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丝杆部件装配检具,包括检测架,其内设置有检测空间,检测空间内设置有用于限定丝杆部件的限位槽,丝杆部件的上端面设置有轴承安装槽以及设置在轴承安装槽内的轴承;检测装置,设置在检测架上,其上具有检测探针,可伸入至检测空间内;驱动装置,设置在检测架上且位于丝杆部件的下方,用于驱动丝杆部件在限位槽内运动至丝杆部件的顶面与检测架的内顶壁以及检测探针抵接;以丝杆部件的轴承上端面作为基准面,以丝杆部件的顶面作为检测面,两者之差即为铜箔垫片所需的厚度,具有检测精度高,铜箔垫片厚度计算精确的优点。
公开号:CN214333616U
申请号:CN202120684791.XU
申请日:2021-04-02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刘继业;刘灶
申请人:Zhuhai Meilixin New Material Co ltd;
IPC主号:G01B5-06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丝杆部件装配检具。
[n0002] 丝杠部件作为舵机的组成部件之一,在机械动力传动及机械换向方面有重要作用,装配过程中,丝杠壳体与轴承端盖之间的配合依靠铜箔垫片进行调整,垫片厚度过大会致使舵机预紧力偏大运转卡滞,而垫片厚度偏小又会导致舵机间隙过大,降低工作精度;既要控制预紧力让舵机工作顺畅,又要保证舵机的精度,这对装配精度提出了较高要求,轴承面与丝杠壳体端面之间的高度差的测量精准度直接影响到铜箔垫片的厚度计算,因此提高轴承面与丝杠壳体端面之间的高度差的测量精准度很有必要。
[n0003]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丝杆部件装配检具。
[n0004]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丝杆部件装配检具,包括:
[n0005] 检测架,其内设置有检测空间,检测空间内设置有用于限定丝杆部件的限位槽,丝杆部件的上端面设置有轴承安装槽以及设置在轴承安装槽内的轴承;
[n0006] 检测装置,设置在检测架上,其上具有检测探针,可伸入至检测空间内;
[n0007] 驱动装置,设置在检测架上且位于丝杆部件的下方,用于驱动丝杆部件在限位槽内运动至丝杆部件的顶面与检测架的内顶壁以及检测探针抵接。
[n0008] 进一步地,检测架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之间具有间距以形成限位槽。
[n0009] 进一步地,检测架的顶壁上设置有可容置丝杆部件上的丝杆的定位槽。
[n0010] 进一步地,驱动装置包括气缸以及与气缸的输出端连接的活动板,活动板的上端面可与丝杆部件抵接。
[n0011] 进一步地,一种丝杆部件装配检具还包括与驱动装置连接的控制手柄。
[n0012] 进一步地,检测装置设置为百分表。
[n001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种丝杆部件装配检具,包括检测架,其内设置有检测空间,检测空间内设置有用于限定丝杆部件的限位槽,丝杆部件的上端面设置有轴承安装槽以及设置在轴承安装槽内的轴承;检测装置,设置在检测架上,其上具有检测探针,可伸入至检测空间内;驱动装置,设置在检测架上且位于丝杆部件的下方,用于驱动丝杆部件在限位槽内运动至丝杆部件的顶面与检测架的内顶壁以及检测探针抵接;以丝杆部件的轴承上端面作为基准面,以丝杆部件的顶面作为检测面,两者之差即为铜箔垫片所需的厚度,具有检测精度高,铜箔垫片厚度计算精确的优点。
[n0014]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n0015] 图1为一种丝杆部件装配检具的结构示意图;
[n0016] 图2为一种丝杆部件装配检具的分解图;
[n0017] 图3为一种丝杆部件装配检具另一角度的分解图;
[n0018] 图4为丝杆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n0019]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n0020]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n0021]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n0022] 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还可以是一体成型;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n0023] 参照图1至图4,一种丝杆部件装配检具,包括:
[n0024] 检测架10,其内设置有检测空间11,检测空间11内设置有用于限定丝杆部件20的限位槽30,丝杆部件20的上端面设置有轴承安装槽21以及设置在轴承安装槽21内的轴承22;
[n0025] 检测装置40,设置在检测架10上,其上具有检测探针41,可伸入至检测空间11内;
[n0026] 驱动装置50,设置在检测架10上且位于丝杆部件20的下方,用于驱动丝杆部件20在限位槽30内运动至丝杆部件20的顶面与检测架10的内顶壁以及检测探针41抵接。
[n0027] 在本实用新型中,对丝杆部件20检测的时候,先将丝杆部件20放置在检测空间11内,且夹于限位槽30中,再通过控制手柄70来控制驱动装置50动作,驱动装置50将丝杆部件20顶升至丝杆部件20的顶面与检测架10的内顶壁抵接,在抵接的过程中,丝杆部件20的顶面也与检测装置40上的检测探针41抵接,测量的原理如下:将丝杆部件20顶升至其顶面与检测架10的内顶壁抵接,再使用检测探针41伸入至轴承安装槽21中来测量轴承22的顶面数据并作为基准面,再使用检测探针41测量丝杆部件20的顶面数据来作为测量面,测量面与基准面的数值差即为所需的铜箔垫片厚度。
[n0028]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丝杠部件装配过程中,轴承顶面测量取点面积偏小,传统的手工测量容易因取样点偏心不准确造成较大误差,通过限位槽的控制,使之每次取点都统一位置,减小测量误差;
[n0029] 2、传统手工测量由于手法等客观因素的缺陷性,容易因未压紧造成被检产品与检测平台面产生相对滑移造成误差,通过增设气缸向上推动顶死被检品,对削弱相对滑移造成的误差有较好的成效;
[n0030] 3、增设控制手柄,只需将产品放入检具的限位槽再扳动控制手柄即可实现,降低了传统手工测量的难度和繁复性,简化测量步骤,缩减测量耗时,提高效率,实操性更强,更能适应批量生产的实际需求。
[n0031] 检测架10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块61和第二限位块62,第一限位块61和第二限位块62之间具有间距以形成限位槽30。
[n0032] 检测架10的顶壁上设置有可容置丝杆部件20上的丝杆23的定位槽12。
[n0033] 驱动装置50包括气缸51以及与气缸51的输出端连接的活动板52,活动板52的上端面可与丝杆部件20抵接。
[n0034] 一种丝杆部件装配检具还包括与驱动装置50连接的控制手柄70。
[n0035] 检测装置40设置为百分表。
[n0036] 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和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Claims (6)
[0001] 1.一种丝杆部件装配检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架(10),其内设置有检测空间(11),所述检测空间(11)内设置有用于限定丝杆部件(20)的限位槽(30),所述丝杆部件(20)的上端面设置有轴承安装槽(21)以及设置在所述轴承安装槽(21)内的轴承(22);
检测装置(40),设置在所述检测架(10)上,其上具有检测探针(41),可伸入至所述检测空间(11)内;
驱动装置(50),设置在所述检测架(10)上且位于所述丝杆部件(20)的下方,用于驱动丝杆部件(20)在所述限位槽(30)内运动至丝杆部件(20)的顶面与检测架(10)的内顶壁以及所述检测探针(41)抵接。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丝杆部件装配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架(10)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块(61)和第二限位块(62),第一限位块(61)和第二限位块(62)之间具有间距以形成所述限位槽(30)。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丝杆部件装配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架(10)的顶壁上设置有可容置所述丝杆部件(20)上的丝杆(23)的定位槽(12)。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丝杆部件装配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50)包括气缸(51)以及与所述气缸(51)的输出端连接的活动板(52),活动板(52)的上端面可与所述丝杆部件(20)抵接。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丝杆部件装配检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驱动装置(50)连接的控制手柄(70)。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丝杆部件装配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40)设置为百分表。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201322590Y|2009-10-07|汽车动力转向器壳体卸荷孔位置度检具
CN101726226A|2010-06-09|汽车动力转向器壳体卸荷孔位置度检具
CN214333616U|2021-10-01|一种丝杆部件装配检具
CN101458059A|2009-06-17|检具
CN104061833A|2014-09-24|一种涡轮增压器涡轮壳位置度检具
CN201795756U|2011-04-13|活塞桥部内壁二侧圆弧中心距的检测装置
CN105783764A|2016-07-20|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校准装置
CN104266785A|2015-01-07|踏板力检测仪
CN212458299U|2021-02-02|孔径检测装置
CN212300805U|2021-01-05|一种用于换挡操纵机构总成的测试装置
CN106679543A|2017-05-17|用于小孔径环形槽测量的多功能深度尺
CN214537660U|2021-10-29|一种快速测量工件边缘厚度的工装
CN210638681U|2020-05-29|一种汽车塑料件外观面轮廓度检测装置
CN212585906U|2021-02-23|一种高过载保护压力测量仪器
CN204188322U|2015-03-04|踏板力检测仪
CN212058601U|2020-12-01|一种快速检测变速箱壳体两孔间外部轮廓的检测工具
CN213841993U|2021-07-30|汽轮机汽缸起吊数显测量工具
CN211904092U|2020-11-10|多工点检测装置
CN211489472U|2020-09-15|带有自动检测功能的高锻透性精锻机
CN212778988U|2021-03-23|一种汽车发动机变速箱精密转换器检验装置
CN210690050U|2020-06-05|一种滚珠丝杆测试用辅助定位装置
CN214213610U|2021-09-17|一种扭力扳手检测装置
CN213515343U|2021-06-22|带自动扶正功能的踏板模拟器调整叉孔位检测装置
CN107702620B|2020-07-03|传动轴组件和手机外壳的检测装置
CN210014728U|2020-02-04|一种复合型测量工具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684791.XU|CN214333616U|2021-04-02|2021-04-02|一种丝杆部件装配检具|CN202120684791.XU| CN214333616U|2021-04-02|2021-04-02|一种丝杆部件装配检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