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具有耐高温性能的粉末烧结式热管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耐高温性能的粉末烧结式热管,包括底座和框体,所述底座的上方通过紧固螺丝连接有固定件,且固定件的内壁从前到后依次设置有第一热管、第二热管和第三热管,所述框体位于第一热管的外侧,且框体的外壁四角均固定有限位块,所述框体的前侧安装有前侧防护网,且框体的后侧设置有后侧防护网,所述框体的内部左侧固定有第一连接柱,且框体的内部右侧安装有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一热管的内部设置有粉末烧结层。该具有耐高温性能的粉末烧结式热管外形简单时尚,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安装方便,具有防护结构,防止管体在热传输过程中外壁过热造成意外烫伤,管壁厚,耐高温,使用寿命长。 公开号:CN214333478U 申请号:CN202120122042.8U 申请日:2021-01-15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杜新伟;姚乐峰 申请人:Wuxi Lanfeng Heat Transfer Technology Co ltd; IPC主号:F28D15-04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末烧结式热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耐高温性能的粉末烧结式热管。 [n0002] 热管是一种高效传热元件,它主要是依据相变原理,将大量的热能由蒸发端传递至冷凝端,使发热物体的热量迅速传递到热源外,所以经常被运用为散热模组的主要传热组件。热管的导热能力超过任何已知金属的导热能力。常见的热管构造主要为有一定真空度的金属管,并且在金属管的内部有定量液体物质,管体内表面附着有多孔性金属粉末烧结层,其与管壁紧密贴合,是具有毛细作用的多孔性毛细组织。 [n0003] 现有的粉末烧结式热管耐高温性能差,没有防护结构,安装复杂,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具有耐高温性能的粉末烧结式热管。 [n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耐高温性能的粉末烧结式热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粉末烧结式热管耐高温性能差,没有防护结构,安装复杂的问题。 [n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耐高温性能的粉末烧结式热管,包括底座和框体,所述底座的上方通过紧固螺丝连接有固定件,且固定件的内壁从前到后依次设置有第一热管、第二热管和第三热管,所述框体位于第一热管的外侧,且框体的外壁四角均固定有限位块,所述框体的前侧安装有前侧防护网,且框体的后侧设置有后侧防护网,所述框体的内部左侧固定有第一连接柱,且框体的内部右侧安装有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一热管的内部设置有粉末烧结层。 [n0006] 优选的,所述固定件与底座之间相互平行,且固定件的竖直中轴线与底座的竖直中轴线相重合。 [n0007] 优选的,所述第一热管与第三热管之间相互平行,且第一热管的形状大小与第三热管的形状大小相同。 [n0008] 优选的,所述限位块为扇形,且限位块设置有四个。 [n0009] 优选的,所述框体与底座相互平行,且框体的竖直中轴线与底座的竖直中轴线相重合。 [n0010]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柱与第二连接柱之间相互平行,且第一连接柱的形状大小与第二连接柱的形状大小相同。 [n0011] 优选的,所述前侧防护网与后侧防护网均为矩形,且前侧防护网的形状大小与后侧防护网的形状大小相同。 [n0012] 优选的,所述粉末烧结层与第一热管的内壁之间为固定连接,且粉末烧结层的直径小于第一热管的直径。 [n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n0014] 该具有耐高温性能的粉末烧结式热管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底座的上方通过紧固螺丝连接有固定件,固定件对第一热管、第二热管和第三热管起到固定的作用,使三者保持直立状态,稳定不倒塌,三者的内壁较厚,耐高温,不易变形,内壁设置有粉末烧结层,能够在管内的气液对流过程中,减少气体与液体的接触面积,从而降低工质流动阻力,减小气体与液体间的携带极限,以提升热管传热能力; [n0015] 该具有耐高温性能的粉末烧结式热管具有防护功能,安全性能高,框体位于第一热管、第二热管、和第三热管的外侧,对三者起到固定和保护的作用,框体内部左侧固定有第一连接柱,右侧安装有第二连接柱,前侧防护网和后侧防护网的两端与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的孔隙相嵌合接,对整体起到包裹的作用,防止管体在热传输过程中外壁过热造成意外烫伤,限位块位于框体四角,具有限位的作用; [n0016] 该具有耐高温性能的粉末烧结式热管外形简单,体积小,携带方便,整体从外观看呈U型,前侧防护网和后侧防护网为多缝隙状,具有一定的透视作用,增添艺术感,装饰性强,多缝隙便与散热,避免长时间温度过高影响使用寿命,底座对整体起到支撑的作用,有利于保持稳定平衡,整体占地面积小,便与收纳。 [n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n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热管内部俯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n0019]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左视结构示意图。 [n0020] 图中:1、底座;2、紧固螺丝;3、固定件;4、第一热管;5、第二热管;6、限位块;7、框体;8、第一连接柱;9、第三热管;10、前侧防护网;11、第二连接柱;12、后侧防护网;13、粉末烧结层。 [n0021]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n0022]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耐高温性能的粉末烧结式热管,包括底座1、紧固螺丝2、固定件3、第一热管4、第二热管5、限位块6、框体7、第一连接柱8、第三热管9、前侧防护网10、第二连接柱11、后侧防护网12和粉末烧结层13,底座1的上方通过紧固螺丝2连接有固定件3,且固定件3的内壁从前到后依次设置有第一热管4、第二热管5和第三热管9,固定件3与底座1之间相互平行,且固定件3的竖直中轴线与底座1的竖直中轴线相重合,固定件3对第一热管4、第二热管5和第三热管9起到固定的作用,使三者保持直立状态,稳定不倒塌,第一热管4与第三热管9之间相互平行,且第一热管4的形状大小与第三热管9的形状大小相同,便于能量的快速传递,框体7位于第一热管4的外侧,且框体7的外壁四角均固定有限位块6,限位块6为扇形,且限位块6设置有四个,具有限位的作用,框体7与底座1相互平行,且框体7的竖直中轴线与底座1的竖直中轴线相重合,对三者起到遮挡和保护的作用,防止管体在热传输过程中外壁过热造成意外烫伤; [n0023] 框体7的前侧安装有前侧防护网10,且框体7的后侧设置有后侧防护网12,框体7的内部左侧固定有第一连接柱8,且框体7的内部右侧安装有第二连接柱11,第一连接柱8与第二连接柱11之间相互平行,且第一连接柱8的形状大小与第二连接柱11的形状大小相同,前侧防护网10和后侧防护网12的两端与第一连接柱8和第二连接柱11的孔隙相嵌合接,对整体起到包裹的作用,第一热管4的内部设置有粉末烧结层13,粉末烧结层13与第一热管4的内壁之间为固定连接,且粉末烧结层13的直径小于第一热管4的直径,能够在管内的气液对流过程中,减少气体与液体的接触面积,从而降低工质流动阻力,减小气体与液体间的携带极限,以提升热管传热能力。 [n0024] 工作原理:对于这类的一种具有耐高温性能的粉末烧结式热管首先将整体进行有效固定,底座1的上方通过紧固螺丝2连接有固定件3,固定件3对第一热管4、第二热管5和第三热管9起到固定的作用,使三者保持直立状态,稳定不倒塌,框体7位于第一热管4、第二热管5、和第三热管9的外侧,对三者起到固定和保护的作用,框体7内部左侧固定有第一连接柱8,右侧安装有第二连接柱11,前侧防护网10和后侧防护网12的两端与第一连接柱8和第二连接柱11的孔隙相嵌合接,对整体起到包裹的作用,防止管体在热传输过程中外壁过热造成意外烫伤,限位块6位于框体7四角,具有限位的作用,然后将固定好的整体放置在所需处,将该粉末烧结式热管进行通电,当第一热管4、第二热管5和第三热管9的一端受热时,毛细组织内的液体蒸发,蒸气流向另外一端,并且释放热量,重新冷凝成液体,液体再通过毛细组织流回受热端,如此不断地循环下去。在气体与液体相对流动的过程中,气体会携带液滴流动,因粉末烧结层13布满管体内壁,故气体与液体的接触面积大,管体内工质的流动阻力较大,就这样完成整个一种具有耐高温性能的粉末烧结式热管的使用过程。 [n0025]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权利要求:
Claims (8) [0001] 1.一种具有耐高温性能的粉末烧结式热管,包括底座(1)和框体(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方通过紧固螺丝(2)连接有固定件(3),且固定件(3)的内壁从前到后依次设置有第一热管(4)、第二热管(5)和第三热管(9),所述框体(7)位于第一热管(4)的外侧,且框体(7)的外壁四角均固定有限位块(6),所述框体(7)的前侧安装有前侧防护网(10),且框体(7)的后侧设置有后侧防护网(12),所述框体(7)的内部左侧固定有第一连接柱(8),且框体(7)的内部右侧安装有第二连接柱(11),所述第一热管(4)的内部设置有粉末烧结层(13)。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耐高温性能的粉末烧结式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3)与底座(1)之间相互平行,且固定件(3)的竖直中轴线与底座(1)的竖直中轴线相重合。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耐高温性能的粉末烧结式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管(4)与第三热管(9)之间相互平行,且第一热管(4)的形状大小与第三热管(9)的形状大小相同。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耐高温性能的粉末烧结式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6)为扇形,且限位块(6)设置有四个。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耐高温性能的粉末烧结式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7)与底座(1)相互平行,且框体(7)的竖直中轴线与底座(1)的竖直中轴线相重合。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耐高温性能的粉末烧结式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柱(8)与第二连接柱(11)之间相互平行,且第一连接柱(8)的形状大小与第二连接柱(11)的形状大小相同。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耐高温性能的粉末烧结式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防护网(10)与后侧防护网(12)均为矩形,且前侧防护网(10)的形状大小与后侧防护网(12)的形状大小相同。 [000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耐高温性能的粉末烧结式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末烧结层(13)与第一热管(4)的内壁之间为固定连接,且粉末烧结层(13)的直径小于第一热管(4)的直径。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205726840U|2016-11-23|散热模块 CN100562232C|2009-11-18|热管散热装置 CN214333478U|2021-10-01|一种具有耐高温性能的粉末烧结式热管 CN101776407A|2010-07-14|平板式回路热管 CN205174886U|2016-04-20|一种横式热管型太阳能集热器 CN205738119U|2016-11-30|一种用于无人机的散热系统以及无人机 WO2021018004A1|2021-02-04|一种导热装置及终端设备 TWI424139B|2014-01-21|循環式散熱器 CN209710551U|2019-11-29|一种基于气液交换的散热装置 CN207963589U|2018-10-12|一种高性能复合结构平板热管 CN106477199B|2018-11-06|一种防爆储罐电加热器 CN207598336U|2018-07-10|一种新型排气歧管隔热罩 CN207703038U|2018-08-07|一种新型卫浴散热器 CN202617576U|2012-12-19|一种散热装置 CN214065314U|2021-08-27|改进燃烧换热模块布局的燃气热水器或燃气采暖炉 CN211174787U|2020-08-04|一种高效节能的除尘风机冷油器 CN211128813U|2020-07-28|一种计算机机房服务器机柜冷却装置 CN213426516U|2021-06-11|一种电磁采暖炉加热器水冷装置 CN209765252U|2019-12-10|一种散热装置 CN207947914U|2018-10-09|一种电磁传热装置 CN211527154U|2020-09-18|一种散热效果好的横管散热器 CN210892189U|2020-06-30|燃气热水器的燃烧室以及燃气热水器系统 CN210042684U|2020-02-07|一种散热良好的机柜 CN211041901U|2020-07-17|一种蒸发盒及使用该蒸发盒的散热器 CN210298111U|2020-04-10|一种陶瓷铝壳ptc发热体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122042.8U|CN214333478U|2021-01-15|2021-01-15|一种具有耐高温性能的粉末烧结式热管|CN202120122042.8U| CN214333478U|2021-01-15|2021-01-15|一种具有耐高温性能的粉末烧结式热管|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