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测量对中杆,包括内壁通过内螺纹螺接有一号内螺纹管,底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机构的外管,所述一号内螺纹管通过缺口槽与限位杆的配合与支撑机构运动状态保持一致,在转动一号内螺纹管时通过螺纹配合实现第一次爬升,既一号内螺纹管的下端与外管的上端重合,所述一号内螺纹管内部设置内杆,所述内杆内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内设置有转轴,利用二号限位块与二号滑道的相互配合使得转轴与连接管的运动状态一致,利用一号限位块与一号滑道相配合使得内杆与一号内螺纹管运动状态一致,既与支撑机构一致,此时利用连接管与内杆之间的螺纹配合可实现第二次爬升,既内杆的下端与一号内螺纹管的上端重合。
公开号:CN214333815U
申请号:CN202120680193.5U
申请日:2021-04-02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康永红;周海萍
申请人: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
IPC主号:G01C15-08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测量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工程测量对中杆。
[n0002] 测绘对中杆作为测绘中不可或缺的对中设备,在测绘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市场上出现的测量对中杆主要是开口管插接的铝质杆或可伸缩铝质杆,通过螺丝在指定高度固定内部杆体。
[n0003] 对中杆作为全站仪的棱镜杆可升至指定高度固定后进行点位坐标测量,现有的技术装置由于多采用开口管插接的铝质杆或可伸缩铝质杆,通过螺丝在指定高度固定内部杆体,这就导致在买对长度较长的使用环境时,用户局限于自身身高问题不能够对内部杆体进行固定,这就导致现有技术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n0004]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工程测量对中杆,其具有适用范围较广,能够对伸长更高的距离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适用范围受限制的缺点。
[n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n0006] 工程测量对中杆,包括外管,所述外管底部设置有支撑机构,内部设置有内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并通过内螺纹螺接有一号内螺纹管,所述一号内螺纹管内部设置有空腔,并在空腔内滑动连接有内杆,所述空腔上端延伸出一号内螺纹管外,下端面相对高度高于一号内螺纹管下端面相对高度,所述内杆内设置有通孔,并在内壁上也设置有内螺纹,通过内螺纹螺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内滑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下端面延伸至一号内螺纹管外,并固定连接有手轮,所述外管下端面固定连接有转动环,所述转动环下端面与支撑机构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机构上端面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限位杆,所述一号内螺纹管内针对限位杆设置有缺口槽,所述限位杆位于缺口槽内,所述一号内螺纹管顶端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一号限位块,所述内杆针对一号限位块设置有一号滑道,所述转轴顶端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二号限位块,所述连接管针对二号限位块设置有二号滑道。
[n0007] 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安装环,所述安装环上端面与限位杆固定连接,中心位置设置有通孔,所述转轴通过通孔延伸至安装环下方。
[n0008] 优选的,所述安装环外表面围绕安装环轴心均匀排布有三个水平设置的一号U型架,所述一号U型架的U型开口内通过一号螺钉铰连接有一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相对远离一号U型架一端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二号U型架,所述二号U型架的U型开口内通过二号螺钉铰连接有支撑杆,所述一号螺钉、二号螺钉螺尾部分都螺接有锁紧螺母。
[n0009]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包括并列设置的左连接杆和右连接杆,所述左连接杆和右连接杆表面设置有螺纹方向完全相反的外螺纹,并通过外螺纹螺接有二号内螺纹管。
[n0010]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包括三号内螺纹管,所述三号内螺纹管内部螺接有螺杆,所述螺杆下端面固定连接有锥形头。
[n0011] 优选的,所述限位杆上端面相对远离内杆一侧固定连接有三号限位块,所述一号内螺纹管内针对三号限位块设置有三号滑道。
[n0012] 优选的,所述一号滑道不贯穿内杆,所述二号滑道不贯穿连接管,所述三号滑道不贯穿一号内螺纹管。
[n0013] 优选的,所述内杆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棱镜接头。
[n001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n0015] 本实用新型利用限位杆与缺口槽使得一号内螺纹管与支撑机构运动状态保持一致,在通过转动环转动外管时可实现第一次爬升,既一号内螺纹管的下端与外管的上端重合。
[n0016] 本实用新型利用二号限位块与二号滑道的相互配合使得转轴与连接管的运动状态一致,可利用手轮带动转轴进而带动连接管转动,利用一号限位块与一号滑道相配合使得内杆与一号内螺纹管运动状态一致,既与支撑机构一致,此时利用连接管与内杆之间的螺纹配合可实现第二次爬升,既内杆的下端与一号内螺纹管的上端重合。
[n0017] 本实用新型利用一号U型架与一号螺钉使得连接杆与安装环铰连接的同时也便于拆卸,利用二号U型架与二号螺钉使得连接杆与支撑杆铰连接的同时也便于拆卸,通过支撑机构内的两处铰连接使得支撑机构能够根据地形便于调整角度,通过两处螺钉配合既使得其能够对角度固定,也使得其便于养护、维修、更换。
[n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n0019] 图2为图1中沿A-A线剖视图;
[n0020] 图3为图1中B点局部剖视图;
[n0021] 图4为图1中C点局部剖视图;
[n0022] 图5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机构整体结构示意图。
[n0023] 图中:1、外管;2、一号内螺纹管;3、限位杆;4、内杆; 5、连接管;6、转轴;7、转动环;8、手轮;9、支撑机构;91、安装环;92、一号U型架;93、连接杆;931、左连接杆;932、二号内螺纹管;933、右连接杆;94、支撑杆;941、螺杆;942、三号内螺纹管;95、二号U型架;96、二号螺钉;97.一号螺钉; 10、棱镜接头;11、二号滑道;12、三号滑道;13、一号滑道; 14、三号限位块;15、二号限位块。
[n0024]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n0025]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n0026] 请参考图1-3,一种工程测量对中杆,包括外管1,所述外管 1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并通过内螺纹螺接有一号内螺纹管2。
[n0027] 所述外管1下端面固定连接有转动环7,所述转动环7下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机构9,通过转动连接既使得转动环7能够带动外管 1转动,还使得能以转动环7为过渡机构,使得外管1能够与支撑机构9连为一体,不发生相对位移。
[n0028] 所述支撑机构9上端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杆3,所述一号内螺纹管2内相对远离外管1一侧针对限位杆3设置有缺口槽,所述限位杆3位于缺口槽内,通过限位杆3可使得一号内螺纹管2与支撑机构9运动状态一致,在实际使用中支撑机构9用来支撑起整个装置,其不发生转动,所以一号内螺纹管2不发生转动,此时用户转动转动环7,带动外管1转动,在螺纹配合下一号内螺纹管2将向上爬升,一号内螺纹管2底端与限位杆3上端、外管1上端重合。
[n0029] 所述一号内螺纹管2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上端延伸至一号内螺纹管2外,下端不延伸至一号内螺纹管2外,所述空腔内部滑动连接有内杆4,当一号内螺纹管2向上爬升时,由于空腔底部不延伸至一号内螺纹管2外,所以内杆4将随着一号内螺纹管2爬升。
[n0030] 所述一号内螺纹管2顶端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一号限位块,所述内杆4上针对一号限位块设置有一号滑道13,通过一号限位块与一号滑道13相互配合使得内杆4与一号内螺纹管2运动状态一致,既当一号内螺纹管2不发生转动时,内杆4也不发生转动。
[n0031] 所述内杆4内还竖直设置有通孔,并在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通过内螺纹螺接有连接管5,所述连接管5不延伸至一号内螺纹管 2外,所以当一号内螺纹管2向上爬升时,所述连接管5将随着一号内螺纹管2爬升。
[n0032] 所述连接管5内部滑动连接有转轴6,所述转轴6下端面延伸至一号内螺纹管2外,并且位于一号内螺纹外的部分固定连接有手轮8,所以当一号内螺纹管2向上爬升时,所述转轴6不随着一号内螺纹管2爬升。
[n0033] 所述转轴6顶端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二号限位块 15,所述连接管5内针对二号限位块15设置有二号滑道11,通过二号限位块15与二号滑道11的相互配合可使得转轴6与连接管5 的运动状态一致,既转轴6能够带动连接管5转动。
[n0034] 当转动转动环7完成第一次爬升时,此时一号内螺纹管2下端、内杆4下端、连接杆93下端与限位杆3上端、外管1上端、转轴6上端重合,此时转动手轮8进行第二次爬升,在连接管5与内杆4之间的螺纹配合下,由于一号限位块,内杆4不发生转动,由于二号限位块15,连接管5被转轴6带动转动,此时仅有内杆4 向上爬升,完成第二次爬升。
[n0035] 所述限位杆3上端面相对远离内杆4一侧固定连接有三号限位块14,所述一号内螺纹管2内针对三号限位块14设置有三号滑道 12。
[n0036] 所述一号滑道13不贯穿内杆4以保证一号内螺纹管2与内杆4 不会脱离,所述二号滑道11不贯穿连接管5以保证转轴6不会与连接管5脱离,所述三号滑道12不贯穿一号内螺纹管2以保证限位杆3不会与一号内螺纹管2脱离,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本装置的损坏率,使得本装置在使用时更加稳定。
[n0037] 所述支撑机构9包括安装环91,所述安装环91上端面与限位杆3固定连接,中心位置设置有通孔,所述转轴6通过通孔延伸至安装环91下方以使得手轮8、转动环7、安装环91之间的行程不发生冲突。
[n0038] 所述安装环91外表面围绕安装环91轴心均匀排布有三个水平设置的一号U型架92,所述一号U型架92的U型开口内通过一号螺钉97铰连接有一个连接杆93,所述连接杆93相对远离U型架一端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二号U型架95,所述二号U星际的U型开口内通过二号螺钉96铰连接有支撑杆94,所述一号螺钉97、二号螺钉96螺尾部分都螺接有锁紧螺母,通过一号U型架92、二号U 型架95使得连接杆93与安装环91之间的角度、连接杆93与支撑杆94之间的角度可以自由变换,在变换之后仅需要通过一号螺钉 97、二号螺钉96与锁紧螺母之间的配合即可完后角度固定,在实际使用中能够适应工程现场的复杂情况,同时通过一号U型架 92、二号U型架95,再配合一号螺钉97、二号螺钉96与锁紧螺母之间的配合可使得连接杆93与支撑杆94均可拆卸,在使用中既可以便于维修、更换,也使得其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合适尺寸的支撑杆94、连接杆93。
[n0039] 所述连接杆93包括并列设置的左连接杆931和右连接杆 933,所述左连接杆931和右连接杆933表面设置有螺纹方向完全相反的外螺纹,并通过外螺纹螺接有二号内螺纹管932,在实际使用中由于左连接杆931与右连接杆933分别与支撑杆94和安装环 91连接,所以其不能够发生转动,所以当转动二号内螺纹管932 时,所述左连接杆931与右连接杆933能发生相对位移,又由于左连接杆931与右连接杆933表面的螺纹方向完全相反,所以左连接杆931与右连接杆933能够朝向完全相反的方向运动,能够连接杆 93的长度更快的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n0040] 所述支撑杆94包括三号内螺纹管942,所述三号内螺纹管942 内部螺接有螺杆941,通过改变螺杆941旋入三号内螺纹管942内的额长度可改变支撑杆94的总体高度。
[n0041] 所述螺杆941下端面固定连接有锥形头以便于刺入地面提高稳定性。
[n0042] 所述内杆4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棱镜接头10以承接棱镜。
[n0043]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首先需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调整支撑杆94与连接杆93的相对长度以及相对角度以保证外管 1能够稳定且竖直,之后根据实际测量情况转动环7,或者转动转动环7和转轴6。
[n0044]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权利要求:
Claims (8)
[0001] 1.工程测量对中杆,包括外管(1),所述外管(1)底部设置有支撑机构(9),内部设置有内杆(4),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1)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并通过内螺纹螺接有一号内螺纹管(2),所述一号内螺纹管(2)内部设置有空腔,并在空腔内滑动连接有内杆(4),所述空腔上端延伸出一号内螺纹管(2)外,下端面相对高度高于一号内螺纹管(2)下端面相对高度,所述内杆(4)内设置有通孔,并在内壁上也设置有内螺纹,通过内螺纹螺接有连接管(5),所述连接管(5)内滑动连接有转轴(6),所述转轴(6)下端面延伸至一号内螺纹管(2)外,并固定连接有手轮(8);
所述外管(1)下端面固定连接有转动环(7),所述转动环(7)下端面与支撑机构(9)转动连接;
所述支撑机构(9)上端面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限位杆(3),所述一号内螺纹管(2)内针对限位杆(3)设置有缺口槽,所述限位杆(3)位于缺口槽内;
所述一号内螺纹管(2)顶端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一号限位块,所述内杆(4)针对一号限位块设置有一号滑道(13);
所述转轴(6)顶端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二号限位块(15),所述连接管(5)针对二号限位块(15)设置有二号滑道(11)。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工程测量对中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9)包括安装环(91),所述安装环(91)上端面与限位杆(3)固定连接,中心位置设置有通孔,所述转轴(6)通过通孔延伸至安装环(91)下方。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工程测量对中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环(91)外表面围绕安装环(91)轴心均匀排布有三个水平设置的一号U型架(92),所述一号U型架(92)的U型开口内通过一号螺钉(97)铰连接有一个连接杆(93),所述连接杆(93)相对远离一号U型架(92)一端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二号U型架(95),所述二号U 型架(95)的U型开口内通过二号螺钉(96)铰连接有支撑杆(94),所述一号螺钉(97)、二号螺钉(96)螺尾部分都螺接有锁紧螺母。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工程测量对中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93)包括并列设置的左连接杆(931)和右连接杆(933),所述左连接杆(931)和右连接杆(933)表面设置有螺纹方向完全相反的外螺纹,并通过外螺纹螺接有二号内螺纹管(932)。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工程测量对中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94)包括三号内螺纹管(942),所述三号内螺纹管(942)内部螺接有螺杆(941),所述螺杆(941)下端面固定连接有锥形头。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工程测量对中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3)上端面相对远离内杆(4)一侧固定连接有三号限位块(14),所述一号内螺纹管(2)内针对三号限位块(14)设置有三号滑道(12)。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工程测量对中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滑道(13)不贯穿内杆(4),所述二号滑道(11)不贯穿连接管(5),所述三号滑道(12)不贯穿一号内螺纹管(2)。
[000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工程测量对中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杆(4)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棱镜接头(10)。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214333815U|2021-10-01|工程测量对中杆
CN109138066A|2019-01-04|一种便于多向调节的花洒支撑装置中的花洒固定装置
CN206093399U|2017-04-12|一种摄影支撑架
CN211118531U|2020-07-28|一种便于固定的地理测绘立式测绘仪
CN209326646U|2019-08-30|一种测绘用的支撑装置
CN207620709U|2018-07-17|一种间距可调型同步角度调整装置
CN106862952B|2019-03-05|适用于不同尺寸电气柜的钻孔支撑装置
CN208735178U|2019-04-12|一种安防监控设备支架结构
CN214535477U|2021-10-29|一种环境监测装置
CN210802775U|2020-06-19|一种高速电动转台
CN208254571U|2018-12-18|流速自动监测装置
CN210440378U|2020-05-01|一种云台自锁机构
CN204153415U|2015-02-11|一种便携式滑轨
CN214332100U|2021-10-01|一种工程造价测绘装置
CN211736224U|2020-10-23|一种可伸长的建筑装修用油漆刷
CN214407488U|2021-10-15|可旋转伸缩式三通棱镜组
CN212747859U|2021-03-19|一种便于收纳的工程测量装置
CN214580112U|2021-11-02|一种安全可靠方便快捷延伸多个业务专网的平台
CN110855302B|2021-07-20|一种5g信号发射器
CN210424341U|2020-04-28|一种工程造价水准仪支架
CN212080635U|2020-12-04|一种阻尼云台
CN213018418U|2021-04-20|一种工程测量用调节式支架
CN207881704U|2018-09-18|一种可全方位距离微调的测绘用标杆
CN211421661U|2020-09-04|一种新型防脱落锌钢栏杆连接件
CN212986870U|2021-04-16|一种便于调节的妇产科检查灯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680193.5U|CN214333815U|2021-04-02|2021-04-02|工程测量对中杆|CN202120680193.5U| CN214333815U|2021-04-02|2021-04-02|工程测量对中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