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测绘用全站仪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全站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测绘用全站仪,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无法单独调节以达到水平状态,且无减震功能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一种测绘用全站仪,包括全站仪主体,所述全站仪主体的底部设置有减震层,减震层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横板,横板上固定连接有两个伸缩杆,两个伸缩杆上连接有同一缓冲弹簧,且缓冲弹簧与横板连接,所述外壳的内壁上转动安装有短柱,短柱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外壳的内壁上滑动安装有移动柱,移动柱上靠近第二锥形齿轮的一侧设置有齿条,且第二锥形齿轮与齿条啮合连接,本实用新型中可单独调节支架以达到水平状态,且增加减震功能,使装置更稳定。 公开号:CN214333783U 申请号:CN202022728233.7U 申请日:2020-11-23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王强 申请人:Zhejiang Liyuan Construction Co ltd; IPC主号:G01C15-00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全站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测绘用全站仪。 [n0002] 全站仪,即全站型电子测距仪,是一种集光、机、电为一体的高技术测量仪器,是集水平角、垂直角、距离(斜距、平距)、高差测量功能于一体的测绘仪器系统。与光学经纬仪比较电子经纬仪将光学度盘换为光电扫描度盘,将人工光学测微读数代之以自动记录和显示读数,使测角操作简单化,且可避免读数误差的产生。因其一次安置仪器就可完成该测站上全部测量工作,所以称之为全站仪。广泛用于地上大型建筑和地下隧道施工等精密工程测量或变形监测领域。在使用时,一般需要将其安装在具有高度调节能力的安装架上。现有的测量仪器用三角支架可满足大多数情况使用,但在一些特殊场合中无法单独调节以达到水平状态,且无减震功能,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测绘用全站仪,来解决上述问题。 [n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无法单独调节以达到水平状态,且无减震功能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测绘用全站仪。 [n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n0005] 一种测绘用全站仪,包括全站仪主体,所述全站仪主体的底部设置有减震层,减震层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横板,横板上固定连接有两个伸缩杆,两个伸缩杆上连接有同一缓冲弹簧,且缓冲弹簧与横板连接,所述减震层的底部设置有支板,支板连接有连接块,且支板和连接块连接有同一转轴,所述连接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外壳,外壳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柱,且外壳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套和第二卡套,第一卡套和第二卡套上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所述外壳内开设有移动腔,且移动腔在支撑柱的顶部,所述第一卡套的一侧转动安装有转动把手,转动把手贯穿第一卡套并且延伸至移动腔上,转动把手上位于移动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外壳的内壁上转动安装有短柱,短柱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且第一锥形齿轮与第二锥形齿轮啮合连接,所述外壳的内壁上滑动安装有移动柱,移动柱上靠近第二锥形齿轮的一侧设置有齿条,且第二锥形齿轮与齿条啮合连接,移动柱的底部与支撑柱的顶部固定连接。 [n0006] 优选的,所述支撑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支脚,且固定支脚上设置有防滑层。 [n0007] 优选的,所述转轴上在支板外侧的部分设置有固定圈。 [n0008]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的数量为三个,且与支板连接的三个连接块呈三角形结构。 [n0009] 优选的,所述固定支脚的底部呈三角形结构。 [n0010]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一种测绘用全站仪的有益效果: [n0011] 减震层内设置有伸缩杆和弹簧,在减震层受到重力压迫时,弹簧压缩,伸缩杆收缩,可减少固定支脚的支撑力。 [n0012] 通过转动把手可使第一锥形齿轮转动,第一锥形齿轮带动第二锥形齿轮转动,第二锥形齿轮可带动齿条上下移动,因为齿条在移动柱上,所以移动柱可上下移动。 [n0013] 转动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使第一卡套与第二卡套压紧,此时第一卡套紧固移动柱产生摩擦力,使移动柱相对固定,第二卡套与支撑柱产生摩擦力,使支撑柱与外壳相对固定。 [n0014] 本实用新型中可单独调节支架以达到水平状态,且增加减震功能,使装置更稳定。 [n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测绘用全站仪的结构示意图; [n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测绘用全站仪的第一卡套结构示意图; [n0017]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测绘用全站仪的支板结构示意图。 [n0018] 图中:1全站仪主体、2减震层、3横板、4缓冲弹簧、5伸缩杆、 6支板、7转轴、8连接块、9外壳、10支撑柱、11第一卡套、12第一螺栓、13第二卡套、14第二螺栓、15移动腔、16转动把手、17 第一锥形齿轮、18第二锥形齿轮、19移动柱、20齿条、21固定支脚、 22短柱。 [n0019]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n0020] 参照图1-3,一种测绘用全站仪,包括全站仪主体1,所述全站仪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减震层2,减震层2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横板 3,横板3上固定连接有两个伸缩杆5,两个伸缩杆5上连接有同一缓冲弹簧4,且缓冲弹簧4与横板3连接,所述减震层2的底部设置有支板6,支板6连接有连接块8,且支板6和连接块8连接有同一转轴7,所述连接块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外壳9,外壳9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0,且外壳9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套11和第二卡套13,第一卡套11和第二卡套13上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螺栓12和第二螺栓 14,所述外壳9内开设有移动腔15,且移动腔15在支撑柱10的顶部,所述第一卡套11的一侧转动安装有转动把手16,转动把手16 贯穿第一卡套11并且延伸至移动腔15上,转动把手16上位于移动腔1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17,所述外壳9的内壁上转动安装有短柱22,短柱22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18,且第一锥形齿轮17与第二锥形齿轮18啮合连接,所述外壳9的内壁上滑动安装有移动柱19,移动柱19上靠近第二锥形齿轮18的一侧设置有齿条 20,且第二锥形齿轮18与齿条20啮合连接,移动柱19的底部与支撑柱10的顶部固定连接。 [n0021] 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柱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支脚21,且固定支脚21上设置有防滑层。 [n0022] 本实用新型中,转轴7上在支板6外侧的部分设置有固定圈。 [n0023] 本实用新型中,连接块8的数量为三个,且与支板6连接的三个连接块8呈三角形结构。 [n0024] 本实用新型中,固定支脚21的底部呈三角形结构。 [n0025]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转动把手16可使第一锥形齿轮17转动,第一锥形齿轮17带动第二锥形齿轮18转动,第二锥形齿轮18可带动齿条20上下移动,因为齿条20在移动柱19上,所以移动柱19可上下移动,当移动柱19带动支撑柱10移动到合适高度时,转动第一螺栓12和第二螺栓14,使第一卡套11与第二卡套13压紧,此时第一卡套11紧固移动柱19产生摩擦力,使移动柱19相对固定,第二卡套13与支撑柱10产生摩擦力,使支撑柱10与外壳9相对固定,设置减震层2,当路面不平或者有坑洼时,放置全站仪主体1的时候可减少重力对固定支脚21的作用力。 [n0026]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Claims (5) [0001] 1.一种测绘用全站仪,包括全站仪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全站仪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减震层(2),减震层(2)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横板(3),横板(3)上固定连接有两个伸缩杆(5),两个伸缩杆(5)上连接有同一缓冲弹簧(4),且缓冲弹簧(4)与横板(3)连接,所述减震层(2)的底部设置有支板(6),支板(6)连接有连接块(8),且支板(6)和连接块(8)连接有同一转轴(7),所述连接块(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外壳(9),外壳(9)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0),且外壳(9)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套(11)和第二卡套(13),第一卡套(11)和第二卡套(13)上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螺栓(12)和第二螺栓(14),所述外壳(9)内开设有移动腔(15),且移动腔(15)在支撑柱(10)的顶部,所述第一卡套(11)的一侧转动安装有转动把手(16),转动把手(16)贯穿第一卡套(11)并且延伸至移动腔(15)上,转动把手(16)上位于移动腔(1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17),所述外壳(9)的内壁上转动安装有短柱(22),短柱(22)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18),且第一锥形齿轮(17)与第二锥形齿轮(18)啮合连接,所述外壳(9)的内壁上滑动安装有移动柱(19),移动柱(19)上靠近第二锥形齿轮(18)的一侧设置有齿条(20),且第二锥形齿轮(18)与齿条(20)啮合连接,移动柱(19)的底部与支撑柱(10)的顶部固定连接。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绘用全站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支脚(21),且固定支脚(21) 上设置有防滑层。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绘用全站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7)上在支板(6)外侧的部分设置有固定圈。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绘用全站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8)的数量为三个,且与支板(6)连接的三个连接块(8)呈三角形结构。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测绘用全站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脚(21)的底部呈三角形结构。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214333783U|2021-10-01|一种测绘用全站仪 CN210291186U|2020-04-10|一种全站仪 CN211423846U|2020-09-04|一种便于调整的全站仪支架 CN208075849U|2018-11-09|一种便于移动的地理测量测绘设备 CN207471063U|2018-06-08|全站型电子测距仪支架 CN208595921U|2019-03-12|一种土木工程测量用具有高度微调功能的支撑装置 CN214621182U|2021-11-05|一种多功能便捷式3d全站仪 CN213271690U|2021-05-25|一种测绘地理信息用全站仪 CN214882796U|2021-11-26|一种公路勘察设计用测量装置 CN214405203U|2021-10-15|一种建筑工程用工程测量仪支架 CN213874330U|2021-08-03|一种稳定型全站仪支架 CN211649664U|2020-10-09|一种用于施工测量全站仪支架 CN211855329U|2020-11-03|一种便于固定的激光全站仪 CN214702247U|2021-11-12|一种测绘用全站仪 CN213452604U|2021-06-15|一种方便进行对基准点的全站仪 CN213180090U|2021-05-11|一种用于建筑施工可调节的测量仪器支撑架 CN212988368U|2021-04-16|一种土地勘探用全站仪 CN213688339U|2021-07-13|一种勘测工程用高站位远距离测量型的全站仪 CN210533359U|2020-05-15|一种适用于复杂地形的全站仪 CN211477121U|2020-09-11|一种减震型电力施工现场用全站仪 CN211085234U|2020-07-24|快速调平的全站仪 CN211877037U|2020-11-06|地质工程测绘用的测量仪 CN212645704U|2021-03-02|一种便于收纳携带的全站仪 CN212158569U|2020-12-15|一种大坡度隧道工作基点沉降的监测装置 CN214297121U|2021-09-28|一种便于移动的土地测绘装置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022728233.7U|CN214333783U|2020-11-23|2020-11-23|一种测绘用全站仪|CN202022728233.7U| CN214333783U|2020-11-23|2020-11-23|一种测绘用全站仪|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