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型RTK平面联系测量装置,包括观测支架、激光对中仪、强制对中基座、三个观测墩以及四个微型RTK;四个所述微型RTK分别安装在所述观测支架和三个所述观测墩上。本实用新型有助于解决一般顶管施工的井上井下平面联系测量时,检测人员多和检测时间长的问题。
公开号:CN214333793U
申请号:CN202120445594.2U
申请日:2021-03-01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李振州;刘锐;董永;王辉;张彬;董恒;石金磊;郑兵兵;方成成
申请人:China Tiesiju Civil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TCE Group;
IPC主号:G01C15-00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井上井下平面联系测量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微型RTK平面联系测量装置。
[n0002] 顶管施工指的是在工作坑内借助于顶进设备产生的顶力,克服管道与周围土壤的摩擦力,将管道按设计的坡度顶入土中,并将土方运走的一种施工技术,在顶管施工过程中,需要准确控制顶进方向的轴线偏差,所以需要将平面坐标从井上地面传递至井下。
[n0003] 传统平面联系测量方法有一井定向、两井定向、陀螺定向,需要特定的条件和相应的环境,而且需要设置近井点,预先将近井点纳入地面导线网经平差后方可进行联系测量,所需专业测量人员较多,费时费力且延缓了施工过程的进度。
[n0004]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在顶管施工的井上井下平面联系测量时,减少检测人员和检测时长的微型RTK平面联系测量装置。
[n0005]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型RTK平面联系测量装置,包括观测支架、激光对中仪、强制对中基座、三个观测墩以及四个微型RTK;
[n0006] 四个所述微型RTK分别安装在所述观测支架和三个所述观测墩上。
[n0007] 进一步的,所述观测支架包括轴承、垂直钢管、第一套管、第二套管、水平钢管以及支撑管,所述轴承套设在所述垂直钢管的底端,所述第一套管套设在所述垂直钢管上且所述第一套管与所述轴承的外圈相连接,所述第二套管套设在所述水平钢管上且所述第二套管设置在所述垂直钢管的顶端,所述支撑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套管与所述水平钢管相连接。
[n0008]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管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套管上,所述支撑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卡勾,所述水平钢管上设置有与所述卡勾相匹配的多根卡杆。
[n0009]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套管和所述第二套管的管壁上均穿设有一个以上螺丝。
[n0010] 进一步的,所述水平钢管的一端还设有对中盘,一个所述微型 RTK设置在所述对中盘的上方。
[n0011] 进一步的,所述激光对中仪设置在所述对中盘上,所述对中盘的中心开设有激光照射卡槽。
[n0012] 进一步的,三个所述观测墩为强制归心墩。
[n0013] 进一步的,三个所述观测墩设置在始发井的井上地面,所述观测支架设置在近井位置处,所述强制对中基座设置在始发井的井下位置处。
[n0014]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n0015] 本实用新型微型RTK平面联系测量装置设置有观测支架、激光对中仪、强制对中基座、三个观测墩以及四个微型RTK,该微型RTK采用的是Lite RTK,四个微型RTK分别安装在三个观测墩和观测支架上,利用RTK技术原理,三个观测墩的微型RTK分别测出相应观测墩的坐标为地面控制点,观测支架的中心与强制对中基座中心点对准,利用三个地面控制点的坐标和观测支架的微型RTK求出强制对中基座中心点的坐标得到地下控制点,得以施工,使用过程减少了专业测量人员的数量且检测过程简单,同时花费时间较短不会延缓施工进度。
[n0016] 图1是本实用新型微型RTK平面联系测量装置结构示意图;
[n0017] 图2是本实用新型观测支架结构示意图;
[n0018] 图3是本实用新型水平钢管和支撑管结构示意图;
[n0019] 图4是本实用新型对中盘结构示意图;
[n0020] 图5是本实用新型观测墩结构示意图;
[n0021] 图6是本实用新型微型RTK平面联系测量装置使用时结构示意图。
[n0022]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为:1、观测支架;101、轴承;102、垂直钢管;103、第一套管;104、第二套管;105、水平钢管;106、支撑管;107、卡勾;108、卡杆;109、螺丝;100、对中盘;1001、激光照射卡槽;2、激光对中仪;3、强制对中基座;4、观测墩;5、微型RTK。
[n0023]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n0024]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n0025]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多个”指两个以上。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n0026] 参见图1。
[n0027] 本实用新型微型RTK平面联系测量装置,包括观测支架1、激光对中仪2、强制对中基座3、三个观测墩4以及四个微型RTK5;
[n0028] 四个所述微型RTK5分别安装在所述观测支架1和三个所述观测墩4上。
[n0029] 本实用新型微型RTK平面联系测量装置设置有观测支架1、激光对中仪2、强制对中基座3、三个观测墩4以及四个微型RTK5,该微型RTK5采用的是Lite RTK,四个微型RT5K分别安装在三个观测墩4 和观测支架1上,利用RTK技术原理,三个观测墩4的微型RTK5分别测出相应观测墩4的坐标为地面控制点,观测支架1的中心与强制对中基座3的中心点对准,利用三地面控制点的坐标和观测支架1的微型RTK5求出强制对中基座3的中心点的坐标得到地下控制点,得以施工,使用过程减少了专业测量人员的数量且检测过程简单,同时花费时间较短不会延缓施工进度。
[n0030] 在一实施例中,参见图2,所述观测支架1包括轴承101、垂直钢管102、第一套管103、第二套管104、水平钢管105以及支撑管 106,所述轴承101套设在所述垂直钢管102的底端,所述第一套管 103套设在所述垂直钢管102上且所述第一套管103与所述轴承101 的外圈相连接,所述第二套管104套设在所述水平钢管105上且所述第二套管104设置在所述垂直钢管102的顶端,所述支撑管106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套管103与所述水平钢管105相连接。设置的轴承 101可以实现垂直钢管102的旋转,设置的第一套管103与轴承101 的外圈连接且轴承101的外圈保持固定,实现垂直钢管102可在第一套管103内转动调节位置,设置的第二套管104可以实现水平钢管 105在第二套管104内的滑动,便于伸缩水平钢管105调节位置,设置的支撑管106将垂直钢管102与第一套管103保持垂直状态,便于确定坐标。
[n0031] 在一实施例中,参见图2和图3,所述支撑管106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套管103上,所述支撑管106的另一端设置有卡勾107,所述水平钢管105上设置有与所述卡勾107相匹配的多根卡杆108。这样设计,当水平钢管105收缩时,卡勾107从卡杆108上卸下,收缩到固定位置时,再将卡勾107固定在卡杆108上,让水平钢管105与第一套管103始终保持垂直状态。
[n0032] 在一实施例中,参见图2,所述第一套管103和所述第二套管104 的管壁上均穿设有一个以上螺丝109。这样设计,通过旋钮螺丝109,实现第一套管103对垂直钢管102的调节和固定,也实现第二套管 104对水平钢管105的调节和固定。
[n0033] 在一实施例中,参见图2,所述水平钢管105的一端还设有对中盘100,一个所述微型RTK5设置在所述对中盘100的上方。这样设计,便于将微型RTK5更精确的固定在水平钢管105上。
[n0034] 在一实施例中,参见图2和图4,所述激光对中仪2设置在所述对中盘100上,所述对中盘100的中心开设有激光照射卡槽1001。这样设计,通过激光对中仪2的激光穿过激光照射卡槽1001,有助于激光对中仪2的激光与强制对中基座3的中心对准,确保观测支架 1以及观测支架1上的微型RTK5的位置准确。
[n0035] 在一实施例中,参见图5,三个所述观测墩4为强制归心墩。设置的观测墩4为PVC管制作的内部灌注混凝土顶部安装对中盘的强制归心墩,制作时方便快捷,PVC管充当模据,放在地面上直接灌注混凝土就可形成圆柱形状,在顶部安装对中盘即可作为控制点使用,也可保持安装在观测墩4上的微型RTK5的位置准确。
[n0036] 在一实施例中,参见图1,三个所述观测墩4设置在始发井的井上地面,所述观测支架1设置在近井位置处,所述强制对中基座3设置在始发井的井下位置处。这样设计,可以实现微型RTK平面联系测量装置的操作,操作方法如下:
[n0037] S1、在始发井的井上地面选取两点分别架设观测墩4,再在井上地面与已知两点构成正三角形处的一点架设观测墩4,近井位置处架设观测支架1,分别在观测墩4和观测支架1上安装微型RTK5,在井下设置强制对中基座3。
[n0038] S2、通过激光对中仪2,调节观测支架1,将观测支架1上的对中盘100的中心与强制对中基座3的中心对准。
[n0039] S3、同时打开四个微型RTK5,静态观测15分钟即可提取数据进行平差处理,获得井下强制对中基座3的中心的坐标。
[n0040] 在一实施例中,参见图6,使用微型RTK平面联系测量装置,可在始发井和接收井时分别设置一套装置,同时分别测得井下两个坐标点,井下一共需测得四个坐标点,两个井口分别两个坐标点,测量两次即可得到,提高了工作效率。
[n0041] 应当理解本文所述的例子和实施方式仅为了说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它做出各种修改或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Claims (8)
[0001] 1.一种微型RTK平面联系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观测支架(1)、激光对中仪(2)、强制对中基座(3)、三个观测墩(4)以及四个微型RTK(5);
四个所述微型RTK(5)分别安装在所述观测支架(1)和三个所述观测墩(4)上。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RTK平面联系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观测支架(1)包括轴承(101)、垂直钢管(102)、第一套管(103)、第二套管(104)、水平钢管(105)以及支撑管(106),所述轴承(101)套设在所述垂直钢管(102)的底端,所述第一套管(103)套设在所述垂直钢管(102)上且所述第一套管(103)与所述轴承(101)的外圈相连接,所述第二套管(104)套设在所述水平钢管(105)上且所述第二套管(104)设置在所述垂直钢管(102)的顶端,所述支撑管(106)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套管(103)与所述水平钢管(105)相连接。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型RTK平面联系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106)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一套管(103)上,所述支撑管(106)的另一端设置有卡勾(107),所述水平钢管(105)上设置有与所述卡勾(107)相匹配的多根卡杆(108)。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型RTK平面联系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管(103)和所述第二套管(104)的管壁上均穿设有一个以上螺丝(109)。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型RTK平面联系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钢管(105)的一端还设有对中盘(100),一个所述微型RTK(5)设置在所述对中盘(100)的上方。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型RTK平面联系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对中仪(2)设置在所述对中盘(100)上,所述对中盘(100)的中心开设有激光照射卡槽(1001)。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RTK平面联系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观测墩(4)为强制归心墩。
[000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RTK平面联系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三个所述观测墩(4)设置在始发井的井上地面,所述观测支架(1)设置在近井位置处,所述强制对中基座(3)设置在始发井的井下位置处。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ahoon et al.2002|High-precision measurements of wetland sediment elevation: II. The rod surface elevation table
CN103711484B|2016-08-24|钻孔成像装置
CN106092024B|2018-01-26|模型桩测孔仪及桩孔孔径测量方法
CN105134194B|2018-01-02|一种通过单个钻孔测量地应力的装置及测量方法
CN104631520A|2015-05-20|一种钻头可变式压力感应法测量沉渣厚度的装置
CN214333793U|2021-10-01|一种微型rtk平面联系测量装置
CN210321706U|2020-04-14|一种顶管隧道施工模型试验监测采集系统
CN112902937A|2021-06-04|一种微型rtk平面联系测量装置和测量方法
CN111593899A|2020-08-28|一种基坑逆作法施工的钢管柱垂直度测量调节结构
CN207456432U|2018-06-05|一种简易的高程测量装置
CN110726057A|2020-01-24|一种快速调平的建筑工程造价现场测绘装置
CN205449434U|2016-08-10|基于气弹模型的同步测压和测振系统
CN204456240U|2015-07-08|一种钻头可变式压力感应法测量沉渣厚度的装置
CN211779967U|2020-10-27|一种土木工程测量装置
KR100409048B1|2003-12-12|불연속면의 방향성 측정용 시추장치
CN211118458U|2020-07-28|一种工程测绘用便携式转动式三脚架
CN203798350U|2014-08-27|一种沉井垂直度测量装置
CN214093821U|2021-08-31|国土空间规划用的测量仪
CN213455486U|2021-06-15|一种具有角度调节功能的国土测绘用测量仪
CN212389329U|2021-01-22|桩基成孔质量检查装置
CN105890571A|2016-08-24|尺仪一体化快速水准测量装置
CN213777115U|2021-07-23|一种便于收纳存放的电子测绘支架
CN213120552U|2021-05-04|一种桥梁隧道施工用测量仪
CN212107711U|2020-12-08|一种测绘工程用三脚架
CN214149318U|2021-09-07|一种管道工程勘察用定位测量装置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445594.2U|CN214333793U|2021-03-01|2021-03-01|一种微型rtk平面联系测量装置|CN202120445594.2U| CN214333793U|2021-03-01|2021-03-01|一种微型rtk平面联系测量装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