发现故障时,故障已经很严重,只能更换相应部件甚至更换阀门,造成经济损失。
[n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非浸入式核电站阀门数据采集、存储及传输装置,通过顶盖、底座、传感器、变送器、数据存储器和数据传输模块的配合设计,有效解决对核电站阀门过度维修,大量耗费人力物力以及无法对阀门进行在线实时监测等问题。
[n0005]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n0006] 一种非浸入式核电站阀门数据采集、存储及传输装置,包括顶盖、底座、传感器、变送器、数据存储器和数据传输模块,顶盖和底座相配合,二者之间拆卸式连接,底座上拆卸式设有固定支架,变送器、数据存储器和数据传输模块分别拆卸式设置在固定支架上,传感器与变送器连接,变送器与数据存储器连接,数据存储器与数据传输模块连接。
[n0007]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和顶盖的接触面上设有密封垫片。
[n0008] 进一步的,所述顶盖上设有若干引线孔,引线孔内设有与之相卡扣的引线套管。
[n0009] 进一步的,所述引线套管与顶盖的引线孔接触面上设有密封垫片。
[n0010] 进一步的,所述引线套管的出线口上设有橡胶套。
[n0011] 进一步的,还包括外接电源,外接电源的电源引线穿过引线套管分别与变送器的第三电源接线柱、数据存储器的第一电源接线柱以及数据传输模块的第二电源接线柱连接。
[n0012] 进一步的,所述顶盖内设有人字形导向套筒,导向套筒顶端与引线孔连接,并且顶盖顶部上设有左螺丝刀孔和右螺丝刀孔,左螺丝刀孔和右螺丝刀孔分别位于该引线孔的两侧,左螺丝刀孔和右螺丝刀孔上均设有倾斜状的引导套筒。
[n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n0014]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顶盖、底座、传感器、变送器、数据存储器和数据传输模块的配合设计,有效解决对核电站阀门过度维修,大量耗费人力物力以及无法对阀门进行在线实时监测等问题。
[n0015] 2、本实用新型可以将阀门数据采集、存储和传输集成在一个装置内,实现对被测阀门进行感应电流、温度、压力以及形变等参数实时测量,从而在故障早期发现阀门缺陷,并为阀门维修提供数据支持,避免过度维修,减少电厂大修期间的人力物力消耗,并且该装置为非侵入式设计,只记录参数而不参与控制,不会对机组安全造成任何影响影响。
[n0016] 3、本实用新型通过传感器、变送器、数据存储器和数据传输模块的配合设计,能够有效实时监测阀门的具体参数,并根据所统计和分析的数据中,对阀门的检修情况作出判断,避免直接对阀门进行解体,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甚至造成阀门的密封性不严密。
[n0017] 4、利用底座和顶盖的相互配合,将顶盖固定在底座上,顶盖和底座之间形成空腔,便于保护安装在底座上的变送器、数据存储器和数据传输模块,确保其不被外界因素所影响,保证变送器、数据存储器和数据传输模块能够正常工作。
[n0018] 图1为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n0019] 图2为实施例一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n0020] 图3为实施例一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n0021] 图4为实施例一数据存储器的结构示意图;
[n0022] 图5为本实施例一变送器的结构示意图;
[n0023] 图6为实施例二数据传输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n0024] 图7为实施例三引线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n0025] 图8为实施例四导向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n0026] 图中:底座1;第一螺纹孔1a;固定支架1b;第二螺纹孔1c;数据存储器2;第一输入接线柱2a;第一电源接线柱2b;第一输出接线柱2d;数据存储器2c;数据传输模块3;第二输入接线柱3a;第二电源接线柱3b;数据传输模块通孔3c;第二输出接线柱3d;无线信号发生器3e;顶盖4;引线孔4a;安装孔4b;顶盖通孔4c;螺钉5;引线套管6;出线口6a;凸起6b;开口6c;变送器7;第三输入接线柱7a;第三电源接线柱7b;变送器通孔7c;第三输出接线柱7d;左螺丝刀孔8a;右螺丝刀孔8b;导向套筒9。
[n0027] 为了更好理解本实用新型技术内容,下面提供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n0028] 实施例一
[n0029] 参见图1至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非浸入式核电站阀门数据采集、存储及传输装置,包括顶盖4、底座1、传感器、变送器7、数据存储器2和数据传输模块3,顶盖4和底座1相配合,二者之间拆卸式连接,具体的,顶盖4上设有若干顶盖通孔4c,底座1设有与之相对应的第二螺纹孔1c,通过螺钉5将顶盖4安装在底座1上,顶盖4和底座1之间形成空腔,底座1上拆卸式设有固定支架1b,具体的,利用螺钉5将固定支架1b安装在底座1上,传感器采用焊接或拆卸式连接的方式安装在被测阀门上,变送器7、数据存储器2和数据传输模块3分别拆卸式设置在固定支架1b上,具体的,变送器7上设有若干变送器通孔7c,数据存储器2上设有若干数据存储器2通孔,数据传输模块3上设有若干数据传输模块通孔3c,螺钉5穿过该通孔并旋进固定支架1b的第二螺纹孔1c内,利用螺钉5分别将变送器7、数据存储器2以及数据传输模块3安装在固定支架1b上,传感器的传感器引线穿过顶盖4与变送器7的第三输入接线柱7a连接,变送器7的第三输出接线柱7d与数据存储器2的第一输入接线柱2a连接,数据存储器2的第一输出接线柱2d与数据传输模块3的第二输入接线柱3a连接,传感器实时在线监测被阀门的数据,传感器将该监测的数据发生给变送器7,经过变送器7进一步的处理,变送器7将已处理的阀门数据传输至数据存储器2,再由数据存储器2发送至数据传输模块3,数据传输模块3的第二输出接线柱3d通过有线接口连接光纤将所监测的阀门数据传输至服务器或者上位机上进行显示,实现对被测阀门进行感应电流、温度、压力和形变等参数实时测量,从而在阀门的故障早期,发现其缺陷,为被测阀门的维修提供数据支持,避免过度维修,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n0030] 变送器7、数据存储器2、数据传输模块3也可以是集成设计,将三部分集成为一个组件后再安装在底座1和顶盖4形成的空腔内。
[n0031] 变送器7、数据存储器2、数据传输模块3分别与固定支架1b的连接方式也可以采用其他固定连接的方式,比如卡扣连接、铆钉连接等。
[n0032] 优选地,底座1和顶盖4的接触面上设有密封垫片。保证底座1和顶盖4的密封性,保证底座1和顶盖4形成的空腔内,所安装的部件不收潮湿环境的影响,所述部位为变送器7、数据存储器2或数据传输模块3,有效提高其使用效果和延长其使用寿命。
[n0033] 优选地,顶盖4上设有若干引线孔4a,引线孔4a内设有与之相卡扣的引线套管6。方便传感器引线穿过引线孔4a与变送器7连接,或外接电源的电源引线穿过引线孔4a与变送器7、数据存储器2和数据传输模块3连接。
[n0034] 优选地,引线套管6与顶盖4的引线孔4a接触面上设有密封垫片。确保引线套管6与顶盖4接连的密封性,避免底座1上的变送器7、数据存储器2或数据传输模块3受到潮湿环境的影响。
[n0035] 优选地,引线套管6的出线口6a上设有橡胶套。增设橡胶套可有效保护传感器引线和电源引线,避免传感器引线或电源引线直接与引线套管6的出线口6a接触,其表面容易造成磨损,导致损坏。
[n0036] 优选地,还包括外接电源,外接电源的电源引线穿过引线套管6分别与变送器7的第三电源接线柱7b、数据存储器2的第一电源接线柱2b以及数据传输模块3的第二电源接线柱3b连接。外接电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公知常识,请参照现有技术,这里不再一一赘述,外接电源给变送器7、数据传输模块3以及数据存储器2供电。
[n0037]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n0038] 对被测阀门进行数据监测时,传感器安装在被测阀门的外表面上,传感器对被测阀门进行实时在线监测数据,传感器将该监测的数据发送给变送器7,经过变送器7进一步的处理,变送器7将处理后的阀门数据发送给数据存储器2,方便对被测阀门的数据进行收集和存储,再由数据存储器2传输至数据传输模块3,数据传输模块3通过有线接口连接光纤将所监测的阀门数据传输至服务器或者上位机上进行显示,实现对被测阀门进行感应电流、温度、压力和形变等参数实时测量,从而在阀门的故障早期,发现其缺陷,为被测阀门的维修提供数据支持,避免过度维修,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n0039] 实施例二
[n0040] 参见图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数据传输模块3包括无线信号发生器3e,无线信号发生器3e穿出设置在顶盖4上的安装孔4b,数据传输模块3接收到被测阀门的监测数据时,数据传输模块3通过无线信号发生器3e将所监测的阀门数据发射至服务器或上位机上进行显示,便于对存储的被测阀门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n0041] 实施例三
[n0042] 参见图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引线套管6由引线部分和卡扣部分组成,其中引线部分上设有引线口,卡扣部分上设有凸起6b和开口6c。
[n0043] 利用引线套管6的凸起6b卡扣在顶盖4的引线孔4a内,确保整个引线套管6安装固定在引线孔4a内,稳定性较好,不易脱落,有效固定和保护传感器引线。
[n0044] 实施例四
[n0045] 参见图8,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顶盖内设有人字形导向套筒9,导向套筒9顶端与引线孔4a连接,并且顶盖顶部上设有左螺丝刀孔8a和右螺丝刀孔8b,左螺丝刀孔8a和右螺丝刀孔8b分别位于该引线孔4a的两侧,左螺丝刀孔8a和右螺丝刀孔8b上均设有倾斜状的引导套筒。
[n0046] 由于传感器与变送器传统的连接方式为:将传感器引线的端部通过螺钉固定在变送器7上,本实施例导向套筒9的左出口端和右出口端分别对准它们之间的连接处,左螺丝刀孔8a和右螺丝刀孔8b上的引导套筒对准螺钉的顶部。
[n0047] 传感器在使用时,若出现损坏或需要更换,拆卸和安装顶盖4较为麻烦,而且经常拆装,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顶盖4和底座1连接的密封性;需要将传感器与变送器7断开连接时,将螺丝刀按顺序伸入左螺丝刀孔8a和右螺丝刀孔8b,螺丝刀沿着引导套筒对准旋紧在变送器7上的螺钉,将其拧松,传感器引线的左接线端从左螺丝刀孔8a拔出,传感器引线的右接线端从右螺丝刀孔8b拔出。
[n0048] 需要将新的传感器与变送器7连接时,将该传感器引线的左接线端伸入左螺丝刀孔8a,并逐渐移动至螺钉固定左接线端的连接处,利用螺丝刀伸入左螺丝刀孔8a,并沿着引导套筒移动至螺钉的顶部,对其进行拧紧;同样的,传感器引线的右接线端亦是如此固定,便于安装和拆卸传感器与变送器7,实用性较强。
[n0049]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Claims (7)
[0001] 1.一种非浸入式核电站阀门数据采集、存储及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盖、底座、传感器、变送器、数据存储器和数据传输模块,顶盖和底座相配合,二者之间拆卸式连接,底座上拆卸式设有固定支架,变送器、数据存储器和数据传输模块分别拆卸式设置在固定支架上,传感器与变送器连接,变送器与数据存储器连接,数据存储器与数据传输模块连接。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浸入式核电站阀门数据采集、存储及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和顶盖的接触面上设有密封垫片。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浸入式核电站阀门数据采集、存储及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上设有若干引线孔,引线孔内设有与之相卡扣的引线套管。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非浸入式核电站阀门数据采集、存储及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套管与顶盖的引线孔接触面上设有密封垫片。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非浸入式核电站阀门数据采集、存储及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套管的出线口上设有橡胶套。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非浸入式核电站阀门数据采集、存储及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接电源,外接电源的电源引线穿过引线套管分别与变送器的第三电源接线柱、数据存储器的第一电源接线柱以及数据传输模块的第二电源接线柱连接。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非浸入式核电站阀门数据采集、存储及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内设有人字形导向套筒,导向套筒顶端与引线孔连接,并且顶盖顶部上设有左螺丝刀孔和右螺丝刀孔,左螺丝刀孔和右螺丝刀孔分别位于该引线孔的两侧,左螺丝刀孔和右螺丝刀孔上均设有倾斜状的引导套筒。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214333870U|2021-10-01|一种非浸入式核电站阀门数据采集、存储及传输装置
CN112857455A|2021-05-28|一种非浸入式核电站阀门数据采集、存储及传输装置
CN105319500B|2018-12-28|一种基于拉线式传感器的隔离开关在线监测系统及其方法
CN103777120A|2014-05-07|一种在线自动绝缘耐压测试系统
JP2009135255A|2009-06-18|通信記録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障害解析装置
CN201203938Y|2009-03-04|线缆无线测试系统
CN205983210U|2017-02-22|磁悬浮控制器的检测系统
CN203101620U|2013-07-31|互感器电路板检验装置
CN109406895B|2021-07-09|一种测试记录装置
CN2599549Y|2004-01-14|电力电缆防爆在线监测装置
CN209432403U|2019-09-24|一种光纤检测装置
CN208760921U|2019-04-19|一种某型飞机挂梁电气附件自动测试设备
CN201786629U|2011-04-06|一种风扇板测试装置
CN208351327U|2019-01-08|一种串补/直流保护控制系统激光通道在线监测装置
CN205179048U|2016-04-20|一种用于智能变电站的多功能光纤链路测量分析仪
CN212539398U|2021-02-12|一种活化给料机故障预警和运行监测系统
CN212255499U|2020-12-29|一体式配电自动化终端信号及控制测试系统
CN107295139A|2017-10-24|主板ata自动化测试系统
CN210109270U|2020-02-21|机车风压继电器检测设备
CN214067305U|2021-08-27|一种用于避雷器阻性电流测试电压接取显示装置
CN212872812U|2021-04-02|一种btu自动校准测试设备
CN214669289U|2021-11-09|一种高压声光验电装置
CN214502772U|2021-10-26|一种压力传感器检测及调试装置
CN214335026U|2021-10-01|一种适用于就地化保护装置的测试工装
CN210604931U|2020-05-22|一种基于计量一体化的供电设备故障在线识别系统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258269.5U|CN214333870U|2021-01-29|2021-01-29|一种非浸入式核电站阀门数据采集、存储及传输装置|CN202120258269.5U| CN214333870U|2021-01-29|2021-01-29|一种非浸入式核电站阀门数据采集、存储及传输装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