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集水器和高效罐换热器,其中集水器包括水管,所述水管的一端开设有第一水口,所述第一水口用于与所述高效罐换热器的进水管或出水管连通;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于所述水管的侧壁,并开设有第二水口,由所述第一水口至所述第二水口开设有通水通道,所述第二水口用于与所述高效罐换热器的高效罐连通,所述安装板用于与所述高效罐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集水器,其用于高效罐与进水管之间和高效罐与出水管之间连通,并且通过其与高效罐可拆卸连接的设置,便于单个高效罐拆卸更换,当多个高效罐中其中一个发生异常时,能够及时更换新的高效罐进行使用,并不需要将整个高效罐换热器进行更换,减少了成本浪费。
公开号:CN214333503U
申请号:CN202022569096.7U
申请日:2020-11-09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刘辉;刘远辉;雷朋飞;张利;吴海斌
申请人:Guangdong PHNIX Eco Energy Solution Ltd;
IPC主号:F28F9-26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换热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集水器和高效罐换热器。
[n0002] 传统的高效罐换热器,一般采用两并联或者多并联组合的高效罐,其与不锈钢总集水管与高效罐的水路铜管直接焊接的方式,并且其保温层是需要多个高效罐一起发泡保温实现。
[n0003] 这种由单个高效罐组合成多个并联使用的高效罐换热器,当其中一个高效罐内漏或者其他故障,将会导致整个并联高效罐无法使用,而且,维修更换也需要将整个并联高效罐组件更换,由于无法单个高效罐拆卸更换,不仅安装不方便,而且造成较大的成本浪费。
[n0004]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水器,其用于高效罐与进水管之间和高效罐与出水管之间连通,并且通过其与高效罐可拆卸连接的设置,便于单个高效罐拆卸更换,当多个高效罐中其中一个发生异常时,能够及时更换新的高效罐进行使用,并不需要将整个高效罐换热器进行更换,减少了成本浪费。
[n0005]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集水器,用于高效罐换热器,包括:
[n0006] 水管,所述水管的一端开设有第一水口,所述第一水口用于与所述高效罐换热器的进水管或出水管连通;
[n0007] 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于所述水管的侧壁,并开设有第二水口,由所述第一水口至所述第二水口开设有通水通道,所述第二水口用于与所述高效罐换热器的高效罐连通,所述安装板用于与所述高效罐可拆卸连接。
[n0008] 优选地,所述水管的第一水口处设有安装螺纹,用于与所述高效罐换热器的进水管或出水管螺纹连接。
[n0009] 优选地,所述安装板开设有贯穿所述安装板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供锁紧构件穿过,以通过所述锁紧构件将所述安装板固定于所述高效罐的侧壁。
[n0010] 优选地,所述安装孔设有多个,所述安装板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侧边,多个所述安装孔分别设于所述安装板的两所述侧边。
[n0011] 优选地,所述第二水口位于两侧的所述安装孔之间。
[n0012] 优选地,所述安装板的第二水口环设有密封圈。
[n0013] 优选地,所述密封圈轴向截面的径向宽度由所述安装板的第二水口向所述通水通道逐渐缩小。
[n0014] 优选地,所述第二水口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水口沿所述水管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
[n0015]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高效罐换热器,包括高效罐、进水管、出水管以及集水器,所述集水器包括:
[n0016] 水管,所述水管的一端开设有第一水口,所述第一水口用于与所述高效罐换热器的进水管或出水管连通;
[n0017] 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于所述水管的侧壁,并开设有第二水口,由所述第一水口至所述第二水口开设有通水通道,所述第二水口用于与所述高效罐换热器的高效罐连通,所述安装板用于与所述高效罐可拆卸连接;
[n0018] 所述高效罐设有多个,多个所述高效罐并联连通在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出水管之间,所述高效罐与所述进水管之间和所述高效罐与所述出水管之间通过集水器连通。
[n0019] 优选地,所述高效罐的侧壁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安装板可拆卸连接。
[n0020]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n0021] 本实用新型的集水器,包括水管和设在水管侧壁的安装板,其中,开设在水管的第一水口与所述高效罐换热器的进水管或出水管连通,开设在安装板的第二水口与所述高效罐换热器的高效罐连通,通过在安装板与高效罐进行可拆卸连接,使得高效罐拆卸时,直接断开与第二水口连通,以及将安装板拆卸,该集水器用于高效罐换热器,并在进水管与高效罐之间和出水管与高效罐之间连通,当多个高效罐中其中一个发生异常时,其拆卸方式简单、方便、耗时短,能够及时更换新的高效罐进行使用,不仅不需要将整个高效罐换热器进行更换,减少了成本浪费,同时也保证了高效罐换热器的更换高效罐的更换效率。
[n0022]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n0023]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高效罐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n0024]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高效罐与集水器连接结构的剖视图;
[n0025] 图3是本实用新型集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n0026] 图4是本实用新型集水器的密封圈结构示意图。
[n0027] 图中:1000、高效罐换热器;100、集水器;10、水管;11、第一水口;12、安装螺纹;20、安装板;21、第二水口;22、安装孔;23、密封圈;23a、第一端面;23b、第二端面;200、高效罐;210、固定板;220、铜管;300、进水管;400、出水管。
[n0028]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n0029]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n0030]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n0031]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集水器100,其用于高效罐200与进水管300之间和高效罐200与出水管400之间连通,并且通过其与高效罐200可拆卸连接的设置,便于单个高效罐200拆卸,当多个高效罐200中其中一个发生异常时,能够及时更换新的高效罐200进行使用。
[n0032] 以下,具体描述该集水器100的结构,请结合参阅图1至图3,所述集水器100包括:
[n0033] 水管10,所述水管10的一端开设有第一水口11,所述第一水口11用于与所述高效罐换热器1000的进水管300或出水管400连通;
[n0034] 安装板20,所述安装板20设于所述水管10的侧壁,并开设有第二水口21,由所述第一水口11至所述第二水口21开设有通水通道,所述第二水口21用于与所述高效罐换热器1000的高效罐200连通,所述安装板20用于与所述高效罐200可拆卸连接。
[n0035] 具体的,于本实施例中,水管10为柱状管,其一端开设有第一水口11,另一端封闭,并在水管10的侧边设有安装板20,水管10与安装板20一体成型,以保证集水器100整体结构强度、结构稳定性,在安装板20的外表面开设有第二水口21,并且由第一水口11向第二水口21开设通水通道,水流可以由第一水口11进入,流向第二水口21,并由第二水口21流出,也可以是由第二水口21流向第一水口11,并由第一水口11流出。
[n0036] 其中,第一水口11用于与所述高效罐换热器1000的进水管300或出水管400连通,可以是在水管10的第一水口11处设置由朝外凸出的安装螺纹12,以与进水管300或出水管400螺纹连接固定,以便于拆卸安装,同时,还可以通过螺母进行配合锁紧,以保证第一水口11与进水管300之间和第一水口11与出水管40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保证连接处的密封性。
[n0037] 第二水口21用于与所述高效罐换热器1000的高效罐200连通,具体的,高效罐200的侧壁连通有铜管220,铜管220通过插设于所述第二水口21内,以与第二水口21连通,当需要拆卸高效罐200时,可直接将铜管220由第二水口21朝外拔出。
[n0038] 安装板20用于与高效罐200可拆卸连接,其设置形式可以有多种,可以是在安装板20设有孔结构,通过螺钉等锁紧构件与高效罐200可拆卸连接,也可以是在安装板20设有卡合构件,通过卡合连接的方式与高效罐200可拆卸连接,还可以是在安装板20设有粘连面,以粘连在高效罐200的外表面,安装板20能够实现与高效罐200可拆卸连接即可,在此不做限制。
[n0039] 本实用新型的集水器100,包括水管10和设在水管10侧壁的安装板20,其中,开设在水管10的第一水口11与所述高效罐换热器1000的进水管300或出水管400连通,开设在安装板20的第二水口21与所述高效罐换热器1000的高效罐200连通,通过在安装板20与高效罐200进行可拆卸连接,使得高效罐200拆卸时,直接断开与第二水口21连通,以及将安装板20拆卸,该集水器100用于高效罐换热器1000,并在进水管300与高效罐200之间和出水管400与高效罐200之间连通,当多个高效罐200中其中一个发生异常时,其拆卸方式简单、方便、耗时短,能够及时更换新的高效罐200进行使用,不仅不需要将整个高效罐换热器1000进行更换,减少了成本浪费,同时也保证了高效罐换热器1000的更换高效罐200的更换效率。
[n0040] 以下,以安装板20通过孔结构与高效罐200可拆卸连接的设置方式为例进行说明,所述安装板20开设有贯穿所述安装板20的安装孔22,所述安装孔22供锁紧构件穿过,以通过所述锁紧构件将所述安装板20固定于所述高效罐200的侧壁。
[n0041] 于本实施例中,安装板20呈矩形状,安装孔22可以是圆孔、方孔等,其分布形式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其用于锁紧构件穿设,锁紧构件可以是螺丝、螺钉、螺栓等,其能够穿设安装孔22并与高效罐200配合锁定即可。
[n0042] 具体的,高效罐200的外壁设置有固定板210,在固定板210开设有与安装孔22同样形式的孔,通过将固定板210的孔与安装板20的安装孔22相对,并穿设锁定构件,以进行锁定,当然,拆卸时,也可以是将锁定构件拆卸即可。
[n0043] 为了保证高效罐200与安装板20的安装稳定性,所述安装孔22设有多个,所述安装板20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侧边,多个所述安装孔22分别设于所述安装板20的两所述侧边。
[n0044] 于本实施例中,安装孔22设置有多个,以使得安装板20具有多个安装位置,通过多个安装位置的设置,以从而加强安装板20在高效罐200的连接稳定性,进而提高安装板20在高效罐200的安装稳定性。
[n0045] 其中,多个安装孔22设在安装板20的两侧边,以使得安装板20的两个相对之侧分别与高效罐200的安装强度较为一致,进而有效保证安装板20的各处与高效罐200的安装稳定性,以进一步提高安装板20在高效罐200的安装稳定性。
[n0046] 为了保证安装板20的第二水口21与高效罐200连通处的连接稳定性,所述第二水口21位于两侧的所述安装孔22之间。
[n0047] 如此设置,第二水口21与高效罐200连通处位于两侧的安装孔22之间,即位于第二水口21与高效罐200的两侧安装位置之间,此处稳定性较高,从而保证第二水口21与高效罐200连通处的连通稳定性,更进一步,可以是位于两侧的安装孔22之间的中部位置处。
[n0048] 请结合参阅图4,为了保证第二水口21与高效罐200之间连通的密封性能,所述安装板20的第二水口21处设有密封圈23。
[n0049] 具体的,密封圈23沿第二水口21的周缘设置,密封圈23可以是粘连在第二水口21的内侧壁,密封圈23是由第二水口21向内伸入设置的,有利于保证密封圈23安装于第二水口21处的安装稳定性。
[n0050]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圈23轴向截面的径向宽度由所述安装板20的第二水口21向所述通水通道逐渐缩小。
[n0051]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圈23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23a和第二端面23b,所述第一端面23a位于所述第二水口21的周缘,所述第二端面23b位于第二水口21向内伸入的位置(通水通道内),密封圈23轴向截面的径向宽度由第一端面23a向第二端面23b逐渐缩小设置,如此设置,其与进水管300或出水管400连通时,进水管300或出水管400的铜管220插设在密封圈23处,通过密封圈23由第一端面23a向第二端面23b逐渐缩小设置,使得铜管220的外侧壁与密封圈23之间的接触更为紧密,从而有效地进一步提高第二水口21与高效罐200之间连通的密封性能。
[n0052] 此外,所述第二水口21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水口21沿所述水管10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由于第二水口21用于与高效罐200连通,通过多个第二水口21的设置,有利于满足高效罐200的大量集水需求,第二水口21可以是设置有三个、四个及以上,多个第二水口21可以是相互等间距设置。
[n0053] 请结合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高效罐换热器1000,包括高效罐200、进水管300、出水管400以及上述的集水器100,所述高效罐200设有多个,多个所述高效罐200并联连通在所述进水管300与所述出水管400之间,所述高效罐200与所述进水管300之间和所述高效罐200与所述出水管400之间通过集水器100连通。
[n0054] 具体的,高效罐200可以依据实际情况设置,其数量不少于两个。
[n0055] 以下,以高效罐200设有两个进行说明,两个高效罐200沿水平方向依次设置,出水管400和进水管300设置于两个高效罐200的前侧,并沿设置方向依次设置,其中,每个高效罐200通过两个集水器100分别与进水管300、出水管400连通。
[n0056] 进一步,为了便于安装板20的安装,所述高效罐200的侧壁设有固定板210,固定板210可以是安装于高效罐200的侧壁,也可以是焊接在其侧壁,在固定板210开设有与安装孔22结构相同的孔,且相对设置,用于锁定构件穿设,以使固定板210锁定安装于安装板20处,进而使得高效罐200安装在安装板20。
[n0057] 值得说明的是,所述固定板210与所述安装板20可拆卸连接,以便于高效罐200的拆卸,当需要更换高效罐200时,将高效罐200的铜管220拔出第二水口21,并将锁定构件拆卸,使得固定板210脱离安装板20,即可完成拆卸,具有结构简单、拆卸方便的特点。
[n0058]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Claims (10)
[0001] 1.一种集水器,用于高效罐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水管,所述水管的一端开设有第一水口,所述第一水口用于与所述高效罐换热器的进水管或出水管连通;
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于所述水管的侧壁,并开设有第二水口,由所述第一水口至所述第二水口开设有通水通道,所述第二水口用于与所述高效罐换热器的高效罐连通,所述安装板用于与所述高效罐可拆卸连接。
[000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的第一水口处设有安装螺纹,用于与所述高效罐换热器的进水管或出水管螺纹连接。
[0003]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开设有贯穿所述安装板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供锁紧构件穿过,以通过所述锁紧构件将所述安装板固定于所述高效罐的侧壁。
[0004]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设有多个,所述安装板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侧边,多个所述安装孔分别设于所述安装板的两所述侧边。
[0005]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水口位于两侧的所述安装孔之间。
[0006]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的第二水口处环设有密封圈。
[0007]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轴向截面的径向宽度由所述安装板的第二水口向所述通水通道逐渐缩小。
[0008] 8.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集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水口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水口沿所述水管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
[0009] 9.一种高效罐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高效罐、进水管、出水管以及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集水器,所述高效罐设有多个,多个所述高效罐并联连通在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出水管之间,所述高效罐与所述进水管之间和所述高效罐与所述出水管之间通过集水器连通。
[0010] 10.如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高效罐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罐的侧壁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安装板可拆卸连接。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214333503U|2021-10-01|集水器和高效罐换热器
CN212158255U|2020-12-15|一种换热模块及具有其的板式换热器
CN211552548U|2020-09-22|余温可二次利用的板式换热器
CN207961821U|2018-10-12|一种防渗漏法兰连接件
CN212672658U|2021-03-09|一种高效进出水铜集管组件
CN214781009U|2021-11-19|一种组合式可反冲洗的厌氧布水器
CN211702863U|2020-10-16|一种分水板装置
CN210740804U|2020-06-12|一种分配均匀的蒸发器制冷剂入口结构
CN212081702U|2020-12-04|空调工程的分集水器
CN213363440U|2021-06-04|一种热水冷凝器
CN211398978U|2020-09-01|一种管道盲孔散流盖板
CN213811918U|2021-07-27|一种双管板碳化硅换热器用密封套筒
CN214275613U|2021-09-24|一种节能环保型港口照明装置
CN213557945U|2021-06-29|一种可拆卸式喷淋水管安装机构
CN210198151U|2020-03-27|一种流化床换热器换热管入口保护装置
CN214120495U|2021-09-03|便于清理的冷却板
CN213543302U|2021-06-25|一种板式换热器
CN210321344U|2020-04-14|化工用换热板
CN109578125B|2020-06-16|出水接头、发动机和车辆
CN211171239U|2020-08-04|一种分段燃烧装置
CN210036387U|2020-02-07|一种自排不凝气的板式冷凝器换热板片结构
CN211344303U|2020-08-25|一种快拆分水接头
CN210156520U|2020-03-17|一种散热过滤装置及含其的铝-空气发电机
CN214286722U|2021-09-28|一种降膜式蒸发器成膜结构
CN213041072U|2021-04-23|一种列管式换热器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022569096.7U|CN214333503U|2020-11-09|2020-11-09|集水器和高效罐换热器|CN202022569096.7U| CN214333503U|2020-11-09|2020-11-09|集水器和高效罐换热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