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侧吹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侧吹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输气管和安装罩;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安装罩外围一端利用安装环设有的四个丝杆使得安装罩得以有效的通过橡胶罩与侧吹炉实施安装贴合固定,同时通过在安装罩内壁利用固定环与输气管螺纹插接,从而使得用户得以根据输气压力调节输气管与安装罩相邻面的贴合度,从而配合在固定环上开设有的蜂窝孔实现泄气保护,同时在调整输气管在安装罩的贴合紧密度时能够借助密封圈提升密封性从而便于实现余热保护效果,且通过在安装罩外围四周设有的导向管与传输管,能够有效的借助电磁阀实现通断控制从而方便用户将过多的余热引导传输从而方便回收利用的效果,进而有效的弥补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公开号:CN214333417U 申请号:CN202120226638.2U 申请日:2021-01-27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杨慧;曾加宽;马胜玉;付豪 申请人:JIANGXI XINJINYE INDUSTRIAL CO LTD; IPC主号:F27D17-00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回收利用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侧吹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n0002] 侧吹转炉炼钢是从转炉炉身侧面吹入空气或氧气以氧化去除铁水中的杂质元素并提供热量而获得钢水的转炉炼钢方法,根据转炉炉衬材料和吹入的氧化性气体的不同,侧吹转炉炼钢法有:空气侧吹酸性转炉炼钢法,即小型贝塞麦法,空气侧吹碱性转炉炼钢法和氧气侧吹转炉炼钢法3种,用户在对侧吹炉实施供热应用时还存在以下不足: [n0003] 现有技术中的侧吹炉在侧吹鼓热输气时存在余热流失的情况,从而使得侧吹炉的供热能耗大大增高,存在热能源的大量浪费的情况故而满足不了现有技术所需。 [n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侧吹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n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侧吹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输气管和安装罩,所述输气管外围一侧靠近边缘处通过胶体与卡件固定连接有密封圈,所述安装罩内壁中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内壁与输气管螺纹插接,所述安装罩外围一端螺纹套接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四周靠近边缘处均螺纹插接有丝杆,所述安装罩一端边缘处通过胶体与卡件固定连接有橡胶罩,所述安装罩一端靠近四周处均通过螺栓固定插接有导向管,所述导向管一端贯穿安装罩通过螺栓与法兰固定连接有传输管,所述传输管外围一端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电磁阀。 [n0006] 优选的,所述输气管呈凸字型结构,所述安装罩呈空心圆柱形结构,所述密封圈内径尺寸不小于所述安装罩内径尺寸。 [n0007] 优选的,所述固定环呈环形结构,且固定环厚度尺寸为安装罩厚度尺寸的二分之一,所述固定环靠近边缘处开设有蜂窝孔。 [n0008] 优选的,所述安装环呈环形结构,四个所述丝杆用于作为安装罩的固定机构,四个所述丝杆呈十字型排布。 [n0009] 优选的,所述橡胶罩呈圆台型结构,所述橡胶罩外围一侧呈波纹管型结构,所述橡胶罩内壁一端与导向管一端位于同一直线上。 [n0010] 优选的,所述导向管呈L型结构,所述电磁阀用于作为传输管的封堵控制机构。 [n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n0012]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安装罩外围一端利用安装环设有的四个丝杆使得安装罩得以有效的通过橡胶罩与侧吹炉实施安装贴合固定,同时通过在安装罩内壁利用固定环与输气管螺纹插接,从而使得用户得以根据输气压力调节输气管与安装罩相邻面的贴合度,从而配合在固定环上开设有的蜂窝孔实现泄气保护,同时在调整输气管在安装罩的贴合紧密度时能够借助密封圈提升密封性,从而便于实现余热保护效果,且通过在安装罩外围四周设有的导向管与传输管,能够有效的借助电磁阀实现通断控制从而方便用户将过多的余热引导传输从而方便回收利用的效果,进而有效的弥补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n0013]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半剖结构示意图; [n0014]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n0015]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后视结构示意图。 [n0016] 图中:1-输气管;11-密封圈;2-安装罩;21-固定环;22-安装环;23-丝杆;24-橡胶罩;25-导向管;26-传输管;27-电磁阀。 [n0017]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n0018]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侧吹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包括输气管1和安装罩2,所述输气管1呈凸字型结构,通过输气管1能够有效的实现侧吹炉的热气供应效果,所述输气管1外围一侧靠近边缘处通过胶体与卡件固定连接有密封圈11,所述密封圈11内径尺寸不小于所述安装罩2内径尺寸,通过密封圈11能够有效的使得输气管1与安装罩2贴合时提升密封效果,所述安装罩2内壁中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固定环21,所述固定环21内壁与输气管1螺纹插接,所述固定环21呈环形结构,且固定环21厚度尺寸为安装罩2厚度尺寸的二分之一,所述固定环21靠近边缘处开设有蜂窝孔,通过蜂窝孔能够有效的实现输气管1与安装罩2分离贴合时便于气体回流的效果,从而降低气压实现保护效果; [n0019] 所述安装罩2呈空心圆柱形结构,所述安装罩2外围一端螺纹套接有安装环22,所述安装环22呈环形结构,所述安装环22四周靠近边缘处均螺纹插接有丝杆23,四个所述丝杆23用于作为安装罩2的固定机构,四个所述丝杆23呈十字型排布,从而方便安装固定,所述安装罩2一端边缘处通过胶体与卡件固定连接有橡胶罩24,所述橡胶罩24呈圆台型结构,所述橡胶罩24外围一侧呈波纹管型结构,所述橡胶罩24内壁一端与导向管25一端位于同一直线上,通过橡胶罩24能够有效的提升安装罩2与侧吹炉的贴合性从而实现余热回收限位导向效果; [n0020] 所述安装罩2一端靠近四周处均通过螺栓固定插接有导向管25,所述导向管25呈L型结构,通过导向管25能够使得橡胶罩24内的余热引导回流至外部,所述导向管25一端贯穿安装罩2通过螺栓与法兰固定连接有传输管26,所述传输管26外围一端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电磁阀27,所述电磁阀27用于作为传输管26的封堵控制机构,通过电磁阀27与传输管26能够有效的便于侧吹炉余热的回收再利用效果。 [n0021]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通过在安装罩2外围一端利用安装环22设有的四个丝杆23使得安装罩2得以有效的通过橡胶罩23与侧吹炉实施安装贴合固定,同时通过在安装罩2内壁利用固定环21与输气管1螺纹插接,从而使得用户得以根据输气压力调节输气管1与安装罩2相邻面的贴合度,从而配合在固定环21上开设有的蜂窝孔实现泄气保护,同时在调整输气管1在安装罩2的贴合紧密度时能够借助密封圈11提升密封性从而便于实现余热保护效果,且通过在安装罩2外围四周设有的导向管25与传输管26能够有效的借助电磁阀27实现通断控制从而方便用户将过多的余热引导传输从而方便回收利用的效果。 [n0022]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n0023]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权利要求:
Claims (6) [0001] 1.一种侧吹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气管(1); 安装罩(2); 所述输气管(1)外围一侧靠近边缘处通过胶体与卡件固定连接有密封圈(11),所述安装罩(2)内壁中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固定环(21),所述固定环(21)内壁与输气管(1)螺纹插接; 所述安装罩(2)外围一端螺纹套接有安装环(22),所述安装环(22)四周靠近边缘处均螺纹插接有丝杆(23),所述安装罩(2)一端边缘处通过胶体与卡件固定连接有橡胶罩(24); 所述安装罩(2)一端靠近四周处均通过螺栓固定插接有导向管(25),所述导向管(25)一端贯穿安装罩(2)通过螺栓与法兰固定连接有传输管(26),所述传输管(26)外围一端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电磁阀(27)。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吹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气管(1)呈凸字型结构,所述安装罩(2)呈空心圆柱形结构,所述密封圈(11)内径尺寸不小于所述安装罩(2)内径尺寸。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吹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21)呈环形结构,且固定环(21)厚度尺寸为安装罩(2)厚度尺寸的二分之一,所述固定环(21)靠近边缘处开设有蜂窝孔。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吹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环(22)呈环形结构,四个所述丝杆(23)用于作为安装罩(2)的固定机构,四个所述丝杆(23)呈十字型排布。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吹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罩(24)呈圆台型结构,所述橡胶罩(24)外围一侧呈波纹管型结构,所述橡胶罩(24)内壁一端与导向管(25)一端位于同一直线上。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侧吹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管(25)呈L型结构,所述电磁阀(27)用于作为传输管(26)的封堵控制机构。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214333417U|2021-10-01|一种侧吹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CN201016426Y|2008-02-06|一种卡紧式燃气管网用转换接头 CN201836568U|2011-05-18|空调通风管易接头 CN208185703U|2018-12-04|一种方便连接的铜管 CN201836582U|2011-05-18|空调通风管的口径转换接头 CN2379662Y|2000-05-24|塑料管卡箍阀门 CN209960502U|2020-01-17|一种节能环保集成灶 CN201262293Y|2009-06-24|软质塑料管道插入式连接管件 CN2624129Y|2004-07-07|太阳能集热板用连接套 CN2265467Y|1997-10-22|煤气专用入户曲管 CN213389339U|2021-06-08|一种拉幅定型机热气分流管 CN209213851U|2019-08-06|一种免焊管炉头 CN211781418U|2020-10-27|一种太阳能供暖设备 CN2274111Y|1998-02-11|新式多孔焰焊接加热器 CN210320162U|2020-04-14|一种节能矮仔炉 CN2222279Y|1996-03-13|无螺纹活络管接头 CN210266288U|2020-04-07|一种便于对接的通风管道 CN213745383U|2021-07-20|一种喷绒布生产零件加热器 CN210637649U|2020-05-29|一种耐温防腐非金属软连接件 CN2518047Y|2002-10-23|太阳能热水器的智能补水箱 CN209495367U|2019-10-15|一种燃气灶节能罩 CN208816922U|2019-05-03|一种自密封燃气输送管接头 CN210104865U|2020-02-21|一种新型结构的供水管道 CN213040022U|2021-04-23|一种用于暖通设备管道连接的密封圈 CN210133050U|2020-03-10|一种房车热水箱加热装置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返回顶部]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226638.2U|CN214333417U|2021-01-27|2021-01-27|一种侧吹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CN202120226638.2U| CN214333417U|2021-01-27|2021-01-27|一种侧吹炉余热回收利用装置| 相关专利
Sulfonates, polymers, resist compositions and patterning process
Washing machine
Washing machine
Device for fixture finishing and tension adjusting of membrane
Structure for Equipping Band in a Plane Cathode Ray Tube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7 alpha-carboxyl 9, 11-epoxy steroids and intermediates useful therein an
国家/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