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申请涉及一种高效移热装置,包括壳体、一一对应分别设于壳体两端开口处的定管板和动管板、设于定管板和动管板之间且连通于定管板和动管板内部的数根换热管、密封可拆卸连接于壳体两端开口处的壳体盖、设于壳体盖且使得流体进入换热管的内进料管、设于壳体盖且使得流体流出换热管的内出料管、设于壳体且使得流体进入壳体内的外进料管、设于壳体且使得流体流出壳体的外出料管,内进料管和内出料管连通于同一个壳体盖,壳体盖内部设有一块隔板,内出料管和内进料管位于隔板两侧,定管板靠近于内进料管且定管板密封连接于壳体,定管板开设有连通于定管板内部的管板孔,管板孔开设位置背离换热管,动管板可在壳体中移动,具备提升换热效率的效果。
公开号:CN214333466U
申请号:CN202120583026.9U
申请日:2021-03-19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袁伟;刘婧;王永健
申请人:Zhejiang Huangxing Chemical Co ltd;
IPC主号:F28D7-16
专利说明:
[n0001] 本申请涉及换热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效移热装置。
[n0002] 在化工作业中,使用最为广泛的移热装置是列管式换热器,将一种流体通入至壳体内进行流动,壳体内部设置数根换热管,换热管中流动另一种流体,两种流体通过换热管的管壁进行热交换。
[n0003] 现有的列管式换热器内部的换热管一般两端均焊接一块管板,而管板焊接于壳体,使得换热管难以进行更换。
[n0004]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换热管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外壁容易附着一些杂质,使得管壁厚度增加,存在降低换热效率的缺陷。
[n0005] 为了换热效率不易被降低,本申请提供一种高效移热装置。
[n0006]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高效移热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n0007] 一种高效移热装置,包括壳体、一一对应分别设于壳体两端开口处的定管板和动管板、设于定管板和动管板之间且连通于定管板和动管板内部的数根换热管、密封可拆卸连接于壳体两端开口处的壳体盖、设于壳体盖且使得流体进入换热管的内进料管、设于壳体盖且使得流体流出换热管的内出料管、设于壳体且使得流体进入壳体内的外进料管、设于壳体且使得流体流出壳体的外出料管,所述内进料管和内出料管连通于同一个壳体盖,壳体盖内部设有一块隔板,内出料管和内进料管位于隔板两侧,定管板靠近于内进料管且定管板密封连接于壳体,定管板开设有连通于定管板内部的管板孔,管板孔开设位置背离换热管,动管板可在壳体中移动。
[n000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壳体盖拆除,然后将定管板和壳体之间的连接接触,将定管板沿壳体轴线移动,使得定管板远离壳体,以将换热管和动管板从壳体中取出,以便对换热管的外壁进行一个较为方便的清理,同时也便于使用高压水枪对换热管的内壁进行一个方便且较为充分的清洗,尽可能的除去换热管内壁和外壁上附着的杂质,使得换热管的管壁不易增厚,有助于提升换热效率。
[n0009] 可选的,所述壳体靠近于定管板的一端开口内壁处同轴开设有管板安装槽,定管板插接于管板安装槽。
[n001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在安装定管板时,定管板的位置不易出现较大的偏差,便于确定定管板的安装位置,也使得在定管板完成安装后不易沿壳体的径向发生移动。
[n0011] 可选的,所述管板安装槽内壁开设有密封环槽,定管板固定连接有可沿定管板轴线方向插接于密封环槽的密封环块。
[n00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位于壳体中的流体不易从密封环槽和顶管板之间流出,提升定管板和密封环槽之间的密封性。
[n0013] 可选的,所述定管板背离换热管的侧面开设有隔板插槽,隔板密封插接于隔板插槽。
[n001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隔板和定管板的安装位置不易发生改变,不易出现隔板将管板孔堵塞的情况,使得流体能够顺畅进入至换热管中或是从换热管中流出。
[n0015] 可选的,所述壳体盖内壁轴线和壳体内壁轴线相同,壳体盖内径小于壳体内径。
[n001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隔板在对应于隔板插槽进行插接时,隔板不易抵触于壳体的端面,同时壳体盖可以紧密抵接于定管板,使得位于壳体盖中的流体不易从定管板和管板安装槽之间的缝隙中流入至壳体中。
[n0017] 可选的,远离所述内进料管的壳体盖固定连接有支撑套管,动管板沿壳体轴线方向滑动连接于支撑套管内壁。
[n001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动管板能够受到支撑套管的支撑,继而使得换热管靠近动管板一端不易出现弯曲的现象,有助于延长换热管的使用寿命。
[n0019] 可选的,所述支撑套管圆周外壁贯穿开设有数个套管孔。
[n00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位于壳体中的流体能够较为顺畅进入至支撑套管中,使得位于动管板背离换热管的侧面也能进行一定程度的热交换,也使得支撑套管中的空气能够较为顺畅地排出。
[n0021] 可选的,所述外进料管和外出料管分别靠近于壳体的两端,外出料管的高度高于外进料管的高度。
[n002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外进料管中进入至壳体的流体不易直接从外出料管中流出,使得不同流体之间换热充分。
[n0023]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n0024] 将壳体盖拆除,然后将定管板和壳体之间的连接接触,将定管板沿壳体轴线移动,使得定管板远离壳体,以将换热管和动管板从壳体中取出,以便对换热管的外壁进行一个较为方便的清理,同时也便于使用高压水枪对换热管的内壁进行一个方便且较为充分的清洗,尽可能的除去换热管内壁和外壁上附着的杂质,使得换热管的管壁不易增厚,有助于提升换热效率;
[n0025] 外进料管中进入至壳体的流体不易直接从外出料管中流出,使得不同流体之间换热充分。
[n0026] 图1是本申请的主体结构图;
[n0027] 图2是设置内进料管的壳体盖以及壳体的部分剖视,用于展示管板安装槽、密封环槽、隔板插槽、定管板的结构示意图;
[n0028] 图3是远离内进料管的壳体盖以及壳体的部分剖视,用于展示支撑套管、动管板的结构示意图;
[n0029] 图4是图2中A处放大图。
[n0030] 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2、定管板;3、动管板;31、密封环块;32、隔板插槽;33、盖槽;34、支撑套管;35、套管孔;4、换热管;41、壳体盖;42、内进料管;43、内出料管;44、外进料管;45、外出料管;46、隔板;47、管板孔;48、管板安装槽;49、密封环槽。
[n0031]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n0032]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高效移热装置,参照图1,包括呈水平的壳体1,壳体1垂直于自身轴线的截面呈圆环形,壳体1一端外壁上部固定连接有相连通的外出料管45,壳体1一端外壁下部固定连接有相连通的外进料管44,流体从外进料管44进入至壳体1中然后从外出料管45中排出,壳体1两端开口处均同轴密封法兰连接有壳体盖41,一个壳体盖41的上部固定连接有相连通的内出料管43,设置内出料管43的壳体盖41的下部固定连接有相连通的内进料管42,内进料管42和内出料管43相对设置,外进料管44靠近于内进料管42。
[n0033] 参照图2和图3,两个壳体盖41的相近侧面均同轴开设有盖槽33,靠近于内出料管43的盖槽33的直径小于壳体1的内壁直径,远离于内出料管43的盖槽33直径和壳体1的内壁直径相一致。
[n0034] 参照图2和图4,壳体1靠近内进料管42的一端端面同轴开设有管板安装槽48,管板安装槽48连通至壳体1内壁,管板安装槽48内部沿壳体1的轴线紧密滑动连接有定管板2,定管板2内部存在两个中空空间,定管板2齐平于壳体1开设管板安装槽48的端面,定管板2朝向管板安装槽48的竖直内壁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密封环块31,管板安装槽48的竖直内壁同轴开设有密封环槽49,密封环块31沿壳体1轴线紧密插接于密封环槽49,设置内进料管42的壳体盖41抵紧于定管板2,使得定管板2和管板安装槽48之间存在较好的密封性,同时定管板2也可通过螺丝抵紧于管板安装槽48的内壁。
[n0035] 参照图2和图3,定管板2朝向壳体1内部的竖直侧面绕壳体1轴线均匀固定连接有数根换热管4,换热管4长度方向平行于壳体1轴线方向,所有换热管4均分成两组,两组换热管4分别连通于定管板2的两个中空内部,定管板2背离壳体1内部的侧面开设有一一对应于每一根换热管4的数个管板孔47,定管板2开设管板孔47的竖直侧面开设有呈水平的隔板插槽32,定管板2的两个中空内部分别位于隔板插槽32的两侧,隔板插槽32长度方向平行于壳体1径向,靠近于内进料管42的壳体盖41的盖槽33内壁固定连接有呈水平的隔板46,隔板46沿壳体1轴线方向紧密插接于隔板插槽32,所有换热管4远离定管板2的一端处固定连接有同一块动管板3,动管板3内部中空且动管板3垂直于壳体1的轴线,所有换热管4均连通于动管板3的中空内部。
[n0036] 不同于壳体1中流体的另一种流体通过内进料管42依次进入至隔板46下方的盖槽33、管板孔47、定管板2内部、换热管4,最终从内出料管43排出,使得两种流体通过换热管4管壁进行热量交换。
[n0037] 参照图3,靠近于动管板3的壳体盖41的盖槽33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套管34,支撑套管34圆周外壁和壳体1的圆周内壁存在间距,支撑套管34圆周外壁绕自身轴线均匀贯穿开设有数个套管孔35,动管板3沿壳体1轴线方向滑动连接于支撑套管34的圆周内壁。
[n0038]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高效移热装置实施原理为:将设置内进料管42的壳体盖41拆卸,然后再将定管板2沿壳体1轴线方向从壳体1中取出,以将换热管4和动管板3一并取出,然后即可对换热管4管壁进行清洗。
[n0039]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Claims (8)
[0001] 1.一种高效移热装置,包括壳体(1)、一一对应分别设于壳体(1)两端开口处的定管板(2)和动管板(3)、设于定管板(2)和动管板(3)之间且连通于定管板(2)和动管板(3)内部的数根换热管(4)、密封可拆卸连接于壳体(1)两端开口处的壳体盖(41)、设于壳体盖(41)且使得流体进入换热管(4)的内进料管(42)、设于壳体盖(41)且使得流体流出换热管(4)的内出料管(43)、设于壳体(1)且使得流体进入壳体(1)内的外进料管(44)、设于壳体(1)且使得流体流出壳体(1)的外出料管(45),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进料管(42)和内出料管(43)连通于同一个壳体盖(41),壳体盖(41)内部设有一块隔板(46),内出料管(43)和内进料管(42)位于隔板(46)两侧,定管板(2)靠近于内进料管(42)且定管板(2)密封连接于壳体(1),定管板(2)开设有连通于定管板(2)内部的管板孔(47),管板孔(47)开设位置背离换热管(4),动管板(3)可在壳体(1)中移动。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移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靠近于定管板(2)的一端开口内壁处同轴开设有管板安装槽(48),定管板(2)插接于管板安装槽(48)。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移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板安装槽(48)内壁开设有密封环槽(49),定管板(2)固定连接有可沿定管板(2)轴线方向插接于密封环槽(49)的密封环块(31)。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移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管板(2)背离换热管(4)的侧面开设有隔板插槽(32),隔板(46)密封插接于隔板插槽(32)。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效移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盖(41)内壁轴线和壳体(1)内壁轴线相同,壳体盖(41)内径小于壳体(1)内径。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移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远离所述内进料管(42)的壳体盖(41)固定连接有支撑套管(34),动管板(3)沿壳体(1)轴线方向滑动连接于支撑套管(34)内壁。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效移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套管(34)圆周外壁贯穿开设有数个套管孔(35)。
[0008]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效移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进料管(44)和外出料管(45)分别靠近于壳体(1)的两端,外出料管(45)的高度高于外进料管(44)的高度。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US20100122797A1|2010-05-20|Assembly type oil cooler for intensively cooling hydraulic machinery
CN214333466U|2021-10-01|一种高效移热装置
CN209797535U|2019-12-17|供暖系统用脱气除污器
CN204535477U|2015-08-05|一种高效管壳式换热器
CN110207507B|2020-07-17|一种适用于水下装备的舷间换热器
CN201170697Y|2008-12-24|高效氮气冷却器
CN110243225A|2019-09-17|一种圆块孔式碳化硅换热器
CN214792613U|2021-11-19|一种高效列管式冷凝器
CN109612304B|2021-11-23|一种圆块石墨换热器及方法
KR100968114B1|2010-07-06|다기능 판형 열교환기
RU144938U1|2014-09-10|Теплообменник трубчатый
CN213416297U|2021-06-11|一种碳化塔
CN214039672U|2021-08-24|一种管式换热器
CN209857696U|2019-12-27|一种缠绕管式毛细管换热器
CN214223832U|2021-09-17|一种带检修口的换热器
CN212988106U|2021-04-16|一种冷却器
CN211977639U|2020-11-20|一种管式热交换器
CN211215855U|2020-08-11|一种复合结构的除尘滤袋
CN213021185U|2021-04-20|一种双密封结构的圆块孔式石墨换热器
CN214148963U|2021-09-07|扰流件、管型换热器及燃气热水设备
CN214537521U|2021-10-29|一种便于拆卸的单管式碳化硅列管换热器
CN211659402U|2020-10-13|一种快速更换滤芯的过滤器
CN212658097U|2021-03-05|一种组合管壳式换热器
CN214664536U|2021-11-09|一种烟气冷却塔
CN213067208U|2021-04-27|带过滤功能的管式热交换器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583026.9U|CN214333466U|2021-03-19|2021-03-19|一种高效移热装置|CN202120583026.9U| CN214333466U|2021-03-19|2021-03-19|一种高效移热装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