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冻闭式冷却塔
专利摘要:
本申请涉及一种防冻闭式冷却塔,其包括冷却塔本体,冷却塔本体内连接有冷却管组,冷却管组包括第一散热蛇形管、第二散热蛇形管和过渡管,第一散热蛇形管由上至下的每个直管段均向下倾斜设置,第二散热蛇形管由上至下的每个直管段均向下倾斜设置,过渡管连接在第一散热蛇形管的下端和第二散热蛇形管的下端之间;过渡管包括底部支管和倾斜支管,倾斜支管在底部支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个,底部支管上连接有排水管,排水管上连接有排水组件,第一散热蛇形管远离过渡管的一端连接有进水管,第二散热蛇形管远离过渡管的一端连接有出水管,进水管和出水管上分别连接有开关阀。本申请具有减小冷却塔内管道冻裂的可能性的效果。 公开号:CN214333440U 申请号:CN202120602874.XU 申请日:2021-03-24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冯亮 申请人:Wuxi Zhishu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IPC主号:F28C1-12
专利说明:
[n0001] 本申请涉及冷却塔防冻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冻闭式冷却塔。 [n0002] 目前,用于冶金、铸造、制冷等领域的采用流体换热方式的冷却塔主要分为开式冷却塔和闭式冷却塔,其中,闭式冷却塔是采用软水(蒸馏水)作循环冷却水,其不与空气接触,也不需要专门的水池,其运行维护成本低,使用寿命长,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n0003] 公告号为CN20236184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闭式冷却塔,包括与需冷却设备相连的循环水箱,还包括闭式冷却塔本体,闭式冷却塔本体内部设置有盘管式散热器,盘管式散热器的进水口通过循环泵与循环水箱相连,盘管式散热器的回水口与需冷却设备相连,闭式冷却塔本体下部设置有通气窗,闭式冷却塔本体顶端设置有至少一个风机。 [n0004]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当气温降低到零下时,若闭式冷却塔停止运行一段时间,盘管式散热器内的水存在冻结的可能性,从而导致管道冻裂。 [n0005] 为了减小冷却塔内管道冻裂的可能性,本申请提供一种防冻闭式冷却塔。 [n0006]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防冻闭式冷却塔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n0007] 一种防冻闭式冷却塔,包括冷却塔本体,冷却塔本体内连接有冷却管组,冷却管组包括第一散热蛇形管、第二散热蛇形管和过渡管,第一散热蛇形管和第二散热蛇形管均呈竖向设置,第一散热蛇形管由上至下的每个直管段均向下倾斜设置,第二散热蛇形管由上至下的每个直管段均向下倾斜设置,过渡管连接在第一散热蛇形管的下端和第二散热蛇形管的下端之间; 过渡管包括呈水平设置的底部支管和朝向底部支管倾斜的倾斜支管,倾斜支管在底部支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个,底部支管上连接有竖向设置的排水管,排水管的上端与底部支管连通,排水管上连接有用于控制排水管导通与否的排水组件,第一散热蛇形管远离过渡管的一端连接有进水管,第二散热蛇形管远离过渡管的一端连接有出水管,进水管和出水管上分别连接有开关阀;冷却塔本体上连接有用于对冷却塔本体内和外部环境进行热交换的抽风机,冷却塔本体上开设有透气窗,冷却塔本体内部的底壁上连接有上方开口的喷淋水箱,排水管的下端朝向喷淋水箱,冷却塔本体内连接有抽水泵,抽水泵的进水端连通于喷淋水箱,出水端连接有喷淋水管,喷淋水管上连接有若干朝向冷却管组设置的喷头,冷却塔本体内连接有收水器,收水器位于冷却管组上方。 [n000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却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排水组件处于关闭状态,使得排水管不导通,同时开关阀处于打开状态,此时,待降温的水流依次流经进水管、第一散热蛇形管、过渡管和第二散热蛇形管,从而进行降温,在此过程中,工作人员控制抽水泵运行,使得抽水泵将喷淋水箱内的水抽出,并通过喷头将水喷洒到冷却管组上,进一步提高冷却效果,降温完成的水流经由出水管从而冷却塔内流出; [n0009] 当冷却塔停止工作时,工作人员关闭开关阀,并控制排水组件使得排水管导通,此时,由于第一散热蛇形管和第二散热蛇形管的管身均为倾斜设置,内部残留的水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流动,并集中到过渡管内,进入过渡管内后,水流经由倾斜支管进入底部支管,并通过排水管排出。通过设置带有倾斜角度的第一散热蛇形管、第二散热蛇形管和过渡管,相较于没有倾斜角的管道,冷却管组内的残留水排出更为彻底,进而减小了气温在零下时冷却塔内管道冻裂的可能性。 [n0010] 可选的,排水管为矩形管,排水组件包括用于遮挡排水管的管路的遮挡板和连接于冷却塔本体内侧壁的收缩气缸,收缩气缸的伸缩杆呈水平设置并固定连接遮挡板,排水管的竖向侧壁上开设有供遮挡板穿过的滑移开口,遮挡板穿过滑移开口并与其滑动配合,遮挡板与排水管的内侧壁滑动配合。 [n001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收缩气缸的伸缩杆处于自然状态时,遮挡板遮挡排水管的管路,使得排水管不导通,当冷却塔停止工作时,工作人员控制收缩气缸的收缩杆收回,使得排水管导通,从而使得冷却管组内残留的水流经过排水管排出。 [n0012] 可选的,进水管上连接有第一进气管,第一进气管位于第一散热蛇形管和进水管上的开关阀之间,第一进气管的一端连通于进水管,另一端连接有第一吹风机,第一进气管上连接有用于控制第一进气管是否导通的第一进气阀;出水管上连接有第二进气管,第二进气管位于第二散热蛇形管和出水管上的开关阀之间,第二进气管的一端连通于出水管,另一端连接有第二吹风机,第二进气管上连接有用于控制第二进气管是否导通的第二进气阀。 [n00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冷却塔停止工作时,工作人员控制排水组件使得排水管导通并关闭开关阀,同时打开第一进气阀和第二进气阀,之后,工作人员打开第一吹风机和第二吹风机,第一吹风机吹出的气流经过第一散热蛇形管,并带动其内残余水流移动,第二吹风机吹出的气流经过第二散热蛇形管,并带动其内残余水流移动,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残留的水排出的效率和效果,进而进一步减小了气温在零下时冷却塔内管道冻裂的可能性。 [n0014] 可选的,透气窗的内侧壁上连接有用于遮挡透气窗的透气栅格。 [n00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气栅格减小了外界杂质从透气窗进入闭式冷却塔内的可能性。 [n0016] 可选的,冷却塔本体的外侧壁上转动连接有回收辊,回收辊对应透气窗设置,回收辊上缠绕有挡风布,挡风布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回收辊,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冷却塔本体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对应连接板设置的固定块,固定块的上表面开设有供连接板插入的连接槽,连接板和连接槽插接配合,固定块上连接有用于使连接板和固定块稳定连接的紧固组件,当连接板位于连接槽内时,挡风布遮挡透气窗。 [n001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天气较冷的情况下,当冷却塔停止运行时,工作人员将挡风布从回收辊上拉出,并将连接板插入连接槽内,通过紧固组件使得连接板稳定连接在固定块上,此时,挡风布遮挡住透气窗,减小了外部冷风进入冷却塔内部的可能性,从而进一步减小了冷却管组冻裂的可能性。 [n0018] 可选的,紧固组件包括紧固螺栓,紧固螺栓穿过固定块并螺纹连接于连接板,紧固螺栓与所在固定块滑动配合。 [n001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连接板插入连接槽后,工作人员拧紧紧固螺栓即可实现连接板和固定块的稳定连接,进而实现挡风布稳定遮挡透气窗,操作方便。 [n0020] 可选的,出水管上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感应端位于出水管内,温度传感器通过控制系统电性连接于抽水泵。 [n002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水温低于预设的阈值时,抽水泵处于关闭状态,冷却管组自然散热,节约了能源,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水温高于预设的阈值时,控制系统控制抽水泵运行,从而使得喷淋水管上的喷头向冷却管组喷水,进行进一步散热。 [n0022] 可选的,遮挡板远离气缸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密封板,密封板垂直于遮挡板,排水管的内侧壁上开设有供密封板穿设的密封槽,密封板和密封槽滑动配合。 [n002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遮挡板遮挡住排水管的管路通道时,密封板卡紧在密封槽内,提高了密封性,减小了冷却塔正常使用时从排水管处漏水的可能性。 [n0024]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n0025] 1.通过设置带有倾斜角度的第一散热蛇形管、第二散热蛇形管和过渡管,相较于没有倾斜角的管道,冷却管组内的残留水排出更为彻底,进而减小了气温在零下时冷却塔内管道冻裂的可能性; [n0026] 2.通过在出水管处设置温度传感器,并根据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温度控制抽水泵的运行与否,节约了能源。 [n0027]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防冻闭式冷却塔的结构示意图。 [n0028]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体现冷却管组的结构示意图。 [n0029]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体现喷淋水管的剖视图。 [n0030]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体现遮挡板的剖视图。 [n0031]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图1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n0032] 附图标记说明:1、冷却塔本体;11、安装板;12、透气窗;121、透气栅格;13、固定块;131、连接槽;132、紧固组件;1321、紧固螺栓;14、喷淋水箱;15、收水器;2、冷却管组;21、第一散热蛇形管;22、第二散热蛇形管;23、过渡管;231、第一倾斜支管;232、第二倾斜支管;233、底部支管;24、卡接环;3、排水管;31、排水组件;311、遮挡板;3111、密封板;312、收缩气缸;32、滑移开口;33、密封槽;4、进水管;41、第一进气管;42、第一吹风机;43、第一进气阀;5、出水管;51、第二进气管;52、第二吹风机;53、第二进气阀;54、温度传感器;6、开关阀;7、抽风机;8、回收辊;81、挡风布;811、连接板;9、抽水泵;91、喷淋水管;911、主管;912、喷淋支管;913、喷头。 [n0033]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n0034]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防冻闭式冷却塔。参照图1和图2,防冻闭式冷却塔包括呈长方体状设置的冷却塔本体1,冷却塔本体1内设置有冷却管组2。冷却管组2包括第一散热蛇形管21、第二散热蛇形管22和过渡管23。第一散热蛇形管21和第二散热蛇形管22均呈竖向设置,第一散热蛇形管21由上至下的每个直管段均向下倾斜设置,第二散热蛇形管22由上至下的每个直管段均向下倾斜设置。 [n0035] 参照图2和图3,冷却塔本体1相对的两个内侧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若干卡接环24,第一散热蛇形管21和第二散热蛇形管22分别通过卡接环24与冷却塔本体1的内侧壁连接,第一散热蛇形管21的每相邻两个直管段之间的弧形段均卡紧在一个卡接环24内,第二散热蛇形管22的每相邻两个直管段之间的弧形段均卡紧在一个卡接环24内。 [n0036] 参照图2,第一散热蛇形管21和第二散热蛇形管22相互平行设置,过渡管23固定连接在第一散热蛇形管21的下端和第二散热蛇形管22的下端之间。过渡管23包括第一倾斜支管231、第二倾斜支管232和呈水平设置的底部支管233。第一倾斜支管231和第二倾斜支管232均高于底部支管233且均朝向底部支管233倾斜。第一倾斜支管231固定连接在第一散热蛇形管21和底部支管233之间,第二倾斜支管232固定连接在第二散热蛇形管22和底部支管233之间。 [n0037] 参照图2和图4,底部支管233上固定连接有呈竖直设置的排水管3,排水管3为矩形管,排水管3的上端连通于底部支管233,下端呈开口设置。排水管3上连接有排水组件31,排水组件31包括遮挡板311和收缩气缸312。 [n0038] 参照图2和图3,冷却塔本体1相对的两个竖向内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1,收缩气缸312通过螺栓连接于安装板11的上表面,收缩气缸312的伸缩杆呈水平设置并固定连接遮挡板311。 [n0039] 参照图4,遮挡板311为矩形板,排水管3的竖向侧壁上开设有供遮挡板311穿过的滑移开口32,遮挡板311穿过滑移开口32并与其滑动配合,遮挡板311的外侧壁贴紧滑移开口32的内侧壁,遮挡板311与排水管3的内侧壁也滑动配合。遮挡板311远离气缸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密封板3111,密封板3111垂直于遮挡板311,排水管3的内侧壁上开设有供密封板3111穿设的密封槽33,密封板3111和密封槽33滑动配合。 [n0040] 参照图2和图4,当收缩气缸312的伸缩杆处于自然状态时,遮挡板311遮挡排水管3的管路,密封板3111卡紧在密封槽33内,使得排水管3不导通,当收缩气缸312运行时,收缩气缸312的伸缩杆收回,使得排水管3导通。 [n0041] 参照图1和图2,第一散热蛇形管21远离过渡管2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进水管4,进水管4远离第一散热蛇形管21的一端从冷却塔本体1的外侧壁穿出,并连通至外部水箱处的用于为水流提供动力的水泵处,该水泵连通于外部水箱的出水口。第二散热蛇形管22远离过渡管2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出水管5,出水管5远离第二散热蛇形管22的一端从冷却塔本体1的外侧壁穿出,并连通至需冷却设备的进水口处,需冷却设备的出水口与外部水箱的进水口连通,从而形成闭合的回路。 [n0042] 参照图1和图2,进水管4和出水管5上分别连接有开关阀6,开关阀6用于控制所在管道的导通与否。进水管4上连接有第一进气管41,第一进气管41位于第一散热蛇形管21和进水管4上的开关阀6之间,第一进气管41的一端连通于进水管4,另一端连接有第一吹风机42,第一吹风机42的出风口朝向第一进气管41内。第一进气管41上连接有用于控制第一进气管41导通与否的第一进气阀43。 [n0043] 参照图1和图2,出水管5上连接有第二进气管51,第二进气管51位于第二散热蛇形管22和出水管5上的开关阀6之间,第二进气管51的一端连通于出水管5,另一端连接有第二吹风机52,第二吹风机52的出风口朝向第二进气管51内。第二进气管51上连接有用于控制第二进气管51是否导通的第二进气阀53。 [n0044] 参照图1和图5,冷却塔本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连通至冷却塔本体1内部的换热口,每个换热口内均固定连接有一个抽风机7,抽风机7的进风口朝向冷却塔本体1内部,用于冷却塔本体1内部空气和外部环境进行热交换。冷却塔本体1平行于第一散热蛇形管21的两个竖向侧壁上分别开设有透气窗12,透气窗12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透气栅格121,透气栅格121对透气窗12起到遮挡作用,减小了外部杂质进入冷却塔本体1内的可能性。 [n0045] 参照图1和图5,每个透气窗12的上方分别设置有回收辊8,回收辊8呈水平设置并转动连接于冷却塔本体1的竖向外侧壁,回收辊8平行于所在竖向外侧壁。回收辊8上缠绕有挡风布81,挡风布8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回收辊8,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呈水平设置的连接板811。透气窗12的下方设置有固定块13,固定块13呈水平设置并固定连接于冷却塔本体1的竖向外侧壁。 [n0046] 参照图1和图5,固定块13的上表面开设有供连接板811插入的连接槽131,连接板811和连接槽131插接配合。固定块13上连接有紧固组件132,紧固组件132包括三个紧固螺栓1321,三个紧固螺栓1321沿所在固定块13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当连接板811卡紧在连接槽131内时,紧固螺栓1321穿过固定块13并螺纹连接于连接板811,紧固螺栓1321与所在固定块13滑动配合。当连接板811位于连接槽131内时,挡风布81遮挡透气窗12。 [n0047] 参照图2和3,冷却塔本体1内部的底壁上固定连接有上方开口的喷淋水箱14,排水管3的下端开口朝向喷淋水箱14。冷却塔本体1的竖向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抽水泵9,抽水泵9的进水端连通于喷淋水箱14,抽水泵9的出水端固定连接有喷淋水管91。喷淋水管91包括主管911和若干喷淋支管912,主管911通过卡箍连接于冷却塔本体1的竖向内侧壁,喷淋支管912呈竖向设置,喷淋支管912的下端连通于主管911,喷淋支管912的上端呈封闭状并通过卡箍连接于冷却塔本体1的竖向内侧壁。 [n0048] 参照图1和图3,喷淋支管912在冷却塔本体1的每个开设有透气窗12的内侧壁上分别设有五个。每个喷淋支管912上均连接有五个朝向第一散热蛇形管21或第二散热蛇形管22设置的喷头913。冷却塔本体1未连接有喷淋支管912的两个竖向内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收水器15,收水器15呈波浪形设置且位于冷却管组2上方。 [n0049] 参照图1和图3,出水管5上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54,温度传感器54的感应端位于出水管5内,用于检测流出冷却塔本体1内的水的温度。温度传感器54通过控制系统电性连接于抽水泵9,当温度传感器54检测到的水温低于预设的阈值时,抽水泵9处于关闭状态,冷却管组2内的水流通过冷却管组2进行自然散热;当温度传感器54检测到的水温低于预设的阈值时,控制系统向抽水泵9发出电信号,使得抽水泵9开始运行。抽水泵9将喷淋水箱14内的水抽出,并通过喷头913向冷却管组2喷水,从而降低冷却管组2内管子的温度,进而提高散热效果。 [n0050]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防冻闭式冷却塔的实施原理为:当需要进行冷却作业时,出水管5和进水管4上的开关阀6处于打开状态,第一进气阀43和第二进气阀53处于关闭状态,挡风布81处于收缩状态,同时遮挡板311堵住排水管3,此时,工作人员启动外部水箱处的水泵,使得待冷却的水经过进水管4进入冷却管组2,并依次经过第一散热蛇形管21、过渡管23和第二散热蛇形管22,从而进行冷却,冷却完成的水经由出水管5流出,并最终进入需冷却设备。在此过程中,抽风机7按照预设的频率定时启动,从而将冷却塔本体1内的热空气与外界空气进行交换,降低冷却塔本体1内的温度;同时,温度传感器54实时检测出水管5内水流的温度,当检测到的温度大于预设的阈值时,控制系统自动控制抽水泵9运行,使得冷却塔本体1内的喷头913向冷却管组2喷水,从而对冷却管组2进行降温,以保证良好的冷却效果。 [n0051] 当环境温度达到零下,且需要停止使用冷却塔时,工作人员拉动连接板811,将其插入对应的连接槽131内,并通过紧固螺栓1321锁紧,从而使得挡风布81遮挡住透气窗12,减小了冷空气经过透气窗12进入冷却塔本体1内部的可能性,从而减小了冷却塔内管道冻裂的可能性。 [n0052] 同时,工作人员关闭外部水箱处的水泵,同时关闭两个开关阀6,启动收缩气缸312使得排水管3导通,此时,第一散热蛇形管21和第二散热蛇形管22内残留的水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流到过渡管23内,并最终经过排水管3排出到喷淋水箱14内,当自动排水进行一段时间后,工作人员打开第一进气阀43和第二进气阀53,同时启动第一吹风机42和第二吹风机52,第一吹风机42和第二吹风机52吹出的气流沿着冷却管组2的管身移动,并带动残留的水从排水管3流出,进一步提高排水效果和效率,从而实现了减小冷却塔内管道冻裂的可能性的效果。 [n0053]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Claims (8) [0001] 1.一种防冻闭式冷却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塔本体(1),冷却塔本体(1)内连接有冷却管组(2),冷却管组(2)包括第一散热蛇形管(21)、第二散热蛇形管(22)和过渡管(23),第一散热蛇形管(21)和第二散热蛇形管(22)均呈竖向设置,第一散热蛇形管(21)由上至下的每个直管段均向下倾斜设置,第二散热蛇形管(22)由上至下的每个直管段均向下倾斜设置,过渡管(23)连接在第一散热蛇形管(21)的下端和第二散热蛇形管(22)的下端之间;过渡管(23)包括呈水平设置的底部支管(233)和朝向底部支管(233)倾斜的倾斜支管,倾斜支管在底部支管(233)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个,底部支管(233)上连接有竖向设置的排水管(3),排水管(3)的上端与底部支管(233)连通,排水管(3)上连接有用于控制排水管(3)导通与否的排水组件(31),第一散热蛇形管(21)远离过渡管(23)的一端连接有进水管(4),第二散热蛇形管(22)远离过渡管(23)的一端连接有出水管(5),进水管(4)和出水管(5)上分别连接有开关阀(6);冷却塔本体(1)上连接有用于对冷却塔本体(1)内和外部环境进行热交换的抽风机(7),冷却塔本体(1)上开设有透气窗(12),冷却塔本体(1)内部的底壁上连接有上方开口的喷淋水箱(14),排水管(3)的下端朝向喷淋水箱(14),冷却塔本体(1)内连接有抽水泵(9),抽水泵(9)的进水端连通于喷淋水箱(14),出水端连接有喷淋水管(91),喷淋水管(91)上连接有若干朝向冷却管组(2)设置的喷头(913),冷却塔本体(1)内连接有收水器(15),收水器(15)位于冷却管组(2)上方。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冻闭式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排水管(3)为矩形管,排水组件(31)包括用于遮挡排水管(3)的管路的遮挡板(311)和连接于冷却塔本体(1)内侧壁的收缩气缸(312),收缩气缸(312)的伸缩杆呈水平设置并固定连接遮挡板(311),排水管(3)的竖向侧壁上开设有供遮挡板(311)穿过的滑移开口(32),遮挡板(311)穿过滑移开口(32)并与其滑动配合,遮挡板(311)与排水管(3)的内侧壁滑动配合。 [0003]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冻闭式冷却塔,其特征在于:进水管(4)上连接有第一进气管(41),第一进气管(41)位于第一散热蛇形管(21)和进水管(4)上的开关阀(6)之间,第一进气管(41)的一端连通于进水管(4),另一端连接有第一吹风机(42),第一进气管(41)上连接有用于控制第一进气管(41)是否导通的第一进气阀(43);出水管(5)上连接有第二进气管(51),第二进气管(51)位于第二散热蛇形管(22)和出水管(5)上的开关阀(6)之间,第二进气管(51)的一端连通于出水管(5),另一端连接有第二吹风机(52),第二进气管(51)上连接有用于控制第二进气管(51)是否导通的第二进气阀(53)。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冻闭式冷却塔,其特征在于:透气窗(12)的内侧壁上连接有用于遮挡透气窗(12)的透气栅格(121)。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冻闭式冷却塔,其特征在于:冷却塔本体(1)的外侧壁上转动连接有回收辊(8),回收辊(8)对应透气窗(12)设置,回收辊(8)上缠绕有挡风布(81),挡风布(81)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回收辊(8),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811),冷却塔本体(1)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对应连接板(811)设置的固定块(13),固定块(13)的上表面开设有供连接板(811)插入的连接槽(131),连接板(811)和连接槽(131)插接配合,固定块(13)上连接有用于使连接板(811)和固定块(13)稳定连接的紧固组件(132),当连接板(811)位于连接槽(131)内时,挡风布(81)遮挡透气窗(12)。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冻闭式冷却塔,其特征在于:紧固组件(132)包括紧固螺栓(1321),紧固螺栓(1321)穿过固定块(13)并螺纹连接于连接板(811),紧固螺栓(1321)与所在固定块(13)滑动配合。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冻闭式冷却塔,其特征在于:出水管(5)上连接有温度传感器(54),温度传感器(54)的感应端位于出水管(5)内,温度传感器(54)通过控制系统电性连接于抽水泵(9)。 [0008]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冻闭式冷却塔,其特征在于:遮挡板(311)远离气缸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密封板(3111),密封板(3111)垂直于遮挡板(311),排水管(3)的内侧壁上开设有供密封板(3111)穿设的密封槽(33),密封板(3111)和密封槽(33)滑动配合。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US4257239A|1981-03-24|Earth coil heating and cooling system CN201106902Y|2008-08-27|一种湿风冷却的分体式单冷空调器 CN105318454B|2018-04-10|一种空气源多联式空调热泵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214333440U|2021-10-01|防冻闭式冷却塔 CN203949532U|2014-11-19|Idc机房冬季用闭式冷却塔 KR20080033924A|2008-04-17|배관을 통한 전력구 내부 공기주입 냉각시스템 CN214469042U|2021-10-22|一种防止结露结霜的间接蒸发冷却装置 CN108332321A|2018-07-27|一种相变储能装置 KR100660188B1|2006-12-21|개착식 전력구 냉각 시스템 CN101338958B|2010-04-14|空调热交换式冷凝器及喷淋蒸发冷却系统 CN205583464U|2016-09-14|一种户外两端降温配电柜 CN205606955U|2016-09-28|一种空气源热泵空冷岛除冰系统 CN110094224A|2019-08-06|一种矿井回风余热利用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14095114U|2021-08-31|一种可防冻节能型空水冷却装置 CN110207304A|2019-09-06|基于冷凝水热回收的全热交换器 CN205481545U|2016-08-17|地铁车站采用的双旋动蒸发冷凝型冷水式通风空调系统 CN205510638U|2016-08-24|一种顶置热管模块结构 CN205584689U|2016-09-14|数据机房高效冷却系统 CN211146976U|2020-07-31|一种喷淋式冷凝器、蒸发冷制冷机、蒸发冷空调机 CN213335654U|2021-06-01|一种空气预冷空冷器 CN104566708A|2015-04-29|热泵型户式空调方法、装置及其室外模块 CN203216309U|2013-09-25|自排式闭式冷却塔 CN211580511U|2020-09-25|一种通信散热柜 CN213063644U|2021-04-27|井筒换热机组 CN202041094U|2011-11-16|防冻型封闭式冷却塔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602874.XU|CN214333440U|2021-03-24|2021-03-24|防冻闭式冷却塔|CN202120602874.XU| CN214333440U|2021-03-24|2021-03-24|防冻闭式冷却塔|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