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
专利摘要:
本申请涉及热交换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其包括第一集管,所述第一集管两端端部连接有端盖,所述第一集管上开设有与端盖螺纹配合的螺纹孔,所述端盖伸入第一集管内的一端连接有连接块,所述第一集管上开设有与连接块插接配合的连接槽;所述连接块上设置有用于将连接块与连接槽密封的密封组件。本申请具有增强端盖与第一集管之间的连接强度的效果。 公开号:CN214333486U 申请号:CN202120246839.9U 申请日:2021-01-28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杨建鑫;马则兵;成志江;安德胜 申请人:Shaoxing Jiaying Photosensitive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IPC主号:F28D21-00
专利说明:
[n0001] 本申请涉及热交换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微通道换热器。 [n0002] 微通道换热器是热交换设备的一种。 [n0003] 申请公布号为CN106766404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微通道冷凝器,包括第一集管、第二集管、多根微通道冷凝管路和平板热管,多根微通道冷凝管路的两端分别焊接于第一集管和第二集管,多根微通道冷凝管路、第一集管和第二集管相通,平板热管的一端设于相邻的两根微通道冷凝管路之间,平板热管与微通道冷凝管路的接触区域采用粘接或焊接固定为一体。 [n0004] 其中,第一集管和第二集管平行设置,第一集管上设有进气管,第二集管上设有出液管。第一集管的两端均设有端盖。一般端盖采用插接至第一集管端部的方式连接于第一集管上。 [n0005]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仅通过将端盖插接至第一集管上,容易出现端盖从第一集管上松脱的情况,进而使第一集管内的物质出现泄漏。 [n0006] 为了增强端盖与第一集管之间的连接强度,本申请提供一种微通道换热器。 [n0007]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微通道换热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n0008]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包括第一集管,所述第一集管两端端部连接有端盖,所述第一集管上开设有与端盖螺纹配合的螺纹孔,所述端盖伸入第一集管内的一端连接有连接块,所述第一集管上开设有与连接块插接配合的连接槽;所述连接块上设置有用于将连接块与连接槽密封的密封组件。 [n000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端盖时,将端盖与第一集管上的螺纹孔螺纹配合,并且将端盖上的连接块与第一集管上的连接槽插接配合,并且通过密封组件密封,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端盖与第一集管之间的连接强度,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出现端盖从第一集管上松脱的情况发生,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出现第一集管内物质泄漏的情况。 [n0010] 可选的,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垫板和橡胶垫,所述橡胶垫连接于垫板上,所述第一集管上开设有与连接槽连通的卡槽,所述橡胶垫与卡槽槽底抵紧;所述垫板与连接块滑移连接,所述端盖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垫板以及橡胶垫滑移的滑移组件。 [n001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移组件驱动垫板以及橡胶垫滑移至与卡槽插接配合,并且使橡胶垫与卡槽槽底抵紧,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连接块与第一集管之间的密封性,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第一集管内物质泄漏的情况发生。 [n0012] 可选的,所述滑移组件包括转动片和用于带动转动片转动的螺杆,所述转动片转动连接于垫板上,所述螺杆与转动片连接,所述螺杆螺纹连接于端盖上,所述螺杆远离转动片的一端伸出端盖连接有操作手柄;所述端盖上设置有用于定位操作手柄的定位组件。 [n00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橡胶垫与卡槽槽底抵紧时,操作人员转动操作手柄带动螺杆向第一集管内部转动,螺杆转动带动转动片转动,转动片转动带动垫板以及橡胶垫向靠近卡槽槽底的方向移动,直至橡胶垫与卡槽槽底抵紧,增强连接块与第一集管之间的密封性。 [n0014] 可选的,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盘和定位螺栓,所述定位盘连接于端盖上,所述定位盘上开设有多个与定位螺栓插接配合的插接孔,所述定位螺栓螺纹连接于操作手柄上,且所述定位螺栓尾部与其中一个插接孔插接配合。 [n00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操作手柄时,将定位螺栓向靠近定位盘的方向转动,将定位螺栓尾部与其中一个插接孔插接配合即可,使操作较为方便简单,并且能有效防止操作手柄转动。 [n0016] 可选的,所述连接块上滑移连接有滑块,所述连接槽侧壁上开设有与滑块插接配合的凹槽,所述螺杆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滑块与凹槽插接配合的驱动组件;所述连接块上设置有用于使滑块复位的复位组件。 [n001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组件驱动滑块与凹槽插接配合,进一步增强连接块与第一集管的连接强度,进一步减小端盖松脱的可能性。 [n0018] 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抵触块和第一引导斜面,所述抵触块连接于螺杆上,所述抵触块滑移连接于连接块上,所述第一引导斜面设置于滑块远离凹槽的一端,在端盖至连接块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引导斜面至连接块轴线的距离逐渐减小;所述抵触块与第一引导斜面抵触。 [n001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向靠近第一集管内部的方向转动螺杆时,抵触块与滑块上的第一引导斜面抵触,并且使滑块受到朝向凹槽方向的分力,使滑块向靠近凹槽的方向移动,直至滑块与凹槽插接配合,使操作较为方便简单。 [n0020] 可选的,所述抵触块设置成圆台,在端盖至连接块的方向上,所述抵触块直径逐渐减小,所述抵触块周侧壁与第一引导斜面抵触。 [n002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抵触块设置成圆台,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抵触块与第一引导斜面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对第一引导斜面以及抵触块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n0022] 可选的,所述复位组件包括复位块和压缩弹簧,所述复位块连接于滑块上,所述连接块内开设有复位槽,所述复位块滑移连接于复位槽内,所述压缩弹簧一端与复位块远离抵触块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复位槽远离抵触块的一端连接。 [n002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端盖从第一集管上取下时,将定位螺栓向远离定位盘的方向转动,使定位螺栓尾部脱出插接孔;再转动操作手柄带动螺杆向远离第一集管的方向转动,使橡胶垫和垫板向远离卡槽槽底的方向移动,使抵触块向远离连接槽的方向移动,滑块在压缩弹簧的弹性作用力下回缩至连接块内,再将端盖从第一集管上拧出即可,使操作较为方便简单。 [n0024]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n0025] 1.在安装端盖时,将端盖与第一集管上的螺纹孔螺纹配合,并且将端盖上的连接块与第一集管上的连接槽插接配合,并且通过密封组件密封,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端盖与第一集管之间的连接强度,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出现端盖从第一集管上松脱的情况发生,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出现第一集管内物质泄漏的情况; [n0026] 2.定位操作手柄时,将定位螺栓向靠近定位盘的方向转动,将定位螺栓尾部与其中一个插接孔插接配合即可,使操作较为方便简单,并且能有效防止操作手柄转动; [n0027] 3.通过驱动组件驱动滑块与凹槽插接配合,进一步增强连接块与第一集管的连接强度,进一步减小端盖松脱的可能性。 [n0028]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n0029] 图2是图1中第一集管的结构示意图; [n0030] 图3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n0031] 图4是图3中B部分的放大图。 [n0032] 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集管;11、螺纹孔;12、连接槽;2、端盖;21、连接块;3、密封组件;31、垫板;32、橡胶垫;33、卡槽;4、滑移组件;41、转动片;42、螺杆;43、转动槽;44、操作手柄;5、定位组件;51、定位盘;511、插接孔;52、定位螺栓;6、滑块;61、凹槽;7、驱动组件;71、抵触块;72、第一引导斜面;8、复位组件;81、复位块;82、压缩弹簧;83、复位槽。 [n0033]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n0034]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参照图1,微通道换热器包括第一集管1。 [n0035] 参照图2和图3,第一集管1两端端部内侧壁上开设有螺纹孔11,螺纹孔11与第一集管1同轴设置,第一集管1的螺纹孔11上螺纹连接有端盖2。 [n0036] 参照图3,第一集管1内侧壁上开设有与螺纹孔11连通的连接槽12,连接槽12横截面设置成圆形,连接槽12的直径小于螺纹孔11直径,端盖2伸入第一集管1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21,连接块21外形设置成圆柱。 [n0037] 参照图3和图4,连接块21上设置有用于将连接块21与连接槽12密封的密封组件3,密封组件3包括垫板31和橡胶垫32,垫板31和橡胶垫32滑移连接于连接块21远离端盖2的一端,橡胶垫32固定连接于垫板31远离端盖2的一端端面上,垫板31和橡胶垫32均设置成圆片形。 [n0038] 参照图3和图4,第一集管1上开设有与连接槽12连通的卡槽33,卡槽33位于连接槽12远离螺纹孔11的一端,橡胶垫32以及垫板31与卡槽33卡接配合,且橡胶垫32远离垫板31的一端与卡槽33槽底抵紧。 [n0039] 参照图3和图4,端盖2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垫板31以及橡胶垫32沿第一集管1轴向滑移的滑移组件4,滑移组件4包括转动片41和螺杆42。垫板31由两块半圆块组成,两块半圆块上开设有半圆槽,两块半圆块固定连接后,两个半圆槽形成完成的圆形槽即为转动槽43,转动片41转动连接于转动槽43内。 [n0040] 参照图3和图4,螺杆42同轴固定连接于转动片41上,螺杆42与第一集管1同轴设置,螺杆42螺纹连接于端盖2上,且螺杆42远离转动片41的一端伸出端盖2固定连接有操作手柄44。端盖2上设置有用于定位操作手柄44的定位组件5,定位组件5包括定位盘51和定位螺栓52。 [n0041] 参照图2和图3,定位盘51固定连接于端盖2远离连接块21的一端端面上,且定位盘51与端盖2同轴设置,螺杆42穿过定位盘51,定位盘51上开设有多个插接孔511,多个插接孔511沿同一定位盘51周向分布。 [n0042] 参照图2和图3,定位螺栓52螺纹连接于操作手柄44,且定位螺栓52与螺杆42平行设置。定位螺栓52螺纹连接于操作手柄44上后与其中一个插接孔511插接配合。 [n0043] 参照图3和图4,连接块21上设置有沿连接块21径向滑移的滑块6,连接槽12侧壁上开设有与滑块6插接配合的凹槽61。螺杆42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滑块6与凹槽61插接配合的驱动组件7,驱动组件7包括抵触块71和第一引导斜面72。 [n0044] 参照图3和图4,抵触块71设置成圆台状,抵触块71同轴固定连接于螺杆42上,在端盖2至连接块21的方向上,圆台直径逐渐减小。第一引导斜面72设置于滑块6远离凹槽61的一端,在端盖2至连接块21的方向上,第一引导斜面72至连接块21轴线的距离逐渐减小,抵触块71周侧壁与第一引导斜面72抵触。 [n0045] 参照图3和图4,连接块21由两块半圆形的块拼接固定而成,连接块21上设置有用于使滑块6复位的复位组件8,复位组件8包括复位块81和压缩弹簧82。连接块21内开设有沿连接块21径向设置的复位槽83,复位块81一体设置于滑块6上,复位块81沿连接块21径向滑移连接于复位槽83内。 [n0046] 参照图3和图4,压缩弹簧82一端与复位块81远离抵触块71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复位槽83远离抵触块71的一端固定连接。 [n0047]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微通道换热器的实施原理为: [n0048] 当需要安装端盖2时,将端盖2螺纹连接于第一集管1的螺纹孔11上,再转动操作手柄44带动螺杆42向第一集管1内转动,使转动片41向远离连接块21的方向转动,使垫板31以及橡胶垫32向远离连接块21的方向移动,直至橡胶垫32与卡槽33槽底抵紧,再将定位螺栓52与操作手柄44螺纹连接,并且使定位螺栓52尾部与定位盘51上的其中一个插接孔511插接配合。 [n0049] 在螺杆42向第一集管1内转动的过程中,抵触块71与滑块6上的第一引导斜面72抵触,使滑块6向靠近凹槽61的方向移动,直至滑块6与凹槽61插接配合。 [n0050] 当需要将端盖2从第一集管1上取下时,将定位螺栓52向远离定位盘51的方向转动,使定位螺栓52尾部脱出插接孔511;再转动操作手柄44带动螺杆42向远离第一集管1的方向转动,使橡胶垫32和垫板31向远离卡槽33槽底的方向移动,使抵触块71向远离连接槽12的方向移动,滑块6在压缩弹簧82的弹性作用力下回缩至连接块21内,再将端盖2从第一集管1上拧出即可,使操作较为方便简单。 [n0051]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Claims (8) [0001] 1.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包括第一集管(1),所述第一集管(1)两端端部连接有端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管(1)上开设有与端盖(2)螺纹配合的螺纹孔(11),所述端盖(2)伸入第一集管(1)内的一端连接有连接块(21),所述第一集管(1)上开设有与连接块(21)插接配合的连接槽(12);所述连接块(21)上设置有用于将连接块(21)与连接槽(12)密封的密封组件(3)。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3)包括垫板(31)和橡胶垫(32),所述橡胶垫(32)连接于垫板(31)上,所述第一集管(1)上开设有与连接槽(12)连通的卡槽(33),所述橡胶垫(32)与卡槽(33)槽底抵紧;所述垫板(31)与连接块(21)滑移连接,所述端盖(2)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垫板(31)以及橡胶垫(32)滑移的滑移组件(4)。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组件(4)包括转动片(41)和用于带动转动片(41)转动的螺杆(42),所述转动片(41)转动连接于垫板(31)上,所述螺杆(42)与转动片(41)连接,所述螺杆(42)螺纹连接于端盖(2)上,所述螺杆(42)远离转动片(41)的一端伸出端盖(2)连接有操作手柄(44);所述端盖(2)上设置有用于定位操作手柄(44)的定位组件(5)。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5)包括定位盘(51)和定位螺栓(52),所述定位盘(51)连接于端盖(2)上,所述定位盘(51)上开设有多个与定位螺栓(52)插接配合的插接孔(511),所述定位螺栓(52)螺纹连接于操作手柄(44)上,且所述定位螺栓(52)尾部与其中一个插接孔(511)插接配合。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21)上滑移连接有滑块(6),所述连接槽(12)侧壁上开设有与滑块(6)插接配合的凹槽(61),所述螺杆(42)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滑块(6)与凹槽(61)插接配合的驱动组件(7);所述连接块(21)上设置有用于使滑块(6)复位的复位组件(8)。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7)包括抵触块(71)和第一引导斜面(72),所述抵触块(71)连接于螺杆(42)上,所述抵触块(71)滑移连接于连接块(21)上,所述第一引导斜面(72)设置于滑块(6)远离凹槽(61)的一端,在端盖(2)至连接块(21)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引导斜面(72)至连接块(21)轴线的距离逐渐减小;所述抵触块(71)与第一引导斜面(72)抵触。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抵触块(71)设置成圆台,在端盖(2)至连接块(21)的方向上,所述抵触块(71)直径逐渐减小,所述抵触块(71)周侧壁与第一引导斜面(72)抵触。 [0008]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组件(8)包括复位块(81)和压缩弹簧(82),所述复位块(81)连接于滑块(6)上,所述连接块(21)内开设有复位槽(83),所述复位块(81)滑移连接于复位槽(83)内,所述压缩弹簧(82)一端与复位块(81)远离抵触块(71)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复位槽(83)远离抵触块(71)的一端连接。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214333486U|2021-10-01|一种微通道换热器 US8511481B2|2013-08-20|Liquid filter, in particular an oil filter KR102125989B1|2020-07-08|자기 클러치 펌프 장치 CN202251961U|2012-05-30|一种机械密封装置 CN106510549A|2017-03-22|一种吸尘器 JP5827345B2|2015-12-02|ユニバーサル閉鎖装置 CN210529882U|2020-05-15|一种城市建设用雨水管道连接装置 CN111890019A|2020-11-06|一种渣浆泵骨架油封全自动四工位装配系统 CN110030442A|2019-07-19|一种导管接头 CN206837595U|2018-01-05|滤芯和净水机 KR100535694B1|2005-12-12|회전 장착식 유체 필터 조립체 CN210770782U|2020-06-16|一种密封管接头 CN211564067U|2020-09-25|一种除鳞集管密封的快速更换装置 CN204985039U|2016-01-20|一种用于旋转喷射泵的机械密封装置 CN104154380A|2014-11-19|密封组件 CN210343825U|2020-04-17|设有挡水盖的立式泵填料装置 CN213903142U|2021-08-06|一种管道水压试验的管道密闭装置 CN209909224U|2020-01-07|一种钢管焊接球阀 CN210704627U|2020-06-09|一种螺纹连接的高密封压板接头 CN214094579U|2021-08-31|一种空预器径向密封装置 CN206837596U|2018-01-05|封水组件、滤芯、水路板组件以及净水器 CN209999089U|2020-01-31|一种接头安装工装 CN211040046U|2020-07-17|一种柔性复合管用中间接头 CN110947251B|2021-11-02|过滤分离器的滤芯支撑装置 CN210266363U|2020-04-07|一种塑料管道接头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246839.9U|CN214333486U|2021-01-28|2021-01-28|一种微通道换热器|CN202120246839.9U| CN214333486U|2021-01-28|2021-01-28|一种微通道换热器|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