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耐蒸气型换热器,该实用新型包括管壳主体和支脚,管壳主体的左侧设置有外过滤箱,管壳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内过滤箱,外过滤箱通过连通管与内过滤箱相连通,管壳主体的内部还设置有热交换管,内过滤箱与热交换管相连通,热交换管的右侧设置有热流出口。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的提高抗缓冲效果,保证了换热器能够正常使用,且能够废气进行有效的过滤,减少废气对大气的污染,装置使用更环保、安全。
公开号:CN214333455U
申请号:CN202022913015.0U
申请日:2020-12-08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王永国
申请人:Liaoning Yongda Heat Exchanger Seal Manufacturing Co ltd;
IPC主号:F28D7-02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耐蒸气型换热器。
[n0002] 管壳式换热器又称列管式换热器,是以封闭在壳体中管束的壁面作为传热面的间壁式换热器。这种换热器结构简单、造价低、流通截面较宽、易于清洗水垢;但传热系数低、占地面积大,可用各种结构材料(主要是金属材料)制造,能在高温、高压下使用,是应用最广的类型。耐蒸气型换热器有固定管板式汽-水换热器、带膨胀节管壳式汽-水换热器、浮头式汽-水换热器、U形管壳式汽-水换热器、波节型管壳式汽-水换热器、分段式水-水换热器等几种类型。耐蒸气型换热器的主要控制参数为加热面积、热水流量、换热量、热媒参数等。
[n0003] 然而,现有的耐蒸气型换热器存在工业生产的过程中机械会发出振动,振动传到换热器后,换热器会跟着晃动,这样就会导致换热器内部的管件连接松动,从而换热器无法正常工作,但是现有的换热器又没有减震装置,所以需要对现有的换热器进行改进。
[n0004] 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耐蒸气型换热器,使其能够提高减震效果,这样避免了换热器在支座上晃动,保证了换热器能够正常使用。
[n0005]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耐蒸气型换热器,包括管壳主体和支脚,所述管壳主体的左侧设置有外过滤箱,所述管壳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内过滤箱,所述外过滤箱通过连通管与所述内过滤箱相连通,所述管壳主体的内部还设置有热交换管,所述内过滤箱与所述热交换管相连通,所述热交换管的右侧设置有热流出口。
[n0006] 优选的,所述管壳主体的上端设置有进流管,所述管壳主体的下端设置有出流管,所述出流管上设置有水泵。
[n0007] 优选的,所述管壳主体的下端设置有减震底座。
[n0008] 优选的,所述减震底座包括缓冲箱体、连接板和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固定设置在所述缓冲箱体的内部,所述缓冲弹簧的上端固定设置有缓冲压板,所述缓冲压板和所述连接板通过活动杆相连接,所述活动杆延伸至所述缓冲箱体的内部,所述活动杆与所述缓冲箱体活动连接。
[n0009]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一橡胶垫,所述缓冲箱体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二橡胶垫,所述第一橡胶垫的位置和所述第二橡胶垫的位置相对应。
[n0010] 优选的,所述活动杆包括第一活动杆和第二活动杆,所述第一活动杆设置在所述第一橡胶垫的左侧,所述第二活动杆设置在所述第一橡胶垫的右侧。
[n0011] 优选的,所述外过滤箱和所述减震底座之间设置有隔热座。
[n0012] 优选的,所述外过滤箱的上端设置有热流进口。
[n0013] 优选的,所述外过滤箱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和活性炭层,所述过滤网设置在所述活性炭层的左侧。
[n001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n0015] 1、管壳主体的下端设置有减震底座,通过设置减震底座,换热器发生振动后,振动通过减震底座能够消耗振动,能够提高减震效果,这样避免了换热器在支座上晃动,保证了换热器能够正常使用;
[n0016] 2、管壳主体的左侧设置有外过滤箱,使得废气在流入换热器之前能够通外过滤箱进行过滤,从而减少在热交换管内形成污垢,减少对导热性能的影响;
[n0017] 3、管壳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内过滤箱,对废气进行过滤,减少废气对大气的污染,使更环保、安全;
[n0018] 4、外换热箱的下端设置有隔热座,能够起到隔热保护的作用,避免高温造成减震底座老化,增加使用寿命。
[n0019] 综上,该种耐蒸气型换热器具有广泛的实用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到出的现有的耐蒸气型换热器存在工业生产的过程中机械会发出振动,振动传到换热器后,换热器会跟着晃动,这样就会导致换热器内部的管件连接松动,从而换热器无法正常工作问题,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n0020]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n0021] 图2是本实用新型减震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n0022]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n0023] 1-减震底座、101-缓冲箱体、102-连接板、103-第一活动杆、104- 第二活动杆、105-缓冲压板、106-缓冲弹簧、107-第一橡胶垫、108- 第二橡胶垫、2-管壳主体、3-外过滤箱、4-热流进口、5-过滤网、6- 活性炭层、7-隔热座、8内过滤箱、9-连通管、10-热交换管、11-进流管、12-出流管、13-水泵、14-热流出口、15-支脚。
[n0024]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与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所举实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n0025]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包括管壳主体2和支脚15,管壳主体2的左侧设置有外过滤箱3,外过滤箱3通过连通管9与内过滤箱8相连通,管壳主体2的内部还设置有热交换管10,内过滤箱8与热交换管10相连通,热交换管10的右侧设置有热流出口14,管壳主体2的上端设置有进流管12,管壳主体2的下端设置有出流管12,出流管12上设置有水泵13,外过滤箱3的上端设置有热流进口4,外过滤箱3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5和活性炭层6,过滤网5设置在活性炭层6的左侧,管壳主体2的内部设置有内过滤箱8,通过外过滤箱3和内过滤箱8,对废气进行过滤,减少废气对大气的污染,使更环保、安全,内过滤箱8的内部装填有活性炭材料。
[n0026] 管壳主体2的下端设置有减震底座1,外过滤箱3和减震底座1之间设置有隔热座7,隔热座7采用气凝胶毡材料制成,减震底座1包括缓冲箱体101、连接板102和缓冲弹簧106,缓冲弹簧106固定设置在缓冲箱体101的内部,缓冲弹簧106的上端固定设置有缓冲压板105,缓冲压板 105和连接板102通过活动杆相连接,活动杆延伸至缓冲箱体101的内部,活动杆与缓冲箱体101活动连接,够有效的缓冲冲击压力所带来的损伤,能够提高缓冲效果,这样避免了换热器在支座上晃动,保证了换热器能够正常使用,在产生冲击和震动时,活动杆推动缓冲压板105使缓冲弹簧106 向下压缩,直至震动逐渐减少,缓冲弹簧106恢复至原始状态,实现减震效果,连接板102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一橡胶垫107,缓冲箱体101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二橡胶垫108,第一橡胶垫107的位置和第二橡胶垫 108的位置相对应,设置有第一橡胶垫107和第二橡胶垫108能够起到防护的作用,避免活动杆在推动缓冲弹簧106向下压缩的过程中,连接板102 和缓冲箱体101直接产生碰撞,活动杆包括第一活动杆103和第二活动杆 104,第一活动杆103设置在第一橡胶垫107的左侧,第二活动杆104设置在第一橡胶垫107的右侧。
[n0027]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
Claims (9)
[0001] 1.一种耐蒸气型换热器,包括管壳主体和支脚,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壳主体的左侧设置有外过滤箱,所述管壳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内过滤箱,所述外过滤箱通过连通管与所述内过滤箱相连通,所述管壳主体的内部还设置有热交换管,所述内过滤箱与所述热交换管相连通,所述热交换管的右侧设置有热流出口。
[000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蒸气型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壳主体的上端设置有进流管,所述管壳主体的下端设置有出流管,所述出流管上设置有水泵。
[000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蒸气型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壳主体的下端设置有减震底座。
[0004]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耐蒸气型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底座包括缓冲箱体、连接板和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固定设置在所述缓冲箱体的内部,所述缓冲弹簧的上端固定设置有缓冲压板,所述缓冲压板和所述连接板通过活动杆相连接,所述活动杆延伸至所述缓冲箱体的内部,所述活动杆与所述缓冲箱体活动连接。
[0005]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耐蒸气型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一橡胶垫,所述缓冲箱体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二橡胶垫,所述第一橡胶垫的位置和所述第二橡胶垫的位置相对应。
[0006]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耐蒸气型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包括第一活动杆和第二活动杆,所述第一活动杆设置在所述第一橡胶垫的左侧,所述第二活动杆设置在所述第一橡胶垫的右侧。
[0007]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耐蒸气型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过滤箱和所述减震底座之间设置有隔热座。
[0008]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耐蒸气型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过滤箱的上端设置有热流进口。
[0009]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耐蒸气型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过滤箱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和活性炭层,所述过滤网设置在所述活性炭层的左侧。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214333455U|2021-10-01|一种耐蒸气型换热器
CN104196945B|2017-03-22|水冷减振器
CN205173827U|2016-04-20|非金属膨胀节
CN210424141U|2020-04-28|防冻保温型软管
CN207750124U|2018-08-21|一种新型排气过滤装置用连接件
CN207456214U|2018-06-05|一种石墨冷凝器
CN210212028U|2020-03-31|一种带减震结构的汽车散热器
CN207777763U|2018-08-28|压缩天然气减压并网装置
CN105972628B|2018-07-13|一种烟囱废热回收系统
CN211476811U|2020-09-11|具有减振功能的板换装置
CN210157397U|2020-03-17|一种防爆电加热管
CN213748094U|2021-07-20|一种蒸发冷凝换热管机械除垢装置
CN211875405U|2020-11-06|一种旁通式直管压力平衡型膨胀节
CN213479512U|2021-06-18|一种暖通工程用保温型暖通管
CN208041430U|2018-11-02|一种除湿机专用轴向型波纹膨胀节
CN211836376U|2020-11-03|一种用于减压蒸馏装置的真空缓冲罐
CN213043527U|2021-04-23|一种环保降噪发电机组
CN210569204U|2020-05-19|一种新型的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的集水保温水箱
CN213421527U|2021-06-11|一种港口空调冷凝器
CN214332776U|2021-10-01|一种用于无烟锅炉的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CN208393541U|2019-01-18|一种摩托车透气坐垫
CN212867809U|2021-04-02|一种耐高温抗蠕变的高锰真空泵
CN212865280U|2021-04-02|一种具有减震降噪功能的热水缸
CN213451035U|2021-06-15|一种高效率防逆流型水泵
CN212898700U|2021-04-06|一种具有减震效果的车用散热器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022913015.0U|CN214333455U|2020-12-08|2020-12-08|一种耐蒸气型换热器|CN202022913015.0U| CN214333455U|2020-12-08|2020-12-08|一种耐蒸气型换热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