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交错覆盖式热风循环茶叶烘干装置,包括机架及拼装于机架周边组成隧道式烘干室的拼装板,烘干室内设有用于承送茶叶的回转输送带,烘干室沿茶叶输送方向间隔布设有若干组热风循环组件,热风循环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吸风罩口、出风管、风机、加热器、进风管、吹风罩口;烘干室的侧面封装板上对应开设有与吹风罩口连接的吹风口,相邻吹风口交错分置于烘干室两侧的封装板上,吹风罩口的宽度由窄变宽呈扇面朝茶叶交错吹风,从而大幅度提高茶叶的受风面积,确保茶叶能够全面覆盖受风烘干;吸风罩口设置于回转输送带上方,出风管内设有水汽过滤板,以用于过滤循环热风中的水汽及杂质,保证烘干质量。
公开号:CN214333326U
申请号:CN202122140155.3U
申请日:2021-09-07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林清矫;林东艺;苏晃舜
申请人:Fujian Province And Anxi County Machinery Co ltd;
IPC主号:F26B17-04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制作工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指一种交错覆盖式热风循环茶叶烘干装置。
[n0002] 目前使用的茶叶烘干机大多采用直接往茶叶烘干机的进风口吹入预加热过的热风或直接在烘干箱内加热,茶叶在热风中进行烘干,最终直接将热风排放于空气中,由于从烘干机排出的风还带有一定的热量,直接排出不仅会造成极大的能源浪费,还会使周围温度升高,影响工作环境。
[n0003] 为解决以上问题,授权公告号为CN207716772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循环热风式茶叶烘干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进料机构、与进料机构相连的烘干滚筒、设置在烘干滚筒上的出茶口、用于驱动烘干滚筒旋转的驱动机构和给烘干滚筒提供热风的热风机构;所述热风机构的出热风口连通烘干滚筒,所述烘干滚筒上方设置有排风口,所述排风口与热风机构的进热风口相连。该专利虽然解决了热风排放以及循环利用的问题,但仍然存在以下缺陷:其一,排放出的热风通常含有水汽,未将水汽去除直接加热输送至烘干机内,影响烘干机内湿度,从而降低茶叶的烘干效果;其二,热风吹风不能全面均匀的覆盖茶叶,使得茶叶受风不均匀,茶叶烘干效果参差不齐。
[n0004]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交错覆盖式热风循环茶叶烘干装置,以解决现有热风循环烘干茶叶时受风不均匀,风中带汽,烘干效果差等问题。
[n0005]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n0006] 一种交错覆盖式热风循环茶叶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周边由若干块封装板拼装组成一隧道式烘干室,所述烘干室内设有用于承送茶叶的回转输送带,所述烘干室沿茶叶输送方向间隔布设有若干组热风循环组件,所述热风循环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吸风罩口、出风管、风机、加热器、进风管、吹风罩口;所述烘干室的侧面封装板上对应开设有与吹风罩口连接的吹风口,相邻所述吹风口交错分置于烘干室两侧的封装板上,且吹风口在高度方向上位于所述回转输送带的承料面与回转面之间,所述吹风罩口的宽度由窄变宽呈扇面吹风;所述输送带上方的封装板上开设有分别与对应吸风罩口相配合的吸风口,所述吸风罩口与对应的吸风口连接;所述出风管内设有用于过滤热风水汽的水汽过滤板。
[n0007] 进一步地,所述吹风罩口的高度由宽变窄呈收束吹风。
[n0008] 进一步地,所述水汽过滤板上开设若干个过滤通孔,所述过滤通孔沿热风出风方向倾斜向上贯穿所述水汽过滤板。
[n0009] 进一步地,所述出风管设有一集水盒,所述集水盒位于所述水汽过滤板下方。
[n0010] 进一步地,所述机架由若干根方型钢管拼装组成矩形机架,所述矩形机架的六面分别由顶板、左侧板、右侧板、前侧板、后侧板以及底板拼装组成;所述吹风口设置于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吸风口设置于所述顶板;所述回转输送带一端的矩形机架上设有进料口、另一端的矩形机架上对应设有出料斗。
[n0011] 进一步地,所述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加热器的进风口连接,所述加热器的出风口与进风管的进风口连接,所述吹风罩口与所述进风管的出风口连接;所述吸风罩口与所述出风管的进风口连接,所述出风管的出风口与所述风机的进风口连接;所述风机和加热器设置于所述底板下方。
[n0012] 进一步地,所述出风管上开设有一补风口。
[n0013] 进一步地,所述补风口位于所述水汽过滤板与风机之间,且补风口靠近所述水汽过滤板一侧。
[n0014] 进一步地,所述进料口上设有一用于将茶叶铺平于所述回转输送带上的匀料辊。
[n0015] 进一步地,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上开设有若干个透气通孔。
[n0016]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n0017] 1、本实用新型采用热风循环烘干茶叶,通过吹风罩口呈相向间隔交错朝茶叶吹风,且吹风罩口的宽度由窄变宽,使得吹风呈扇面交错吹风,大幅度提高茶青的受风面积,吹风罩口的高度由宽变窄,进而起到收束吹风,提高吹风的扩散面积和吹风力度,最大限度实现吹风无死角全覆盖,由此使得茶叶烘干更加均匀全面,大幅提高了茶叶烘干的效率和效果。
[n0018] 2、本实用新型热风循环过程中,补风口可以补入新鲜的空气,水汽过滤板可以起到净化和除湿作用,在过滤热风中的水汽和杂质时,水汽过滤板上的过滤通孔能够起到很好的水气分离效果,正如气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热风在途经倾斜向上设置的过滤通孔时,热风中的热气能够很好的通过该通道,但水汽、杂质则会附着于该通孔的斜坡上,并在重力的作用下滴落下来,以实现除湿除杂,净化热风,提高茶叶的烘焙质量的同时,实现节能减排。
[n0019] 3、本实用新型机架由若干根方型钢管通过焊接或螺栓锁附等方式拼装组成任意长度的矩形机架,矩形机架的六面由若干块封装板通过焊接或螺栓锁附等方式固定于矩形机架上,组成隧道式烘干室,该设计方式有利于客户根据实际所需的烘干规模,组成任意长度、规模的隧道式烘干室,结构灵活多变。
[n0020]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n0021]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示意图;
[n0022]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n0023] 图4为本实用新型热风循环组件结构示意图;
[n0024] 图5为本实用新型热风循环组件主视图。
[n0025] 其中,图中标号为:机架1,顶板21,左侧板22,右侧板23,前侧板24,后侧板25,底板26,进料口11,输送带安装支架12,出料斗13,匀料辊14,透气通孔15,吸风口210,吹风口220、230,热风循环组件3,风机31,加热器32,进风管33,吹风罩口34,吸风罩口35,出风管36,补风口37,水汽过滤板38,过滤通孔381,集水盒39。
[n0026]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
[n0027] 参照图1至图3,一种交错覆盖式热风循环茶叶烘干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1由若干根方型钢管通过焊接或螺栓锁附等方式拼装组成任意长度的矩形机架1。矩形机架1的六面由若干块封装板拼接组成一隧道式烘干室,封装板由顶板21、左侧板22、右侧板23、前侧板24、后侧板25以及底板26组成,通过焊接或螺栓锁附等方式固定于矩形机架1上。本设计方式有利于客户根据实际所需的烘干规模,组成任意长度规模的隧道式烘干室,结构灵活多变。烘干室内设有用于装配回转输送带的输送带安装支架12,回转输送带固定安装于输送带安装支架12上。回转输送带为现有技术中常用于茶叶烘干的网状输送带或其他带透气孔的输送带(本说明书虽未画出回转输送带,但回转输送带的输送轨迹可由输送带安装支架12清楚体现)。矩形机架1一侧设有一进料口11,进料口11位于回转输送带的进料端,矩形机架1另一侧设有一出料斗13,出料斗13位于回转输送带的出料端。进料口11上设有一用于将茶叶铺平于回转输送带上的匀料辊14。左侧板22和右侧板23上开设有若干个透气通孔15。
[n0028] 参照图3至图5,烘干室沿茶叶输送方向间隔布设有若干组外置的热风循环组件3,热风循环组件3包括依次连接的风机31、加热器32、进风管33、吹风罩口34、吸风罩口35和出风管36。风机31的出风口与加热器32的进风口连接,加热器32的出风口与进风管33的进风口连接,吹风罩口34与进风管33的出风口连接;吸风罩口35与出风管36的进风口连接,出风管36的出风口与风机31的进风口连接;风机31和加热器32设置于矩形机架1下方,使得本实用新型更为紧凑,提高空间利用率,减少占地面积。
[n0029] 烘干室的左侧板22、右侧板23上开设有分别与对应吹风罩口34连接的吹风口220、230,相邻所述吹风口220、230交错分置于烘干室两侧的左侧板22、右侧板23上,且吹风口220、230在高度方向上位于所述回转输送带的承料面与回转面之间。烘干室的顶板21上开设有与对应吸风罩口35相配合的吸风口210,吹风罩口35分别与对应的吸风口210连接。本实用新型吹风罩口34的宽度由窄变宽呈扇面出风,吹风罩口34的高度由宽变窄呈收束吹风,多个吹风罩口34通过吹风口220、230朝回转输送带上的茶叶相向交错扇面吹风。出风管36内设有用于过滤热风水汽的水汽过滤板38,水汽过滤板38上开设若干个过滤通孔381,过滤通孔381沿热风出风方向倾斜向上贯穿水汽过滤板38。出风管36还设有一集水盒39,集水盒39位于水汽过滤板38下方,用于收集水汽过滤板38凝集的水滴,集水盒39上还设有排水口(图中未画出)。出风管36上还开设有一补风口37,补风口37位于水汽过滤板38与风机31之间,且补风口37靠近水汽过滤板38一侧,补风口37在给热风循环组件3补入新鲜空气的同时,还能为水汽过滤板38带来降温作用,有利于水汽的凝集回收。
[n0030] 参照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茶叶从进料口11倒入回转输送带,并由匀料辊14铺平于回转输送带上。回转输送带作业,将茶叶朝出料斗13方向输送,输送过程中,热风循环组件3作业,吹风罩口在风机31与加热器32作业下,朝回转输送带上的茶叶吹风烘干,并且由于吹风口220、230呈相向间隔交错布置,吹风罩口的宽度由窄变宽,使得吹风呈扇面交错吹风,大幅度提高茶青的受风面积,吹风罩口的高度由宽变窄,进而起到收束吹风,提高吹风的扩散面积和吹风力度,最大限度实现吹风无死角全覆盖,由此使得茶叶烘干更加均匀全面,大幅提高了茶叶烘干的效率和效果。
[n0031] 此外,热风循环过程中,补风口37可以补入新鲜的空气,水汽过滤板38可以起到净化和除湿作用,在过滤热风中的水汽和杂质时,水汽过滤板38上的过滤通孔381能够起到很好的水气分离效果,正如气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热风在途经倾斜向上设置的过滤通孔381时,热风中的热气能够很好的通过该通道,但水汽、杂质则会附着于该通孔的斜坡上,并在重力的作用下滴落下来,以实现除湿除杂,净化热风,提高茶叶的烘焙质量的同时,实现节能减排。
[n0032]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权利要求:
Claims (10)
[0001] 1.一种交错覆盖式热风循环茶叶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的周边由若干块封装板拼装组成一隧道式烘干室,所述烘干室内设有用于承送茶叶的回转输送带,所述烘干室沿茶叶输送方向间隔布设有若干组热风循环组件,所述热风循环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吸风罩口、出风管、风机、加热器、进风管、吹风罩口;所述烘干室的侧面封装板上对应开设有与吹风罩口连接的吹风口,相邻所述吹风口交错分置于烘干室两侧的封装板上,且吹风口在高度方向上位于所述回转输送带的承料面与回转面之间,所述吹风罩口的宽度由窄变宽呈扇面吹风;所述输送带上方的封装板上开设有分别与对应吸风罩口相配合的吸风口,所述吸风罩口与对应的吸风口连接;所述出风管内设有用于过滤热风水汽的水汽过滤板。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交错覆盖式热风循环茶叶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罩口的高度由宽变窄呈收束吹风。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交错覆盖式热风循环茶叶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汽过滤板上开设若干个过滤通孔,所述过滤通孔沿热风出风方向倾斜向上贯穿所述水汽过滤板。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一种交错覆盖式热风循环茶叶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管设有一集水盒,所述集水盒位于所述水汽过滤板下方。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交错覆盖式热风循环茶叶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由若干根方型钢管拼装组成矩形机架,所述矩形机架的六面分别由顶板、左侧板、右侧板、前侧板、后侧板以及底板拼装组成;所述吹风口设置于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吸风口设置于所述顶板;所述回转输送带一端的矩形机架上设有进料口、另一端的矩形机架上对应设有出料斗。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一种交错覆盖式热风循环茶叶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加热器的进风口连接,所述加热器的出风口与进风管的进风口连接,所述吹风罩口与所述进风管的出风口连接;所述吸风罩口与所述出风管的进风口连接,所述出风管的出风口与所述风机的进风口连接;所述风机和加热器设置于所述底板下方。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交错覆盖式热风循环茶叶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管上开设有一补风口。
[0008] 8.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一种交错覆盖式热风循环茶叶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风口位于所述水汽过滤板与风机之间,且补风口靠近所述水汽过滤板一侧。
[0009] 9.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一种交错覆盖式热风循环茶叶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上设有一用于将茶叶铺平于所述回转输送带上的匀料辊。
[0010] 10.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一种交错覆盖式热风循环茶叶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上开设有若干个透气通孔。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A1094313A|1981-01-27|Multiple stage grain dryer with intermediate steeping
RU2444687C2|2012-03-10|Суши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 выпариватель |, способ высушивания корпускулярного материала, способ удаления летучих веществ из сыпучего материала
CN106595250A|2017-04-26|生物质烘干系统与方法
CN203586723U|2014-05-07|一种谷物远红外干燥装置
US9347705B2|2016-05-24|Continuous particle drying apparatus
KR20100104736A|2010-09-29|순환식 곡물건조기
CN214333326U|2021-10-01|一种交错覆盖式热风循环茶叶烘干装置
CN106885460A|2017-06-23|一种饲料干燥装置
CN102823925A|2012-12-19|双层链板蔬菜脱水机
WO2008038528A1|2008-04-03|Dispositif de séchage de grain
CN206160676U|2017-05-10|一种大豆烘干装置
CN106643050A|2017-05-10|一种塑料颗粒烘干机
KR101823598B1|2018-01-30|용량 가변형 열회수 건조기
CN204694006U|2015-10-07|立式逆流双循环烘干系统
CN207317461U|2018-05-04|一种用于生产有机废水处理催化剂的干燥设备
CN206875901U|2018-01-12|一种封闭式物料烘干设备
CN207351078U|2018-05-11|一种多层式钢网传送烘干机
CN110822818A|2020-02-21|一种烘干方法及烘干机
CN110017681A|2019-07-16|带式烘干机
CN205619753U|2016-10-05|一种左右对称直燃式多层网带烘干机
CN204682389U|2015-10-07|立式逆流单循环烘干系统
CN204969191U|2016-01-20|一种新型果蔬烘房
CN209279609U|2019-08-20|一种脱水烘干生产线
CN107843099A|2018-03-27|一种智能干燥设备
CN211120275U|2020-07-28|一种连续式茶叶高速烘干设备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2140155.3U|CN214333326U|2021-09-07|2021-09-07|一种交错覆盖式热风循环茶叶烘干装置|CN202122140155.3U| CN214333326U|2021-09-07|2021-09-07|一种交错覆盖式热风循环茶叶烘干装置|
[返回顶部]