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道路桥梁混凝土结构实时检测装置,包括第一安装盒和第二安装盒。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第一安装盒、第二安装盒、红外测距传感器和数据传输模块,将第一安装盒和第二安装盒安装在桥梁的沉降缝两侧,通过安装板将第一安装盒和第二安装盒安装在桥梁侧壁的沉降缝两侧,第二横杆位于第一横杆正下方,红外测距传感器测量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之间的距离,当桥梁混凝土发生不均匀沉降时,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之间的距离扩大或者缩小,红外测距传感器测量距离变化,从而通过数据传输模块发送给监测终端,从而实现了对桥梁混凝土不均匀沉降的实时检测,便于工作人员及时发现结构隐患,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安装方便。
公开号:CN214333753U
申请号:CN202022842327.7U
申请日:2020-11-30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林棉伟
申请人:林棉伟;
IPC主号:G01C5-00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桥梁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道路桥梁混凝土结构实时检测装置。
[n0002] 道路桥梁,一般由路基、路面、桥梁、隧道工程和交通工程设施等几大部分组成,道路桥梁施工完混凝土后,地基土受到挤压,会发生变形,体现在建筑中就是会发生沉降,沉降分为整体沉降和不均匀沉降,不均匀沉降,一般是指同一结构体中,相邻的两个基础沉降量的差值,如果差异沉降过大,就会使相应的上部结构产生额外应力,当超过一定的限度时,将会产生裂缝、倾斜甚至破坏。
[n0003] 因此,在道路桥梁施工时会留设沉降缝,传统的不均匀沉降观测的方式为使用全站仪或者经纬仪配合标点进行观测,仪器设备造价成本高,技术含量高,使用较为麻烦,而且无法连续实时检测,还可以进一步作出改进。
[n0004]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n0005]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n0006]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道路桥梁混凝土结构实时检测装置,具备远程检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优点,进而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n0007] (二)技术方案
[n0008] 为实现上述远程检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优点,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n0009] 一种道路桥梁混凝土结构实时检测装置,包括第一安装盒和第二安装盒,所述第一安装盒一侧表面焊接有第一横杆,且第一横杆一侧表面焊接有雨棚,所述第二安装盒一侧焊接有第二横杆,且第二横杆顶面安装有红外测距传感器,并且第二安装盒内部安装有数据传输模块,所述第一安装盒和第二安装盒外表面均焊接有安装板。
[n0010]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盒和第二安装盒底面均通过第一铰接座铰接有第一伸缩杆,且第一伸缩杆的内杆顶面固定套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一侧斜向固定安装有第二伸缩杆,且第二伸缩杆的内杆另一端通过第二铰接座铰接有滑块,所述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底面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位于滑槽中并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杆底面固定连接有底板。
[n0011] 进一步的,所述雨棚顶面固定安装与光伏电板,所述第一安装盒内部安装有蓄电池。
[n0012] 进一步的,所述滑块和滑槽的横断面均为凸字形,且滑槽内部为光滑结构。
[n0013]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均为捻锁式伸缩杆,且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采用铝合金伸缩杆。
[n0014]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盒和第二安装盒为相同结构,且第一安装盒和第二安装盒为密封结构。
[n0015] (三)有益效果
[n001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道路桥梁混凝土结构实时检测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n0017] (1)、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第一安装盒、第二安装盒、红外测距传感器和数据传输模块,将第一安装盒和第二安装盒安装在桥梁的沉降缝两侧,通过安装板将第一安装盒和第二安装盒安装在桥梁侧壁的沉降缝两侧,第二横杆位于第一横杆正下方,红外测距传感器测量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之间的距离,当桥梁混凝土发生不均匀沉降时,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之间的距离扩大或者缩小,红外测距传感器测量距离变化,从而通过数据传输模块发送给监测终端,从而实现了对桥梁混凝土不均匀沉降的实时检测,便于工作人员及时发现结构隐患,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安装方便,使用成本低廉,适合大范围投入使用。
[n0018] (2)、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和底板,在检测路面混凝土不均匀沉降时,可将底板安装在道路变形缝两侧,调整第一伸缩杆至第一横杆位于第二横杆上方,然后,通过调整第二伸缩杆长度,调整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至水平,锁死第一伸缩杆和第二伸缩杆即可完成路面安装,当路面混凝土发生不均匀沉降时,红外测距传感器测量距离变化,从而通过数据传输模块发送给监测终端,从而实现了对路面混凝土不均匀沉降的实时检测,通过安装方式的改变,使本装置适合安装在道路桥梁中使用,安装方式多样,安装使用更加方便。
[n0019]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n0020]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道路桥梁混凝土结构实时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n0021] 图2是本实用新型滑块与滑槽的连接示意图;
[n0022]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安装盒和第一横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n0023] 图中:
[n0024] 1、第一安装盒;2、蓄电池;3、安装板;4、第一横杆;5、光伏电板;6、雨棚;7、第二安装盒;8、数据传输模块;9、第二横杆;10、红外测距传感器;11、滑块;12、第一伸缩杆;13、第一铰接座;14、固定环;15、第二伸缩杆;16、底板;17、滑槽;18、第二铰接座。
[n0025]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n0026]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道路桥梁混凝土结构实时检测装置。
[n0027]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图1-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道路桥梁混凝土结构实时检测装置,包括第一安装盒1和第二安装盒7,第一安装盒1一侧表面焊接有第一横杆4,且第一横杆4一侧表面焊接有雨棚6,第二安装盒7一侧焊接有第二横杆9,且第二横杆9顶面安装有红外测距传感器10,红外测距传感器10需要安装在第一横杆4的下方,并且第二安装盒7内部安装有数据传输模块8,为常见数据传输结构,在此不做过多赘述,第一安装盒1和第二安装盒7外表面均焊接有安装板3,将第一安装盒1和第二安装盒7安装在桥梁的沉降缝两侧,通过安装板3将第一安装盒1和第二安装盒7安装在桥梁侧壁的沉降缝两侧,固定螺栓穿过安装板3并固定安装板3,为常见固定结构,第二横杆9位于第一横杆4正下方,红外测距传感器10测量第一横杆4和第二横杆9之间的距离,当桥梁混凝土发生不均匀沉降时,第一横杆4和第二横杆9之间的距离扩大或者缩小,红外测距传感器10测量距离变化,从而通过数据传输模块8发送给监测终端,从而实现了对桥梁混凝土不均匀沉降的实时检测,便于工作人员及时发现结构隐患,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安装方便,使用成本低廉,适合大范围投入使用。
[n0028]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安装盒1和第二安装盒7底面均通过第一铰接座13铰接有第一伸缩杆12,且第一伸缩杆12的内杆顶面固定套接有固定环14,固定环14一侧斜向固定安装有第二伸缩杆15,且第二伸缩杆15的内杆另一端通过第二铰接座18铰接有滑块11,第一横杆4和第二横杆9底面均开设有滑槽17,滑块11位于滑槽17中并与滑槽17滑动连接,第一伸缩杆12底面固定连接有底板16,在检测路面混凝土不均匀沉降时,可将底板16安装在道路变形缝两侧,调整第一伸缩杆12至第一横杆4位于第二横杆9上方,然后,通过调整第二伸缩杆15长度,调整第一横杆4和第二横杆9至水平,锁死第一伸缩杆12和第二伸缩杆15即可完成路面安装,当路面混凝土发生不均匀沉降时,红外测距传感器10测量距离变化,从而通过数据传输模块8发送给监测终端,从而实现了对路面混凝土不均匀沉降的实时检测,通过安装方式的改变,使本装置适合安装在道路桥梁中使用,安装方式多样,安装使用更加方便。
[n0029] 在一个实施例中,雨棚6顶面固定安装与光伏电板5,第一安装盒1内部安装有蓄电池2,光伏电板5通过充电器与蓄电池2电性连接,为常见光伏发电结构,在此不做过多赘述,蓄电池2为红外测距传感器10和数据传输模块8供电,利用太阳能供电,省去了拉扯电线的麻烦,使用更加节能方便。
[n0030] 在一个实施例中,滑块11和滑槽17的横断面均为凸字形,且滑槽17内部为光滑结构,便于滑块11滑动。
[n0031]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伸缩杆12和第二伸缩杆15均为捻锁式伸缩杆,且第一伸缩杆12和第二伸缩杆15采用铝合金伸缩杆,为常见设备,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n0032]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安装盒1和第二安装盒7为相同结构,且第一安装盒1和第二安装盒7为密封结构,避免进水,保护蓄电池2和数据传输模块8。
[n0033] 工作原理:
[n0034] 将第一安装盒1和第二安装盒7安装在桥梁的沉降缝两侧,通过安装板3将第一安装盒1和第二安装盒7安装在桥梁侧壁的沉降缝两侧,固定螺栓穿过安装板3并固定安装板3,为常见固定结构,第二横杆9位于第一横杆4正下方,红外测距传感器10测量第一横杆4和第二横杆9之间的距离,当桥梁混凝土发生不均匀沉降时,第一横杆4和第二横杆9之间的距离扩大或者缩小,红外测距传感器10测量距离变化,从而通过数据传输模块8发送给监测终端,从而实现了对桥梁混凝土不均匀沉降的实时检测,便于工作人员及时发现结构隐患,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安装方便,使用成本低廉,适合大范围投入使用,同时,在检测路面混凝土不均匀沉降时,可将底板16安装在道路变形缝两侧,调整第一伸缩杆12至第一横杆4位于第二横杆9上方,然后,通过调整第二伸缩杆15长度,调整第一横杆4和第二横杆9至水平,锁死第一伸缩杆12和第二伸缩杆15即可完成路面安装,当路面混凝土发生不均匀沉降时,红外测距传感器10测量距离变化,从而通过数据传输模块8发送给监测终端,从而实现了对路面混凝土不均匀沉降的实时检测,通过安装方式的改变,使本装置适合安装在道路桥梁中使用,安装方式多样,安装使用更加方便。
[n0035]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n0036]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Claims (6)
[0001] 1.一种道路桥梁混凝土结构实时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安装盒(1)和第二安装盒(7),所述第一安装盒(1)一侧表面焊接有第一横杆(4),且第一横杆(4)一侧表面焊接有雨棚(6),所述第二安装盒(7)一侧焊接有第二横杆(9),且第二横杆(9)顶面安装有红外测距传感器(10),并且第二安装盒(7)内部安装有数据传输模块(8),所述第一安装盒(1)和第二安装盒(7)外表面均焊接有安装板(3)。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桥梁混凝土结构实时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盒(1)和第二安装盒(7)底面均通过第一铰接座(13)铰接有第一伸缩杆(12),且第一伸缩杆(12)的内杆顶面固定套接有固定环(14),所述固定环(14)一侧斜向固定安装有第二伸缩杆(15),且第二伸缩杆(15)的内杆另一端通过第二铰接座(18)铰接有滑块(11),所述第一横杆(4)和第二横杆(9)底面均开设有滑槽(17),所述滑块(11)位于滑槽(17)中并与滑槽(17)滑动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杆(12)底面固定连接有底板(16)。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桥梁混凝土结构实时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棚(6)顶面固定安装与光伏电板(5),所述第一安装盒(1)内部安装有蓄电池(2)。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道路桥梁混凝土结构实时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11)和滑槽(17)的横断面均为凸字形,且滑槽(17)内部为光滑结构。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道路桥梁混凝土结构实时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杆(12)和第二伸缩杆(15)均为捻锁式伸缩杆,且第一伸缩杆(12)和第二伸缩杆(15)采用铝合金伸缩杆。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桥梁混凝土结构实时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盒(1)和第二安装盒(7)为相同结构,且第一安装盒(1)和第二安装盒(7)为密封结构。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104111091B|2016-09-07|一种泥石流力学参数监测方法及泥石流预警方法
CN103034224B|2015-01-14|沉降多点远程监控系统
CN102682575A|2012-09-19|泥石流视频监测3g网络传输报警系统
CN210513192U|2020-05-12|一种基于北斗高精度的桥梁安全监测装置
CN214333753U|2021-10-01|一种道路桥梁混凝土结构实时检测装置
CN211604275U|2020-09-29|一种无线传输式山体滑坡灾害监测装置
CN209878041U|2019-12-31|一种灌区渠道雷达式量水装置
CN209085707U|2019-07-09|一种河渠道水位、水流检测装置
CN110984255A|2020-04-10|一种基坑围护结构水平位移监测预警系统
CN211626452U|2020-10-02|一种桥梁基础沉降差异观测装置
CN106013925B|2018-04-24|一种电力杆塔
CN108343046A|2018-07-31|一种用于道路路基路面智能压实监控的智能装置
CN213778988U|2021-07-23|一种水利护坡用沉降监测装置
CN212846465U|2021-03-30|一种带有远程监控的环境监测仪
CN213179923U|2021-05-11|一种岩土工程监测装置
CN106439450A|2017-02-22|稳定型超声波雷达水位计安装支架
CN212275005U|2021-01-01|一种市政管网流量监测装置
CN214333755U|2021-10-01|高压线塔监测系统
CN212107648U|2020-12-08|一种地质灾害监测装置
CN214040177U|2021-08-24|高位滑坡裂缝监测装置及系统
CN204944543U|2016-01-06|一种边坡格构梁锚固结构支护监测器
CN214195840U|2021-09-14|一种基于北斗的道路施工围栏设备
CN210570524U|2020-05-19|一种煤矿开采用巷道形变检测装置
CN210246895U|2020-04-03|偏远路桥施工区域用无线监控装置
CN212569990U|2021-02-19|一种自动化地质灾害监测装置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022842327.7U|CN214333753U|2020-11-30|2020-11-30|一种道路桥梁混凝土结构实时检测装置|CN202022842327.7U| CN214333753U|2020-11-30|2020-11-30|一种道路桥梁混凝土结构实时检测装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